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季是巢虫危害蜂群最严重的时期,每当虫脾封盖时就有巢虫上脾为害,将巢房蛀成隧道。我多年来用的办法是:在气温15℃以上时,把有巢虫的脾脱蜂后朝着太阳,挑开被巢虫为害的封盖子,地面铺上布或报纸,用左手提框耳一角,右手用刮刀或木棍轻敲巢框,就有巢虫落到报纸上,便可  相似文献   

2.
中蜂抗巢虫能力远远低于意蜂。每年6、7月份中蜂巢脾上就会出现星星点点的白头蛹,我一直找不出原因。后来一次查蜂时,在一个快灭亡的小蜂群蜂脾上发现线条状的虫子,用蜂友介绍的敲打法,敲打巢脾,可见巢虫爬出。一般巢脾上出现零散的白头蛹,可说明已有巢虫。通过实践,我认为  相似文献   

3.
抗巢虫药物巢础防治效果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在贵州省锦屏县大同乡对张久胜等 3个中蜂场分别用一半上药物巢础、一半上巢虫阻隔器 ,另将吴作沛等 3个场作常规组 ,进行抗巢虫对比试验 ,夏秋 3次调查结果表明 :上药物巢础的蜂群较上阻隔器的蜂群 ,被害率低0~ 6 7% ,被害蜂群脾均白头蛹少 2~ 5头 ;较常规组蜂群 ,被害率低 16 7~ 32 7% ,被害蜂群脾均白头蛹少 12~ 2 4 2头 ,防治效果明显。实践证明 :使用药物巢础防治巢虫 ,不但防治效果好 ,而且适用性强 ,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养中蜂,进入6月防治巢虫是一道难过的坎。土法饲养也好,活框饲养也罢,一旦巢虫上脾危害,不易根治。轻则难以养成强群,重则蜂群飞逃。近年来,我着重分析自然蜂巢,并把我的活框群组合成类似自然群形态,让中蜂群易结成团,巢虫危害大大减少。土法饲养中蜂群,是根据蜂数决定蜂巢体积,绝不会轻易露脾,蜂群一年割一次蜜,割蜜时看不到巢  相似文献   

5.
夏启昌 《蜜蜂杂志》2010,30(3):33-33
中蜂抗巢虫能力远远低于意蜂。每年6、7月份中蜂巢脾上就会出现星星点点的“白头蛹”,我一直找不出原因。后来一次查蜂时,在一个快灭亡的小蜂群蜂脾上发现线条状的虫子,用蜂友介绍的敲打法,敲打巢脾,可见巢虫爬出。一般巢脾上出现零散的白头蛹,可说明已有巢虫。通过实践,  相似文献   

6.
夏、秋季节的空巢脾,容易受巢虫为害,保管较困难。虽用硫磺熏治也难杜绝巢虫的发生;熏过的空巢脾蜂群不爱接受。我经过多年来的实践,认为用水浸空巢脾能杜绝巢虫危害。其方法是:把不用的空巢脾以两张并列,框梁对外,横一层,直一层地累叠起来。上下用隔板盖垫起来,然后用绳捆扎牢靠,(每捆高度视水层深浅而定,要求下部不沾泥)浸入清洁的池塘中,上面压以重物,  相似文献   

7.
任华 《中国蜂业》2006,57(9):19-19
有一次,我把上年养过西蜂的双王箱蜂胶留下,中隔板也未动,箱内蜂胶较多。后来我把两个中蜂小群放到此箱饲养,其它蜂群内常出现巢虫,而此箱内的中蜂群从春到秋未见巢虫,这大概是蜂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选用材质坚硬、巢虫无法打洞潜入的毛竹或楠竹做材料 ,按巢框的尺寸做好上梁和边框 ,然后在上梁和两头安装边框位置的中间用凿子凿 2个四方小口 ,再将边框接上梁头用锯子锯成凸形 ,其尖头大小以能插入上梁小口略紧为好。然后将边框钉进上梁小口处。最后在边框安装下梁处用钻子钻 2个小洞 ,用钉子将下梁钉稳 ,再锯去巢框多余的地方 ,一个抗巢虫的巢框就制作好了。我使用竹质巢框多年 ,从未发现巢虫上脾危害 ,方便实用。另外 ,有条件的蜂友最好使用全水泥预制板蜂箱 ,抗巢虫效果好 ,转运蜂群安全 ,安静 ,不离脾 ,能提高养蜂经济效益。蜂友不妨…  相似文献   

9.
<正>中蜂的封盖子脾一旦进了巢虫很难根治,弃掉则还有一部分幼蜂未出房太可惜,所以在夏末初秋之际除了要蜂多于脾外,勤扫蜂箱与换箱我认为不是最好的办法。勤扫蜂箱与换箱增加了饲养人的工作量和干扰蜜蜂正常采集,要想尽办法不让巢虫上脾,即使箱内有巢虫但上不了脾照样不能危害巢脾。这里有一种办法:不让巢框的任何部位,主要是框耳,与巢箱内壁直接接触。具体办法是把蜂箱前后箱身由上至下去掉6 cm宽内壁的1/2,如图1。买1条搞建筑用的角铁切割成2条3 cm宽的铁条板,长度以蜂箱内壁宽度为准。用直径4 mm的铁丝弯成上下5 cm长,宽度以垂直放得下铁条板为宜的卡子4  相似文献   

10.
巢虫入侵蜂群后,潜入巢房底部蜡质中,以及3个房眼交界处的三棱柱形“蜡柱”内打隧道,深居于“地下宫殿”内,任何药物都无法进入它们的居所故人们无法用药物杀死这些巢虫。根据巢虫一旦潜入巢脾后,即在同一张巢脾内(一般不再潜入另一张巢脾)度过幼虫阶段直到离脾化蛹的特点,可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将幼虫杀灭。方法:在巢虫已入侵的蜂群内插一块框式隔王板,把蜂箱平均分隔成左右两室,蜂王留在左室里经过21天后,右室的幼蜂全部出尽,将右室内已无蜂卵、虫、蛹的脾全部抽出,抖尽工蜂。将其中无蜜、无粉的空脾拿到太阳光下暴晒数分钟(注意不要晒化巢…  相似文献   

11.
谢光同 《蜜蜂杂志》2020,40(12):2-2
2020年8月2日前后,我检查一双层GN箱饲养的中蜂群,发现蜂王只在继箱产子,工蜂也在继箱,巢箱脾基本空空如也,只有稀疏几只蜂。提继箱巢脾,发现子脾绝大部分有白头蛹,第一时间想到是巢虫,但是仔细一想,蜂箱、巢框都刷了桐油,无缝隙,其他类似蜂箱都无巢虫,提出1张无子的老脾放太阳下晒也没巢虫。找不到原因,就把这些子脾全部调到巢箱,空脾也调上继箱。考虑到蜂箱顶部只用胶合板盖住,晒太阳时间比较长,可能箱顶比较热,就加了泡沫塑料板隔热。  相似文献   

12.
杨建树 《蜜蜂杂志》2002,(11):17-17
巢虫是蜡螟的幼虫 ,俗称绵虫。在我地 5~ 10月 ,绝大部分中蜂群均受其危害 ,有的整框封盖子成为白头蛹 ,没有一只能健康出房的幼蜂。新法饲养的中蜂虽很难造成飞逃 ,但群势严重削弱 ,甚至无法维持原群生存 ,只有合并。采用紧缩蜂巢 ,新脾育子 ,淘汰旧脾、劣脾 ,勤搞箱内卫生等  相似文献   

13.
彭洪柱 《蜜蜂杂志》2012,32(2):47-47
我的幺叔彭恢保既养西蜂,又养中蜂。在饲养中,他发现西蜂抗巢虫能力强,中蜂抗巢虫能力弱,便想到:预防中蜂巢虫,要是把西蜂派上用场,也许预防效果好。于是,他做了用西蜂预防中蜂巢虫的试验。试验方法是从西蜂群里提取封盖子脾,插入中蜂群里,让出房的西蜂去  相似文献   

14.
<正>每逢蜜蜂转场,蜂农总要事先对蜂箱巢框进行固定,以防转运途中巢框走位对蜜蜂产生挤压,造成损失。现行固定方式大多是用钉子固定,将铁钉从箱外钉入,卡扎在箱内二巢框之间,钉的时候要估准箱内巢脾的位置,否则会钉到巢框上。而且,每一巢框前后各敲钉1枚钉,每钉1枚钉要敲击5~6下,1个5脾蜂的箱子固定巢框时将发出50多次敲击,每次敲钉总会给蜂箱带来一定的冲击。这或许对意蜂影响不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反复进行试验,用烟筋水刷蜂箱,既经济,又能彻底干净消灭巢虫。用烟筋壹斤加清水十斤,文火,煎至一斤烟筋水为止,凉后装入容器内。凡是有巢虫的蜂箱,只要用刷子沾上烟筋水刷一次,巢虫便能立即死亡,一个月左右不会再发生巢虫。在蜂群管理上还要作到以下几点:1.应经常保持蜂多于脾,以防巢虫潜入巢脾内产卵。在蜂群活动季节,要坚持每隔十天至十五天刮除蜂箱内的蜡屑或污物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蜂业》2015,(3):28-30
巢虫是蜜蜂的主要害虫,具有较强的隐蔽性,通常很难防治。根据巢虫的生物学特点,我们研制出巢虫的诱虫器、诱虫饵料,再利用诱虫器、诱虫饵料和相应的配套技术对巢虫进行诱杀。试验结果显示:利用这种方法能有效诱杀巢虫;防治组由已遭受巢虫为害的中蜂群组成,经30天治愈率为76.7%,经60天治愈率为100%;预防组由未遭受巢虫为害的中蜂群组成,150天内仅有6.7%的蜂群较轻受害,而空白对照组也由未遭受巢虫为害的中蜂群组成,150天内却有36.7%的蜂群受到巢虫较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巢虫 (蜡螟 )是令广大饲养中蜂蜂友头痛的主要虫害之一 ,它蛀食巢脾 ,损伤蛹与幼虫 ,影响蜂群的健康发展 ,严重时蜂群飞逃 ,从而造成损失。本人是位业余饲养中蜂者 ,在实践中发现 ,采用巢框不布线 ,经常换下旧巢框 ,使蜂巢内巢框 (特别是上梁 )使用期尽量不超过 4个月。几年下来 ,均未发现巢虫上脾危害。我每隔 3~ 4个月便结合取蜜 ,将摇过蜜的巢脾沿上梁削下 ,移入事先准备好的新巢框内。将巢脾吊在巢框上 (绑脾法可参照《蜜蜂杂志》1999年第 1期 16页张绪林蜂友介绍的铁皮爪绑脾法 ) ,然后小心地放还原群 ,次日检查并纠正 ,如已粘好 ,去…  相似文献   

18.
杨金贵 《中国蜂业》2006,57(4):33-33
一、专一生产法 先将雄蜂巢础装入巢框,放进蜂群让蜜蜂加高巢房后取出,将巢框的薄木片启开。把雄蜂脾切下一半另装一框,剩余的半张雄蜂脾重新装钉好巢框放入巢箱让蜂王产卵30小时后取出,按生产巢蜜的方法切割组装成雄蜂蛹格脾(我采用整脾的1/6即生产500克巢蜜/块)。将雄蜂脾格再加入巢箱让工蜂修补巢房。让蜂王继续补产雄蜂子,  相似文献   

19.
<正>巢虫是中蜂的主要敌害之一,每年自芒种后,巢虫开始猖獗,弱群抗巢虫能力差,容易引起蜂群飞逃。我试用冷冻法治巢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蜂王囚入王笼挂在蜂群中部,待子脾出净,抽出一半巢脾,喷一些水放入冰柜冻2天,取出在太阳下晒2分钟,将巢脾放回蜂群,再将另一半冷冻。保持蜂群蜜粉充足,蜂多于脾。  相似文献   

20.
巢虫是危害中蜂的最大凶手,养蜂者终年与巢虫作斗争。只有培育抗巢虫的蜂群,才是饲养中蜂的惟一出路。下面我谈一下怎样选择抗巢虫蜂群,如何培育抗巢虫蜂王,供同志们参考。1怎样选择抗巢虫蜂群?一到高温季节,蜡蛾产卵多,繁殖特别快,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