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将引进的新城疫V4无毒耐热毒株连续用鸡胚传代.每次挑选48~96 h有明显病变的死亡鸡胚,取其尿囊液毒于-20℃保存,观察V4毒株对鸡胚毒力的病理变化.结果显示,经过20代次的鸡胚毒力筛选.V4毒株对鸡胚的致死率从小于10%上升至20%以上,接种后120 h的活胚有明显地萎缩症状.将鸡胚20代次以上筛选的V4病毒液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传代培养,并进行蚀斑筛选纯化病毒,直到第5代才出现明显地细胞病变.使用二层琼脂进行病毒的蚀斑分析,第二层琼脂糖在第一层凝固后72 h覆盖,8 h后NDV鸡胚成纤维细胞适应株的蚀斑出现.蚀斑大小直径在1~2 mm变化.通过对NDV V4鸡胚毒力筛选和蚀斑纯化.获得了一株蚀斑克隆株(NDV HB92).  相似文献   

2.
番鸭呼肠孤病毒弱毒株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番鸭胚成纤维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交替传代选育出适应CEF繁殖的番鸭呼肠孤病毒弱毒疫苗株。该弱毒株已失去对1日龄雏番鸭的致病性,对CEF的TCID50稳定在10-5~10-5.5;在雏番鸭体内连续盲传5代,未见毒力返强现象;1日龄雏番鸭免疫不同代次弱毒后7 d攻击番鸭呼肠孤病毒强毒,保护率均在88%以上,且不同代次弱毒的外源病毒检验结果均为阴性。上述结果表明该弱毒株无外源病毒污染、安全性好、遗传性稳定、免疫原性强,可用于制备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  相似文献   

3.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变毒株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太平  荣俊  彭本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207-6208
从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IB)死鸡肾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鸡胚传代,到第3代,出现卷缩胚,第8代,卷缩胚达到50%。第3~8代的尿囊液经胰蛋白酶处理后对鸡红细胞可引发凝集。以琼脂凝胶沉淀试验检测,病料处理后的收获液、第3~8代鸡胚尿囊液与肾型IBV抗血清均可形成沉淀线,其沉淀线与肾型IBV阳性抗原和肾型IBV抗血清之间形成的沉淀线发生完全融合。该分离株在鸡胚病毒干扰试验中对新城疫病毒LaSota株的增殖有显著干扰作用。动物回归试验,试验鸡感染分离毒株,发病率达100%,死亡率达40%,死鸡的病理变化明显而典型。结果表明,该分离毒株是鸡肾型IBV。  相似文献   

4.
鸡新城疫(N-79型)LaSota毒株(简称N-79)能适应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在第1、2代可引起细胞病变,并能测出血凝现象。随着病毒在鸡胚细胞培养传代次数增加,血凝现象也消失,但出现明显血吸附(HAd)现象。鸡胚细胞培养物接种于9—11日龄鸡胚内,能致死鸡胚,鸡胚尿囊液的血凝价可达1∶1280—1∶2560。 N-79毒株在鸡胚细胞培养连续传15代,对18日龄雏鸡经2次饮水免疫(首免后60天进行再次免疫),获得良好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5.
猪流感福建流行毒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疑似猪流感(SIV)病猪的鼻拭子尿囊腔接种10日龄SPF鸡胚,72 h后致死鸡胚.取尿囊液进行血凝试验,分离物能使多种禽类和哺乳动物红细胞发生凝集;取尿囊液接种鸭胚、鹅胚,48 h后即致死鸭胚、鹅胚;取尿囊液接种鸡、鸭、鹅胚等成纤维原代细胞和Vero、PK、BHK、MA-104等传代细胞,发现病毒能使成纤维细胞、Vero出现变圆、皱缩、脱落等病变;尽管PK、BHK21、MA-104等细胞接种后不出现病变,但培养上清能凝集鸡红细胞;亚型鉴定该株病毒属猪流感病毒H1N1.进行病毒对BALB/C小鼠、信鸽、8周龄仔猪的回归试验,发现该株流感病毒能使信鸽和8周龄仔猪发病;BALB/C小鼠接种病毒后临床上不表现症状,但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抗体.  相似文献   

6.
牛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能通过鸡胚卵黄囊、尿囊腔、尿囊膜感染和繁殖,并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经卵黄囊、尿囊腔接种的鸡胚,均于48~72小时死亡,死亡率达100%。经卵黄囊接种的鸡胚其羊水含毒量最高,对H.K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_(50))达10~7/0.1ml,胚胎为10~6/0.1ml,尿囊液为10~2/0.1ml;经尿囊腔接种的鸡胚,其尿囊液及羊水均为10~5/0.1ml,胚胎为10~3/0.1ml。 该毒株对H.K、M.K等15种单层细胞均可引起细胞致病作用,其病变可分为二种类型:于单层肾细胞上形成聚融合和萎缩圆形坏死,在鸡胚等细胞上形成萎缩圆形坏死。 病毒在H.K细胞上生长繁殖后,经测定在上清液、细胞质、细胞核质中均含有10~6TCID50/0.1ml的毒价。 牛伪狂犬病病毒经H.K细胞连续传代后,对H.K细胞的毒力可达10~8TCID_(50)/0.1ml,出现细胞病变的时间由原来的24小时缩短为3小时。  相似文献   

7.
为开展新城疫病毒(NDV)LaSota疫苗株的反向遗传操作技术研究,了解该病毒的准种分化情况,运用鸡胚极限稀释法对NDV LaSota疫苗株进行传代纯化,选择病毒稀释度最高、血凝价较高的鸡胚尿囊液作为传代接种物,传至第5代,RT-PCR扩增序列,测定并分析其全基因组序列,阐述LaSota疫苗株准种分化情况,为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鸽副黏病毒ND167在SPF鸡胚传代中毒力和F基因序列变化,运用有限稀释法将ND167连续传代扩繁,每代次均选择病毒稀释度最高且血凝价最高的尿囊液进行传代,共传10代次,测定第1、5和10代次的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和F基因序列。结果表明,ND167在鸡胚传代过程中F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虽未突变,但是毒力却在逐渐增强,从中等毒力株演变为强毒力株。说明对于PPMV毒力判定需要根据动物实验进行,需警惕PPMV在鸡群中反复传代引起毒力增强。  相似文献   

9.
2000年3月从江西余江县某种禽场以消化系统病变为特征的发病鹅群中,通过鸡胚分离到一株具有血凝活性的病毒(JXG1),经血清学鉴定为副粘病毒.该毒株F4代鸡胚尿囊液半数感染量EID50为10-7.4/mL.分离毒株人工感染40日龄丰城灰鹅(每羽胸部皮下注射0.1mLF4代鸡胚尿囊液),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50%,且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自然发病鹅相同.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证实江都市存在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方法]以江都市5只发病鸡的喉、气管粘膜及其分泌物为病料,采用鸡胚传代的方法从中分离出1株病毒(ILTV—JD07),对分离毒株进行了理化特性检验、毒价测定、中和试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PCR扩增及电泳检测等。[结果]鸡胚接种病料后48h胚体活性减弱,3—8d内死亡6枚,解剖死胚可见其绒毛尿囊膜(CAM)增厚,取病变CAM传至第4代接种鸡胚,鸡胚集中于接种后3—5d内死亡;第4代分离毒的毒价基本稳定在10^5.77EID50/0.2ml,分离毒毒株可被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标准阳性血清中和,中和价为1:54;参考株ILT/13与分离株ILTV-JD07均可扩增出1条183bp的DNA条带。[结论]江都市存在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相似文献   

11.
从河北病鸡肿大腺胃中分离到1株病毒(命名为CK/CH/HBHS/07F株),经鸡胚传代、血凝特性测定、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干扰试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M)基因序列分析、人工感染试验等方法对该病毒进行了鉴定。该分离毒株感染鸡胚的尿囊液没有直接血凝活性,经胰酶处理后可凝集鸡红细胞,其血凝活性可被IBV阳性血清所抑制;经鸡胚传至第3代时,可致死鸡胚或出现侏儒胚;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M基因与18株不同致病型IBV毒株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2.8%~94.1%、82.4%~97.4%,与腺胃型毒株CK/CH/LJL/04I同源性最高,该分离株能人工复制出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病理变化。初步证实CK/CH/HBHS/07F株为腺胃型IBV。  相似文献   

12.
用SPF鸡胚繁殖,收获的病毒定义为原代毒,即E0代,在10日龄的SPF鸡胚中连续传12代,对E1、E5、E9和E12代病毒液分别进行病毒含量(EID50)测定、毒力实验、特异性实验、免疫原性实验、保存期实验。结果表明,在12代内,不同代次M41株病毒的上述特性没有发生改变,仍然保持该毒株生物学特性。毒种保存期研究表明,-20℃条件下冻干种毒保存3年,-70℃湿毒保存≤1年,病毒效价没有明显改变。研究建立了M41株病毒毒种标准和种子批(原始种子库、基础种子库和工作种子库),为下一步灭活疫苗的研究和生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9日龄鸡胚尿囊腔内分别接种TJ_1、TJ_2和澳大利亚T株肾型传支病毒,37℃培养24、48、72、96、120和144h。研究表明三种病毒株均在培养24~48h病毒繁毒量最高,0.5%~3%胰酶消化处理对病毒血凝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实验鸡胚发生出血、水肿、肾肿大、尿酸盐沉积和侏儒胚。  相似文献   

14.
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毒接种10日龄鸡胚,并传至12代,观察鸡胚病变,于72 h收集尿囊液进行负染电镜观察和血凝试验.透射电镜观察到典型的冠状病毒颗粒,致鸡胚的典型病变作用和血凝活性随培养代次的增加显著增强.结果表明,该弱毒苗病毒毒力返强,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5.
用鸭肝炎病毒(DHV)地方分离毒株HB98株经鸡胚连续传53~62代适应鸡胚的鸭肝炎病毒作为种毒,制备成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分别免疫伊莎产蛋鸡,经3次免疫后,收获卵黄,测定病毒中和效价可达103以上,经30万只雏鸭临床应用,对未发病的雏鸭预防保护率达90%以上,发病鸭群治疗保护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新城疫F48E9病毒体外诱导的鸡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流式细胞仪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我国鸡新城疫标准强毒F48E9株体外诱导鸡T淋巴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现象。同时,对其灭活毒以及从该毒株提取的囊膜蛋白诱导鸡T淋巴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现象进行了观察,并以健康SPF鸡胚尿囊液作为对照。结果发现,F48E9株及其灭活毒体外均可诱导鸡T淋巴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而从病毒中提取的囊膜蛋白及SPF鸡胚尿囊液无此特性。新城疫F48E9株体外诱导鸡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这一现象初步表明,新城疫强毒F48E9株感染鸡T淋巴细胞数量的减少和功能的降低以及由此所致的感染鸡免疫功能的降低可能和病毒诱导鸡T淋巴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毒株H95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从某疫区的鸡腺胃病鸡群中分离到H90毒株,在SPF鸡胚稳定传至15代,具有规律性死亡和典型胚胎病变特征,EID50=5×10^-5.5/ml。。用病料和鸡胚尿囊液毒分别感染试验鸡,均引起与自然病例相同的典型病理变化。病粒和H95鸡胚尿囊毒提纯的病毒液经负染后电镜观察,均具有典型冠状病毒形态。  相似文献   

18.
作者根据广东省江门市某鸡场以破行鸡为主的鸡病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作出鸡病毒性关节炎的假定性诊断。 从病鸡的关节滑液中分离到一种病毒,该病毒能在鸡胚卵黄囊内、尿囊腔内和绒毛尿囊膜上生长并致死鸡胚,使鸡胚皮肤呈暗红色。病毒也能在鸡胚肾细胞、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生长并引起细胞病变。病毒对鸡红细胞无凝集作用,用含病毒的鸡胚尿囊液接种敏感鸡后,可复制出与临床所见相类似的疾病。 在电镜下观察,病毒直径为63~74nm,在感染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可见到胞浆内的包涵体,经测定,病毒含有双股RNA,对氯仿、乙醚、60~0C1小时有抵抗力,对胰酶敏感。 实验结果表明:被分离到的病毒为传染性关节炎病毒,因此江门市某鸡场所发生的以跛行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可以确诊为鸡病毒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9.
对一株从发病鸭体内分离到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株[A/Duck/NanJing/1/1999(H9N2),简称NJ01]进行了传代及繁殖规律的研究。将其在10日龄SPF鸡胚上传至15代,测定血凝价及平均死亡时间。取第3 (E3)、5(E5)、10(E10)、15(E15)代次的毒种稀释至不同浓度,接种10日龄、11日龄SPF鸡胚及非免疫鸡胚,对收获毒液量及血凝价(HA)、病毒含量(ELD_(50))进行比较。同时对接种10~(-4)稀释的第3代毒种死亡鸡胚各组织所含病毒的HA进行测定。结果显示,NJ01株经传代其平均死亡时间为53~64 h,HA为9~11 log_2;E3、E5、E10、E15毒种的ELD_(50)分别为10~(8.83)/0.1 ml、10~(9.0)/0.1 ml、10~(8.33)/0.1 ml、10~(8.32)/0.1 ml;将E3毒种稀释至10~3、10~4、10~5倍接种鸡胚,对病毒繁殖收获量有一定的影响,平均死亡时间延长,经10~(-4)稀释后接种11日龄SPF鸡胚的病毒繁殖效果最好;死亡鸡胚以尿囊液和尿囊膜所含病毒的HA最高,达9~10 log_2,肝、肺及其他组织HA较低,为1~5 log_2。  相似文献   

20.
应用SPF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连续传代培育出鸭副粘病毒弱毒疫苗株,并测定该弱毒株的部分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该弱毒株已失去对无母源抗体番鸭的致病性,在雏番鸭体内连续肓传5代,未见毒力返强现象;对CEF的TCID50稳定在10-6.0~10-6.5·(0.1 mL)-1;无母源抗体的番鸭免疫不同代次弱毒后7 d攻击鸭副粘病毒强毒,保护率均在90%以上.结果表明该弱毒株安全性好、遗传性稳定、免疫原性强,可用于制备鸭副粘病毒病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