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比较以我国首个H5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A/Goose/Guangdong/1/1996(H5N1)\[GS/GD/96\]为基础构建的新型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载体活疫苗(H5亚型)、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1株)以及禽流感DNA疫苗(H5亚型,pH5\|GD)的免疫保护效力。分别将四种禽流感疫苗以2.8 μg HA/0.3 mL(肌肉注射)、103PFU/100 μL(刺种)、106EID50/100 μL(滴鼻、点眼)、15 μg/200 μL(肌肉注射)等不同剂量和方式免疫3周龄SPF鸡,首次免疫3周后再加强免疫一次,加强免疫2周后用106EID50的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HPAIV) GS/GD/96鼻腔途径进行攻击,观察发病与死亡情况。分别于攻毒后第3 d、第5 d、第7 d采集喉头及泄殖腔拭子进行病毒分离、滴定检测排毒情况,同时检测免疫及攻毒后血清HI抗体的动态变化。所有疫苗均可对免疫鸡形成100%完全保护(不发病、不致死、不排毒);在病毒攻击前,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载体活疫苗(H5亚型)、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1株)以及禽流感DNA疫苗(H5亚型,pH5\|GD)所诱导的HI抗体平均水平分别为875log2、6.5log2、5.13log2和7.88log2。新型的基因工程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性,已经或将在H5亚型HPAIV的防治实践中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2004年以来,邹城市对禽流感(H5)实行强制免疫,并且免疫率100%,使用疫苗是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灭活疫苗(H5N1,Re-5+Re-4)。为了追踪H5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其免疫抗体(HI)消长规律,探索本辖区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Re-5+Re-4)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3.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变异快、传染性强,由病毒流行株制备而成的灭活疫苗达不到完全保护的效果,导致H9N2亚型禽流感时有发生。为研发具有广谱保护性的H9亚型禽流感疫苗,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技术,对H9亚型AIV H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设计获得HA基因序列。将HA基因构建于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的重组HA蛋白血凝效价为1×212,与不同分支H9亚型AIV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交叉反应活性。将重组蛋白制备成疫苗(rHA疫苗)免疫10日龄雏鸡,免疫后28 d将不同亚分支的H9亚型AIV流行毒株115和YZ株分别以1×106EID50(半数鸡胚感染量)感染试验鸡,rHA疫苗组交叉保护效力明显优于商品苗组。本研究结果表明H9亚型禽流感广谱型亚单位疫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防控H9 AIV感染。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临床上制定合理的禽流感疫苗免疫程序,用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5株+Re-4株)分别在14日龄、49日龄、105日龄免疫蛋鸡,免疫剂量分别为0.3ml/只、0.5ml/只、0.5ml/只。分别在第1、6、10、14、20、28、35、42、49、56、63、70、77、86、94、105、120、150、180日龄采血测定HI抗体效价。结果表明首免后HI抗体上升较慢较低,只有第二次免疫后,抗体才迅速升高。在70日龄(二免后3周)时H5N1,Re-4HI抗体达到9.601og2,H5N1,Re-5HI抗体达7.861og2。在120日龄(三免后2周)时H5N1,Re-4HI抗体达到9.301og2,H5N1,Re-5HI抗体达到9.251og2。  相似文献   

5.
欧小英  欧阳敏 《饲料博览》2023,(4):76-79+84
为验证不同疫苗免疫对鸡免疫学功能的影响,采用两批市售的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注射14日龄鸡,同时按0.3 mL·只-1注射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细胞源,Re-6株+Re-8株),并同时设单独注射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细胞源,Re-6株+Re-8株)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鸡各10只,分别于疫苗注射后14、21和28 d,对各组鸡采血,分离血清,进行H5亚型禽流感HI抗体效价测定。结果表明:注射后14、21和28 d,第1组(新支流三联180010900批)组鸡血清中H5亚型禽流感HI抗体效价分别为1:68.6、1:207.9和1:415.6,第2组(新支流三联180020900批)组鸡血清中H5亚型禽流感HI抗体效价分别为1:68.6、1:207.9和1:445.7;第三组单独注射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细胞源,Re-6株+Re-8株)组鸡血清中H5亚型禽流感抗体效价分别为1:64.0、1:194.0和1:388.0,健康对照组鸡血清中H5亚型禽流感HI抗体效价均不高于1:24.3。说明接种2种疫苗试验鸡血清H5亚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索禽流感DNA疫苗(H5亚型Re-8株)对黄羽肉鸡的免疫效果及合理的免疫程序。[方法]选取1日龄健康未免疫禽流感疫苗的黄羽肉鸡210羽,随机分为7组,每组30羽,其中A、B、C 3组为单次免疫试验组,分别于1、10和14日龄免疫禽流感DNA疫苗,每羽30μg; D、E、F组为加强免疫试验组,D、E 2组分别于14和10日龄免疫禽流感DNA疫苗,每羽30μg, 3周后D组加强免疫同种疫苗,每羽30μg, E组加强免疫H5禽流感D7+rD8二价灭活疫苗,每羽0.3 mL;F组为灭活苗对照组,于10和31日龄分别免疫0.3 mL H5禽流感D7+rD8二价灭活疫苗;G组为空白对照组。各组受试鸡于免疫前和免疫后每周(后期每2周)采集血液并测定血清HI效价,研究受试鸡母源抗体和免疫期抗体的消长规律。[结果]黄羽肉鸡母源抗体HI效价至14日龄降至3.5,抗体合格率低于40%。单次免疫禽流感DNA疫苗时,14和10日龄免后1~2周HI抗体开始升高,1日龄免疫后3周抗体持续下降。禽流感DNA疫苗或二价灭活疫苗加强免疫后1周HI抗体效价均可达到5.0。[结论]黄羽肉鸡于10和14日龄免疫禽流感DNA疫苗,每羽30μg,免疫后3周,每羽0.3 mL H5禽流感D7+rD8二价灭活疫苗或每羽30μg禽流感DNA疫苗加强免疫后,可为鸡群提供长期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7.
为评估猪对禽流感疫苗的敏感性、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将63日龄育肥肉猪分为4组,按不同剂量进行禽流感H5N1亚型疫苗的免疫试验,其中第1、3组于首免后第21天按同样剂量进行二免。结果表明:试验猪首免后第10天能检出特异性禽流感抗体,随后抗体转阳率和抗体效价持续上升。二免试验组免疫反应优于一免试验组,而以第1组免疫效果最好。同时,采用荧光RT-PCR技术对试验猪的鼻拭样品进行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表明目前使用的禽流感H5N1疫苗不会造成猪体带毒,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8.
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接种鸡胚,收取鸡胚液为抗原研制了禽流感灭活疫苗,并对制苗抗原以及疫苗的物理性状、安全性、免疫效力、免疫剂量和保护期等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获得了较高效价的制苗抗原.灭活前后HA分别为2^10.0-11.0和2^9.0-10.0。试制疫苗物理性状符合要求,安全性良好。试验鸡在免疫14d后血清抗体达到2^7.5,210d血清HI抗体仍维持在2^5.0左右;免疫后18d使用高致病性H5亚型禽流感病毒攻毒,获得100%的保护。分别使用0.1,0.3和0.5mL免疫鸡,发现0.3~0.5mL剂量组免疫后血清抗体达到2^7.4-8.0。疫苗在2~8℃保存540d,疫苗物理性状没有改变,免疫后血清HI抗体可以达到2^7.5。这提示研制的疫苗可以有效控制禽流感H5亚型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和鉴定表位。[方法]选取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WD-1株的纯化抗原免疫BALB/c小鼠,对获得2株抗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特异性单抗4C10和6E3表位进行鉴定。[结果]单抗4C10和6E3分别属于IgG1和IgG2b亚型,ELISA检测效价分别为1∶10~3和1∶10~5;HI效价分别为2~(15)和2~(14);2株单抗均具有鸡胚中和活性。利用噬菌体展示表位技术对2株单抗的抗原表位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均为针对HA蛋白的1个线性表位。[结论]该研究为禽流感病毒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由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负责研制的H5N1亚型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亚型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载体活疫苗已经取得成功,这两种新型疫苗目前已通过国家验收。新型疫苗能够彻底切断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通过水禽向家禽、哺乳动物和人类传播的传播链。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禽腺病毒三联灭活疫苗抗体免疫持续期,从而指导鸡病防控,试验将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试制的三批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禽腺病毒三联灭活疫苗经颈部皮下分别接种7日龄和21日龄SPF鸡,7日龄鸡于免疫后第7 d、11 d、14 d、21 d、28 d、1个月、2个月和3个月采血;21日龄鸡于免疫后第7 d、11 d、14 d、21 d、28 d、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和5个月采血,分离血清,分别测定免疫鸡血清中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和禽腺病毒的抗体效价。结果显示:三批疫苗免疫7日龄SPF鸡后,免疫后11 d后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和禽腺病毒产生抗体,21~28 d三种病毒抗体均达到抗体高峰,高峰期持续至免疫后1个月,免疫后3个月下降到有效保护标准以下。三批疫苗免疫21日龄SPF鸡后,免疫后11 d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和禽腺病毒产生抗体,三种病毒的抗体在免疫后21~28 d达到抗体高峰,高峰期持续至免疫后2个月,免疫后3个月开始下降,免疫后5个月下降到有效保护标准以下。说明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禽腺病毒三联灭活疫苗免疫2周龄以下的鸡免疫持续期为2个月,免疫2周龄以上的鸡免疫持续期为4个月。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黄芪多糖对鸡新城疫、H9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本研究比较分析了肉鸡在免疫鸡新城疫、H9亚型禽流感病毒二联灭活疫苗后的新城疫和H9亚型禽流感抗体效价。通过实验比对,结果表明黄芪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可显著提高鸡新城疫、H9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3.
0. 4 %甲醛灭活后血凝价为 0的 2株禽流感H5亚型病毒制备的油乳剂疫苗免疫 14 0日龄蛋鸡 ,疫苗免疫 10天后HI抗体水平分别升到 8. 0Log2、6 . 2Log2以上 ,免疫后 17~ 2 4天HI抗体水平升到高峰 (8. 8Log2、7. 8Log2 ) ,免疫 38天后能抵御剂量为 4ELD50 的同种强毒的攻击。结果表明 ,灭活后血凝价为 0的禽流感H5亚型病毒与灭活后血凝价为 5的病毒抗原的免疫原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评估细胞源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灭活疫苗的有效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一株来源清楚的贴壁MDCK细胞,通过逐步降低培养基中血清含量及不断调整无血清培养基配方,将其驯化为悬浮MDCK细胞,并以此为基质增殖重组禽流感病毒H5N1 Re-6株、H5N1 Re-7株和H5N1 Re-8株;比较不同毒株在贴壁和悬浮MDCK细胞中增殖的差异。分别将经悬浮MDCK细胞增殖的病毒与经SPF鸡胚增殖的病毒制备成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三价灭活疫苗,免疫商品蛋鸡和商品鸭,通过血清学方法比较细胞源与鸡胚源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海兰褐商品蛋鸡:6 050只,分为3组,2组为免疫组,每组3 000只,28日龄免疫0.5 mL/只,80日龄免疫0.5 mL/只;不免疫对照组1组,50只,同等条件下隔离饲养。分别于蛋鸡日龄49、110、210 d(即首免后21 d、82 d、6个月)时采血分离血清,测定禽流感H5亚型Re-6株、Re-7株、Re-8株的HI抗体效价,监测抗体消长。长白飞鸭:220只,分为3组,2组为免疫组,每组100只,10日龄免疫0.5 mL/只,24日龄免疫1.0 mL/只,不免疫对照组20只,同等条件下隔离饲养。分别于鸭日龄24、38、52 d(即首免后14、28、42 d)时采血分离血清,测定禽流感H5亚型Re-6株、Re-7株、Re-8株的HI抗体效价,监测抗体消长。【结果】获得一株可在无血清培养基中悬浮生长的MDCK细胞,摇瓶、5L生物反应器中的培养数据及细胞状态显示,该细胞株适合放大生产。此悬浮MDCK细胞培养48 h细胞密度可由1.5×10~6 cells/mL左右增殖到1.0×10~7 cells/mL左右,状态良好、活率高、单个悬浮于培养基中。以此悬浮MDCK细胞为基质增殖重组禽流感病毒,H5N1 Re-6株的HA效价达1﹕512,TCID_(50) 10~(7.67)/mL,EID_(50) 10~(7.83)/0.1 mL;H5N1 Re-7株的HA效价达1﹕256,TCID_(50)达10~(7.33)/mL,EID_(50)10~(7.17)/0.1 mL;H5N1 Re-8株的HA效价达1﹕1024,TCID_(50) 10~(8.5)/mL,EID_(50) 10~(8.38)/0.1 mL,与经贴壁MDCK细胞增殖的病毒毒价相当。细胞源三价灭活疫苗免疫海兰褐商品蛋鸡,首免后21 d时,禽流感H5亚型Re-6株、Re-7株、Re-8株HI抗体效价几何平均值(GMT)分别为1﹕446、1﹕111、1﹕416,二免后30 d时三者HI抗体效价几何平均值(GMT)分别为1﹕588、1﹕362、1﹕776,6个月时分别为1﹕239、1﹕128、1﹕223,维持了较高的抗体水平;免疫长白飞鸭,首免后14 d时,禽流感H5亚型Re-6株、Re-7株、Re-8株HI抗体效价几何平均值(GMT)分别为1﹕30、1﹕17、1﹕64,28 d时三者HI抗体效价几何平均值(GMT)分别为1﹕194、1﹕91、1﹕137,42 d时分别为1﹕416、1﹕128、1﹕239;以上两组的试验结果与鸡胚源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后诱导产生的HI抗体效价相当。【结论】经驯化获得的可在无血清培养基中悬浮生长的MDCK细胞株,其增殖重组禽流感病毒H5N1 Re-6株、H5N1 Re-7株、H5N1 Re-8株能力强,且病毒被制备成灭活疫苗免疫海兰褐商品蛋鸡和长白飞鸭可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禽流感疫苗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刘琨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2):402-405
选取1日龄健康无免疫的樱桃谷肉鸭480羽,随机分成A、B、C、D 4组,每组120羽。B、C和D组在10日龄分别免疫H5N1亚型禽流感(Re-6株)灭活疫苗0.5、0.8和1.0 m L/羽,A组为非免疫对照组。用HI方法检测其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根据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消长规律,探讨樱桃谷鸭H5N1亚型禽流感(Re-6株)灭活疫苗的合理免疫程序。结果表明,樱桃谷鸭母源抗体效价和抗体合格率在1日龄最高,分别为6.6 log2和96.7%,14日龄下降至3.87 log2和56.7%,21日龄之后几乎没有保护力;3个试验组免疫抗体水平和抗体合格率在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P0.05),建议免疫程序为:10日龄免疫,免疫剂量0.8 m L/羽。  相似文献   

16.
选取1 d健康无免疫肉鸭480羽,随机分成A、B、C、D 4组,每组120羽。 B组、C组、D组在10 d分别免疫0.5、0.8、1.0 mL H5N1亚型禽流感(Re-6株)灭活疫苗,A组为非免疫对照组。用HI方法检测母源抗体、免疫抗体,根据母源抗体、免疫抗体消长规律,探讨H5N1亚型禽流感( Re-6株)灭活疫苗的合理免疫程序。结果显示:7 d之前,鸭群中90%以上的个体HI效价在4 log2及以上,获得的母源抗体可以有效保护鸭群;14 d时,鸭群仅有56.7%的个体有保护性抗体;21 d还能够检测到极低的母源抗体,鸭群中6.7%的个体有一定的保护力;28 d之后,鸭群所有个体的HI效价均在4 log2以下,鸭群已经丧失对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流感病毒M2及HA保守肽段的免疫原性,参照流感病毒M2及HA的氨基酸序列分别设计合成多肽并免疫SPF鸡,设H5和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及空白组作对照。对免疫后2、4、6和8周的血清进行HI和ELISA抗体、MDCK细胞的病毒血清法中和抗体效价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测,8周采血结束后用H9病毒进行攻毒检测。结果表明两种多肽疫苗均不产生HI抗体,针对各自多肽的ELISA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H5/H9常规灭活疫苗对照组。M2e/HA0多肽苗免疫血清最高中和抗体效价为1∶16,远低于H9血清中和效价(1∶256)。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多肽苗(M2e/HA0)组含荧光颗粒的MDCK细胞比例约20%左右,低于H5和H9灭活疫苗组含荧光颗粒细胞数(分别为50%和70%)。H9亚型禽流感病毒攻毒结果表明,两组多肽免疫后都可以有效抑制排毒,其中M2e免疫组抑制效果略好于HA0免疫组。以上结果提示M2e/HA0多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但其免疫原性弱于常规疫苗。  相似文献   

18.
《饲料博览》2005,(6):37-37
据报道,中国最近研制成功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型疫苗,它们能够彻底切断致命病毒向水禽、家禽及哺乳动物和人类的传播。中国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说,特别针对H5N1亚型禽流感研制的两种新型疫苗最近已完全成功,并获国家批准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养殖场家禽中H5、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水平,通过血清学调查,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的方法,对四川内江、山东济南、河南鹤壁、江苏扬州4个定点实验观测站负责的养殖场的鸡血液样本进行禽流感病毒抗体分析,其中包含2个肉鸡场和3个蛋鸡场。研究发现蛋鸡场通常免疫了H5、H7、H9(或H5与H9)亚型禽流感疫苗,而肉鸡场只免疫了H9亚型禽流感疫苗;蛋鸡场和肉鸡场都存在免疫禽流感疫苗后抗体水平低和无抗体产生的情况,从而导致免疫不合格或免疫失败。以上结果表明,应加强家禽养殖场对不同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免疫以及免疫后的禽流感病毒抗体水平监测,以防免疫失败,从而预防禽流感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20.
禽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鸡、火鸡、鸭、鹅、鹌鹑等家禽的传染病。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于1997年、H9N2亚型于1999年、H7N7亚型于2003年和H5N1亚型于2004年先后发生感染人的事件,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禽流感的公共卫生意义。本文综述了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组、主要蛋白及其功能、毒力分子学基础、分子生物学诊断和疫苗研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