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年7月30日至8月5日在波兰的Radzikow召开了第5届国际小黑麦会议。会议由国际小黑麦协会(lTA)、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ClMMYT)、波兰植物育种驯化研究所(lHAR)联合举办。来自世界36个国家的223名代表就小黑麦的遗传多样性、分子生物学、抗逆性、抗病性、杂种优势、育种方法和技术及小黑麦的品质和应用等7个专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发表了196篇有关论文,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波兰小黑麦田间试验、大面积生产田、DANKO种子公司制种繁种技术以及小黑麦的加工与应用情况。1.小黑麦的发展小黑麦是第一个人…  相似文献   

2.
<正> (一)什么是异源八倍体小黑麦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原先在自然界是没有的,它是一种人们用多倍体育种方法培育出来的新物种。通过六倍体普通小麦与二倍体黑麦的人工有性杂交,和杂种染色体数的人工加倍,使两个物种合并成为一个八倍体的新物种——小黑麦。现已被公认为全世界人工合成的第一种新作物。由于这种  相似文献   

3.
《世界农业》2004,(3):45-47
小黑麦是一种新的冬季粮食作物,是根据两种在欧洲种植非常广泛的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杂交而产生的。所谓“小黑麦”(triticale)正是将这两种作物的拉丁文名称(Triticum小麦,Secale黑麦)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这是完全人为地通过“特异跨品种”(也就是两个品种)杂交而成的为数很少的人工品种之一。如今,这一品种正在农业领域大规模推广。一、小黑麦的选育历史小黑麦的选育过程已经历了一个世纪之久,最初的杂交试验始于1876年。苏格兰的植物学家亚历山大·史·维尔逊(AlexandreStephenWilson)在自己的温室里第一次成功地将黑麦的花粉授给了软…  相似文献   

4.
小黑麦是一种重要优质的饲草作物,为了饲用小黑麦在济源地区畜牧业上的推广应用,引进中饲1408、石大1号、甘农2号、中饲1257、中饲1640和中饲3366共6份小黑麦资源为试验材料,测定生育期、株高、不同时期鲜草产量、茎叶比、籽粒产量、抽穗期粗蛋白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及中性洗涤纤维等指标.结果表明,小黑麦能适应济源地区生长,甘农2号综合表现较好,可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
适宜的种植模式是提高盐碱地经济效益的关键。本研究以小麦和小黑麦为越冬作物,以玉米、高粱、花生为夏播作物,组合成小麦-玉米、小麦-高粱、小麦-花生和小黑麦-玉米、小黑麦-高粱、小黑麦-花生6种复种模式,比较不同模式的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夏播作物相同时,复种的产量和效益表现为小黑麦﹥小麦;越冬作物相同时,周年产量效益表现为花生﹥高粱﹥玉米。经济效益表现为小黑麦-花生、小麦-花生、小黑麦-高粱、小麦-高粱、小黑麦-玉米比小麦-玉米每公顷分别增收13 822、8 506、8 325、4 297、2 933元。因此,将盐碱地传统的小麦-玉米复种模式升级为冬种饲用小黑麦,夏种花生、高粱等高价值作物,不仅有利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绿色高效开发,也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小黑麦(Triticale)在草地建植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试验通过小黑麦与多年生牧草草地早熟禾(Poa annua L.)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的不同播种方式,即3种混播方式,小黑麦单播方式为对照,测定分析小黑麦的生长指标和营养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混播方式处理中多年生牧草对小黑麦生物学性状变化有显著影响(P 0. 05),对照与其他处理相比株高、鲜重、干重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营养物质也有所变化,在小黑麦与披碱草混播处理下小黑麦有较好的饲用品质。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饲草禾豆混播组合及比例对三江源玉树地区人工草地的建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为筛选出最佳混播组合及比例,以小黑麦(Triticale)、箭筈豌豆(Vicia sativa)、饲用豌豆(Pisum sativa)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混播组合及比例对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黑麦+箭筈豌豆、小黑麦+饲用豌豆两种混播处理下,饲草干草产量比单播小黑麦分别提高19.50%、5.49%,比单播豆科饲草产量分别提高55.17%、111.97%。随着各混播处理中豆科饲草播量增加,饲草粗蛋白含量逐渐升高,而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逐渐降低。土壤全磷、全氮、有机碳养分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运用灰色关联度对饲草进行综合评价,小黑麦+箭筈豌豆(7∶3)较其他处理的混播处理具有更好的产草量以及更优的饲草品质,小黑麦+饲用豌豆(5∶5)与其余混播处理相比较在产草量及品质方面有更大潜力。  相似文献   

8.
麦类作物DNA原位杂交及其在远缘杂种染色体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生物素标记的物种基因组DNA探针和克隆的专化性探针,对六倍体小黑麦双二倍体及其杂种和八倍体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及其杂种进行了染色体DNA原位杂交。结果表明,应用这两种探针均可以准确地检测出小麦远缘杂种中的异源染色体和染色体片段。先后对二个六倍体小黑麦双二倍体(Badger、M#-2A)、一个八倍体小簇麦双二倍体、三个小黑麦易位系(宁麦8026、Amigo、Apollo)、一个小黑麦代换系(84056)和二个小簇麦附加系(94009-5-4、94009-5-9)进行原位杂交和异源染色体的检测,均获得较好的结果。此外,还讨论了应用生物素标记的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可能出现的一些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小黑麦是由小麦和黑麦经过属间杂交,应用杂种染色体加倍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方法人工培育的一种新作物。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分蘖力强、产量高、营养品质好等特性,可作为粮食、饲料及酿酒、保健食品、草编、纤维板材等的原料。目前,小黑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粮、饲、经等综合利用的多种用途新作物。为了促进我县小黑麦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增加贵州安顺地区一年生优质饲草供应,解决冬春季节饲草短缺问题。[方法]2015年在安顺白岩地区对小黑麦的2个优质牧草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测定牧草的分蘖数、穗长、产量等指标。[结果]小黑麦635、中饲1号小黑麦2种牧草高度分别达175.33、175.22 cm,分蘖数分别为11、12个,干草产量分别为10 388.03、11 863.02 kg/hm~2。[结论]小黑麦635和中饲1号小黑麦能够适应白岩地区气候和土壤等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小黑麦与黑麦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以提高其发芽率与出苗率,分别研究了三种恒温(20℃、25℃、30℃)对不同种的小黑麦与黑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小黑麦与黑麦种子萌发影响很大,小黑麦种子发芽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有所升高,25℃是黑麦种子发芽率由高到低的一个温度转折点;小黑麦种子在25-30℃之间发芽最好,黑麦草种子在20-25℃之间发芽最好。  相似文献   

12.
将引进的饲用型小黑麦和加拿大燕麦在祁连山牧区进行种植比较,结果表明,小黑麦各物候期均早于燕麦,收割前株高较燕麦高50 cm,产草量为燕麦的2倍,同时小黑麦的消化率与适口性优于燕麦,较燕麦表现出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沧州地区适宜与夏玉米轮作的绿肥品种,加快休耕政策的落地实施。本文作者于2021年和2022年开展了绿肥+夏玉米轮作田间试验,研究4种绿肥作物(小黑麦、冬油菜、草木犀、苜蓿)的生物量与养分积累量及对后茬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播种量条件下,不同种类绿肥的生物量差异较大,依次为冬油菜>小黑麦>草木犀>苜蓿。不同种类绿肥氮、磷、钾养分含量存在差异,草木犀氮(N)含量最高,冬油菜磷(P2O5)含量最高,苜蓿钾(K2O)含量最高;但作物养分积累量与生物量呈正相关关系。4种绿肥轮作处理与对照组冬闲休耕相比均能明显提高后茬玉米产量,其中冬油菜、小黑麦的2年平均增产幅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后茬玉米产量与绿肥生物量呈显著相关,说明在沧州地区可以选择冬油菜和小黑麦与夏玉米进行轮作。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选择畜用黑麦、畜用六倍体小黑麦、畜用八倍体小黑麦、冬小麦4个远缘杂交品种分为3组重复,采用人工去雄的方法进行远缘杂交来研究种属间的远缘杂交结实性。从结果来看,畜用六倍体小黑麦和畜用八倍体小黑麦的结实率最高,并且耔粒饱满度高,而畜用黑麦和冬小麦的组合最低并且差异不明显。畜用六倍体小黑麦和畜用八倍体小黑麦之间,以及畜用黑麦和畜用六倍体小黑麦、畜用八倍体小黑麦之间的差异也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几个六倍体小黑麦高产品系的细胞学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综合育种技术选育出一批高产六倍体小黑麦新品系.染色体数分析结果证明,其中也个品系(SAUT.Fu62-950511、950517、951582和951584)非整倍体率平均值为2.38%(范围0—5.77%),表现了很低的非整信体频率,显示了较高的细胞学稳定性;而另一个品系则有14.81%的非整倍体频率。本实验结果指出,使用结合了杂交育种和诱变有种的综合有种技术,辅以高效地选择大粒、均匀和饱满种子的选择技术,有可能获得类似普通小麦细胞学稳定性那样的六倍体小黑麦新材料,从而解决六倍体小黑麦细胞学不稳定性的难题.文中还讨论了有关改良六倍体小黑麦细胞学稳定性的育种技术。  相似文献   

16.
本方案选择畜用黑麦、畜用六倍体小黑麦、畜用八倍体小黑麦、冬小麦四个远缘杂交品种分为三组重复,采用人工去雄的方法进行远缘杂交来研究种属间的远缘杂交结实性。从结果来看,畜用六倍体小黑麦和畜用八倍体小黑麦的结实率最高,并且耔粒饱满度高。而畜用黑麦和冬小麦的组合最低并且差异不明显。畜用六倍体小黑麦和畜用八倍体小黑麦之间还有畜用黑麦和畜用六倍体小黑麦、畜用八倍体小黑麦之间的的差异也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小黑麦在苏南农区草牧业生产上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6个小黑麦品种与大麦、黑麦、黑麦草在苏南地区的产量比较试验和品质分析表明,小黑麦在该地区早春有较高的青刈产量,且干物率高(17.0%~21.7%),饲草品质优良。小黑麦NSHW11作为紫花苜蓿规模化种植的田间保护作物,具有明显的抑制杂草、增加总体生物量和提高苜蓿种植效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比较普通小麦与其近缘种和人工合成材料对盐胁迫的敏感性差异,以普通小麦以及小麦近缘种黑麦、硬粒小麦和人工合成材料六倍体小黑麦、八倍体小黑麦为试验材料,调查了不同盐浓度胁迫条件下供试材料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性状,研究了盐处理对不同种质生长量的抑制,同时测定了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供试的试验材料在耐盐性上略有差异,萌发期和幼苗期的耐盐性基本一致,表现为黑麦八倍体小黑麦普通小麦六倍体小黑麦硬粒小麦。综合各性状来看,黑麦和八倍体小黑麦的耐盐性较好,在普通小麦的耐盐性改良中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用10个普通小麦和黑麦的双单倍体与5个六倍体小黑麦进行杂交。结果表明:普通小麦和黑麦的双单倍体与六倍体小黑麦杂交结实率平均为1.25%。亲本组合对3种间杂交结实率有很大的影响;F_1代植株染色体数目变化于41~49之间,大部分为2n=44~47。由于大量非整倍体的存在,F_1代各组合植株很不一致,育性降低。F_2代表现出广泛分离,并普遍存在超亲现象。在各组合中,大部分为小黑麦型,还出现中间型、普通小麦型、硬粒小麦型、分枝小黑麦型等类型。在 F_2代中,具有2n=42的植株占47.22%,育性恢复达58.88%。选择到综合性状优良的六倍体小黑麦材料。试验表明普通小麦和黑麦的双单倍体与六倍体小黑麦3种间杂交是改良六倍体小黑麦有希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对三种克服小黑麦 F_1不育性方法(自然结实、分株、回交)的效果进行了两年(1962、1963)的重复比较研究。鉴于小黑麦存在的关键问题是结实率不高和不饱满,测定的主要项目是当代的结实率、饱满度和发芽率,同时又考虑到最后的育种效果。研究了自然结实的概念,并探讨了自然结实在小黑麦育种上应用的价值。对分株及回交在克服小黑麦不育性上的价值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