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选用本地珍珠豆型品种和黔花生四号,进行露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品种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增产17.99%,黔花生四号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增产35.82%。  相似文献   

2.
鲁花13号花生1品种来源:原代号8222,由山东省花生所用P_(12)×RH321于1991年育成,1994年3月通过山东省品审会审定。2产量水平:1992~1993年全省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区试,平均每公顷产荚果3330公斤,籽仁2440.5公斤,分...  相似文献   

3.
黄文美 《耕作与栽培》2007,(2):27-27,56
铜仁市珍珠豆型花生品种荚果小,果仁饱满,具有食味香脆可口等特点,享誉省内外,常年种植0.33万hm2左右,产量5000t。为了进一步探索最适宜的栽培密度,为指导大面积生产提供依据,于2006年进行了密度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置试验地设在铜仁市坝黄镇木弄村红董组杨八妹的责任土  相似文献   

4.
小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远杂9102是河南省农科院棉油作物研究所以白沙1016为母本,以花生二倍体野生种A.chacoense为父本经有性杂交,染色体倍性操作选育而成的早熟高油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2001年通过国家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002年引入河南省商丘市进行麦后夏直播试验、示范种植,表现高产、早熟,饱果率和出仁率高,籽仁脂肪含量高,是一个适合北方花生产区麦后直播的优良油用型花生品种。1主要特征特性远杂9102属花生栽培种蔬枝亚种珍珠豆型品种。株型直立,主茎高35.5cm,侧枝长41cm,总分枝7~9个,结果枝6个,叶片较大,椭圆形,绿色。荚果茧形,二…  相似文献   

5.
花生叶斑病及病毒病是花生常发性病害,筛选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的有效途径,经对15个化生品种进行抗性鉴定表明,珍珠豆型花生对焦斑病、黑斑病抗性较好,但对网斑病抗性较差;中间型、普通型花生对网斑病抗性较好,但对焦斑病、黑斑病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6.
花生品种蛋白质含量、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000多份花生品种的种子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27.45%,平均含油量为50.57%。油酸和亚油酸之和占总脂肪酸的80%以上。国外引进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和含油量比国内品种的对应值略高。在国内花生品种中,河南品种的平均蛋白质含量最低,平均含油量最高。广东品种的平均蛋白质含量和含油量比山东品种的对应值高。多粒型和珍珠豆型品种的平均蛋白质含量比龙生型和普通型的对应值高,珍珠豆型和中间型品种的平均含油量较高。筛选出高蛋白资源317份,高油分资源188份,优质脂肪资源50份。  相似文献   

7.
花生栽培种(Arachis hypogaea)类型间遗传差异的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110对SSR引物分析28份花生栽培种资源(7份多粒型、5份龙生型、8份普通型和8份珍珠豆型)间的遗传差异,其中有46对引物在不同品种间检测出2~9个等位基因,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080~0.869.对28份材料的聚类分析表明,SSR聚类结果与根据形态特征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但在多粒型品种上存在一定差异.标记pPGSseq15C12在本研究中所有的珍珠豆型品种上均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序列分析表明该标记在珍珠豆型与其它类型间扩增片段的差异是由于ATT重复次数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8.
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探讨麦后夏直播花生的适宜栽培方式及其作用效果,为指导生产实践提供依据。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青花7号’花生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花生夏直播高产保护性栽培法,可矮化株高,主茎高度较地膜覆盖的减少15.7%,防止徒长和倒伏;促进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增加有效开花数、有效果针数;促进荚果发育,单株结果数较其他处理增加0.8~2.0个,公斤果数减少23.8~66.5个;显著增加干物质向荚果中分配的比例,经济系数提高0.08~0.17,荚果产量提高5.5%~29.2%。地膜覆盖的植株生育状况和产量优于露地栽培的,秸秆还田的优于不还田的。研究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采用花生夏直播高产保护性栽培法是取得夏直播花生高产的最佳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9.
大田栽培条件下,以中国北方主栽的13个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单株叶面积、开花数、成果率等18个源库性状进行测定和计算,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筛选花生源库性状评价指标,对比不同品种的源库性状差异和产量差异,并进行源库类型划分。结果表明,结荚期和饱果期的叶面积、开花数量、成果率和荚果充实度可以作为评价花生源库关系的主要指标。根据源库特征及产量表现可以把花生品种分为源库协调型、源大库小型、源足库少型和源足库多型4类。源库协调型品种叶片净同化率高,花期持续时间和开花数量适中,有效果比例和荚果充实度高,易获得高产。源大库小型品种叶面积过大,叶片净同化率和单位叶面积荚果产量低,荚果充实度低,限制产量提高。源足库多型品种产量限制因素为花期长,花数多,成果率低,无效果针和荚果消耗营养,有效荚果饱满度不足。源足库少型品种产量限制因素为开花持续时间短,花量少。因此,在花生生产中,应该针对不同源库类型品种,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叶源大小和开花量,防止叶源冗余、花多不实和果多不饱,提高有效果比例和荚果饱满度,增加荚果产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珍珠豆型花生品种远杂9307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远杂9307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有显著影响,荚果产量最大差异达21.8%,籽仁产量最大差异达29.77%;不同种植密度对远杂9307部分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远杂9307适宜播期范围为5月1—25日,适宜密度范围为18.0 ̄21.0万穴/hm2。  相似文献   

11.
摘要:本文通过同一组花生品系的耐盐碱试验与省区域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花生的主茎高、侧枝长、产量可以作为评价花生耐盐碱的指标,总分枝数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多粒型品种扶花1号的耐盐碱性最为稳定,白6-330在有盐碱胁迫的环境下产量是最高的。珍珠豆型品种白沙1016是最耐盐碱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赣花1号(原名辐7—28)系鹰潭市刘家站垦殖场农科所用粤油551经Co~(60)辐射选育而成的花生品种,1990年3月经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属珍珠豆型中粒花生种,在当地栽培,春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外引和自育的6个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的小区试验及结果分析表明,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从而筛选出了在当地综合性状表现好、产量高、抗逆性强的花生新品种,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花生是营养价值极高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市场价格高,为调整山区农业产业结构,探索高海拔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2002年在暗流乡进行了花生高产栽培种植试验示范。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品种 选用中花生4号(对照)、9038珍珠豆型种(由铜仁油科所引进)1.2 试验地条件  相似文献   

15.
大蒜、花生是宁陵县的优势作物.近几年,为了提高种植效益,该县采用地膜覆盖大蒜套种花生栽培模式,平均蒜头产量22500 kg/hm2,蒜薹产量4500 kg/hm2,花生荚果产量5400 kg/hm2,经济效益6.75万元/hm2左右.该栽培模式为大蒜优质高产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一级商品蒜占90%左右,增产蒜头30%左右,增产蒜薹20%左右;使花生的播种期比麦垅套种提前15~20 d,比麦后直播提前30~40 d,收获期提前10~15 d,增加花生荚果产量20~30%.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6.
高寒地区菜用豌豆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寒地区栽培甜脆豆,生长旺盛,荚果品质优良,平均鲜豆荚产量12600kg/hm2。主要栽培技术包括轮作倒茬、精细整地、配方施肥、地膜覆盖、选用良种、田间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花生清棵技术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于60年代总结群众在花生苗期进行“挖窝晒棵”或“剜花生”等经验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后,总结提高的一项花生增产新技术。在北方花生产区得到了普遍推广应用,我国南方地区土壤,气候条件与北方相差较大,清棵对花生产量及其它性状影响如何,未见系统研究报道。本文报道了在贵州生态条件下,清棵对花生产量结构及其一些其它性状的影响,以便为提高贵州省花生单产水平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供试品种一是本省主要地方品种兴义扯花生,属珍珠豆型小粒种,植株高度一般为50~70cm,属于…  相似文献   

18.
珍珠豆型花生品种利用现状及改良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花生作为河南省正阳县经济建设中的一大支柱产业,其年生产总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种植面积在6.67万hm^2以上。种植品种主要以小果花生为主,约占花生总种植面积的95%,是全国珍珠豆型花生最集中、面积最大的产区之一,2004年被国家统计局认定为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之首。其生产的花生远销山东、广东、广西、福建及东南亚等一些地区和国家。近几年来,由于花生品种更新换代慢,品种老化、退化严重,造成产量低而不稳,抗性减弱,病虫害加重,品质变劣。1996-2000年花生平均产量达4180.5kg/hm^2,而2001-2005年平均产量仅2733kg/hm^2,产量减少1447.5kg/hm^2。因此我们认真总结分析正阳县花生生产现状,找出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产量和效益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绿色食品花生基地建设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择无工业“三废”污染、符合环境(土壤、水质、大气)质量标准的生态区域(豫南中小果产区,豫东、豫北大果产区)作为绿色食品花生生产基地。豫南中小果产区采用夏花生地膜覆盖栽培,豫东、豫北大果产区采用小垄宽幅麦套种或大垅宽幅麦套种地膜覆盖栽培,通过选用优良品种,优化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农业措施控制黄曲霉污染等措施,花生荚果产量可达6000~7500㎏/hm2,出口价(花生仁)比普通花生高出1200元/t,增收达2700~3600元/hm2。  相似文献   

20.
花生覆膜栽培应把好六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 2 0世纪 80年代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经过 2 0多年的发展 ,现已成为花生高产栽培的主要方式。近年来地膜覆盖花生田产量出现了徘徊不前的局面 ,个别地块产量出现了大幅下滑的现象 ,究其原因 ,主要是栽培技术不规范 ,普遍存在着品种老化 ,混杂退化严重 ,品质差 ,播种偏早 ,播种覆膜质量差、耕种管理粗放 ,施肥偏少 ,方法不当等 ,限制了花生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为促使花生覆膜栽培向规范化技术方向发展 ,在生产中要突出把好 6关。1 品种关 为充分发挥地膜覆盖的增产作用 ,同时兼顾市场对花生品质的需求 ,提高花生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