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2n=6x=42)为母本和奥地利黑麦(Secalecereale,2n=2x=14)杂交,对其杂交亲和性和杂种F1的染色体配对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供试22个品种的杂交亲和性存在明显差异,4个品种的杂交结实率大于50%,其可能基因型为kr1kr1kr2kr2,4个品种的杂交结实率介于30%~50%之间,其基因型可能为kr1kr1Kr2Kr2,4个品种的杂交结实率介于10%~30%之间Kr1Kr1kr2kr2,7个品种杂交结实率小于5%;基因型可能为Kr1Kr1Kr2Kr2;杂种F1PMC的染色体配对能力与亲本杂交亲和性无明显相关,相关系数为0.0121,但不同组合存在一定差异,8641012/黑麦F1具有最好的配对能力(平均交叉结数=1.3),而碧蚂4号/黑麦等具有较差的配对能力(平均交叉结数为0),其它品种(系)介于二者之间。8641012是具有较好亲和性和较高F1PMC染色体配对水平的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品系,可进一步用于小麦的远缘杂交以转移外源遗传物质。  相似文献   

2.
对8个不育系、12个恢复系配制获得的18个杂交水稻组合千粒重性状的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方差分析法得到干粒重广义遗传力为98.96%,通过F2代单株千粒重与F3代家系平均值相关分析法得到的遗传力为82.5%,说明千粒重性状遗传力较高;(2)10个组合的杂种一代干粒重表现正向均亲优势,其中有3个组合表现一定程度的正向超亲优势;(3)参试组合中有7个组合杂种一代千粒重表现正向部分显性效应,3个组合表现超显性效应,其余组合表现负向部分显性效应。  相似文献   

3.
烤烟品种间杂种优势及其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5个烤烟品种采用部分双列杂交,得到10个杂交组合,并对组合的叶部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的表现,配合力和遗传力估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多数组合叶产量性状表现出平均优势,属于双亲中间型。组合(1),(4)和(5)表现出较强的超亲优势,叶产量平均优势表现3种类型。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较高的亲本品种有NC89,SC72。遗传性较稳定的亲宽的狭义遗传力显著高于叶长,早期选择的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用高之仁和Gansett等的方法以灿稻粒叶性状的两两比值作为一个性状进行比值遗传力遗传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1.籽粒长宽的遗传力较高,籽粒可作为水稻遗传多样性的评价指标。2.粒叶性状间的比值遗传力较高,尤其是粒长/粒宽,因此籽粒性状是水稻遗传多样性的缩影;3.叶片大小与千粒重及其相互关系可作水稻“源流库”关系的评价指标。4.比值遗传力与遗传相关系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杂种F_2代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个杂交组合的F_2、F_1;群体及相应的亲本为材料,对组合F_2代的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等性状的遗传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测定了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值,计算和分析了各性状对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进度。结果表明;(1)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与单株粒重有较高的遗传正相关,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间具有中低度遗传负相关。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表现因组合不同而不同。(2)收获指数、株高的广义遗传力值较高,而生物学产量、单株粒重的广义遗传力值较低。广义遗传力值因组合不同而表现有差异.(3)株高、生物学产量对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进度(相对值)均小于100%.收获指数对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进度(相对值)平均为110%.并且在生物学产量表现高的组合,其相关遗传进度(相对值)更高,达140%以上。  相似文献   

6.
以6个杂交组合的F2,F1群体及相应的亲本为材料,对组合F2代的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等性状的遗传相关性进行分析,测定了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值,计算和分析了各性状对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进度。结果表明:(1)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与单株粒重有较高的遗传正相关,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间具有中低度遗传负相关。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表现因组合不同而不同。(2)收获指数,株高的广义遗传力值较高,而生物学产量,单株粒重的广  相似文献   

7.
对5个烤烟品种采用部分双列杂交,得到10个杂交组合,并对组合的叶部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的表现、配合力和遗传力估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多数组合叶产量性状表现出平均优势,属于双亲中间型。组合(1),(4)和(5)表现出较强的超亲优势。叶产量平均优势表现3种类型。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较高的亲本品种有NC_(89),SC_(72)。遗传性较稳定的亲本品种是NC_(82)和NC_(89)。叶长、叶宽和叶产量的广义遗传力较高,均可在早期选择。叶产量和叶宽的狭义遗传力显著高于叶长,早期选择的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对猪与仓鼠细胞融合形成的一稳定的杂种细胞系进行染色体分析,G11 染色显示该杂种细胞中具有1 条猪的染色体和21 条仓鼠染色体,经PCR 检测确证该杂种细胞中含有猪12 号染色体  相似文献   

9.
对猪与仓鼠细胞融合形成的一稳定的杂种细胞系进行染色体分析,G11染色显示该杂种细胞中具有1条猪的染色体和21条仓鼠染色体,经PCR检测确证该杂种细胞中含有猪12号染色体。  相似文献   

10.
玉米株型性状的遗传表达和自交系与杂交种株型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4×7交配模式共得正,反交F1杂交组合56个。对包括这11个自交系在内的15个自交系和包括这56个组合在内的60个F1组合(另外4个F1组合均为正交)研究了13个玉米株型性的遗传表达和亲子关系。根据上部第1-8片叶的叶夹角和棒三叶的叶向值等9个性状对15个自交系和32个杂交种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果:(1)13个株型性状的正,反交F1间差异不显著。(2)对13个株型性状的遗传模型和杂种  相似文献   

11.
选择不同比例民猪血统(民猪血统比例为1,1/2,1/4,1/8,0)的商品仔猪60头,在同一营养水平下,研究民猪血统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和胴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民猪与引入猪种杂交后,含不同比例民猪血统的杂种猪各阶段生产性能均显著高于民猪(P<0.05)。综合考虑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生产性能表现的优劣顺序为:杜×大长猪、1/8民猪、1/4民猪、1/2民猪和民猪。结果显示,试猪在100 kg左右屠宰,1/2民猪、1/4民猪、1/8民猪的瘦肉率分别比民猪提高3.70%,7.23%和11.85%。眼肌面积分别提高32.35%,58.56%和57.79%,背部4点平均膘厚分别降低6.55%,17.38%和21.66%。杜×大长猪的生产性能和胴体特性与民猪及含民猪血统的杂种猪差异显著(P<0.05),随民猪血统比例的增加,杂种猪的屠宰率、瘦肉率和眼肌面积逐渐降低,背部4点平均膘厚、板油率和皮下脂肪率则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2.
对 2 4头不同基因型肥育猪 (淮猪、大白×淮、长白×淮、杜洛克×淮各 6头 )的眼肌、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及其胴体性状、肉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 :淮猪、大淮、长淮、杜淮 4种不同基因型育肥猪的眼肌纤维直径 (FDL)分别为 5 1.74、5 7.2 8、5 4.71、5 4.11μm ;股二头肌纤维直径 (FDB)分别为 5 7.0 7、5 5 .95、5 9.6 4、5 9.34μm ,其中仅大淮的FDL显著高于淮猪 (P <0 .0 5 ) ,其余各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 2 4头育肥猪FDL与肉质性状相关不显著 ,而与胴体性状中的瘦肉率、眼肌面积、眼肌全重、眼肌率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与脂率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5 )。由于基因型组合的不同 ,相关系数的高低随品种而异 ,在大淮、杜淮、长淮、淮猪品种内 ,FDB分别与眼肌面积和瘦肉率、胴体重、眼肌面积、眼肌率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相似文献   

13.
对以‘白萨福克’、‘特克塞尔’、‘邦德’、‘澳洲美利奴’为父本,与‘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杂交生产的6月龄羔羊(分别设为Ⅰ、Ⅱ、Ⅲ和Ⅳ组)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4个试验组后代羔羊的热胴体重、屠宰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Ⅱ组的宰前活重、热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和骨重都极显著大于其它3个试验组(P0.01),根据新西兰羔羊肉分级标准,Ⅱ组的肌肉级别为PME级,优于其余3个杂交组合的PL级;羔羊肉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余杂交组合后代羔羊相比,Ⅱ组6月龄羔羊的部分肉品质(羊肉酸碱度、嫩度、熟肉率)有所提高.说明在天祝县自然环境条件下,‘特克塞尔’作父本与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不但可以提高后代羔羊产肉量,而且还可以改善羔羊的部分肉品质,‘特克塞尔’ב甘肃高山细毛羊’是生产6月龄羔羊肉的最优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4.
甘肃白猪繁殖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甘肃白猪繁殖性状的遗传规律,估测了该品种4个品群繁殖性状的重复力、遗传力和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并对其有关性状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非洲菊品种间杂交主要观赏性状在F1代的遗传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4个切花非洲菊品种配制成16个杂交组合,研究了切花的6个观赏性状在F1代的遗传表现。结果发现:(1) 所有观赏性状在F1代都发生了广泛分离,这意味着无性繁殖使亲本品种保持着高度的杂合性;(2) 花色、瓣型两个质量性状表现为倾母性遗传,绿心表现为隐性遗传;(3) 花径、花梗长、舌状花瓣数3个性状在F1代总体上呈明显衰退,但因变异幅度大,仍有超亲个体存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野生原鸡适时开发、家鸡遗传改良等提供实际指导意义。[方法]以原鸡滇南亚种(♂)分别与原鸡(♀)、茶花鸡(♀)、绿耳乌骨鸡(♀)、楚雄麻鸡(♀)不同组合的F1代(♂)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体型体尺性状、屠宰性能及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体型体尺、屠宰性能在不同组合F1代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绝对产肉性能和体型体尺性状来看,原鸡纯种F1代表现最差;从相对产肉性能来看,仅屠宰率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指标存在组间显著差异(P〈0.05)。就体型性状与产肉性状间的表型相关性而言,不同组合F1代间虽有不一致的表型相关系数,但总体表现为体斜长、胸骨长及胸围与产肉性状相关系数较大。[结论]体斜长、胸骨长及胸围为原鸡不同组合F1代产肉性能的主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7.
杂交稻新组合产量及其抗旱性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0个杂交稻新组合为材料,采用淹水和旱作处理,考察了杂交稻新组合产量及其性状(有效穗/株、总粒数、空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对干旱的响应,并运用性状抗旱响应度的隶属函数值进行了杂交稻新组合抗旱性的单一和综合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淹水和旱作条件下,杂交稻新组合产量及其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不一,以空粒数最大,千粒重最小;且淹水条件下空粒数的变异系数大于旱作,其他性状则相反.不同杂交稻新组合产量及其性状的抗旱响应度不一,以其为分类和鉴定指标发现,大部分都为中抗,只有极少组合为高抗和低抗.不同杂交稻新组合产量及其性状抗旱响应度的隶属函数值和综合抗旱力不一,以其为分类和鉴定指标发现,高抗、中抗和低抗的组合分布较均匀.相关和判别分析发现,结实率抗旱响应度与抗旱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分类判别正确百分率最高,达70%,可作为杂交稻抗旱性鉴定与评价的可靠间接衡量指标在生产上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8.
以26个杂交中籼迟熟组合为材料,通过齐穗期剪叶及本田密肥、疏株处理,研究了杂交中稻齐穗期下部叶片对结实率的影响与组合间库源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中稻齐穗期倒4以下叶片提高结实率的作用程度在杂交组合间存在较大差异,表现为倒4以下叶片提高结实率的作用与组合间着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当杂交组合群体的着粒数≥185粒/穗时,倒4以下叶片对结实率才有显著作用.原因在于组合间着粒数与单位颖花的绿叶占有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着粒数越多的大穗型组合,其"库"" 源"矛盾越大,则越需要充分利用倒4以下叶片的光合物质,才能保证籽粒的正常灌浆结实;反之,着粒数较少的中小穗型组合,其光合源相对较充分,顶部3片叶的光合产物基本能满足籽粒的正常灌浆结实,对下部叶片光合物质量的需求量相对较小.此外,倒4以下叶片提高结实率的作用还与本田移栽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植株基部光照强度的改善有利于倒4以下叶片提高结实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用朱军的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E)对11个甘蔗亲本,及以5×6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30个杂交组合实生苗的7个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各性状普遍存在基因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但不同性状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所起的作用不同;(2)不同性状的遗传率大小不同,受环境影响也不同,较大的互作狭义遗传率受环境影响较大,一般而言,除锤度外,其余性状的遗传率都以普通狭义遗传率为主,互作狭义遗传率较小;(3)所有性状之间都存在遗传相关,多数性状之间以加性和显性相关为主,环境条件对各性状遗传相关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显性×环境互作相关。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米质与产量性状的典范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杂交水稻区试优质米组1999~2005年307份(次)品种的全套米质分析资料和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典范相关分析认为,大部分米质性状与农艺性状之间的直接相关关系并不密切,但仍有10.2%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以上的水平。在米质和产量这两组性状间的关联性中,由粒长、长宽比、糙米率与千粒重、每穗实粒数、产量、有效穗起了主要作用。以直链淀粉含量为核心的蒸煮品质和食口性,以及以垩白为代表的外观品质与产量和其构成因素是没有矛盾的,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而,通过遗传改良和相应的栽培技术是可以使二者有机结合,达到高产和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