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工乳黄瓜新品种线杂1号的推广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工乳黄瓜新品种线杂1号的推广利用曹碚生,陈学好,徐强强(江苏农学院园艺系扬州225001)乳黄瓜是扬州酱菜的主要原料之一,加工腌制选用幼嫩小瓜,故称乳黄瓜。长期以来,扬州乳黄瓜一直应用传统的地方品种(笃瓜)栽培。由于品种老化和退化较为严重,在节成性...  相似文献   

2.
乳黄瓜是幼嫩的小黄瓜,一般在开花后5—7天采摘,瓜长8.5—13.5厘米,粗1.2-1.5厘米,故称“乳瓜”。乳瓜经过加工腌制,味道“鲜、甜、脆、嫩”,“色、香、味、形”具佳。其中香、甜、鲜味主要来自稀甜酱,脆、嫩、色、形则为原料本色。乳黄瓜的原料质量,要求瓜皮翠绿,粗细均匀,无棱刺,无种子。在生产实践中,认为“线瓜”和“笃瓜”是符合扬州腌制乳瓜的优良地方品种。 一、品种特性 (一)线瓜:原产扬州城东公社文峰塔一带,经江苏农学院提纯以后,在线瓜中分离出单花线服和多花线瓜两种,可作为早熟的主栽品种及杂交的亲本。 1.单花线瓜:主蔓结果,…  相似文献   

3.
乳黄瓜     
扬州乳黄瓜是扬州郊区传统栽培的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鲜食或加工腌制均可。菜用习惯于前期采收大瓜供应市场;加工腌制则选择一般在开花后5—7天、瓜长8.5—13.5厘米、粗1.2—1.5厘米、皮色翠绿、无棱刺、无种子“瓜戴宿花冠”的幼小  相似文献   

4.
扬州乳黄爪是驰名中外的名特产蔬菜,栽培历史悠久,是扬州市郊区传统栽培品种,适宜鲜食或加工腌制。但其原料生产,多因沿用旧的栽培方法,病害严重,产量低而不稳.正常年景亩产鲜乳瓜仅400~500斤,重病年份,严重减产,甚至失收。以至栽培面积逐年缩减。 为了恢复和促进乳黄瓜的生产发展,提高产量和品质,延长加工腌制的时间,我们针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开展了试验,并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培育适龄壮苗适期栽植 扬州地区乳黄瓜的传统栽培技术习惯采用小亩早栽,多在清明前后浸种催芽播种.两片子叶展开后即定植大田,定植后,因秧苗幼嫩,对4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5.
济宁乳黄瓜为济宁市郊区农家品种,主产于李营镇的前郭、中邻和后郭三个自然村,栽培历史长达200余年。早在清朝乾隆年间,玉堂酱园初创时期,就以“三郭”等地为黄瓜生产基地,一直延续至今。玉堂酱国利用济宁乳黄瓜制作的酱菜,久负盛名,畅销国内外,颇受消费者欢迎。 济宁乳黄瓜过去常年种植面积250亩左右,至1988年,已发展到380亩。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农民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形成了一套精耕细作的栽培技术,使乳黄瓜生产连年丰收,一般亩产嫩瓜(20~24/kg)可达2000kg左右。 现在,济宁乳黄瓜已走出三郭小天地,济宁市郊区的甘里铺镇、石桥乡和兖…  相似文献   

6.
乳黄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黄瓜是我市传统加工蔬菜品种,常年栽培万亩左右,由于瓜型小、皮色嫩黄而得名,全形加工后,色泽亮丽,肉质脆嫩,一直是加工蔬菜中的上品,市场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7.
<正>酱菜,以新鲜时蔬为原材,经食盐腌制后风味独特,食时鲜美开胃,食后口齿留香,为不少市民餐桌上偏爱的一道佳肴。自古以来,制酱者无数,先后问世了杞县莫氏酱菜、大慈阁酱菜、六必居酱菜、扬州酱菜、云南酱菜等名家酱菜,并陆续飘香远洋、闻名四方。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口味变化万千,却依然保留了那份对酱菜的钟情,而有需求即有市场,以酱菜加工为主的众多食品公司追逐着人们这份自古延续  相似文献   

8.
上虞乳黄瓜是绍兴地区有名的地方蔬菜品种,具有品质好、产量高、外形美观的特点,是绍兴地区老百姓端午节必吃的瓜菜之一。近年来,乳黄瓜因缺乏专业管理,自己留种的菜农越来越少,同时商品黄瓜种子大面积普及,乳黄瓜种性退化非常严重。因此,对上虞乳黄瓜进行提纯复壮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乳黄瓜是海宁的地方品种,主要种植区域在浙江、江苏一带。乳黄瓜是一种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的优质加工蔬菜,深受消费者喜爱。但由于乳黄瓜种子长期以农民自留自用为主,其品质逐年退化,种  相似文献   

10.
蜜汁小黄瓜制作技术713300陕西乾县咸阳市轻工机械厂王海蜜汁小黄瓜是苏州酱菜的传统品种,其风味独特,是酱菜中的佳品,其制作工艺如下:一、盐腌。将采摘的小黄瓜及时用盐腌上,每5公斤鲜黄瓜用盐0.5公斤,腌制1天后将小黄瓜用清水洗净,重新腌制,按5公斤...  相似文献   

11.
乳黄瓜是在黄瓜瓜条长到12~15cm时即采摘的小黄瓜,其用途广泛,不仅适于熟食,而且可生食,特别是在餐馆常用乳黄瓜做色拉、冷盘和加工腌渍等。乳黄瓜肉质脆嫩且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钙、镁、铁、  相似文献   

12.
平望小黄瓜     
小黄瓜又叫乳黄瓜,是传统的加工腌渍优良原料。苏州市吴江县的平望小黄瓜及其腌制品久负盛名。蜜汁小黄瓜色泽黄亮,咸味适中,咸中带甜,质地脆嫩,酱香浓郁,驰名中外。平望小黄瓜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其特点是以侧蔓结瓜为主。主蔓5~7片真叶时出现第一雌花,雌花间隔的叶片较多,而侧蔓  相似文献   

13.
正钦州加工型黄瓜为一年生瓜类,一般简称钦州黄瓜或白黄瓜,主要用于腌制加工。嫩瓜加工产品称为瓜皮、瓜脆或黄瓜皮,老瓜加工产品称为老瓜皮或老瓜壳,深受两广地区人们喜爱,其中以钦州黄瓜皮最为有名。桂南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钦州黄瓜栽培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维持在10 000 hm~2左右,其中钦州市种植面积占70%以上。2014年7月"钦州黄瓜皮"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进一步提升了钦州黄瓜皮  相似文献   

14.
腊八蒜是我市的传统酱菜,因腌制于腊月初八而得名。其特点是:色绿、酸甜适中,无辛辣味,脆嫩可口,保存期长,一般可食用到新蒜上市以后,蒜汁也是一种很好的调料,调拌各种凉菜风味独特。 1.工艺流程脱皮→去杂→清洗→晾干→装坛腌制→密封存放。  相似文献   

15.
1 腌制菜 蔬菜腌制在我国最广泛,是蔬菜加工品中最大的一类。在世界三大酱腌菜中,榨菜、泡菜是我国独特产品,西欧的泡酸菜、日本的酱菜都是由我国传人。日本蔬菜加工品中55%是腌制品;日本每年消费盐渍菜大约40亿美元,其中80%左右盐渍菜从我国进口。预计中国对日本出口盐渍菜将会不断增加。当前我国腌制蔬菜的年出口量近20万t,主要品种有榨菜、萝卜条、干菜笋等。  相似文献   

16.
<正>《诗经》曰:"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庐和瓜是蔬菜,经过"剥"和"菹"("剥"和"菹"意为腌制加工)发酵而成泡菜献给皇祖,可见泡菜历史悠久。现今只要是纤维丰富的蔬菜或水果,经过腌制及调味之后,都可以被制成泡菜,风味独特,是绝佳的餐桌配菜。而说到泡菜,不得不提岳阳市华容县乃至湘楚地区最具品牌情怀的泡菜生产企业——华容县田丰菜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田丰菜业),凭借"梅嫂"精湛的泡  相似文献   

17.
1 腌制菜 蔬菜腌制在我国最广泛,是蔬菜加工品中最大的一类.在世界三大酱腌菜中,榨菜、泡菜是我国独特产品,西欧的泡酸菜、日本的酱菜都是由我国传入.日本蔬菜加工品中55%是腌制品;日本每年消费盐渍菜大约40亿美元,其中80%左右盐渍菜从我国进口.预计中国对日本出口盐渍菜将会不断增加.当前我国腌制蔬菜的年出口量近20万t,主要品种有榨菜、萝卜条、干菜笋等.  相似文献   

18.
范俊 《长江蔬菜》1990,(2):43-44
酱乳黄瓜是江苏省的著名特产加工菜之一,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鲜嫩味美,肉脆多汁,甘淡芳香,维生素含量丰富,是佐餐佳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  相似文献   

19.
日本肉葫芦是葫芦科的一种优质高产蔬菜。它肉质白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除可制作各种炒菜、汤菜、菜馅之外,还可加工成于品、蜜饯、酱菜等保健食品,深受市场的欢迎。现将肉葫芦酱菜加工技术简  相似文献   

20.
对甘肃省武威市2012~2013 年度日光温
室蔬菜生产经济效益调查结果表明,节能日
光温室经济效益排列前三位的茬口有四茬西
瓜、乳黄瓜—番茄、黄瓜—番茄;简易日光温
室经济效益排列前三位的茬口有三茬西瓜、西
瓜—番茄、番茄—西瓜;节能日光温室的节水
效应大于简易日光温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