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超级杂交稻新组合II优602经济性状及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2年在四川3个不同生态区对杂交稻II优602在不同栽培密度和不同施氮水平下的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态区,II优602有效穗随着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最高有效穗达250.5~322.5万/hm2;在同一施氮水平下,II优602穗粒数随着密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达159.23~165.08粒;不同生态区,不同密肥处理对II优602结实率、千粒重、稻谷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不同肥力条件下选择适应的栽培措施II优602均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
杂交稻Ⅱ优1259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Ⅱ优1259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每穗粒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结实率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有效穗、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也较大,但未达显著水平.有效穗与每穗粒数的负相关达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每穗粒数、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929 3、0.734 9、0.572 0、0.292 0.为了探讨Ⅱ优1259高产栽培技术,运用最优设计,进行移栽叶龄、密度、施氮量、施钾量4项栽培措施研究并建立产量与4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移栽叶龄、密度和施氮量.经微机模拟筛选出高产的技术措施是:4.5~5.8叶移栽,每公顷插21.75万~29.55万丛,施纯N 122.3~207.4 kg,施K2O 56.8~200.9 kg.  相似文献   

3.
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超级晚稻"天优华占"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级晚稻"天优华占"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栽插密度与施氮量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产量及4个产量因素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栽插密度对产量、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影响达显著水平.施氮量与栽插密度互作对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影响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在0~210 kg/hm2施氮内,产量、有效穗数、总吸氮量、生物量、最高茎蘖数、分蘖穗率和生产100 kg籽粒需N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成穗率随之下降.在18×104~30×104 蔸/hm2栽插密度内,有效穗数、总吸氮量、生物量、最高茎蘖数和生产100 kg籽粒需N量随栽插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成穗率和分蘖穗率随之下降.分蘖穗率及生产100 kg籽粒需N量与产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成熟期总吸氮量和生物量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试验表明,施氮210 kg/hm2与密度24×104~30×104 蔸/hm2有利于实现"天优华占"的高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当地杂交水稻栽培寻求适合的技术。[方法]采用裂区设计,以施氮量(3个水平)为主区,栽插密度(3个水平)为副区,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杂交稻C两优9号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施氮量、栽插密度对C两优9号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在施氮量与栽插密度的9个处理中,以施用纯N 180 kg/hm~2、栽插30.0万穴/hm~2产量最高,且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施氮量及栽插密度对杂交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不同的影响:低施氮量随着密度增加产量逐渐升高,高施氮量随着密度增加产量逐渐降低;分蘖力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及栽插密度的减小而增强;成穗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及栽插密度的加大而减小;单位面积穗数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而增多;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穗粒数影响不大;结实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千粒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栽插密度对其影响不大。[结论]C两优9号是分蘖力极强的杂交水稻,合理密植,精准施肥,可以充分发挥其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5.
杨振初  钟光亮 《南方农业学报》2011,42(12):1473-1475
[目的]探讨施氮水平和抛栽密度对优质杂交稻百优838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该品种的保优高产栽培提供技术依据.[方法]2010年晚造在广西北流开展百优838不同抛栽密度和氮肥用量试验,采用裂区设计,施肥水平为主区,密度因子为副区.[结果]在每公顷施105~225 kg纯氮、抛秧密度24万~36万穴范围内,单位面积的分蘖数和有效穗数随着施氮量的提高和抛秧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密度对有效穗数增加的贡献更大;施氮量显著影响百优838的产量;抛秧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表现出与施氮水平的高度互作,低氮水平下,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高氮水平下,高密度加速了群体的恶化和产量的下降.[结论]百优838获得高产的适宜施氮水平为105~165 kg/ha,适宜抛栽密度为30万穴/ha,低氮水平下其密度可增加至36万穴/ha.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密度对杂交中籼两优6326产量及穗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和密度对两优6326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而对株高、穗长及千粒重的影响不大.降低密度和提高施氮量有助于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施氮量和栽插苗数对新型杂交早稻新品种"鄱优364"产量形成的影响,在16.67 cm×20 cm同一栽插规格下,探讨其不同施氮量(0,120,150,180,210 kg/hm25个水平)和栽插苗数(2,3,4根/穴3个水平)下产量及其构成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施氮量对产量、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具有极显著影响,纯氮为210 kg/hm2时,增穗、增产效果均不明显,反而降低了每穗粒数和结实率;随着栽插苗数增加,产量和有效穗数也随之增加,每穗粒数随之降低,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呈降低趋势;施氮量和栽插苗数互作对产量、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有极显著影响,随着施氮量和栽插苗数的增加,产量增加,然而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随着施氮量和栽插苗数的增加而减少,对有效穗数无显著影响。施氮量180 kg/hm2结合栽插苗数4根/穴有利于"鄱优364"增产。  相似文献   

8.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探讨分析了宁夏引黄灌区单种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宁夏引黄灌区沈玉18号单种的适宜密度在74250~90750株/公顷之间,种植密度与施氮水平最佳耦合效应是每1hm2种植密度90750株、施氮量450kg。从产量构成来看,千粒重与密度呈负相关,穗行数、行粒数、穗长随着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而出籽率随密度的不断增大逐渐增加;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秃尖有降低趋势,而施氮量的变化对穗行数、行粒数、穗长、出籽率、千粒重等没有明显的影响,倒折率随着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9.
不同密度与施氮水平对绿豆的产量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晋绿豆9号在不同密度和施氮水平下的产量及产量性状,同时对绿豆栽培密度和施氮水平的互作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荚数呈减少的趋势,单荚粒数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单株荚数和单荚粒数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绿豆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密度与施氮量对绿豆百粒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密度与施氮量互作时,种植密度为15万株/hm~2、施氮量为150 kg/hm~2最适宜。  相似文献   

10.
杨振初  钟光亮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12):1473-1475
【目的】探讨施氮水平和抛栽密度对优质杂交稻百优838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该品种的保优高产栽培提供技术依据。【方法】2010年晚造在广西北流开展百优838不同抛栽密度和氮肥用量试验,采用裂区设计,施肥水平为主区,密度因子为副区。【结果】在每公顷施105~225 kg纯氮、抛秧密度24万~36万穴范围内,单位面积的分蘖数和有效穗数随着施氮量的提高和抛秧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密度对有效穗数增加的贡献更大;施氮量显著影响百优838的产量;抛秧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表现出与施氮水平的高度互作,低氮水平下,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高氮水平下,高密度加速了群体的恶化和产量的下降。【结论】百优838获得高产的适宜施氮水平为105~165 kg/ha,适宜抛栽密度为30万穴/ha,低氮水平下其密度可增加至36万穴/ha。  相似文献   

11.
汉代"亡人"的存在背离"编户齐民"理想社会组织秩序。作为行政管理者难以控制而实际上长期存在的社会人群,"亡人"的活动往往促成了生产技术和文化礼俗的自然传播。"亡人"的数量和流向,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若形成规模,也可能导致"流民"运动。分析汉代江南地区经济文化进步的原因,不应当忽视"亡人"和"流民"的积极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降水集中期及其期间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江西省地方标准中有关降水集中期的定义,统计1971~2008年4~9月的降水集中期,并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方法做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971~2008年4~9月期间,6~8月是降水集中期及其期间雨量较多的月份,4、5、9月是降水集中期及其期间雨量较少的月份。随时间变化,全省6~8月降水集中期及其雨量呈可能增多趋势,4、5、9月呈可能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笔者通过对气象微博的服务特点和开展情况的初步探讨,提出了针对气象微博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浸泡发芽培养方法改变水稻分子内部构象,测定其变性淀粉果胶酶活力的变化,选择最佳浸泡发芽条件并测定变性后淀粉灰度。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浸泡温度25℃,浸泡方式为浸泡4 h断水10 h,加碱量为0.03%Ca(OH)2,培养时间为2.5 d,在25℃条件下发芽6 d,变性淀粉果胶酶活性最高,灰度较好。从而成功实现对发芽水稻变性淀粉果胶酶活性及其灰度分布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探讨冬小麦的管理与病虫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冬小麦的耕种面积也不断增大。因此,对冬小麦的种植管理、病虫的防治,已成为了提高冬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笔者通过对我国种植冬小麦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我国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英语静态形容词和动态形容词的意义。就其语义分类和用法及静态形容词和动态形容词的变化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17.
闫敏 《古今农业》2008,(4):99-104
明清时期烟草的传入和传播问题,一直以来就是国内学术界比较关心的问题。建国以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七个方面:烟草是否我国本土原产作物、烟草的传入时间、烟草的最早传入地、烟草的传入途径、烟草在全国的传布状况、烟草在我国迅速传播的原因、烟草的传入对我国社会各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虽然烟草的传入和传播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与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和传播问题的研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仍然需要学者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通过网络表达民意,激发民众参政议政的热情,既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又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当然,在互联网政治上,要善于梳理、整合网络民意,对网民加以引导,实现网络文明。  相似文献   

19.
人地挂钩与增减挂钩的异同分析及其实施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家在宏观层面相继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和人地挂钩政策,并允许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工作。两个挂钩在政策内涵、政策目标、切入点、适用范围及实施机制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同时也存在着较大差别,其中增减挂钩是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延伸和特例,而人地挂钩则是增减挂钩的拓展和延伸。本文在详细分析两个挂钩异同的基础上,借鉴增减挂钩试点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在人地挂钩的试点工作中,一是应以内涵城市化作为实施人地挂钩政策试点的引擎;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三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规划的引领作用,稳妥推进;四是多方筹措资金,为人地挂钩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障;五是加快构建挂钩指标公开交易平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氯化钙为主要原料,添加磷酸钙和羟乙基纤维素,制备了钙磷胶体复合剂,经检测含钙量为115±5mg/mL、含磷量为16.4±2mg/mL.试验小鼠n=20以0.8mL/20g(体重)的最大剂量一日灌服2次,7d后观察无中毒表现,剖检后组织器管无肉眼可见异常.试验组小鼠n=20以0.4mL/20g(体重)的剂量一日2次连续灌服7d后,无中毒及死亡现象,小鼠平均体重由20.24±1.211g增加到23.35±1.130g,体重增加情况与对照组小鼠无差异.以100mL/只灌服奶山羊(n=5)后,血钙、血磷浓度在2~3h达到峰值(P<0.05),而且可维持6h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