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北京市番茄叶霉病菌小种再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环  柴敏 《中国蔬菜》1992,1(2):1-0
北京地区在1985以前,田间主要是由生理小种1、2组成,并据此育成垂直抗性的高抗品种双抗2号,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1990年春发现某些种植双抗2号的保护地内发生了叶霉病,为此对当前叶霉菌生理小种的新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所采集的5份菌样经三批接种鉴定后,认为田间病原菌群体中已分化出新小种4。因此今后培育新品种有必要刊用多个抗性基因,通过垂直抗性基因的积累,来抑制病原群体的变化,增加抗性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番茄新品种中杂8号的育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杂8号番茄是用自交系882-32和882-7配制成的一代杂种。属无限生和类型,生长势强,高抗TMV,中抗CMV,抗番茄叶霉病。果形圆正,畸形果少,果实红色,品质优良。丰产稳产,一般每667m2产5000~7000kg。适应性广,适于保护地栽培,在露地栽培也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3.
沈奇 《中国蔬菜》2002,1(2):58-59
1996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对南京地区为害番茄主要病毒TMV、CMV进行了种群消长动态及株系分化研究。TMV在种群中的绝对优势已逐渐被CMV和复合浸染所取代 ;完成了番茄苗期人工接种TMV、CMV和枯萎病的快速鉴定方法。对来自江苏及周边地区的 15个叶霉病菌株进行鉴定 ,鉴定出 (1.2 )、(1.2 .3)、(1.2 .3.4)等生理小种 ,以 (1.2 .3)为主流生理小种 ,约占 93.35 % ,筛选出 2份高抗叶霉病、高抗TMV、抗枯萎病的多抗材料 ;结合耐低温弱光生理试验 ,育成春大棚专用品系苏保 1号等 ,该品系耐低温、耐弱光 ,抗TMV ,兼…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白菜对芜菁花叶病毒基因型株系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芜菁花叶病毒基因型株系TuMV-C1、 TuMV-C4和 TuMV-C5对28份较重要的中国大白菜品种及亲本材料进行了苗期抗性鉴定,选出了13份免疫或高抗TuMV-C1株系的材料,如‘19835’、‘山东七号’等;9份免疫或高抗TuMV-C4株系的材料,如‘19837’、‘玉泉抱头青’等及5份高抗TuMV-C5株系的材料,如‘ 19850’、 ‘海淀小青口’等。高抗C5株系的材料均兼高抗或免疫C1和C4株系。  相似文献   

5.
番茄苗期对病毒病和叶霉病的多抗性鉴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番茄苗期对病毒病和叶霉病的多抗性鉴定方法冯兰香,徐玲,刘坤,杨翠荣(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北京100081)病毒病和叶霉病是番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每年都造成一定的损失,特别是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对露地番茄,叶霉病对保护地番...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番茄叶霉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2 ~1996 年,从辽宁省不同生态地区共采集番茄叶霉病菌标样67 份,采用国际通用的鉴别寄主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该省番茄叶霉病菌以生理小种1.2 .3 为主,是当前生产上流行的优势小种,而1 .2 .3 .4 为稀有小种。  相似文献   

7.
保护地番茄新品种佳粉15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佳粉15号为新育成的适合保护地栽培的一代杂种,含有两个抗叶霉病基因(Cf_4和Cf_5)和高抗烟草花叶病毒的Tm-2~a基因,抗逆性好,着果力强,早熟,产值高,果实粉红色,圆形或略扁圆形,果大、品质优,平均单果重200g左右,每667m~2产量4500~5500kg。已在北京、辽宁、内蒙、河北、山东、山西、江苏等地累计推广2533hm~2。  相似文献   

8.
从两年(1981—1982年)四季自南京市郊11个公社和本所共采集763个番茄病毒病标样,测试结果,不论何种栽培方式,春季以T M V为主,占52.2—56.9%,C M V占34.2—34.6%,秋季以C M V为主,占74.2一78.1%,T M V只占14.4—15.6%。再从65份代表毒株在亮黄烟上测定,T M V番茄系占96.8%,T M V番茄系和烟草系混合感染占3.2%。并以 P elham 0株系占多数,广泛分布南京市郊,达总标样的76.9%;P elham1株系只发生在本所和个别公社的少数大队,占13.8%, Pelham2株系仅在本所个别番茄品种上露头,占9.2%;病毒提纯液经电镜观察,病毒粒体呈棒状颗粒。番茄条斑病是南京市郊危害番茄生产的潜在威胁,根据标样分析,以TMV和CMV单一条斑为主,极少二者的复合感染,TMV+ PVX或其他复合感染尚未发现,标样中有30份表现各式病毒症状的毒株,不明所属,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大白菜抗源‘8407’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白菜(Brassica,Pekinensis Rupr)抗源‘8407’是河北省蔬菜研究所从内蒙长炮弹品种经连续6代自交选育出的高抗菁花叶病毒(TUMV)的抗源材料。1985年经国家专家组验收,1987年通过统一鉴定。‘8407’对全国十个省市19个TUMV分离物中的17个表现免疫,两个有轻微症状,故在1987年于西安市召开的全国蔬菜抗病育种会议认为‘8407’为目前我国大白菜对TUMV垂直抗性最好的抗源材料。用‘8407’抗源和另一自交系,育成高抗TUMV的并兼抗霜霉病和软腐病的多抗型的‘8361’组合。  相似文献   

10.
保护地番茄专用一代杂种中杂7号对TMV所有已知株系以及叶霉病4以下(含4)各生理小种均表现抗病,一般每666.7m2产量4000kg左右,单果重约180g,果实圆形、粉红色。具有产量高,果形好,果实大,品质佳,熟性中熟偏早等优点。目前已在北京、河北,山东等省市推广。  相似文献   

11.
白雪玉  付海臣 《蔬菜》2002,(1):14-14
河北省隆化县达旺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国内外不同生态区的种质资源,经过数年改良、组配、筛选,育成系列强优势鲜食番茄换代新品种。 一、品种特征特性 “达旺”HR1088属中熟无限生长型番茄品种。生长势强,耐低温弱光;第7~8节着生第一花序,果实高圆形,成熟果粉红色,一般平均单果重250g左右,果肉厚,耐贮运,口感好;丰产、稳产,留4穗时平均667m2产6500kg左右。总结连续3年试验、示范、推广结果:该品种对保护地内叶霉病,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的抗性均超出对照品种,表现…  相似文献   

12.
抗TY番茄新品种"郑番12158"植株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强,果实粉色,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89g,口感酸甜适中,品质优良。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叶霉病、晚疫病等,综合抗性强。平均每667m~2总产量5 433kg左右,适合春季和早秋保护地栽培。该试验总结了抗TY番茄新品种"郑番12158"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TY196’是以‘S7’为母本、‘ST16’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病的番茄新品种,该品种含有ty1、ty3基因。生长势强,中早熟,粉红果。耐低温弱光,硬度高,单果质量25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为4.7%,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兼抗烟草花叶病毒、枯萎病、叶霉病、根结线虫、根腐病。适宜于南北方早秋、早春日光温室和大棚越夏栽培。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番茄病毒病的主要毒原种类有番茄花叶病毒(To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蚀纹病毒(TEV)和苜蓿花叶病毒(AMV),分别占样本的65.2%、30.1%、6.8%、2.5%、1.3%和1.2%。保护地及春露地番茄生长前期主要受ToMV的侵染,5月底以后CMV的为害显著加重,甚至造成夏番茄绝产。番茄上CMV可划分为4个株系,即轻花叶株系、重花叶株系、坏死株系及黄化株系。分别占分离物的23.5%、64.7%、5.9%和5.9%。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番茄叶霜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6年,从辽宁省不同生态地区共采集番茄叶霉菌标样67份,采用国际通用的鉴别寄主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该省番茄叶霉病菌以生理小种1.2.3为主,是当前生产上流行的优势小种,而1.2.3.4为稀有小种。  相似文献   

16.
辣(甜)椒品种(系)对TMV和CMV抗性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1985年,从国内外收集辣(甜)椒品种(系)近400份,经苗期接种TMV和CMV进行抗病性鉴定,虽未发现免疫材料,但品种间存在着抗病性差异:其中抗TMV的有,PRT81001,PRT82043和PRT20066等36份;耐病的110份。抗CMV的有,PRc—20066—84、 PRc—20055—83和PRc—C26  3份;耐病的84份。兼抗(耐)CMV和TMV的有PRc+T84014—1, PRc+85007, PRc+T84025,PRc+T20066-94-1和PRc+20066—94—25份。兼耐的18份。其中PRC+T20066·84和PRc20055·83,经全国协作组用北京、江苏、新疆、辽宁、吉林五个地区的TMV和CMV分离物统一鉴定结果,PRc+T20066·84,兼抗4个地区的TMV和CMV,PRc20055·83,兼抗3个地区的CMV和4个地区的TMV,是具有应用价值的抗性材料。 本所育种课题时桂媛、王学国同志,参于协作研究  相似文献   

17.
瓠瓜DNA导入西瓜产生抗枯萎病变异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采用DNA浸胚法将瓠瓜DNA导入西瓜,在病圃中经3代自交纯化和抗性筛选,在D3代选育出了D3-1 ̄D3-4 4份抗性材料。苗期接种鉴定结果表明,D3-1和D3-2对西瓜枯萎病高抗,D3-3和D3-4对西瓜枯萎病中抗。用感病品种蜜宝作母本,分别以高抗西瓜枯萎病的材料D3-1和D3-2作父本杂交,F1代都表现高抗枯萎病。F2代及与感病亲本蜜宝回交的BC1代群体抗、感分离比例都符合3:1及1:1的分离比  相似文献   

18.
保护地专用番茄新品种‘金棚一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东 《园艺学报》2004,31(4):564-564
 ‘金棚一号’为保护地专用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叶片较稀。果实粉红色,高圆无绿肩,硬度大(O.81 kg/cm ),品质优良,极耐贮运。高抗ToMV,中抗CMV,高抗叶霉病,抗枯萎病,极少发生筋腐病。熟性较早,前期产量高。适宜保护地秋延后和春提早栽培。  相似文献   

19.
《蔬菜》1988,(5)
“双抗2号”番茄是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最新育成的一代杂交种。具有较强的抗病力,对番茄叶霉病免疫(北京地区生理子种),对病毒病高抗。属中热、非自封顶型。叶片碎小,有利通风透光,叶色浓绿,第9节出现花序,花序间隔3片叶,第一穗花序多为复总状花序。幼果有绿色果肩,成熟果粉红色,果形稍扁圆、圆型,单果重150—250克,皮略薄。“双抗2号”适合各种形式的保护地栽培,特别是叶霉病严重的地区和栽培方式。成熟期与佳粉1号相似,其主要栽培要点(北京地  相似文献   

20.
西瓜炭疽病菌已发现7个小种,其中以小种1,2和3的流行最广,为害最重,是西瓜抗性育的主要对象。许多西瓜材料抗小种1和3,感小种2。遗传研究证实对小种1和3的抗性为同一显性基因控制,对小种2的抗性亦是单基因显性遗传。以非洲材料为抗源,美国育成了众多世界著名的抗或兼抗炭疽病中晚熟品种。抗生鉴定室内一般在一叶期,采用浸泡法,点滴法或喷雾法接种,大田则以喷雾法于二叶期傍晚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