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基于景观偏好理论,以杭州柳浪闻莺公园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了公众对植物景观的偏好情况,用SPSS20.0对调研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卡方分析、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公众对不同地表特征的林下群落植物空间偏好具有差异,偏好结果为道路类型空间(M=3.91)>草坪类型空间(M=3.82)>亲水类型空间(M=3.56)>铺装类型空间(M=3.42);2)年龄、访问公园的频率以及对植物的关注度会显著影响偏好结果;3)植物颜色数量、植物种类丰富度、植物群落结构、植物空间视线开敞与植物景观空间的偏好得分显著相关。最后,基于以上基础,探讨了如何营造更符合公众偏好的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整个公园植物空间布局情况以及公园内园林植物所形成的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覆盖空间和垂直空间4种景观空间的造景特点、植物构成进行分析。尝试摆脱以园林植物为审美主体的静态观赏模式,提出园林植物应从装饰性的栽植配角转变为景观空间营造的主角,即营造舒适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才能达到园林营建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移民社区具有特殊的环境特征和特定的使用主体,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偏好是研究移民社区环境质量和人地关系的重要抓手。文章针对三峡库区移民社区空间品质低下、移民群体景观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问题,以重庆万州周家坝社区为具体对象,运用"生理-行为-心理"的评价框架,借助偏好量表和实地调研分析三峡库区移民社区在不同维度上的景观偏好特征,结果发现:与普通社区相比,三峡库区移民社区在生理偏好上的差异不明显,但在行为和心理偏好上的差异较为突出;此外,移民搬迁方式和年龄结构对景观偏好也有显著影响。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社区景观更新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山地公园凭借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众多健身爱好者的独宠之地。本研究以福州飞凤山奥体公园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数理统计和地理信息系统(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在形成的景点区域偏好强度图和公园景点人流量核密度图的基础上,从景观空间和景观元素两个方面分析游客景观偏好与主动式健康行为的关系。研究表明,景观偏好是主动式健康行为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在空间面积较大,可达性强,景观资源丰富的游戏型景观中,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在空间可达性、连通性差,景观丰富度高的游步型景观中,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在空间可达性、连通性较差,景观丰富度低的游憩型景观中,二者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游憩资源的利用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借助SPSS 22.0软件进行定量研究,运用聚类分析和K-W检验分析的方法,对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的动机及其对森林景观的偏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可按游客动机分为5类,即休闲娱乐型、家庭亲情型、积极参与型、自我进取型和追求情趣型;5类游客中,家庭亲情型游客所占比例最高(33.64%),其次是积极参与型游客,追求情趣型游客占比最低(8.24%);5类游客对湖泊景观、湿地景观、林间空地、沟谷秋景、纯林林外景观和混交林林外秋景偏好程度基本一致,这些景观的特点是含有水体、视野开阔、色彩浓烈、质地均匀。此外,游客对颜色单调的森林景观和人工痕迹较重的森林景观偏好差异明显,积极参与型游客比较喜欢人工痕迹较重的森林景观,而休闲娱乐型和家庭亲情型游客不喜欢;积极参与型和家庭亲情型游客对颜色单调的森林景观表现出了明显的偏好,而休闲娱乐型游客比较不喜欢这类景观,尤其是追求情趣型游客不喜欢林海景观,自我进取型游客对落叶松和樟子松林内景观均不喜欢。  相似文献   

6.
试论园林植物景观的照明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园林植物景观照明即是在园林植物景观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照明技术和艺术手段来塑造植物夜间景观.它不仅关系着城市夜空间环境的质量,也是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园林植物景观照明建设现状的分析,提出园林植物景观照明的设计原则,具体照明方式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针对单体乔木的景观评价特点,阐述了景观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指标确立,分析了几种园林植物景观的评价方法,为完善单体树木景观评价体系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
珠三角居住区4种地形的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珠三角地区12个居住区的12个景观单元为研究单位,通过调研地形高差园林植物景观的植物组成和地形高差的常见类型,分析与评价4种地形高差园林植物景观的植物配置与应用情况,论证地形高差与园林植物要素的密切关系。植物和地形的空间形成具有互补性,植物是稳定地形最有效的方法,植物可软化地形,为珠三角地区生态园林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园林植物作为园林空间构成的要素之一,其重要性在现代园林中日益表现出来。植物景观的空间以各种变化方式组合在一起,而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质地和季相变化等特征就成为影响植物构成空间的相关因素。利用植物可构成五大基本空间类型,它们在园林绿地中具有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从植物构成景观空间的特性出发,以呼和浩特青城公园为例,分析了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基本类型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人群感知和行为视角,以福建农林大学观音湖为研究对象,通过拍照试验、访谈问卷、扫描观察收集数据,采用词频分析、照片分析、GIS技术分析,分析景观元素、景观感知以及驻留点、观景点、景点、视线廊道的空间特征,以获得游览者对滨水景观偏好特征,采用核密度分析,得到游客景观点的热点分布。结果表明,词频分析预测出游客关注湖区丰富的景观元素,以静态观赏和行进式观赏方式游览观音湖,舒适的湖区环境让游客感到心情愉悦、平静;空间角度,游览者的驻留点分布与观景点分布具有显著的一致性,表明优美的空间环境和良好的观景位置有利于游客驻留行为的产生;游览者对滨水景观的偏好是由“丰富性—功能性—特色性”三大属性特征相互协调、影响而形成的三维耦合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1.
李佳 《林业科技情报》2010,42(2):97-97,100
园林植物景观是城市街景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城市规划、环境景观设计、园林、园艺等相关理论。本文在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仔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街道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设计表达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侯迎华  李严 《热带林业》2003,31(2):22-24
从介绍三亚热带名花园植物景观的营造着手,对热带特色的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植物景观作为寺观园林的一种重要媒介,既传播了宗教文化,又表达宗教理念,且寺观园林植物在物种的选择与体现景观的宗教意境上有其独特的作用。分析了寺观园林植物与宗教的关系,通过收集分析典型的寺观园林植物景观资料,论述了寺观园林植物景观宗教意境营造的方法,并提出了体现宗教文化的植物选择要求,以期为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人的植物视觉审美偏好进行研究,可以为植物造景提供一定依据。文章从植物形态、植物颜色及植被类型的角度入手,探究中国人对这些景观特征的审美偏好。通过316份在线有效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人们对树干低矮、树冠茂密、枝干数量多的植物有偏爱,对红色、翠绿色植物有偏爱,对温带草原植被类型的喜爱胜过对热带稀树草原植被类型的喜爱的结论。提出了在重点景观区域选择具有低矮树干、茂密树冠、多枝干,以及红色或翠绿色等特征的造景植物,适当应用具有低矮植被和视野开阔的大草坪景观等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上海后滩公园和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为例,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访谈获取游客的景观美感评价和视觉景观偏好评价,采用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法研究生态景观美感指标与视觉景观偏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满足视觉审美、体现生态多样性的景观具有较一致的审美认同,而较少人工维护的生态景观需要通过解说和教育让公众建立审美感知。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福建永安桃源洞为例,利用Nvivo 11.0质性编码和Ucinet 6.0共现网络分析作为技术手段,对马蜂窝网站和携程网站的游客照片数据内容进行元素的拆解和组合分析,研究游客的景观偏好特征。结果表明,永安桃源洞游客的景观偏好包括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动植物、人物、景观特写和影响效应六大类,其中自然风光构成了永安桃源洞的主体意向元素,自然风光、动植物和人文景观的元素组合是游客最主要的关注点,一线天、桃源洞口和景观石是多个景观偏好的热点。研究结论有助于永安桃源洞的旅游开发和市场营销,充分利用风景名胜区的优势,加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关帝山林区景观要素空间关联度与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本文提出了用于分析复杂景观异质景观要素空间关系的景观要素空间关联指数 ,介绍了应用GIS技术测度该指数的方法。在ARC/INFO支持下 ,对关帝山森林景观各景观要素空间关系进行了分析 ,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研究地区景观格局的控制因素 ,掌握了研究地区森林景观要素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景观要素空间关联指数用于复杂异质景观的格局分析可取得良好效果 ,其生态学意义明确 ,实用性强。通过统一网格样方图层与景观图层叠加进行全景观取样的方法 ,简便、可靠、实用。关帝山森林景观受以居民点为干扰源 ,沿河流、道路延伸和扩展 ,经农田向外围渗透扩散的干扰格局和环境异质分布格局的共同控制。从复杂、破碎、高度异质的总体景观中 ,揭示了研究地区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 ,掌握了研究地区 1 0个地类之间以及 1 0个森林类型之间空间关系的总体格局和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上海梦清园作为上海现代园林的代表之一,以其“活水”的理念在景观设计上具有独特性。通过对梦清园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及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植物应用特色方面分析总结出以梦清园为代表的上海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的构成因素及发展趋势为切入点,展开了具体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及其具体应用方式。为在实际开展园林植物景观评价工作时,能够注重评价方法的选择,对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在建立完善的评级制度的基础上,积极为人们健康生活创建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0.
通过长期对贵阳市的主要公园绿地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的调查研究,初步查清了贵阳市现阶段公园绿地园林植物种类和主要造景类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植物学、景观生态学、美学的原理进行分析,指出这些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贵阳市的园林建设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