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生猪发生"高热病"后,要根据不同的后遗症及时进行治疗. 1.体温偏高,不食或少食这是瘟热病邪尚未清除,生猪仍有感染,需继续抗病毒治疗,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可使用紫锥菊注射液或败毒救(板蓝根注射液)降温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用头孢噻呋或长效土霉素抗菌消炎.同时,内服紫锥益毒清粉或清瘟败毒散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2.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给养犬业造成极大的危害,俗称狗瘟。在临床诊治中我们应用中药制剂瘟可康注射液对犬瘟热病犬进行治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现介绍如下,供养犬户和同行参考。 瘟可康注射液是由河南商丘市兴牧兽药厂生产的,国家专利号97116309、X。采用人参、灵芝等名贵中药精制而成。该注射液有较强的清瘟败毒、扶正祛邪之功效,具有高效广谱、抗病毒作用和免疫增强作用。注射后能迅速诱生干扰素,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机能提高。 1 治疗……  相似文献   

3.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因其临床症状以高热最明显,称“高热病”或“无名高热病”,让兽医工作者措手不及,怀疑是病毒性病(猪瘟、猪流行性感冒、蓝耳病等),弓形体病等,以抗病毒药、磺胺类药物治疗,收效甚微,该病发病死亡率达90%以上。该病的流行对养猪业、肉品安全、人民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分析防控治疗措施,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
按照猪高热病的治疗原则,以具清热解毒、杀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强心通便等功效的加味清瘟败毒散配合西药治疗猪高热病,结果表明:单纯的中药或西药治疗该病,效果都不明显;而中西医结合则疗效明显,治愈率可达75%,且没有病猪死亡。  相似文献   

5.
对几年生猪“高热病”流行情况分析,发现在不同类型的生猪生产中,中小规模猪场生猪“高热病”呈现易发之现象,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分析其中原因,笔者认为这与中小规模猪场“重养轻防”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皖北地区猪高热病的治疗与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皖北地区猪的高热病发病率居高不下,诊断和治疗困难,特就皖北地区猪高热性疾病的临床综合症状、病理变化及治疗进行总结,并对可能病因进行分析,以供广大生猪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猪"高热病"的诊治与防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和地区的生猪在高温季节都发生了以体温升高到4142℃以上,呈稽留热、厌食、皮肤发红、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高热病”。2006年7月份以来,我区也自南向北发生了“高热病”,结合我区在防控生猪“高热病”的诊治与防控工作取得的效果,现将“高热病”的诊治与防控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发病特点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季节性发病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猪高热病"的防治须坚持"扶正祛邪"的原则:增强生猪的特异性抗病力;加强母猪、断奶仔猪及保育仔猪、育肥猪的保健;并提高生猪场的管理水平.在治疗"猪高热病"时还需预防继发感染并对症治疗;减少应激和正确使用磺胺类药.  相似文献   

9.
潘国林  程萍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203-203,205
目前“高热病”普遍被认为是高致病性蓝耳病,可致使猪死亡。其它因素如猪瘟、附红细胞体、弓形体、链球菌、猪副嗜血杆菌等都是“帮凶”。根据对生猪“高热病”发病和诊治情况的调查,总结了针对“高热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玉竹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为药食两用,品种有关玉竹、东玉竹、南玉竹之分,其中关玉竹为东北产品。玉竹根茎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咳,治热病阴伤,虚劳发热,抑制肿瘤,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功能等,对糖尿病、心脏病、白血病有一定疗效,可做保健食品、饮料、冲剂,做鲜食,还可与肉、蛋、鱼等食品炒食或炖食,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保健美味佳肴。但玉竹浆果有毒,不可食用和药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部分省市和地区的生猪在高温季节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体温升高至40.5℃以上,呈稽留热、厌食、倦怠、大便干燥、后期拉稀、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高热病”,多数病程长达7天以上或或反复发作,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达到65%和20%以上,给生猪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预防和控制“猪高热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监管,消毒灭源”的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猪场一旦发生圆环病毒病后,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其损失降到最低。发生该病时要先清除病猪,全群检疫,淘汰阳性猪。对于该病的防制原则是抗病毒、抗菌、增强免疫力,因此提倡用较好的抗病毒药物,如黄芪多糖注射液等,因为它能诱导畜禽机体产生干扰素,促进抗体形式,达到抗病毒的目的,并且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3.
双黄连粉针剂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三味中药提取精制而成,于1990年投产并应用于临床[1]。该药清热解毒功效显著,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主治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外感热病。随着双黄连的广泛使用和深入研究,目前该药的应用范围已扩展...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我国的生猪养殖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分散养猪户越来越少,使养猪总数量大幅度下降,仅靠一些规模化养猪场为市场提供生猪。同时,由于猪病蔓延,蓝耳病、高热病、附红细胞体病等混合感染,使疫病防控难度加大,造成了生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严重地影响了生猪的出栏率,使猪肉市场供求矛盾突出,价格不稳定。  相似文献   

15.
1.用病毒灵治疗羊痘等病毒性疫病。病毒灵听其名似乎为抗病毒的灵药,所以,人们常采用病毒灵来治疗羊痘等病毒性传染病。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为病毒灵抵抗不了羊痘等病毒。据试验,羊痘等病毒性疫病用板蓝根、鱼腥草、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母猪产后不食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母猪产后多发病之一。笔者从事兽医临床近二十年,总结出母猪产后不食的几种常见疾病.共收治病猪214例(其中食滞型不食症98例,受寒型不食症38例,感染型不食症35例,虚弱型不食症43例),采取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除2例感染型重症治疗无效死亡外,其余均治愈。1病因1.1食滞型不食症母猪产后第一次饲喂过早.过多或饲料过精,引起消化不良、便秘、食欲减退或废绝。  相似文献   

17.
防控猪高热病的综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诸城市的生猪不同程度地发生体温升高,呈稽留热、厌食、倦怠、大便干燥,后期拉稀,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高热病"。病程长达7天以上或连绵不断或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8.
选用中成药治疗便秘必须辨证施治,才能收到预期效果.传统医学将便秘分为5种类型. 1.热秘:多发于素体阳盛、嗜酒、喜食辛辣或热病之后,表现为大便干结、腹中胀满、按之疼痛.  相似文献   

19.
生猪"高热病"是由急性流感、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附红细胞体、弓形体、链球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引起的综合性疾病,该病感染率高、死亡高率、传播速度极快,给养猪业带来极大威胁。如何预防生猪"高热病"的发生,降低其发病、  相似文献   

20.
生猪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问题是限制生猪养殖产业发展的重大阻碍,抗生素和化学合成类药物在生猪疾病防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时间大剂量的抗生素和化学合成类药物的使用容易导致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如病出现原菌耐药性及猪肉产品中药物残留等,这些后果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新型生猪疾病治疗药物的开发受到广大生猪养殖从业者的关注,中草药的应用研究在生猪疾病防治中越来越多。结果表明,中草药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抗菌及增强生猪机体免疫能力的效果,在生猪疾病防治上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文中对中草药在生猪疾病防治上的应用进行简要介绍,旨在为生猪健康养殖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