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鸿林 《福建农业》2013,(12):103-103
影响沼气发酵的因素众多,但在沼气发酵过程中,温度是影响沼气发酵产气率的关键,温度适宜则沼气微生物繁殖旺盛、活力强,厌氧分解和生成甲烷的速度就快,产气就多。当发酵温度在8℃以下时,仅能产生微量的沼气。所以在冬季到来之前,必须加强日常管理维护,提高广大农户管理沼气池的能力,采取适当的越冬措施,保证正常产气。  相似文献   

2.
高功 《当代农业》2014,(18):46-47
温度是沼气发酵的重要外因条件,温度适宜则细菌繁殖旺盛,活力强,厌氧分解和生成甲烷的速度就快,产气就多,所以说,温度是产气好坏的关键。秋、冬季温度低,不利于沼气发酵产气,因此更需要加强户用沼气池的秋、冬季技术管理。沼气发酵温度可划分为3个范围:46~60℃称为高温发酵,28~38℃称为中温发酵,10~26℃称为常温发酵。  相似文献   

3.
沼气发酵微生物菌群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详细分析沼气发酵的基本机理及其主要微生物菌群,论述沼气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对产沼气的影响,并指出水解性细菌、纤维素分解菌、白腐菌等对提高沼气产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开发研制新型高效沼气促进剂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沼气发酵残余物即沼肥。沼肥包括沼液和沼渣,既具有有机型,又具有无机型,是迟、速兼备的好肥料。一是沼气发酵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分解产生大量有机酸和二氧化碳,可与蛋白质降解矿化产生的氨态氮相结合;二是沼气发酵温度可达70℃,有利干氨态氮的保留。  相似文献   

5.
一、适宜温度 温度对沼气发酵有很大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沼气菌分解有机物的速度越快,产气率越高。发酵温度通常划分为3个范围:46-60℃为高温发酵,28-38℃为中温发酵,10—26℃为常温发酵。当发酵温度在8℃以下时,仅能产生微量的沼气。北方冬季温度低,尽可能将沼气池建在大棚温室、牲畜棚、厕所下面,变露天池为室内池,以利于保持发酵料液温度。在冬季采取越冬措施,以保证正常产气。  相似文献   

6.
沼气发酵是指各种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被各类沼气微生物分解转化,最后生成沼气的过程。发酵原料在沼气池内要停留一段时间才能得到较充分的分解利用,人畜粪便的停留时间一般需40~80d、作物秸秆需120d以上。虽经过长时间的发酵,但仍有一些难以分解的物质会变成沼渣残留在池内。沼渣会使沼气池有效容积减少,产气率下降。所以,沼气池的日常管理中,进出料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发酵原料充足又不漏水不漏气的情况下,只有做到有进有出,及时清出沼渣并补充新鲜原料,沼气池才能正常产气。  相似文献   

7.
<正>北方地区沼气池经过一冬的"休眠",到春天后,发酵原料已经乏了,能分解产生沼气的有机物已经消耗完毕。这时如果不换新的发酵原料,沼气池基本上是不产沼气了。即使个别沼气池产气,产气量也达不到正常的使用要求,满足不了炊事用能的需要。但是,换了新的发酵原料后,沼气池往往又在短时间内启动不起来,产生不出沼气,从而影响使用。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建设了几十万座沼气池,如何解决沼气  相似文献   

8.
四、什么是沼气发酵接种物?答:沼气发酵的核心微生物菌落是甲烷菌群,沼气发酵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在发酵原料中,接入含有大量甲烷菌群的菌种,也称为沼气发酵接种物。  相似文献   

9.
<正> 沼气原料有两大类,即秸秆、杂草和人畜粪便。秸秆、杂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分子链较长,分解速度慢;粪便原料属颗粒性物质,残存一定量分解的糖、脂、蛋白质等物质,分解速度快,产气周期短。过去农村多数采取秸秆、杂草发酵,由于粪便不足,产气发酵情况差。根据近年实践  相似文献   

10.
温度是沼气发酵的重要条件,温度适宜则细菌繁殖旺盛,活力强,厌氧分解和生成甲烷的速度就快,产气就多。冬季温度低,不利于沼气发酵产气。因此,加强沼气池的冬季管理十分重要。发酵温度通常划分为三个范围:46℃~60℃称为高温发酵,28℃~38℃称为中温发酵,10℃~26℃称为常温发酵。当发酵温度在8℃以下时,仅能产生微量的沼气。所以农村沼气池在冬天必须采取越冬措施,以保证正常产气。根据几年来农村沼气建设及管理经验,沼气池越冬管理的要领在于:  相似文献   

11.
<正>(一)原理简介沼气是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经微生物发酵分解释放出的一种可燃性混合气体,其中甲烷占55%-70%,二氧化碳占25%-40%,此外还有少量氢气、硫化氢、氮和氨等。沼气发酵必须具备的6个基本条件是:1、厌氧环境即严格密闭的沼气发酵池。2、充足优质的发酵原料原料粪便要纯净,不含杂物。用于启动的粪便中碳元素和氮元素之比例一般  相似文献   

12.
北方地区沼气池经过一冬的"休眠",到春天后,发酵原料已经乏了,能分解产生沼气的有机物已经消耗完毕。这时如果不换新的发酵原料,沼气池基本上是不产沼气了。即使个别沼气池产气,产气量也达不到正常的使用要求,满足不了炊事用能的需要。但是,换了新的发酵原料后,沼气池往往又在短时间内启动不起来,产生不出沼气,从而影响使用。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建设了几十万座沼气池,如何解决沼气  相似文献   

13.
1 要制作严格密闭的沼气发酵池 沼气池中起主导作用的细菌是厌氧细菌,包括各种分解菌和产甲烷菌,在有氧条件下,如甲烷细菌,两三分钟就死亡。因此,一个严格密封、不漏水、不漏气的沼气池,不仅是为满足装料贮气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隔绝空气,保证沼气发酵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达到正常发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邱凌 《农友》2002,(11):27-27
加入沼气池的发酵原料,经沼气细菌发酵分解,逐渐地被消耗或转化。如果不及时补充新鲜原料,沼气细菌就会“吃不饱”、“吃不好”,产气量就会下降。为了保证沼气细菌有充足的食物,并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使产气正常而持久,就要不断地补充新鲜原料,做到勤加料,勤出料。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农村沼气发酵,多以人畜粪便为发酵原料,而人畜粪便又是主要的农家肥料,在沼气池大换料时,往往出现农民生活用气和生产用肥的矛盾。针对当前农村沼气建设中存在的矛盾,佛山金葵子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不断研究和探索,成功地研发出适合农村沼气生产的新型微生物制剂——沼气专用腐秆剂。该产品富含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其他有机成分的微生物菌群,  相似文献   

16.
本文积极探索秸秆腐熟剂的特性以及在沼气发酵中的应用,并充分利用秸秆为沼气发酵原料,以达到扩大农村沼气发酵原料、解决沼气发酵原料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黄岳海 《新农业》2007,(4):60-60
四、提高发酵温度温度是沼气发酵的重要外因条件,温度适宜则细菌繁殖旺盛,活力强,厌氧分解和生成甲烷的速度就快,产气就多。从这个意义上讲,温度是产  相似文献   

18.
沼气发酵微生物低温驯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6℃低温处理对沼气低温发酵微生物菌群产气特性及菌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利用生化培养箱控制温度条件,采用批量发酵、排水集气知MPN计数法,了解6℃条件沼气发酵器中的主要微生物菌群的数量。[结果]结果表明:通过6℃低温驯化,沼气发酵微生物菌群能维持日平均产气量为23.6ml/2500ml发酵液;发酵细菌数量为3×10^8个/ml,纤维素分解菌为9×10^4个/ml;硫酸盐还原菌数量为1.9×10^5个/ml,其种群数量与常温条件相近;产甲烷菌数量为4×10^5个/ml,比常温条件低2个数量级。[结论]发酵体系中,低温主要影响产甲烷菌群。  相似文献   

19.
沼气工程建设的意义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沼气发酵即厌氧消化,其过程十分复杂,主要是指各种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被各类沼气发酵微生物分解转化,最终形成沼气的过程,其为工农业有机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创造了条件,无论是有机废水还是固体有机废物都可通过沼气发酵加以资源化利用,农村户用沼气池,大中型养殖场的沼气工程建设是我国重点推广建设的农村能源项目.  相似文献   

20.
沼气发酵原料有哪些?答:沼气发酵原料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一般认为除了木质素和矿物油外的有机物质都可以经过沼气发酵转变为甲烷。按其来源可分为农村沼气发酵原料、城镇沼气发酵原料和水生植物三类。其中,农村的沼气发酵原料非常丰富,包括人畜、家禽粪便和作物秸秆、秕壳、青杂草、树叶、农副产品加工的废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