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反应的影响,确定PRV的最佳感染剂量和感染时间,为建立RAW264.7细胞体外病毒感染炎症反应模型打下基础。【方法】PRV按10倍递增稀释成10-5~10-1 PRV稀释液,感染RAW264.7细胞并孵育1.5 h,弃病毒液后加入含5%胎牛血清的DMEM维持培养液继续培养,分别于继续培养2、4、8、12、24和48 h时收集细胞上清液,采用ELISA测定IL-6、IL-10、IL-1β、TNF-α、MCP-1和IFN-γ分泌水平及环氧合酶(COX-1和COX-2)活性,并以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结果】以PRV感染RAW264.7细胞4~48 h后均能通过PCR扩增获得PRV核酸的特异性条带,故选择4~48 h作为后续研究的PRV感染时间范围;10-2 PRV~10-1 PRV感染可显著降低RAW264.7细胞活性(P<0.05,下同),10-3 PRV组仅在培养48 h时出现下降趋势,而10-5 PRV~10-4 PRV感染对RAW264.7细胞活性无显著影响。PRV感染RAW264.7细胞后,其胞内炎症因子IL-6、IFN-γ、TNF-α、IL-1β和MCP-1的分泌水平整体上呈升高趋势,其中10-3 PRV感染RAW264.7细胞12 h能显著或极显著(P<0.01)提高IL-6、IFN-γ、TNF-α、IL-1β和MCP-1的分泌水平;10-4 PRV~10-1 PRV感染组的IL-10分泌水平均呈升高趋势,而10-5 PRV感染组在感染8和24 h时IL-10分泌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至感染48 h所有病毒感染组的IL-10分泌水平均降低;10-3 PRV~10-1 PRV感染8~24 h能有效提高RAW264.7细胞的COX-2活性,但对COX-1活性的影响不明显。【结论】PRV感染能诱导RAW264.7细胞发生炎症反应,其中10-3 PRV体外感染RAW264.7细胞8~12 h是建立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模型的最佳条件。该模型可应用于PRV感染与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相关干预药物的研究,为进一步揭示PRV感染机理及开发抗病毒感染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白背天葵不同极性部位的抗炎效果及其机制,采用LPS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炎症模型。Griess法检测白背天葵不同极性部位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NO的影响;ELISA法测定细胞分泌TNF-α,IL-1β,IL-6及PGE2的含量;运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极性部位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背天葵各极性部位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LPS诱导的NO、TNF-α、IL-1β和IL-6的过量分泌和细胞核内NF-κB p65的蛋白表达,白背天葵正丁醇相和乙酸乙酯相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PGE2的分泌。综上,白背天葵的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 p65通路活化,进而抑制炎症介质和促炎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探讨圆齿野鸦椿果实总黄酮(TFEP)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效果.利用一氧化氮(NO)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TFEP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释放NO含量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PGE2、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物的表达;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qRT-PCR)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炎症NF-κβ/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TFEP对细胞产生NO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78.47μg·mL~(-1),且各试验浓度下对RAW264.7细胞增殖均无明显抑制作用,表现出低毒性和强抗炎活性.与LPS模型组相比,TFEP能显著降低LPS诱导的NO的分泌;抑制iNOS、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抑制炎症NF-κβ/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因此,圆齿野鸦椿果实总黄酮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ZD制剂在体外的抗炎机制。方法:通过脂多糖(LPS)刺激RAW264.7细胞系建立炎症细胞模型,使用5种不同浓度的ZD制剂进行试验,分别采用Griess反应测定细胞上清液中NO水平,ELISA法检测ZD制剂干预前后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的浓度。结果:用ZD制剂干预后,上清液中NO、TNF-α、IL-1β、IL-6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下降,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因此,中药复方汤剂ZD制剂的体外抗炎作用机理之一是抑制NO、TNF-α、IL-1β、IL-6等炎性介质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蟾酥醇提取物的体外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蟾酥醇提取物的体外抗炎作用,用LPS诱导RAW 264.7细胞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采用Griess法测定蟾酥醇提取物对细胞上清液中的NO水平,ELISA法测定TNF-α、ILlβ、IL-6含量,荧光法测定细胞内ROS水平。结果显示,蟾酥醇提取物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所分泌的炎症因子(NO、TNF-α、IL-1β、IL-6)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同时蟾酥醇提取物极显著降低LPS诱导的细胞内ROS水平(P0.01)。由此推测,蟾酥醇提取物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减轻细胞的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刺五加对巨噬细胞产生NO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刺五加提取物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采用LPS与IFN-γ作为诱导剂,37℃培养24h,Griess试剂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NO含量,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TNF-α含量。结果表明:刺五加提取物在浓度10~1000mg/L内对RAW264.7巨噬细胞分泌的NO具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刺五加提取物对TNF-α的分泌没有影响。这表明刺五加提取物可以显著抑制RAW264.7巨噬细胞产生的NO,而对肿瘤坏死因子-α的产生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预防性给予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不同浓度的生物活性肽Gln-Glu-Pro-Val(QEPV)后,用脂多糖(LPS)刺激细胞,通过检测细胞因子表达和炎性蛋白基因转录,观察生物活性肽QEPV对细胞抵御LPS刺激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0.1g/L的QEPV有显著的促进细胞增殖作用,0.5g/L浓度以下的QEPV对RAW264.7细胞无增殖抑制作用。0.5g/L QEPV预处理RAW264.7细胞后,用LPS刺激细胞,其IL-6、IL-12等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降低,抗炎细胞因子IL-10分泌提前,分泌量增加,COX-2、iNOS基因的转录水平降低,说明乳源性生物活性肽QEPV对RAW264.7细胞抵御LPS刺激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蒲公英皂苷在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中的抗炎能力,并阐明其活性的基本分子机制。利用LPS刺激RAW264.7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蒲公英皂苷对RAW264.7细胞的增殖毒性,Griess reagent法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分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以及INOS 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IL-6和TNF-α的分泌量,Western blot检测IκB-α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用以研究蒲公英皂苷对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蒲公英皂苷能够抑制NO的分泌,显著抑制IL-6、TNF-α和INOS mRNA的表达并且抑制了IL-6和TNF-α的分泌。蒲公英皂苷显著上调了IκB-α的蛋白表达,并显著下调了p-IκB-α的蛋白表达且与蒲公英皂苷浓度成正比。蒲公英皂苷通过抑制NF-κB信号转导途径而发挥抗炎作用,蒲公英皂苷有显著的体外抗炎效果且抗炎效果与蒲公英皂苷的浓度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山豆根多糖(SSP)对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感染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及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揭示SSP对PCV2感染免疫细胞炎症相关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PCV2体外感染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以不同浓度(25、50、100、200、400、800和1600μg/mL)SSP进行培养处理,然后采用CCK-8和ELISA分别测定SSP对PCV2体外感染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及炎症相关因子(IL-1β、IL-8和MCP-1)分泌水平和胞内环氧合酶-1(COX-1)活性的影响。【结果】与细胞对照组相比,SSP浓度≤400μg/mL对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无显著影响(P> 0.05),但SSP浓度达800和1600μg/mL时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极显著降低(P< 0.01,下同),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于培养48 h时达最低值。PCV2感染RAW264.7细胞后其增殖活性极显著降低,炎症相关因子IL-1β、IL-8和MCP-1分泌水平及胞内COX-1活性极显著升高;100~400μg/mL SSP能极显著提高PCV2感染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且能有效降低RAW264.7细胞的IL-1β、IL-8和MCP-1分泌水平及胞内COX-1活性。具体表现为:与PCV2模型组相比,100μg/mL SSP能显著降低PCV2感染RAW264.7细胞的IL-1β和MCP-1分泌水平(P< 0.05,下同);200μg/mL SSP能极显著降低PCV2感染RAW264.7细胞的MCP-1分泌水平,同时显著降低细胞IL-1β和IL-8的分泌水平及胞内COX-1活性;400μg/mL SSP能极显著降低PCV2感染RAW264.7细胞的IL-1β、IL-8和MCP-1分泌水平及胞内COX-1活性。【结论】SSP对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无显著影响,也未表现出细胞毒性作用,且100~400μg/mL SSP能极显著提高PCV2感染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并通过调节PCV2感染免疫细胞的炎症相关因子水平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山豆根多糖(SSP)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体外感染RAW264.7细胞存活率及分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为研发出治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新型兽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0、100、200和400 μg/mL SSP作用于PRRSV体外感染8h的RAW264.7细胞,通过MTT法评价SSP对PRRSV感染RAW264.7细胞存活率,ELISA检测SSP对PRRSV体外感染RAW264.7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IL-8、IL-10和MCP-1.[结果]PRRSV感染RAW264.7细胞8h极显著降低了细胞存活率(P<0.01,下同),而200~400 μg/mL SSP能极显著升高PRRSV感染RAW264.7细胞存活率.PRRSV感染RAW264.7细胞8h可极显著升高细胞分泌TNF-α、IL-1β、IL-6、IL-8、IL-10和MCP-1水平,而SSP能有效降低PRRSV感染RAW264.7细胞分泌上述炎性因子水平,其中以200~400μg/mL SSP的抑制效果最佳.[结论]SSP通过提高炎症细胞存活率及抑制其分泌炎性因子水平,从而有效干预PRRSV感染免疫细胞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皱果苋提取物的抗炎活性及抗癌作用,采用脂多糖(LPS)构建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用Griess法测定细胞NO水平,并通过RT-PCR法测定细胞因子TNF-α、IL-6mRNA表达量;用MTT方法测定对HepG2细胞的增殖作用,并用RT-PCR法测定caspase-3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皱果苋乙酸乙酯提取物(EAA)可降低炎症细胞因子TNF-α和IL-6分泌量及NO释放量。乙醚提取物(EEA)对HepG2细胞具有浓度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作用。这一研究提示,皱果苋EAA具有很高的抗炎活性,EEA具有抑制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红茂草异紫堇碱对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RAW 264.7细胞释放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用CCK-8试剂盒方法检测不同剂量红茂草异紫堇碱(1、5、15、25、50、100、200、300和400μg/mL)对RAW 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用硝酸酶还原法测定不同浓度红茂草异紫堇碱(50、100、200和400μg/mL)条件下细胞培养液中NO的浓度;用ELISA法测定添加不同浓度红茂草异紫堇碱(100、200和400μg/mL)干预4 h,再加入LPS(0.1μg/mL)孵育20 h后细胞培养液中IL-1β、IL-6、IL-10、PEG-2和TNF-α的含量,通过上述方法测定的结果来评价红茂草异紫堇碱的抗炎作用。[结果]红茂草异紫堇碱浓度在15、25μg/mL时,可显著促进RAW 264.7细胞增殖(P≤0.05);并且在红茂草异紫堇碱存在条件下,促炎因子IL-1β、IL-6、PEG-2和TNF-α释放量都有不程度的降低,而抗炎因子IL-10和NO的释放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红茂草异紫堇碱能够抑制促炎因子IL-1β、IL-6、PEG-2和TNF-α的释放;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抗炎因子IL-10和NO的释放来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阿尔泰瑞香二氯甲烷提取物(Da-Dm)的体外抗炎及抗氧化活性。方法 以不同浓度(1、6、30 μg/mL)的Da-Dm作用于脂多糖(LPS,1 μg/mL)诱导的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采用CCK-8法测定Da-Dm对细胞增殖的影响;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的释放量;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量。以维生素C为对照,采用FRAP法、DPPH法评价Da-Dm总抗氧化能力。结果 Da-Dm在浓度为30 μg/mL及以下时对RAW264.7细胞增殖没有影响。与LPS组比较,1~30 μg/mL的Da-Dm可明显降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NO、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P<0.05,P<0.01),并呈现浓度依赖性。Da-Dm对DPPH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其清除率的IC50为318.1 μg/mL,在FRAP实验中其对Fe2+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结论 Da-Dm可以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它的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NO、IL-1β、IL-6和TNF-α的释放有关。Da-Dm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异荭草苷(Isoorientin, ISO)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将对数生长期的RAW264.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PS 1μg·mL-1)和异荭草苷(ISO 2.5~40μg·mL-1+LPS)给药组。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MTT法检测ISO对RAW 264.7细胞毒性,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NF-α的含量,q RT-PCR方法检测环氧合酶2(COX-2)m RNA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分析法测定细胞中COX-2、JNK、p-JNK、p38、p-p38、FoxO1和FoxO3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与LPS模型组比较,ISO显著抑制LPS诱导的TNF-α(P<0.001)和NO(P<0.01)的产生,且未见其细胞毒性。此外,ISO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抑制RAW 264.7细胞COX-2基因(P<0.001)和蛋白(P<0.05)的表达。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鹰嘴豆多肽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用复合酶解方法制备鹰嘴豆多肽,对其分子质量分布及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给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匹多莫德25 mg/kg)和鹰嘴豆多肽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鹰嘴豆多肽50,100和200 mg/kg),另取10只健康小鼠作为空白组(灌胃生理盐水)。各组小鼠每日灌胃1次相应物质,连续灌胃21 d后采样,研究鹰嘴豆多肽对小鼠体质量、脾脏和胸腺指数及形态变化、脾淋巴细胞增殖率、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6、IL-2)及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质量浓度的影响。研究不同质量浓度(50,100,200和400 μg/mL)鹰嘴豆多肽对RAW264.7细胞功能的免疫调节作用,以MTT法、中性红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试剂盒来检测细胞增殖率、吞噬活性以及分泌的细胞因子(NO、TNF-α、IL-6、IL-1β)水平。【结果】制得分子质量在1 000 u左右、纯度为97.12 %的鹰嘴豆多肽,其中富含谷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丝氨酸等氨基酸。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脾脏和胸腺受损严重,多项检测指标显著降低;而鹰嘴豆多肽各剂量组小鼠的各项检测指标均较模型组小鼠显著增加,且呈剂量效应关系。鹰嘴豆多肽可促进RAW264.7细胞的增殖率和吞噬能力,并提升其产生的NO、IL-6、IL-1β和TNF-α的水平。【结论】鹰嘴豆多肽可以显著改善环磷酰胺导致的小鼠多项免疫相关指标的下降情况,同时可刺激巨噬细胞,增强其吞噬能力,促进其分泌白介素等细胞因子,表明鹰嘴豆多肽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对巨噬细胞的免疫毒性,采用不同浓度剂量DEHP处理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通过检测细胞吞噬、细胞因子分泌及活性氧水平变化探讨DEHP暴露对免疫系统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高浓度(20、40、80 mg·L-1)DEHP处理48 h后对RAW264.7细胞可造成急性损伤。低浓度(1、5、10 mg·L-1)DEHP连续染毒处理10代后,RAW264.7细胞吞噬红细胞百分率及吞噬指数显著抑制(P0.05)。RAW264.7细胞分泌TNF-α、IL-12和IL-23等细胞因子能力明显降低,并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随着DEHP暴露浓度的增加,DEHP染毒造成RAW264.7细胞内活性氧产生,受损加剧。除此之外,DEHP暴露还能明显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红细胞的吞噬能力(P0.05)。以上结果表明,DEHP暴露对巨噬细胞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损伤了巨噬细胞正常免疫功能发挥。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益生菌L.Casei Zhang对巨噬细胞RAW264.7中NO/iNOS表达的影响及探讨相关机制。方法:1×10~6CFU益生菌L.Casei Zhang与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共培养2h,6h,12h,24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检测NO的表达变化。通过Real-rime PCR检测iNOS、TLR2和TLR4表达的变化。L.Casei Zhang与RAW264.7共培养3h后,以LPS、CpG和PolyI:C刺激细胞,检测NO和iNOS表达的变化。结果:益生菌L.Casei Zhang促进了巨噬细胞中NO分泌和iNOS的表达。与TLR2的本底表达相比,L.Casei Zhang上调了RAW264.7细胞中TLR2的表达。TLR4 mRNA的表达在L.Casei Zhang与RAW264.7细胞共培养后2h显著增高。LPS和PolyI:C活化的巨噬细胞在L.Casei Zhang预处理后,NO/iNOS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益生菌L.Casei Zhang促进巨噬细胞中NO/iNOS的表达与促进TLR2和TLR4的表达有关。L.Casei Zhang抑制了LPS和PolyI:C诱导的巨噬细胞中NO/iNOS的表达。该研究为进一步阐明益生菌的免疫调节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孔秀芹  殷志敏  罗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062-18063,18090
[目的]探讨γ-亚麻酸(GL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产生炎症介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为研究对象,待细胞生长至融合状态后加入不同浓度(0、12.5、25、50μmol/L)的GLA预孵4 h,利用100 ng/m l的脂多糖(LPS)刺激12.0 h或0.5 h,同时设空白对照和LPS对照,利用蛋白印迹法检测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加氧酶-2(COX-2)蛋白的表达以及对IκBα、p-JNK/SAPK(Thr183/Tyr185)、p38 MAPK、p-p38 MAPK(Thr 180/Tyr182)、ERK1/2、p-ERK1/2的影响。[结果]GLA可以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iNOS和COX-2的蛋白表达(P〈0.05),且在0~50μmol/L GLA浓度范围内存在剂量依赖关系。GLA可以显著抑制IκBα的降解(P〈0.05),从而抑制NFκ-B的激活。GLA可以显著抑制LPS诱导的JNK1/2以及ERK1/2的磷酸化(P〈0.05),对p38的磷酸化没有显著影响。[结论]GLA具有很好的消炎功效。抑制JNK1/2和ERK1/2的磷酸化、抑制NF-κB的激活可能是GLA发挥生物学效应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γ-亚麻酸(GL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产生炎症介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待细胞生长至融合状态后加入不同浓度(0、12.5、25、50μmol/L)的GLA预孵4h,利用100ng/ml的脂多糖(LPS)刺激12h或0.5h,同时设空白对照和LPS对照,利用蛋白印迹法检测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加氧酶-2(COX-2)蛋白的表达以及对IκBα、p-JNK/SAPK(Thr183/Tyr185)、p38MAPK、p-p38MAPK(Thr180/Tyr182)、ERK1/2、p-ERK1/2的影响。[结果]GLA可以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iNOS和COX-2的蛋白表达(P〈0.05),且在0~50μmol/LGLA浓度范围内存在剂量依赖关系。GLA可以显著抑制IκBα的降解(P〈0.05),从而抑制NF-κB的激活。GLA可以显著抑制LPS诱导的JNK1/2以及ERK1/2的磷酸化(P〈0.05),对p38的磷酸化没有显著的影响。[结论]GLA具有很好的消炎功效。抑制JNK1/2以及ERK1/2的磷酸化、抑制NF-κB的激活可能是其发挥生物学效应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旋毛虫反式-2-烯酰辅酶A还原酶1(TER1)对大鼠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方法克隆旋毛虫TER1基因,构建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蛋白(rTER1)并检测其酶活性,用Western blot分析rTER1的反应原性。将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与rTER1共孵育,用免疫荧光试验(IFA)检验rTER1与大鼠PBMC的结合情况,分析rTER1对细胞增殖、迁移、NO分泌、吞噬功能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大鼠腹腔注射rTER1后,测定血清中IFN-γ、IL-4、IL-9、IL-17和TGF-β等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体外试验表明,rTER1能够促进大鼠PBMC的增殖与迁移,增强细胞NO分泌和吞噬功能,提高细胞凋亡比例;体内试验显示,rTER1能促进大鼠IFN-γ分泌,抑制IL-17分泌,但对IL-4、IL-9和TGF-β的分泌无显著影响。[结论]旋毛虫反式-2-烯酰辅酶A还原酶1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宿主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