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葱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1个大葱品种为试材,对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通径分析与回归分析。相关分析表明:株高、葱白长、葱白直径、叶长、叶扁宽、绿叶数、叶鞘间距等性状均与单株重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葱白长、葱白直径、叶扁宽、绿叶数是影响单株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不同密度对大豆生长、结瘤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种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生长,结瘤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穴双株与每穴单株相比对早熟品种武引9号的生长及单株产量无显著影响,而严重抑制了晚熟品种巨丰和油91-19的生长及单株产量。但单位面积产量每穴双株均较单株显著增产,尤以早熟品种增产最多。  相似文献   

3.
无瓣海桑人工林林分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研究了雷州的无瓣海桑 (Sonneratiaapetala)林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和生产力 ,结果表明无瓣海桑单株立木和林分的生物量均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 6 .5年生的无瓣海桑单株立木和林分生物量分别为 88.16 8kg/株和 116 .914kg/m2 ;林分的生物量及各器官组分的分配 ,大小排序为干材 >树枝 >树根 >树叶 >树皮 >花果 ;干材的林分生产力随林龄增加而增加 ,其他器官各年龄的林分生产力较稳定。根系的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加 ,但水平生长比垂直生长快 ,同时还对林分各器官生物量的关系作了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4.
利用云南省昆明市石林试点2011-2012年两年蚕豆新品种联合区试结果,对照各年度蚕豆生长期间旬均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相对湿度等主要气候条件,分析干旱对蚕豆籽粒产量、单株生长量、生物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从试验结果得出干旱使株高降低41.58%,生物产量下降46.5%,单株生产力下降39.58%;而株高、生物产量与干籽产量呈中度正相关,单株生产力与干籽产量呈高度正相关,因此,干旱导致蚕豆减产59.94%.  相似文献   

5.
以15个棉花品种为试材,在全程干旱胁迫条件下,对品种主要遗传性状与皮棉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全程干旱胁迫条件下,皮棉产量与单株铃数和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衣分呈显著正相关;与铃重和单株铃数呈显著负相关。单株铃数与皮棉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高,是干旱胁迫下皮棉产量最重要的直接影响因子;株高通过其他性状对皮棉产量的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表明株高对抗旱品种皮棉产量的综合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6.
以福红991、H368和ZH-01红麻品种为试材,研究适宜滨海地的品种和种植密度。结果表明,ZH-01整体表现较差;H368出苗率低,但成苗率高,单株产量、株高及鲜茎干皮率均表现最佳;福红991的出苗率较高,植株生长整齐,且福红991密度32.4万株·hm-2处理的干皮产量最高,较适宜在滨海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定向培育的密度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密度对凹叶厚朴人工林生长、干材和树皮生物量的影响规律,试验得出凹叶厚朴在 、 类地的造林密度以2500株·hm-2左右为宜.依据不同密度控制方式对林分生长、成材过程、径级结构、出材量和树皮产量的影响程度,认为定向培育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于12~15a间伐1~2次,目标树保留密度以1505株·hm-2左右较为适宜.以利于改善凹叶厚朴林分结构、促进干材和树皮的合理发育、有效地提高凹叶厚朴人工林的出材量和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与甜菊干叶产量(Y)有密切关系的6个数量性状(株高x1、茎粗x2、分枝数x3、主茎节数x4、单株叶片数x5、肉质根条数x6)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这6个性状对干叶产量的直接影响依次为x3>x4>x5>x1>x6>x2,它们与干叶产量的回归关系为,Y=979551-0048215x1-078821x2+011641x3+0573072x4+00082286x5-00090717x6。用此方程预测干叶产量,其可靠程度可达R2=09998894。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与甜菊干叶产量(Y)有密切关系的6个数量性状(株高x1,茎粗x2,分枝数x3,主茎节数x4,单株叶片数x3,肉质根条数x6)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这6个性状对干叶产量的直接影响依次为x3〉x4〉x5〉x1〉x6〉x2它们与干叶产量的回归关系为Y=9.79551-0.048215x1-0.78821x2+0.11641x3+0.573072x4+0.0082286x5-0.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8年生卷荚相思人工林的生长规律、生物量和生产力。[方法]于2000年在广西南宁地区用卷荚相思实生苗造林,2008年设置3块标准地进行调查,分析卷荚相思的生长过程和生长量,测定其林分生物量,并调查林下植被生物量。[结果]卷荚相思胸径、树高的高生长期均在第2年,材积的成熟期在第7年后。8年生卷荚相思的胸径(带皮)、树高和单株材积分别为11.79cm、15.64m和0.08299m3。8年生卷荚相思生物量平均达到了80.48kg/株,其中干材的平均生物量最大,为45.82kg/株。单株器官的生物量所占比例的顺序为:干材〉根〉干皮〉枝条〉叶子。卷荚相思人工林乔木层总生物量达到112.52t/hm2,乔木层净生产力为12.50t/(hm2.年)。[结论]该研究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适地造林与卷荚相思的生长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不同结荚习性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研究以3种荚习性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其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系。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有限性大豆单株产量主要决决定于分枝荚数,主茎荚数,株高和荚高;亚有限性大豆决定于主茎荚数,主茎节数和株高;无限性大豆则主要依靠主茎荚数。  相似文献   

12.
以云南勐海大叶、安徽祁门种和安化云台山种3个茶树品种实生后代的优良单株为材料,进行春夏季芽叶颜色调查及氯仿发酵试验,初步探讨芽叶颜色与发酵性能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发酵性能为Ⅰ级的28个单株中,芽叶颜色为黄绿色有14株,占比达50.00%,远高于淡紫色(35.71%)、紫色(14.29%)和绿色(0.00%);28个Ⅰ级单株中,安徽祁门种有22株,占比达78.57%,远高于安化云台山5株(17.86%)和云南勐海大叶种1株(3.57%)。因此,可认为夏季芽叶颜色为黄绿色的优质单株,选育出优良红茶品种的几率较大。  相似文献   

13.
谷子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干旱已成为限制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以6个谷子品种为试材,对不同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探讨了谷子不同农艺性状与单株粒质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农艺性状之间差异极显著;单株粒质量与穗质量显著正相关,与株高、茎粗、穗粗间呈正相关,但不显著,与穗长呈负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以章丘大葱大梧桐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夏季栽培中覆麦草和遮光对大葱株高和单株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7~9月各处理的株高和单株鲜重差异显著,覆麦草不利于大葱的长高和增重,而遮光可明显促进大葱生长,不覆麦草、遮光50%的处理株高平均值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平均单株鲜重比对照高63.82%,增产潜力较大。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覆麦草、遮光及两者交互效应对大葱株高和单株鲜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  相似文献   

15.
华北地区夏谷数量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华北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10个夏谷品种为试材,对单株粒重,穗长,单穗重,穗码数,穗粗,茎节数,干草重,株高和千粒重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相关遗传力及其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单穗重在早代间接选择单株产量可达到对单株产量进行直接选择的效率,通过株高在早代选择单株产量也可获得理想效果。在选择强度相同时,通过其它性状间接选择的效率均比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选择效率低。  相似文献   

16.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密植品种郑单958、先玉335和辽单588为试材,设置4.5×10~4、6.0×10~4、7.5×10~4、9.0×10~4、10.5×10~4株/hm~25个种植密度,分析种植密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LAI)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揭示玉米产量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不同品种玉米籽粒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先增加后减小。郑单958和先玉335最适宜种植密度为6.0×10~4株/hm~2,籽粒产量分别为12 698 kg/hm~2和13 706 kg/hm~2,辽单588最适宜种植密度为9.0×10~4株/hm~2,籽粒产量为12 326kg/hm~2。不同品种的LAI发展动态趋势一致,在整个生育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吐丝期达到最大值。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各器官干物重及单株总干物重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先玉335的单株干物重降低较快,郑单958干物重下降较慢。  相似文献   

17.
茎瘤芥各生育期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21个茎瘤芥品种(系)为试材,研究了各生育时期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生育时期农艺性状间简单相关关系几乎均呈正相关.偏相关分析表明,始期株鲜重与其叶长、叶宽、瘤茎生长量、纵径,中期瘤茎生长量与其株鲜重,单株产量与始期瘤茎生长量、现蕾期叶长、茎/叶、纵径、横径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偏相关;始期瘤茎生长量与纵径、横径,始期叶宽与中期株鲜重,纵径与横径,单株产量与始期株鲜重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偏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始期、中期瘤茎生长量以及现蕾期的叶长、横径、纵径等五个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偏回归系数和通径系数显著或极显著,其中横径对单株产量作用最大,其次为纵径>现蕾期叶长>中期瘤茎生长量>始期瘤茎生长量,同时这五个农艺性状之间大多为负的偏相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制约关系,分析提出了高产育种应以增大瘤茎横径为其主攻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以不同类型的20个亚麻品种为材料,对其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遗传力,遗传进度,相关遗传进度等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的遗传力较高,株桃数和单株生产力的遗传力学较低;株桃数,主茎分枝数与单株生产力的相关遗传度较高;通过株桃数和主茎分枝数对单株生产力进行间接选择,相对效率要高于对它进行直接选择。  相似文献   

19.
以章丘大葱大梧桐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夏季栽培中铺麦草、干湿栽和遮光对大葱株高﹑单株重等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章丘大葱在7~9月的夏季栽培中,铺麦草不利于大葱长高及产量增加,而合理的干湿栽及遮光处理可促进大葱长高和增重。利用遮光率30%的遮阳网遮荫30天、不铺麦草、干栽的栽培模式,可促进大葱生长,显著提高大葱单株重,具有较大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20.
柑桔矮生和砧木矮化效应预选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柑桔50个品种类型应用11种矮化效应预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指出,春叶下表皮气孔密度、枝电阻值、节间长度与实生树的株高、干粗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枝皮率、叶上表皮细胞大小、春叶厚与实生树株高、干粗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叶气孔密度和枝皮率与嫁接树的株高、树冠体积呈显著相关,可作为矮化效应预选的主要指标。并对供试品种类型排出矮化序列,还探讨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重现率,注意取样代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