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试验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5%和10%)的脱毒菜籽粕对不同阶段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为脱毒菜籽粕在仔猪日粮中配比量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试验动物分组及饲养管理 试验选用4个体重组、A组体重为27.3公斤,B组21.6公斤,C组14.8公斤,D组11.4公斤。A和B体重组的试验猪各24头,C和D体重组的试验猪各21头;每个体重组喂以3种添加不同水平脱毒菜籽粕的日粮。A和B体重组水泥地平养;C和D体重组高床饲养,自由采食,自动饮水器供水,同一体重组各圈的  相似文献   

2.
<正> 沂蒙黑猪主产于山东省临沂地区,是一个形成历史悠久,分布面广、数量多、质量好的地方优良品种.该品种从1976年开始进行系统的选育工作,到1986年已在5个地、县猪育种场建成3个品系。为了检验选育工作的进展,我们于1988年对3个系的9头主配公猪进行了后裔肉用性能测定。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猪选择与分组。试验猪选自3个系9头主配公猪所配经产母猪产生的后裔。每头公猪选3窝,每窝预选6头。60日龄断奶后,先进行10—15天的预饲,并进行编号、驱虫、去势和测定生长速度.待体重达20公斤时进行正式试验,每窝4头试验猪编为1组。3个系共用试验猪27窝组108头(期内试验猪因病淘汰3头,仅有105头数据).2.饲养阶段及日粮配方。试验猪按体重划分为前期(20—65公斤)和后期(65—90公斤)两个饲养阶段。各阶段的日粮配方和营养水平见表1。  相似文献   

3.
猪出血性败血病(即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常呈地方流行和散发。1992年9月20日枣庄市渴口乡郭村某养猪专业户,饲养猪300余头,连续5天发生仔猪死亡52头,体重在9—13公斤之间,汤庄村某养猪户饲养18头猪,死亡3头体重10公斤,渴口村某户饲养10头猪,死亡3头;乡兽医  相似文献   

4.
饲喂仔猪、生长猪和育肥猪以玉米-豆粕为基础日粮的高磷对照组(HPC)、磷酸二钙(DCP)添加组、不含DCP组及大肠杆菌植酸酶(每千克日粮添加500或1000植酸酶单位)添加组(FTU/kg;作为饲喂基础),并评定其生长性能。根据体重和性别分组,这样使各处理组平均体重相同,每组具有相同数目的公猪与母猪并接受一种处理。试验1:48头猪平均初始体重为11kg,单圈饲养,12圈饲喂一种日粮,用于评定3周的生长性能。随着日粮植酸酶的添加,总ADG和G∶F线性增加(P<0.05)。3周后的最终体重及血浆磷浓度同样线性增加(P<0.05)。试验2:平均初始体重为23kg的128头猪,每圈饲养4头,每8圈饲喂一种日粮,用于评定6周的生长性能。在3个2周阶段以及整个阶段,植酸酶对于ADG和G∶F存在线性增加效应(P<0.05)。骨灰的含量同样表现出线性增加(P<0.01)。试验3:160头猪(53kg),每圈5头,每8圈饲喂一种日粮,用于评定6周的生长性能。在第1、2个2周阶段及整个阶段,最终体重、ADG和G∶F表现出线性增加(P<0.01)。试验4:评价24头15kg单独饲养的猪总消化道营养物的消化率。随着植酸酶的添加,每天吸收的磷量线性增加(P<0.05)。该研究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植酸酶有益于植酸磷的释放,从而可用于仔猪、生长猪和育肥猪的吸收及利用。  相似文献   

5.
活重为20—90公斤的猪,其生长性能受20公斤以前的饲养水平的影响。Elsley(1963)等报道,体重在5—20公斤时,限量饲喂的猪比自由采食的猪后期生长快。这些学者还认为,20公斤以前的饲养水平对90公斤活重时的胴体脂肪含量有影响。至于20—45公斤(前期)不同的饲养水平对45—90公斤(后期)肥育阶段的生长性能和90公斤时的胴体品质的影响,目  相似文献   

6.
最近,加拿大科技人员经过多次试验,总结出产的仔猪,公、母分开饲养。到小母猪体重达65公斤左右时,进行一次选择,将选上的小母猪按每栏10-12头分组饲养,然后将成年公猪在10天内每天放入小母猪群中20分钟。这期间大约有50%的小母猪发情。凡在18-24天内发情表现良好,四肢、乳头数、生长速度、背膘厚度等指标经鉴定合格的小母猪,可在第三次发情时进行配种。未选上的小母猪,则在饲养到上市体重后屠宰出售。  相似文献   

7.
试验在晋南牛的中心产区万荣县荣河镇何庄村进行。试验牛为养牛专业户饲养的公母牛各9头,其中育成牛公母各3头,平均年龄1.68岁,体重294.12公斤,成年牛公母各3头,平均年龄5.5岁,体重402.6公斤,老年牛公母各3头,平均年龄11.1岁,体重405.93公斤。成年及老年母牛均怀胎6个月以上。根据当地习惯日喂两次,早饲10—13时,晚饲20—23时。饲养室每头牛占地面积3.7平方米。饲喂后试验  相似文献   

8.
太湖3号猪用复合饲料添加剂,在小试取得满意效果的基础上,自1991年10月31日~1992年1月28日在本区刘行乡五千头猪场进行扩大试验,以观察饲养效果。一、试验设计 1、试验猪分组:选用20窝约苏梅(枫)杂交后代,并已去势防疫的小肉猪200头,随机分作两组,每组100头,一组供试验,一组供对照。每组各设8个重复组。组间个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 2、日粮组成:两组分别以三个生长阶段(20-35kg、35kg-60kg、60kg以上体重),在相似基础日粮和营养水平下,试验组采用“太湖3号”配制宝泰系列生长肥育  相似文献   

9.
使用36头平均体重17公斤的猪评价生长期(17~54公斤体重)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和添加赖氨酸对54公斤体重之后的增重速度和效率的影响,以及对95公斤体重时的胴体性能的影响。在生长期喂给含14%粗蛋白并添加赖氨酸的日粮的猪,与喂给含16%粗蛋白日粮的猪表现出相同的生长速度。而喂给含14%粗蛋白日粮的猪的生长性能则比上述两组差。在肥育期,喂给不用试验日粮的所有猪的增重均相似。所有各组圈养猪平均体重达54公斤左右时,日粮粗蛋白水平一律转为13%。在生长期喂给含14%粗蛋白而在54公斤体重后改喂含13%粗蛋白(14→13%)的猪,比喂给  相似文献   

10.
商品瘦肉型猪不同能量和蛋白水平饲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我国在"六五"期间将发展商品瘦肉型猪作为国家攻关项目,从猪种(品系)和杂交组合、营需养要、饲养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瘦肉型猪大群试验瘦肉率为51%。为适应商品瘦肉型猪生产的发展需要,我们进行了商品瘦肉型猜不同能量和蛋白水平的饲粮研究。1.试验设计及方法1.1 饲粮能、蛋水平及分组饲养试验分前期(20~60公斤体重)和后期(60~90公斤体重)两个阶段,试猪按前后期三个能最水平和三个蛋白质水平分成9组,每组7头。对低蛋白质组添加合成赖氨酸0.1%~0.121%见表1。1.2 试验材料及方法  相似文献   

11.
种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繁殖仔猪的质量好坏。饲养管理差,一窝仔猪中,总存在一只或几只生长发行缓慢,生长停滞的,光吃食不长肉的僵猪。为此,笔者把僵猪集中饲养,加强管理,收到明显的饲养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僵猪来源及体况选择我矿种猪场日龄在80~90天之间,体重在10公斤左右的僵猪40头,总重量为505公斤,体重最小的为6.5公斤,最大的为16.3公斤。  相似文献   

12.
试验探讨了饲粮中添加亚麻籽和维生素E对育肥猪胴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择日龄一致、体重约(57±2)kg的长民(长白×东北民猪)健康母猪18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6头,单栏饲养。对照组饲喂常规玉米-豆粕-麦麸型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在对照组饲粮基础上添加10%的亚麻籽重新调制而成,饲粮营养水平设计参照中国瘦肉型猪饲养标准(2004);试验Ⅱ组在试验Ⅰ组饲粮基础上添加200 mg/kg维生素E。饲养56 d后全部屠宰。结果表明:各组猪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猪背最长肌ω-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02倍和1.98倍(P<0.05),背膘中ω-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79倍和3.45倍(P<0.05)。  相似文献   

13.
棉籽粕替代日粮部分豆粕饲喂生长肥育猪的饲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开展了棉籽粕部分替代豆粕饲喂生长肥育猪的饲养效果研究.选取54头体重约50 kg生长肥育猪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Ⅰ和试验Ⅱ,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试验结果表明,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添加4%、6%的棉籽粕代替等量豆粕,对生长肥育性能无明显影响,但降低了饲养成本,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据农业《科技要闻》报道,云南西双版纳发现小型猪。一岁公猪体重约19公斤,母猪约31公斤;成年公猪体重约38公斤,母猪约42公斤,体高约46厘米,体长约100厘米。4~6月龄时公母猪即可交配繁殖。初产仔数5.6头,终产仔数7.5头。该品种猪具有消耗饲料少、性情温顺、易于饲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生长猪增重速度、饲料利用率与饲养水平的关系,我场不久前对瘦肉型生长阶段的长白猪(20~50公斤),进行了高能量高蛋白与低能量低蛋白水平日粮的饲喂试验。供试猪按公母,体重、日龄和仔猪来源、随意搭配均匀编组,每组八头。试验自9月22日至10月25日止,共34天。每日  相似文献   

16.
朱勇文 《养猪》2012,(3):34-34
试验研究饲粮中不同色氨酸与赖氨酸比例对255头保育猪(PIC猪327×1050,初始体重5.9千克)生长性能的影响,确定5.9~9.5千克体重保育猪最低标准回肠可消化(SID)色氨酸与赖氨酸的比例。饲养期持续28天(断奶后3天开始),分为2个阶段饲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夏季炎热环境对仔猪和成年母猪消化率的影响,并调查了对仔猪发育的影响.一、仔猪试验(试验一)16头供试仔猪的平均体重为40千克,其中去势公猪和小母猪各8头.以2头性别相同的猪为一饲养群,设2个试验组,每组去势公猪和小母猪各2群(各4头),合计8头.一组饲养在23±1℃的调温室内(适温组),另一组饲养在自然环境下的普通猪舍(混凝土地面)内(高温组).自由采食饲料(粗蛋白质14.54%,总能3800卡/克,自由饮水.试验期  相似文献   

18.
申远 《养猪》2002,(2):24-24
为探讨提高生长育肥猪生产成绩的饲养方法 ,我们采用四阶段饲养法进行了两种营养水平饲养生长肥育猪的对比试验。1 材料与方法选同一天出生、同期断奶 (2 6日龄 )、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 5 6头 ,公母各半 ,每圈 4头(两公两母 )饲养于双列、带走廊、水泥地面的同一  相似文献   

19.
在两个同时进行的试验(试验1和试验2)中,测定了低磷饲粮中添加苯甲酸(BA)和植酸酶(Phy)对生长猪和生长肥育猪骨代谢、骨成分和骨稳定性的影响。试验l选择16头体重25-66kg的杂种小母猪,而试验2使用32头体重25-108kg的杂种小母猪。所有猪单栏饲养,整个试验期严格饲喂4种饲粮中的一种。小麦一豆粕型饲粮的总磷含量是0.4%(所有数值都以饲喂状态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解鹏  李佳  吴东波 《畜牧与兽医》2006,38(12):29-31
利用饲养试验和代谢试验方法,研究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时不同磷水平和钙磷比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62头2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进行2×3(磷水平×钙磷比)因子饲养试验,研究磷水平、钙磷比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磷水平×钙磷比互作效应,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前期为生长期体重为20~60kg,后期为肥育期体重为为60~100kg。将试验猪随机分配到6个处理中,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3个栏),每个重复9头猪,公母各半。日粮磷水平在前期为0.4%和0.5%,后期为0.3%和0.4%;钙磷比例全程均为1∶1、1.3∶1和1.6∶1。试验基础日粮由玉米、豆粕、鱼粉、米糠组成,预混料中添加了植酸酶(活性为5000U,添加量为100g/d)。结果表明添加植酸酶日粮磷水平和钙磷比对猪生长期和肥育期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