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蛙池建造要选择安静、荫湿、水源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池子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水泥红砖结构。池壁高1.2—1.3m(池壁下部25—30cm用水泥砖,上部可用其他防逃设施代替、以降低造价),面积为3—5m~2,灌水25cm左右。池中央设正方形饵料台兼栖息台,用木框架钉上塑料纱窗作成,其大小约占池子的1/3或1/4,饵料台浮于水面,饵料投在纱窗上。池子上方如无树荫,则要搭凉棚,防阳光直晒。池底一角最低处设排水孔,其余三角都比排水孔高8—5cm,逐渐如排水孔倾斜,便于清池换水。进水孔设在排水孔的对角,便于冲洗,进出水口都要用纱窗封口防逃。  相似文献   

2.
顾晓 《科学养鱼》1993,(6):11-11
一、建造蛙池选择水质清新、水源充足、排灌水方便、向阳但树荫多、环境幽静的地方造蛙池。可用普通鱼池或经过改造的稻田、低洼地等。面积一般30至100平方米。面积不宜过大,否则牛蛙个体差异大,管理困难。水陆面积2:1,水深50—80厘米,坡比1:2.5。蛙池四周用鱼网围成高1米左右的防逃围墙,围网的下部埋入土中20厘米并压实,上部设“Γ”型倒网。池中可保留部分陆地种植草木,水面中一半面积可种植水葫芦、莲、马来眼子菜、金鱼藻、茭白等水生植物,目的是为牛蛙创造适合生长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3.
美国青蛙幼蛙养殖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蛙池建造 选择安静、阴湿、水源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池子可以修成正方形或长方形,也可利用浅水池塘、坑塘、稻田养殖。水泥池池高1.3—1.5米,面积3—5平方米,水深20厘米,坡比1:10。这类池子可用于高密度精养。浅水池塘、坑塘、稻田等四周须用网片、竹箔等进行围拦,栏高1.3米,面积以30—60平方米为宜,不宜过大,以免造成青蛙个体差异过大,管理困难,在饲料跟不上时,大蛙会吞食小蛙。水泥池中设正方形饵料台兼栖息台,用木框钉上塑料纱窗作成,面积1平方米左右。池塘、稻田中的饵料台可做1—2个。饵料台浮于水面,饵料投在纱窗上。可以  相似文献   

4.
提高养鳖成活率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鄢毅 《淡水渔业》1997,27(5):36-37
目前围绕养鳖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是成活率普遍很低。本文就生产实践中获得成活率在80%以上的技术措施作一讨论。1鳖场的建造1.1鳖场选择:鳖场应选择在交通方便,水流充足且无污染,环境较安静,避风向阳,最好有温泉的地方。1.2鳖池建造:鳖池水泥砖结构为佳,池壁砖砌,水泥磨面,池顶用双层塑料膜搭棚,稚鳖池建成长方形,每口10-15米2,幼鳖池建成正方形,每口50-60米2,成鳖池建成正方形,每口100-150米2。池深100厘米,池壁设置防选檐,防逃檐为15厘米。池底铺叨厘米厚细沙。1.3池内设施:根据池的大小,池内设饵料台、晒背台著…  相似文献   

5.
青蛙通常指的是黑斑蛙、金线蛙、虎纹蛙等蛙类 ,为我国最常见的蛙种。人工养殖青蛙技术简单、繁殖系数高、经济收益大 ,是农家致富的好门路 ,同时又能解决急需与生态两者之间的矛盾。现将青蛙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养蛙池的建造 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成蛙池。一般宜选既潮湿又温暖的地方 ,以长方形水泥或土池为宜。野外大池 4× 6米为一单池 ,池壁最好抹上水泥 ,池底仍留泥土 ;庭院小池一般 1× 1 5— 2米为宜 ,池深一般 1米 ,水深 2 0— 50厘米 ,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 ,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 4 0只成蛙。青蛙养殖池用土池、…  相似文献   

6.
棘胸蛙人工养殖始于 80年代初 ,近年来我市山区不断扩大养殖规模 ,养殖技术日臻完善 ,简介如下。1 养殖场地选择根据棘胸蛙自然栖息条件 ,养殖场地要有所选择 ,这是养殖成功与否的一大关键。因此 ,养殖场宜选在农村森林覆盖好 ,空气清新 ,有山涧、小溪的地方 ,四周较安静 ,有建场所需土地等 ,还要考虑水、电及交通便利等因素。2 养殖技术2 1 建池。蛙池一般在 4~ 5m2 ,高 1 2m ,蓄水 2 0~30cm ,要做到进排水方便 ,使池水呈微流状态。饵料台约占蛙池 1/ 2 ,可砖砌 ,一面靠墙 ,三面临水 ,临水边坡 1∶1,饵料台高 2 5~ 30cm ,做成…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庭院黄缮养殖,具有占地少、投资小、见效快、易管理、收益大的特点,颇受广大养鳝者的欢迎。现将庭院黄鳝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鳝池选择与建造鳝池宜选择在避风向阳、水流方便的地方,最好要靠近住宅。池的大小可根据养殖规模来定,一般多以2—10平方米为宜。池形可因地制宜,长方形、方形、圆形均可。水层以上的池壁与池埂应保持25cm以上的距离,且池壁上半部应略向内倾斜,以防黄鳝逃逸。鳝池四周内壁和底部可用砖石砌成,并用水泥砂浆或三合上勾缝,以防黄鳝从缝隙中溜出。因黄鳝喜欢穴居生活,池底应铺筑30—50cm…  相似文献   

8.
牛蛙是一种大型食用蛙,营养丰富,肉质鲜美,饲养一年可长300—500克,适于农村养殖,技术要点如下:1 蛙池建造:应选择在环境安静、阴凉,排灌方便的村边或房前屋后建池,面积5—200平方米,池深0.8—1.2米。池形自选一段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土池、砖池均可,池底用三合土碾压,池坡用塑料布膜铺压或用砖砌水泥抹平,池边留少量空地种植果树、花草、瓜类等植物,以便引诱更多的昆虫和保持蛙池阴凉。池四周用  相似文献   

9.
一、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模式1.鱼鳖混养型:池塘面积300~1500m^2。深1.5m。蓄水1.5m左右。池塘四周须修建防逃设备.一般池壁应高出地面30cm。池壁砌反边伸出池顶10-15cm。壁要光滑。池四周留有一定的斜坡作休息场地。休息场可用水泥板或砖石护坡。放养密度为2~3m。放一只鳖。规格为0.15~0.25kg/只,  相似文献   

10.
一、蛙池建造饲养虎纹蛙可用水泥池。建池时应考虑到水源充足、水质好 ,避风、向阳、安静等条件。池高 1m ,蓄水深 2 0cm左右 ,池底稍稍向出水口倾斜。池中食台面积占池面积的 1 /5 ,遮阳网占池面积的 1 /3。食台可用水泥板制作 ,下设支撑墩 ,使台面露出水面 2~ 3cm ;也可用塑料泡沫板、木板等材料制作 ,四周设桩定位即可。气候适宜的话 ,1个 1 5m2 的标准池 ,3个月可产商品蛙 1 50kg ,最高可超过 450kg。  二、蝌蚪的饲养管理1 .放苗  新建的水泥池先用浓度为 30 0g/m3的过磷酸钙水浸泡 1 5d以上 ,再消毒 ;老池用30 0g/m3的生石灰或 3…  相似文献   

11.
庭院式黄鳝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哲生 《淡水渔业》1996,26(5):34-35
庭院式黄鳝养殖技术张哲生(安徽省安庆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养鳝池一般选择向阳避风、水源充足、靠近家宅的地方,面积从二至几十平方米不等,形状可因地制宜,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均可,池深0.7-1米。1鳝池的建造鳝池一般选择砖石结构,池壁、池顶、池角等处要...  相似文献   

12.
四、亲本培育 1.龟池建设 稚龟经过半年多的养殖,到翌年4~5月份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可从温室内移到室外水泥池养殖。池大小40~60m^2/个为宜,由水池和陆地组成。水池由砖和水泥砌成,池底平滑,池壁平整、光滑,具一定的坡度,池中设有深水区、浅水区。池深50~80cm,水深30~50cm,根据龟个体大小而定,原则为龟小水浅、龟大水深。陆地占总面积20%~30%,供龟休息、活动及作饵料台,  相似文献   

13.
1 养殖池的选择、清整与进水。1.1 养殖池的选择与清整 养殖池面积以2hm^2以上、池底以细沙底、泥沙底、水深1.8m以上、池壁陡峭的池塘为宜。除新建池塘外,养殖池都要清淤。方法是将池水排干,曝晒15~20d后,采用机械或人力将淤泥清理干净,清淤后立即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底进行消毒。方法是池中进水20~30cm,然后施生石灰200~300g/m^3或漂白粉30~40g/m^3均匀泼洒,放置2~3d,将池水放掉,反复进水涮池2~3次。清整好的池塘,最好在下风口池壁被覆塑料薄膜或稻草帘子,以防止池壁土下滑形成缓坡;或者在池子的下风口处用10~20目的筛网用竹杆插紧,网的底部埋结实,网片高出养殖最高水面20~30cm,以防止风浪对海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
邹新群 《淡水渔业》2001,31(3):33-34
青蛙通常指的是黑斑蛙、金线蛙、虎纹蛙等蛙类 ,为我国最常见的蛙种。人工养殖青蛙技术简单、繁殖系数高、经济收益大 ,是农家致富的好门路 ,同时又能解决市场急需与生态短缺两者之间的矛盾。现将青蛙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 养蛙池的建造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成蛙池。一般宜选既潮湿又温暖的地方 ,以长方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野外大池 4m× 6m为一单池 ,池壁最好抹上水泥 ,池底仍留泥土 ;庭院小池一般 1m× ( 1 5~ 2m)为宜 ,池深一般 1m ,水深 2 0~ 50cm ,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 ,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 4 0只成蛙。青蛙…  相似文献   

15.
王树林 《内陆水产》1996,22(4):14-14
稻田鱼蛙结合养殖技术(接上期15)4.3水质管理。牛蛙要求水质清新。前期采取浅水养殖,水深保持0.5—1米,随着水温升高,7、8、9三个月水深控制在1.0—1.5米,并定期注水,保持透明度在35—40厘米。为了适应牛蛙水陆两栖的生态习性和鱼类饵料的需...  相似文献   

16.
龙建军 《内陆水产》1997,22(5):22-22,24
网箱养蛙,就是在适宜养蛙的水体里,设置一定规格的网箱,从事养蛙生产。养蛙品种为牛蛙或美国青蛙。这种养蛙方法1992年在湖南省湘乡市东山乡试验成功,经过4年多时间的进一步探索和改进,每平方米产蛙由6.7kg提高到16.8kg,每公斤蛙生产成本从16元降低到10元,技术日趋成熟,效益不断提高。它不仅能立体利用池塘养鱼水面,而且对开发江河、湖泊、水库等大中型水面也有较好的实用价值。1养蛙网箱制作养蛙网箱一般采用聚乙烯渔捞布缝制,这种材料价格便宜,经久耐用。渔捞市规格采用3×2,网目为1.7—2.8mm。网箱规格一般为4m×3m×1.…  相似文献   

17.
1 稚龟和幼龟的养殖管理技术1 .1 稚龟的养殖管理1 .1 .1 稚龟池的要求稚龟池一般要求为水泥砖石结构 ,建于室内室外均可 ,在室外必须要有遮荫和防止鼠、蛇、鸟类为害的设施。有条件尽量以建在室内为好。室内环境波动小 ,利于管理。当气温过低时可人工加温维持稚龟的生长。稚龟池面积不宜过大 ,以每个 3m2 左右为好 ,池深 50cm ,可蓄水 3 0cm深左右。池壁必须用水泥抹得比较光滑以防稚龟爬行时擦伤皮肤。稚龟养殖池应有一定陆地 ,供稚龟休息 ,无陆地面的池 ,一定要做一些水泥板或木板为休息、晒背台 ,另外 ,还可在池内放养一些水浮莲或水…  相似文献   

18.
江振强 《中国水产》2009,(10):49-50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池塘条件 鳜鱼养殖池面积5拌塘5.9亩、6#塘5.6亩,饵料鱼培育池面积分别为1#塘12亩、2#塘12亩、3#塘11亩、41#塘1亩,鳜鱼池与饵料鱼培育池面积比1:4。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池塘水深1.5m~2.0m,透明度30cm~40cm,每口鳜鱼池配备1.5kw增氧机1台,保持池水溶解氧4mg/L。鳜鱼苗规格为6cm~7cm。  相似文献   

19.
乌龟的生物学及养殖技术(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卞伟 《内陆水产》1997,22(4):20-21
3乌龟的繁殖技术3.1亲龟池的条件与建造3.1.1亲龟池条件亲龟地要求水面开阔、向阳、避风,池周最好没有高大建筑,但要有一定高度的围墙与外隔离,以防逃、防盗、防敌害等。池底要求泥土或砂质泥土、无冷浸水、无渗漏。水源无污染,能排灌方便。池中最好要求水陆并举,水池与陆地要以缓被相接,便于亲龟抓到陆地掘洞产卵。3.1.2亲龟池的建造形状与面积亲龟他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均可。若要实行龟鱼混养则以长方形为好,便于操作管理。池四周要围30cm左右的防逃物,如网、塑板拦或砖砌均可。亲龟池的面积最好不要过大,一般以500-1500…  相似文献   

20.
黄金海 《齐鲁渔业》2005,22(5):32-32
1池塘要求 开挖的新池长度不限,池宽在20m左右,最好南北向,池深1.8m左右,水位可保持在1.2~1.5m,坡度1:3。新塘在春季以大量猪、牛、羊粪育肥,再配合尿素或碳酸氨培肥水质至黄绿色,透明度30cm左右。新塘使用2~3年,池底淤泥20cm左右更为理想。一般6667m^2(10亩)水面配置3~5kw的增氧机1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