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灰霉病是保护地西葫芦的常见病害,主要为害西葫芦花、叶、茎和幼瓜.该病发生的轻重与生产者管理水平的高低有很大关系,管理好可以做到不发生,管理不好轻者减产10%,重者减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2.
正西葫芦灰霉病(Summer squash gray mold),是西葫芦棚室栽培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分布广泛,在北方保护地和南方保护地及露地普遍发生,一般病瓜率8%~25%,发病严重时可达80%以上,甚至毁棚。主要为害幼瓜,也为害花、叶和蔓。1发病症状(1)果实发病病菌先从凋萎的雌花开始侵入,逐渐变软腐烂(图1),并生长出灰褐色的霉层,病部逐渐向幼果发展,染病瓜条初期顶端褪绿,后呈水  相似文献   

3.
西葫芦(Cucurbita pepo I.)别名茭瓜,原产于北美洲南部,故又称美洲南瓜.它是人们喜食的瓜类蔬菜.近年来随着保护地特别是日光温室的迅猛发展,西葫芦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其保护地栽培面积在瓜类中仅次于黄瓜,已成为保护地栽培的主要品种之一,但是由于温室特殊的温湿小气候造成西葫芦病害发生严重,影响了西葫芦的品质和产量.为此,近两年我们对保护地西葫芦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作了调查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俗称角斑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以东北、华北、华东发生普遍,是南方雨季、北方保护地早春栽培黄瓜的常见病。除黄瓜外,还能为害葫芦、西葫芦、苦瓜、丝瓜、南瓜等瓜类蔬菜及冷食瓜中的西瓜、甜瓜,但一般发病较轻。  相似文献   

5.
西葫芦又名搅瓜,属于南美洲南瓜品种.适应性强、生长快、成熟早、营养价值高,是果菜类中比较早熟的蔬菜.现在采用冬暖式大棚及嫁接技术,西葫芦已成为冬季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西葫芦的品种较多,适于大棚栽培的主要有早青一代、灰采尼、阿尔及利亚及短蔓型西葫芦地方品种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蔬菜》2012,1(5):35-36
玉莹西葫芦玉莹西葫芦植株矮生,生长势中等,开展度小。早熟,第1雌花节位为第5节左右,几乎节节有瓜,结成性强。瓜形棒状,粗细较均匀;瓜皮浅绿色带有白色斑点,光泽度好,商品瓜长18~20cm,横径6cm左右。喜肥水,抗白粉病,耐低温弱光,适宜北方地区保护地栽培,北方保护地早春栽培每667m2产量4700~6700kg。  相似文献   

7.
周斌 《长江蔬菜》2009,(1):31-31
丝瓜瘿蚊(Lasioptera sp.)属双翅目瘿蚊科。该虫自1997年在江西峡江县被发现以来,现已发展成为害丝瓜的主要害虫。据调查,该虫以为害幼茎为主,主蔓生长点极易受害。但不同部位受害的程度不同,幼茎最重,其次为花穗,叶柄,叶脉、幼瓜。幼茎受害节问缩短,严重时幼茎停止伸长。花穗受害不坐瓜。叶柄受害面积缩小。幼瓜受害出现疣状突起,瓜小畸形。受害的丝瓜植株坐瓜少,单瓜轻,品质差,减产30%-90%。  相似文献   

8.
西葫芦也称南瓜,是一种栽培面积广、经济效益好的大众化蔬菜。西葫芦目前多为早熟保护地栽培,以食用嫩瓜为主,西葫芦喜温,最适宜生长温度在15-25℃之间,8℃以上能正常生长,随着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9.
西葫芦又称美洲南瓜,现已成为保护地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该瓜以其质地脆嫩、味道鲜美、富含营养等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我地利用大棚设施进行西葫芦春季早熟丰产栽培,发展规模迅速扩大,不仅满足了人们淡季上市蔬菜的物资需求,而且其价格较  相似文献   

10.
西葫芦新品种春玉1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从美国引进的淡绿色皮西葫芦中选出的稳定自交系9795青-2为母本,以从韩国引进的白皮西葫芦中选出的稳定自交系007-30-1-1为父本,配制而成早熟一代杂种春玉1号。植株矮生,生长势强,瓜形长棒状,瓜皮嫩白色,瓜纵径26~30 cm,瓜横径8 cm左右。一般保护地栽培产量为4 800 kg·(667 m~2)~(-1),比早青一代(CK)增产11.4%~14.3%,已在陕西、甘肃、河北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保护地种植西葫芦效益好,但因管理不当化瓜会造成不必要损失,了解化瓜原因并对症施治,可提高坐瓜率和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生产上常见的有如下表现。  相似文献   

12.
西葫芦又称角瓜,主要以嫩瓜供食用。种子可加工成食品。西葫芦便于运输和储藏。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及北方保护地生产的迅猛发展,西葫芦一年四季均可供应市场,满足人们的需求,效益不断上升,成为了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蔬菜品种。秋冬茬西葫芦前期正值高温,后期温度低,生产上不易管理,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温棚番茄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霉病是近年来我市保护地蔬菜发生较重的病害之一,除为害番茄外,还可侵染黄瓜、韭菜、茄子、甜椒、莴苣、菜豆、西葫芦等多种蔬菜。该病发生早,传播快,为害重。据调查,番茄一般减产20-40%,黄瓜30-50%,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控制灰霉病为害是温室大棚蔬菜成败的关键措施之一。对此,笔者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温室大棚番茄灰霉病发生为害特点,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番茄灰霉病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丰喜西葫芦是从荷兰引进的适于保护地和露地种植的西葫芦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旺、整齐度好,连续坐瓜能力强,单株结瓜30个以上,瓜长22~25cm,粗5~6cm,长棒形,表皮偏深绿色,光泽度好,耐贮运、商品性优、产量高,抗逆性强,尤其耐寒、抗病,特别适合日光温室越冬茬栽培。  相似文献   

15.
守瓜类害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在我国南方主要有黄足黄守瓜与黄足黑守瓜两种,其中以黄足黄守瓜发生较为普遍.黄足黄守瓜又名黄虫、黄萤、瓜守、黄守瓜,黄足黑守瓜又名黄胫黑守瓜、黑瓜叶虫等.守瓜成虫、幼虫均可为害.黄守瓜成虫食性较杂,但主要为害葫芦科的黄瓜、南瓜、西葫芦、丝瓜、苦瓜、西瓜、甜瓜、佛手瓜等,此外也为害十字花科、茄科、豆科等蔬菜,黑守瓜比黄守瓜发生迟,为害作物较少,以丝瓜、苦瓜、黄瓜等瓜类蔬菜受害较重.  相似文献   

16.
王斌 《吉林蔬菜》2016,(1):16-17
西葫芦又称美洲南瓜,现已成为保护地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该瓜以其质地脆嫩、味道鲜美、富含营养等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西葫芦的正常成熟时期在每年的5~6月份.为了满足人们对这种蔬菜的需要,很多地区采用大棚早熟种植的方式来培育,所以一年四季都能在菜市场见到它的身影.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在我市保护地黄瓜生产上发生黄瓜黑星病。该病蔓延快且为害严重,是影响我市保护地黄瓜产量的主要因素。病瓜适口性差、品质低下,市场销售量明显降低,减少了菜农的经济收入,菜农称该病为“不治之症”。 经我院调查表明:我市保护地黄瓜黑星病的发病率已达70%以上,减产20~30%,严重可减产40%,直接影响到我市春季蔬菜供应。  相似文献   

18.
防治保护地蔬菜灰霉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保护地蔬菜面积的迅速扩大,灰霉病逐渐上升为一种重要蔬菜病害。主要为害番茄、黄瓜西葫芦、茄子、菜椒、莴笋、菜豆、芹菜和韭菜等9种大宗蔬菜,可造成花腐、果腐、根腐、叶枯、折茎及幼苗死亡等。一般损失率15%~20%,最高达100%。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保护地的发展,菌核病的为害越来越严重,轻者减产10~20%,重者达30%以上。为此,作者进行了研究,现汇总如下。 一、为害症状 如黄瓜,苗期在靠近地面幼茎基部,产生水渍状的病斑,很快形成环腐状,幼苗猝倒而死;成株期被害,先在植株下面衰老的叶片或在开败的花瓣上发生,引起大型叶斑和花腐,进而为害叶柄、幼瓜,造成叶枯,瓜条呈水渍状病斑,软腐、腐烂。特点是:其病部表面长有白色菌丝体,后来瓜条内产生黑色的菌核。茎杆被害,开始产生呈水渍状、淡褐色的病斑,  相似文献   

20.
玉莹西葫芦植株矮生,生长势中等,开展度小。早熟,第1雌花节位为第5节左右,几乎节节有瓜,结成性强。瓜形棒状,粗细较均匀;瓜皮浅绿色带有白色斑点,光泽度好,商品瓜长18—20em,横径6cm左右。喜肥水,抗白粉病,耐低温弱光,适宜北方地区保护地栽培,北方保护地早春栽培每667m。产量4700~6700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