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我国生物学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及进一步优化发展策略。[方法]调研我国70本生物学中文学术期刊,分析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的学术期刊的基本情况、推送内容特点、微信传播影响力以及存在的问题。[结果]生物学期刊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与纸刊重合较多、推送频率不固定、菜单栏目设置单调且缺乏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出从传播内容、传播渠道、菜单设置以及垂直发展4个方向来优化促进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结论]将传统学术期刊出版与微信公众平台传播进行有效结合,并进一步拓展微信作为社交媒体的功能,对期刊文章精准传播及影响力提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微信公众号因其裂变式的传播力、融合式的渗透力和聚合式的影响力,已经成为重要的宣传窗口和服务窗口。微信平台运营者在运营思维和运营策略上亟待提升和突破。该文关注微信平台定位、运行、推广等环节,聚焦微信公众号运营机制的差异、平台功能开发和优质内容生产、用户数据挖掘,账号推广等重点难点,围绕明确定位、团队协作、内容为王、研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品牌推广工作探索适合农业科研单位微信平台的运维策略。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读者就高校图书馆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态度、提供的服务内容、信息推送的模式、一对一互动交流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与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对比而言,读者更希望图书馆借助微信的精确性、实时性、私密性在书籍借还、新书推荐、问题咨询、意见反馈等方面提供具有个人特色的信息服务。建议图书馆运用微信公众平台扩大自身影响力、加强与读者的实时沟通,进一步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Cite SpaceⅢ对2013年以来发表于中国知网有关"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地质大学图书馆微信平台为实例,结合图文信息的阅读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从读者关注情况、图文页阅读情况等方面总结一年半以来的运营现状和问题,针对微信的宣传、微信OPAC功能推广、图文信息的内容类型、推送时间段等因素,提出相应的合理建议,以期为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宣传推广和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的实施方案,包括优先数字出版(含单篇出版)、制作HTML网刊、制作多媒体版本、邮件精准推送、微信平台发布等多种渠道对论文进行传播的全过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全媒体出版是未来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发展的新趋势,科技期刊编辑应重视对其的研究与应用,以提升期刊传播力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兴起,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多元化的移动服务引起了图书馆界的关注。文章通过对国外社交媒体在图书馆的应用和国内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的应用研究,探讨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在内容、定位、品牌、团队等建设方面的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5):141-142
在新媒体环境下,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普及性传播工具,对大众的生活、阅读影响较大。目前,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存在竞争环境激烈、优质账号缺乏、同质化现象严重、信息文本曝光低等问题。分析了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制约因素,探讨了有效的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模式,提出了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探索政务新媒体的传播特点能够对政务新媒体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更深层的洞见,有助于相关机构或部门在未来的社会治理中更及时地传播信息并且更好地服务民生。[方法/过程]研究工作选取微博、微信、抖音三大政务新媒体信息平台,爬取平台发布的信息内容以及对应的用户点赞量、评论量、转发量。基于各平台的信息传播影响力指标,并结合发布时间、内容类型、推送形式,分析不同政务新媒体平台信息传播影响力。[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短视频政务新媒体平台在信息传播活性方面具有优异的表现;信息内容以及事件类型等差异使其适合不同的推送形式;各类政务新媒体应该形成多平台渠道互补。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精准信息推送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要求,微信为其创造了良好的传播平台。本文分析了数字化阅读时代大学生的阅读变化,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在精准信息推送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作为图书馆的线上传播载体,对图书馆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信息推送可能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同质化严重、用户黏性低,缺乏互动、信息推送内容质量不高等,并根据现实问题提出了能够优化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信息推送的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为拓宽农户获取农技信息资源的渠道、提升科技特派员服务效率,增加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运用融媒体环境下信息资源多媒体化与传输渠道多元化等特点,设计一套集资讯推送、视频培训、互动咨询为一体的农技服务系统,提供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多种融合服务方式。【方法】通过信息资源整合、流程优化设计、数据接口开发,搭建融媒体环境下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分发平台,开发基于微信平台的农业科技服务应用系统,实现微视频点播、专家问答、信息查询等信息服务功能,并推广应用。【结果】应用公众号与小程序,在功能上能满足农业信息服务的交互式、多媒体化和移动化的要求;通过微信平台作为用户访问入口,减少了下载安装流程,有效提升用户使用意愿;微信对话和好友转发等数据分发方式占信息资源访问量的71.51%,有效提高了农业信息资源的传播利用效率。【结论】应用融媒体技术与微信平台开发的"慧农信"农技服务系统能满足农业技术服务对信息资源与应用功能上的需求,提升了农业技术传播效率、降低了使用难度与培训成本,是科技特派员为农业农村用户开展技术服务的高效工具,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而微信平台又具有影响力大、受众广、传播速度快等特征,为此,可借助该平台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气象服务,从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一系列影响。鉴于此,文章主要对微信公众平台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吉林市气象"微信公众平台利用新媒体传播渠道,向公众用户推送本地和本省短期、中长期天气预报及天气实况等气象信息,为公众提供权威、温馨、方便、快捷和丰富的天气信息。提出可以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完成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的新型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14.
微信公众号是移动互联网上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它的出现正逐渐改变着传统高校专业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针对传统授课教学模式存在知识滞后性及授课模式单一性的问题,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的微信公众号为例,基于微信公众号后台分析功能进行了用户分析、图文分析和消息分析,提出了微信公众平台辅助高校专业教学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和策略。结果表明,通过多渠道的图文传播方式能有效提高图文阅读数,与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高质量推送内容是保证图文转化率的重要手段;在19∶00—22∶00时间段内推送消息,更能增加用户的阅读人数。  相似文献   

15.
在回顾海南省热带农业信息传播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高普及率和用户广覆盖度、开放性、信息传播的"病毒性"特点、传播对象的针对性、移动信息库5个方面分析了微信优势与海南热带农业信息传播要求的契合,最后提出了促进海南热带农业信息传播的一些对策:发挥政府职能、大力扶持微信服务产业、加强海南热带农业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人才培养、优化海南热带农业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策略、建立海南热带农业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收集反馈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分析武汉7所重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数据,运用微信传播指数(WCI)对图书馆公众号运营进行量化,分析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媒体应用服务的现况、主要服务内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服务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出发,提出了微信群与微信公众号已经初步形成了公共领域这一观点,并主要介绍了围绕微信公共领域的社交功能、自媒体传播功能和商业贸易平台功能而产生的失范行为。依法规范微信公共领域,可以从完善依法管理微信公共领域、依法运营微信公共领域、依法使用微信公共领域三个有机联系层面的法治规范展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河北省11所省属重点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现状的调查,基于SPSS的回归方程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着重指出了推送时效性、推送频率、推送条数、内容质量、内容呈现形式等因素对校图书馆微信服务效果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微信公众平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从强化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化运营团队,增强内容建设、提升内容质量以及提升学生素养、加强育人效果三个方面,促进新媒体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交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20.
盘锦市气象服务中心现已建成盘锦气象微信公众平台,由于技术能力有限,显示内容大多是免费网站的链接资源,内容单一,服务效果不好,亟需建立一套专业的气象微信公众平台,定期推送重要天气信息,订阅用户可实时查询本地天气预报、预警、实况信息、气象指数预报和气象常识等天气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