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蔬菜》2007,(4):35-35
一、油菜是什么作物?油菜,十字花科中芸薹属,以采籽榨油为种植目的的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与大豆、向日葵和花生并称  相似文献   

2.
正导读:概述了绿肥改良土壤的意义,分析了华南地区利用甘蓝型油菜绿肥改良农田土壤的可行性,总结了华南地区油菜绿肥栽培技术要点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为该地区利用油菜改良农田土壤的实践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油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除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之外的第五大作物。2016年,我国油菜种植面积超过753万hm2 [1],主要栽培品种有:白菜型油菜[Brassica rapa(campestris) L.],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 L.),甘  相似文献   

3.
安康市油菜新品种不同产品聚硒能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陕西省安康市种植的优质富硒"油蔬两用"油菜品种,2019-2020年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联合安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汉阴县实施了富硒油菜不同产品聚硒能力试验,综合比较分析4个参试油菜品种菜薹、菜籽、菜粕总硒含量和菜薹、菜籽产量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油杂19、陕油28菜薹硒含量达到陕西地方标准,而且...  相似文献   

4.
<正>油菜品种繁多,油菜又叫油白菜、苦菜,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其茎叶颜色为深绿,属十字花科白菜变种,花为黄色,角果较长。目前油菜主要栽培(品种)类型为:白菜型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 L.),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油菜苗期可作菜用或作饲料,20世纪70年代,在2玉米行间种油菜作为有机肥,花期可以作为风景欣赏,花后成熟的种子可用来榨油。寿光种植的菜用油菜多是北方小油菜(白菜型油菜),抗寒、  相似文献   

5.
<正>不结球白菜,又称油菜,青菜,小白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其适应性强,品种类型繁多,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我国是世界上不结球白菜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蔬菜》2020,(1):28-28
硫代葡萄糖苷(硫苷)是一类含硫和氮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白花菜目植物中,包括芸薹科作物白菜、甘蓝、油菜和模式植物拟南芥,对植物抵御病虫害有重要作用,其中一些硫苷种类可以产生具有抗癌效果的活性物质。研究油菜营养体硫苷含量的遗传基础,对选育种子低硫苷和营养体高硫苷油菜品种,进而提高油菜抗病虫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双低甘蓝型油菜既是油料作物又是蔬菜作物,薹期摘取主薹可作蔬菜用,成熟时收获菜籽供榨油用,可一菜两用。油菜在采收菜薹增加收益的同时,通过摘薹还可促进油菜植株二次分枝,从而增加菜籽产量,提高油菜的生产效益。该文从选用良种、播前准备、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适时摘薹、冻后处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双低甘蓝型油菜一菜两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双低油菜“一菜两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既是油料作物,也是蛋白质作物、能源作物、饲料作物、绿肥作物、蔬菜作物、观赏作物,是目前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作物。选择双低油菜品种种植,搞好栽培管理,培育壮苗,实现油菜秋发与春发并举、菜薹与菜籽兼容,既可以收获菜薹,又可以收获优质菜籽,达到"一菜两用"、增产增效的目的,种一季油菜轻轻松松赚2次钱。  相似文献   

9.
自菜薹和菜籽两用油菜品种问世以来,经过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和油菜种植者十多年的共同努力,油菜薹已逐步被广大市民所认识.近几年,油菜薹的销售价格一直高于红菜薹和白菜薹,油菜薹的销售收入远远高于油菜籽的销售收入,尤其是城市周边,中油杂11号等菜薹和菜籽两用油菜品种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
《蔬菜》1999,(6)
皇嘉天然芸薹素(HJNBR)即油菜素内酯,是义乌市皇嘉生化有限公司采用黄志桂、赵明捷教授的“高效萃取法”,直接从植物体中提取天然芸薹素内酯,作为主要活性成分,依照中医中药“君臣佐使”配伍原则,加上另一些有生物活性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作辅助成分,科学配制而成的?..  相似文献   

11.
芸薹属是十字花科中最有经济价值的属[1],包含40余个种,中国境内有15个种和1个变种、1个变型.常见的作物如芜菁、甘蓝、白菜、芥菜分别属于芸薹属下的芸薹种、甘蓝种、白菜种和芥菜种.芸薹属不同种作物有各自的优势,例如大白菜和芜菁抗根肿病[2~4],白菜型油菜具有营养生长旺盛、早熟、抗寒、黄籽等优点[5].可以通过种间远...  相似文献   

12.
乌塌菜,又名塌莱、黑菜、塌棵菜、太古菜、塌地菘等,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由芸薹进化而来,原产我国,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是主要的越冬蔬菜品种。乌塌菜以墨绿色叶片供食用,口感鲜嫩,入冬经霜后味更鲜美,营养丰富,维生素C、抗坏血酸、胡萝卜素以及钙质矿物盐类含量较高,被称为维他命菜而倍受人们青睐。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蔬菜》2014,(3):74-74
由英国华威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以及先正达种子公司组成的国际联合研究组描述了如何赋予芸薹属植物抵抗芜菁花叶病毒(TuMV)抗性的机制。这一发现使作物实现持久抗性成为可能,其中包括最重要的芸薹属植物——油菜。  相似文献   

14.
无公害紫菜薹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紫菜薹,别名红菜薹、红油菜薹、红油菜柳等,属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紫菜薹以其花薹供食,柔软脆嫩、营养丰富。食用方法很多,有素炒、荤爆,或用开水  相似文献   

15.
乌塌菜别名黑菜、塌棵菜等,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以墨绿色叶片为产品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学名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L.)Makino var. rosularis Tsen et Lee ,英名采用中文音译为 Wuta-tsai,由此可见乌塌菜原产中国。乌塌菜由芸薹进化而来,其生物学特性与普通白菜接近,宋、明代的有关文献中已有记载。乌塌菜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能在春节前后收获,以经霜雪后味甜鲜美而著称。  相似文献   

16.
安福县油菜生产发展状况及“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县油菜生产发展状况油菜是安福县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外,也是城乡居民长期以来主要的食用油来源,全县各地均有种植。1988年以前,我县主要是种植白菜型油菜,单产较低,且品质差,菜油中芥酸含量高,食后对人体健康有害,菜籽枯饼中硫代葡萄糖甙(简称硫甙)含量高,不能直接做饲料,只能用做肥料。1989年全县开始推广万油17、79-601、中油821等甘蓝型油菜,并首次引进低芥酸油菜"6001"8hm2在洋溪种植。  相似文献   

17.
张燕  侯坤兰 《长江蔬菜》2015,(20):65-69
采用 Trizol 试剂法从榨菜叶中提取 RNA,采用 RT-PCR 技术扩增得到硫苷酶基因保守序列,利用 DNAman7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对测得的保守序列与菜心硫苷酶基因保守序列进行比对,翻译核苷酸和蛋白质序列与芸薹属油菜、菜心、甘蓝、芥菜等序列进行相应的比对。结果表明,采用 Trizol 试剂法能获得320 bp 的基因保守序列;与甘蓝、菜心硫苷酶基因保守序列比对结果的 Identity 为97.12%;与芸薹属油菜、菜心、甘蓝等进行相应的翻译核苷酸和翻译成蛋白质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序列的覆盖度与相似度均达到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宜武陵山地区油蔬两用机械化栽培的油菜品种,以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提供的8个油菜品种为材料,于2019-2020年在张家界市永定区进行油蔬两用机械化栽培试验,比较各品种的菜籽、菜薹产量及综合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沣油731、沣油3202个品种综合经济效益最高,增值幅度最大,适合作为油蔬两用优质油菜品种在武陵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白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叶用蔬菜,包括大白菜和小白菜2个亚种。由芸薹假小尾孢(Pseudocercosporella capsellae)引起的白菜白斑病(White leaf spot)是一类常见世界性病害(PetrieVanterpool,1978),1887年首次在油菜上被报道(EllisEverhart,1887),还可为害十字花科的乌塌菜、菜薹、芜菁、萝卜、芥菜、甘蓝、花椰菜等(Inman et al.,1991)。  相似文献   

20.
紫菜薹在北京的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璐璐  王岩 《蔬菜》1991,(4):10-11
紫菜薹(Red tsai-tai)又叫红薹菜,红油菜薹等,其学名Brassica oampestrsi L. var. purpurea Bailey,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以采收柔嫩的花薹为商品。紫菜薹原产我国,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以湖北武汉和四川成都栽培较多,是武汉市的特色蔬菜,北京有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