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缝洞型油藏具有非均质性强,开采难度大的特点.预测油藏产量变化规律对后期开发方案的制定、调整以及实际的生产优化至关重要.本文以塔河油田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基于HMM(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缝洞型油藏产量变化规律预测模型.该模型可预测未来一周油藏生产井产油趋势,为油藏生产开发提供指导.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基于HMM的产量预测算法预测精度最大可达85.71%.  相似文献   

2.
中东D油田S油藏为典型的低渗碳酸盐岩稠油油藏,因"低渗、油稠"等突出特点,在现行井网和开采方式下油藏开发效果差,油藏储量动用状况分析成为开发决策的关键。为定量分析S油藏储量动用状况,以油藏地质模型为基础,结合油藏开发动态,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储量动用状况分析及提高储量动用率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油层较厚,井网不完善,油藏层间和平面动用状况差异大,采用"立体井网加密"开发对策可有效提高油藏储量动用程度和采收率。  相似文献   

3.
阿尔油田属低渗透砂砾岩油藏,通过对该油藏开发特征的系统分析,找出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储层的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等地质因素是其开发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同时部分井组注采比不合理以及分注井配注合格率低等开发因素也是造成目前开发现状的重要原因。针对存在问题开展合理注水技术政策研究,采取不同井区精细注水,配合相应的油水井措施,使阿尔油田产量快速递减及含水快速上升趋势得到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特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分段压裂数值模拟过程中,模型网格对压裂缝的描述精度直接影响了模拟仿真程度。采用整体PEBI网格方法,以牛圈湖油田东Ⅱ井区为例,进行了水平井整体压裂开发井组油、水井裂缝匹配关系以及裂缝半长和导流能力的优化研究。研究发现,压裂缝的导流能力与裂缝半长综合影响油井产能,但两者作用阶段存在差异;在低导流阶段,油井产能主要受裂缝导流能力影响,受裂缝半长影响较小;而高导流阶段,油井产能主要受见水快慢影响,即受注水井裂缝端部间压力梯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由于在实际生产中,天然能量开发强边水重油油藏表现出不同于普通边水油藏及热采稠油油藏的开发规律。因此,利用油藏工程方法等手段对哥伦比亚C油田的开发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体能量是影响该类油藏开发特征的主要因素;油田中低含水期含水率上升快,高含水期是主要产油期;受原油重度影响,油井在生产过程中易发生含水率突升、产油量突降;随着含水率上升,油田的采液指数上升,高含水期可通过提液增加油井产量。  相似文献   

6.
在马36井区油藏特征及开发特征基础上,通过相控地质建模,应用已有的实际动态数据,利用油藏模拟技术对马36井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注水井流线方向为沿高渗透带方向以及研究区内剩余油沿断层一线分布的规律,进而提出了针对不同层的剩余油侧重的开采方式。  相似文献   

7.
安塞油田油水井人工裂缝方向单一,裂缝长度是动态变化的,且具有规律性,对油田开发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裂缝动态变化特征对油田开发技术政策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试井资料分析计算出注水井动态裂缝延伸速度和采油井动态裂缝闭合速度,并阐述了动态裂缝的变化对井网部署和单井产量有着决定性作用。认为井网与裂缝进行匹配优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油藏潜力。周期性重复压裂,可以不断延长采油井人工裂缝长度,提高单井产量,改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
姬塬油田长4+5油藏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中部,属于内陆淡水湖泊三角洲相为主的陆源碎屑岩沉积,属于超低渗透油藏,岩心渗透率为0.58mD,孔隙度11.2%。随着开发时间延长,出现局部微裂缝发育油井见水、局部注采对应性差、个别油井堵塞加剧且有效期短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油藏的开发效果。因此在精细地层对比的基础上,重新认识该油藏油水井连通关系,评价一次井网条件下的注水政策,开展堵塞机理及措施类型、参数方式优化研究。通过改善水驱方法研究,与2013年相比,姬塬油田长4+5油藏含水率上升减缓,水驱状况稳定变好,地层压力缓慢恢复并趋于稳定,动态可采储量增加19×104t。  相似文献   

9.
番禺油田上部油藏属于海相砂岩稠油油藏,下部油藏属于海相砂岩稀油油藏,早期开发策略为开采下部的稀油油藏为主、兼顾上部稠油油藏。随着地质油藏认识的不断更新,油田储量规模的不断增大,实施了以开发上部稠油油藏为主的调整项目。针对调整项目实施完毕后,稠油油藏开采井数大幅增加,单井液量、含水上升快,FPSO(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油处理能力、海管混输能力一定程度受限等问题,综合考虑油藏、井筒、地面设施之间的制约关系,提出了地质油藏特点认识—动态分析—动态指标预测—管网一体化研究—产液结构优化方案—近期措施建议—实施效果评价的一体化研究流程,对稠油油藏在生产水平井进行了产液结构优化研究,找到了油藏提液的潜力,得到了油藏合理的提液时机(含水率80%左右)及幅度(20%左右),通过多方法、多因素相结合系统的研究,优化了油田及单井的生产方案,跟踪评价近期实施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提液效果。  相似文献   

10.
油田开发后期油藏经营管理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田开发后期 ,油藏经营管理存在一些难点 ,严重影响了油田后期开发效益。对此采取的经营管理策略是 :“以人为本”实施知识管理 ,强化认识油藏、揭示油藏地质和开采特征 ;引入虚拟经营思想 ,提高油藏经营核算能力和油藏投入决策水平 ;建立企业内部“市场链” ,形成内部良性竞争环境 ;加强质量管理 ,控制无效投入 ,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实践表明 ,采取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策略 ,在油田开发后期可取得良好的油藏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11.
注蒸汽开发后期稠油油藏转火驱生产过程中,汽窜通道是制约火驱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汽窜通道分布、开采特征、火驱储层物性变化,结合火驱油墙构建和运移规律,全面分析汽窜通道对火驱生产效果的影响。汽窜通道影响火驱油墙的构建和运移、火驱见效时间、稳产时间以及累计采油量,在火驱生命周期内单井累计采油量小于600t,最终采收率低于10%,大部分的储量驱到更远的井和运移过程中被烧掉,将会降低火驱试验的最终采收率。研究结论应用到红浅1井区火驱工业化方案中,将推进火驱工业化高效开发,也将对同类型油藏的火驱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赛51井古生界潜山油藏勘探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剖析赛51井古生界潜山油藏的油藏特征,发现赛51井古生界潜山油藏获得高产油流的关键2个原因是古生界基底潜山规模大和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物性好。但该潜山油藏由于基岩岩性复杂,较为隐蔽,为此在勘探中采用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综合手段。着眼于实际资料,采取基于区域地质背景及钻井资料的综合思考和模式建立、利用速度差异区分片岩与碳酸盐岩、利用波形分类及属性等地球物理特征识别古生界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3个步骤对赛51井古生界潜山油藏勘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AH油田是一个以孔隙型为主、局部发育缝洞的碳酸盐岩背斜油藏,主要依靠天然能量和注水开发。结合油井生产动态分析,针对油井见水、含水高和油水关系复杂的特点,根据水油比曲线划分出6种典型产水类型,延伸了产水特征曲线的应用范围。研究表明,以孔隙型储层为主的碳酸盐岩油藏,储集空间类型是水驱开发的关键地质要素,局部受溶蚀塌陷作用的影响。通过储层分类表征,有针对性地制定稳油控水对策。  相似文献   

14.
低渗透油藏目前在水驱过程中出现了含水高、采油速度低和注入水利用率不高等情况。以乾安油田为例,针对这些问题,对该油藏水驱油特征和渗流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对油田高含水期采收率不高进行了理论分析;对该油藏开采特征和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开采对策,对有效开发同类低渗透油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流线模拟是一种辅助数值模拟方法,能够清晰直观地展示油藏流体在地下的流动状况。为了定量研究油藏注水井组配注量,应用ResAssist_C流线模拟软件,结合海外某一实际底水油藏进行了模拟研究,计算得出井组中注水井劈分系数及地层流体流动方向,再结合实际产量和优化出的注采比,提出一种用流线模拟劈分系数计算水井配注量的方法,与现场实际配注量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适当调整,得出最优配注量。由流线模拟得出水井配注量,可减少无效注水,提高了注入水利用率和水驱效率,为油田现场施工操作提供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海洋沉积环境下的生物礁碳酸盐岩油藏多存在天然裂缝,加之气顶、底水等的影响使得这类油藏的渗流机理十分复杂,数值模拟难度非常大。以海上A油田为例,分析油田地质特征及地质研究成果,结合双重介质渗流理论,分析和研究油田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的渗流机理,建立适合裂缝性储层的等效连续介质渗流模型。通过添加基质毛细管压力、考虑重力作用建立基质-裂缝渗流交换,同时考虑气顶、底水的锥进以及注入水的突进等渗流机理,建立考虑气顶底水的裂缝性双孔双渗油藏数值模拟模型。拟合中充分考虑了裂缝、气顶、底水三者渗流机理的特征,利用分区分段的历史拟合思想,达到很好的拟合效果,为最终的调整方案设计及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七个泉油藏为构造岩性油藏,其主要特征为含油井段长,油层跨度长,储层纵横向非均质极强,油层“薄、多、散、杂”,“四性”特征复杂多变,油气富集规律不清。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与油藏工程方法对七个泉油藏的开发现状和开采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18.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油水关系复杂,储层主要受断裂控制,地震断裂检测是储层预测的首要任务。目前,塔河油田主体区已被高精度三维地震全覆盖,因此断裂、裂缝的检测和描述方法技术需要进一步优化。基于前期的断裂检测手段,综合应用精细相干、蚂蚁体追踪等多种技术,将断裂刻画得更为精细,其结果与开发井已揭示的油藏资料相符,证实了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为断控油藏,断裂是其主要的油气运移通道,具有明显的控储、控藏作用。  相似文献   

19.
长庆特低渗透油藏由于其客观地质因素,油井投产后部分井见水快,产量递减大,开发效果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对高效开发油藏中好的开发经验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为同类油藏开发提供参考依据。以WLW油藏为例,将理论研究和矿场数理统计方法相结合,系统总结了WLW油藏的见效规律、见水规律、含水变化规律、采液采油指数变化规律,并突破传统的研究方法,利用油藏固有的相渗特征研究其产量递减规律,同时提出了利用相渗曲线评价开发效果的新方法,对类似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描述低渗透油藏渗流的连续模型,并推导出了基于该模型的等产量源汇平面径向稳定渗流油水井间压力和压力梯度分布计算模型。以江汉油区黄场油田潜江组4段第3小层(Eq34)低渗透储层为例,应用 Matlab软件进行基于岩心渗流试验数据的模型参数拟合,通过模型计算,绘制了研究区油水井间地层压力及压力梯度分布曲线,论证了建立正常驱替关系的条件。研究制定了低渗透储层油井产量、渗透率和合理井距之间的关系图版,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为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政策分析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