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一、适时 栽培苹果,要或长或短地经过幼树期、初果期、盛果初期、盛果期、盛果末期和衰老期。某一时期都有合理适当的修剪方法,例如:冬季修剪,小冠疏层形的延长枝(中心干、主枝、部分辅养枝和需要扩展的部位)宜短截,而到了初果期和盛果初期就不适宜;初果期、盛果初期辅养枝的回缩或疏除,用于幼树也不适宜。短枝型、矮砧树密植栽培的纺锤形整形修剪当中,幼树期不宜多短截或回缩,盛果初期和盛果期则可  相似文献   

2.
早酥梨萌芽率高,成枝率低,给整形修剪和早期丰产造成很多不便。笔者经多年试验摸索出一点儿提高早酥梨成枝率的小经验,有利于幼树整形和扩冠,有利于早期丰产、立体结果。栽植后第3年单株产量达10~20kg,667m2产量达2000~2500kg。1)改变幼树修剪时期,将休眠期整形修剪推迟到发芽后10~20天后进行。2)改变过去轻剪长放多留枝的做法。轻剪长放多留枝的幼树整形修剪方法在萌芽率高、成枝率高的品种上适用,但对萌芽率高、成枝率低的早酥梨则不适用。我们在发芽后对中央干进行了短截或较重中短截,促其抽生8~11个长枝和中长枝,给整形修剪、培养树…  相似文献   

3.
<正>1幼树修剪量要轻,少疏多缓放,多利用辅养枝。由于梨树成枝力较低,选择性小所以要随枝作形庄枝角度可以较小。要特别注意上强下弱现象。1.1第1层主枝的选留定干后第1年,选1-2个主枝。对选出的枝条,不足30 cm的不短截,将选作中干延长枝的枝条适当短截对选作主枝以外的中枝或短枝不短截或疏剪第2年这些中短枝可转化成长枝,可选作主枝或辅养枝。幼树整形期庄枝角度35400  相似文献   

4.
乔砧稀植苹果树栽植面积当前仍处于主导地位。其整形修剪技术还存在不少问题,在苹果栽培新区尤甚,现就此问题谈几点意见。1.苹果整形修剪中存在的问题1.1整形修剪不当,达结果期晚对幼树一年生枝短截太多,缓放的太少,只“哄条”,不能及时将其转化成结果枝,使之连年截枝,连年长条,不能及早形成结果枝,结果晚。有的虽然采用了长留长放修剪技术,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仍不能使长放枝及时  相似文献   

5.
《果农之友》2012,(8):47-47
杏树夏季修剪是全年修剪中的重要一环。合理的夏剪对幼树快速成形和初果树来年提高产量起着重要的作用。1幼树修剪夏剪幼树时新梢中的徒长枝、竞争枝及背上枝,要重短截或疏除,主侧枝和中心干的延长枝,在6月下旬都应  相似文献   

6.
随着苹果栽植密度加大和整形修剪技术的变革,短截修剪以具有增枝促势作用被视为传统修剪技术在生产上不再提倡和逐渐淘汰。通过长期实践,苹果密植栽培,特别是对主干形树的培养和成形后对枝组的调整修剪以及对密蔽低产园改造,都应把短截修剪作为主要的修剪方法之一来对待。  相似文献   

7.
吕春 《花木盆景》2010,(5):46-47
<正>整形、修剪是园林树木养护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整形是通过修剪树木的枝条,如剪、锯等手段,使树木生长成所希望的特定形状。修剪则是在整形的基础上,对树木的某些器官(枝、花等)加以疏除、短截,以达到调节生长开花结实的目的。一般来说,整形着重于幼树及新植树木,修剪则贯穿于树木生长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张乐森 《果农之友》2005,(12):39-39
苹果旺树是指树势徒长,适龄不结果的树,这类树以幼树较多。1旺树产生的原因1)单纯搞幼树整形,短截过重或辅养枝处理过急,常造成枝多而密挤,长势旺,长枝多,短枝少,不易成花。2)没有根据立地条件因树修剪,违背果树生长结果的客观规律,总修剪量大,造成满树旺条如“扫帚”。外围发育枝多,内膛空虚,大量营养消耗在枝叶生长上。3)没有按品种特点修剪,对修剪反应敏感的品种如红星、红玉、祝光等,没有区别对待,去枝多,短截重,更易促进萌发旺枝,造成树旺。2修剪方法1)拉枝开角缓和生长势,减少外围枝。对外强的果树可以加大骨干枝角度,外围枝条采取疏…  相似文献   

9.
1幼龄期树的修剪定植后于80~100cm处定干,萌发新梢后的顶端50~70cm整形带内留7~8个芽,选5~6个方向不同、分布均匀的健壮枝作主枝培养,其余全部抹除。主枝生长到50~70cm后摘心或短截,促发分枝。疏除过密枝、细弱枝、病虫枝以及扰乱树形的枝条。对中短枝,强者剪顶,弱者缓放。角度小的枝条采用撑、拉、吊等方法,扩大分枝角度,缓和顶端生长优势,促进早成花。总之,幼树修剪应做到少疏多留、轻短截,使之尽快成形。2结果盛期树的修剪修剪的重点是注重枝组的培养,修剪量要适中。树势弱的,重短截骨干枝、延长枝;延伸过长的枝组,在强分枝处回缩、短截;…  相似文献   

10.
1幼树及初结果树的修剪幼龄及初结果期的杏树一般生长旺盛,树冠扩大迅速,新梢生长量大,并常抽生二三次枝。此期修剪应兼顾整形和结果两个方面。对主、侧枝延长枝要轻剪长放,一般留全枝长的2/3进行短截。疏除密挤枝、多杈枝、重叠枝和紊乱树形的强旺枝,并控制竞争枝、直立旺枝的  相似文献   

11.
哈姆林甜橙树势偏旺,如采用常规整形修剪方法,大量短截和疏删枝梢,会刺激营养生长,对早结丰产不利。鉴此,我们通过对定植2~3年后的幼树施行拉枝,培养合理树形,促其早结丰产。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寒富’苹果幼树整形修剪不规范的现状,作者进行了幼树整形修剪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短截看梢修剪法"可有效保证中心干快速形成且挺拔直立,不需采用刻芽手段就可解决光秃带问题,实现早果丰产,且节省用工。  相似文献   

13.
天王桃以果大 ,鲜红色 ,酸甜可口 ,成熟晚 ,耐贮运 ,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栽植户逐年增多 ,但在栽培中存在技术问题 ,影响了经济效益。现提出改进意见。( 1)修剪问题  1修剪不当 有些果园沿用大久保桃的修剪方法 ,“逢枝短截、壮枝结果”修剪天王桃 ,造成果实未成熟 ,提前脱落 ,果个小 ,发育慢 ,结果晚等问题。天王桃修剪原则“长枝缓放 ,弱枝结果”,幼树短截骨干枝的延长枝 ,培养树体骨架 ;缓放平斜壮枝 ,促生串状弱小果枝 ,实现早期结果 ;疏除影响整形的背上旺枝和延长枝上的竞争枝。盛果期宜缓放中庸枝 ,促发弱小串状果枝 ,疏除多余枝组…  相似文献   

14.
矮化中间砧苹果树纺锤形,幼树成形期修剪是培养纺锤形丰产树形的关键阶段。根据中心延长枝生长势,分别采取缓放、轻剪、短截、放缩法等不同的修剪技术,合理调节中心延长枝的生长势,有效促进快速成形,为培养健壮的丰产树形打好基础。同时,结合刻芽促枝、增加枝量;新梢生长期连续剪截促发小枝形成花芽及后期摘心控旺长,减消耗;拉枝开角稳树势等相配套的整形修剪技术,达到早期丰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鸭梨与雪花梨修剪方法上的不同之处1骨干枝延长枝的短截鸭梨树萌芽率高,成枝力低,长枝短截后常发1~2个氏枝,其下依次为中短枝。在整形修剪时,对各级骨干枝延长枝应进行稍重的短截,促其多发强枝;主枝延长枝剪口下第2芽留侧芽,次年第2芽枝可作侧枝培养。雪花梨...  相似文献   

16.
晚实核桃与早实核桃修剪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晚实核桃不同龄期修剪技术要点 1.1 幼树充分利用顶端优势,采用高截、低留的定干整形法,即达到定干高度时剪截,低时留下顶芽,待到高度时采用破顶芽或短截手法,促使幼树多发枝,加快分枝级数,扩大营养面积.在5~6年内选留出各级主侧枝,尽快形成骨架,为丰产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早成形、早结果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报刊摘引     
梨树冬季三修剪一、幼龄期树的修剪选留培养骨架枝,促进树冠迅速扩大,加速结果枝形成,实现早产高产。幼树修剪从整形开始,树苗定植后80~100厘米处剪顶定干,萌发新梢后的顶端50~70厘米整形带内留7~8个芽,选5~6个方向不同、分布均匀的健壮枝,培养成为主枝,其余的全部抹除。主枝生长50~70厘米后摘心或停止生长后短截,促发二次枝,适当长度时摘心短截,促发侧枝,主枝与副主枝上的过密枝、细弱枝、病虫枝以及扰乱树形的枝条全部剪除。中短枝,则强者剪顶,弱者缓放。角度小的枝条采用撑、拉、吊等方法,扩大分枝…  相似文献   

18.
新栽植的一年生苹果幼树,由于种种原因,当年只发1~3个枝,冬春整形修剪时怎么处理?现介绍以下办法。 1.对剪口下只萌生一个长条的“单枝树”,可在秋梢饱满芽处短截,重新定干。然后在离地面60~80cm  相似文献   

19.
<正>1幼树的整形修剪通过定干和短截,促进分枝培养主侧枝,扩大树冠加快幼树成形,形成牢固的树体结构。除此之外,要充分利用不作为骨干枝的枣头,将其培养成健壮的结果枝组,尽量多留枝,从而实现幼树的速生及早丰产。对于没有发展空间的枣头及时疏除。金丝小枣树培养结果枝组的方法:夏季对枣头摘心和冬季修剪时短截12年生枣头。夏季枣头摘心可促进留下的二次枝发育,因此,形成的结果枝组比较强壮,结果能力强。但枣头夏季摘心只能培养小型的结果枝组,如果枣头的生长空间较大,就不能急于摘心,要促进枣头进一步生长,以培养成中型或大型  相似文献   

20.
传统桃树冬季整形修剪是以疏枝、短截为主,回缩为辅,枝枝动剪。近年来各地推广简化修剪技术,在冬季修剪时采用长梢修剪,以疏枝为主,适度回缩,很少短截。因此,不少人抛弃了短截方法。生产实践证明:短截是现代桃园栽培中一项重要的修剪方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结合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梨树桃树化肥农药减施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中的“华北桃树肥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的示范推广,对短截的作用与操作进行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