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卫辉市小麦秆黑粉病重发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辉市是优质小麦的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2.9万hm2左右.多年来,小麦秆黑粉病在本市均属零星发生,2005年以来,该病发生为害逐年加重.尤其是2008年小麦拔节期秆黑粉病在本市的太公泉镇、安都乡、唐庄镇等山丘旱区麦田严重发生,平原灌区麦田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全市小麦发病面积约0.52万hm2,占全市小麦种植总面积的17.8%.平均病株率19.5%,严重地块病株率达45%以上,病田平均减产20%左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为此,笔者对本市小麦秆黑粉病重发原因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2007年荆州市小麦白粉病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白粉病是荆州市小麦上的一种常发性病害,但每年发生的程度年度间差异较大。2007年由于气候条件有利病害发生,加之种植的小麦主要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较差,导致2007年小麦白粉病大发生。据统计,全市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6.91万hm2次,防治面积10.17万hm2次,挽回损失2.15万t,实际损失1.43万t。1发生特点1.1见病早据系统调查观测,小麦白粉病于1月11日见病,比历年平均提早45d左右,比2006年早近2个月,属偏早的年份。1.2扩展快3月12日调查,病田率为66.7%,平均病株率33.2%;3月28日调查,病田率上升为100%,平均病株率70.2%,平均病株率是3月12日的2.1…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周至县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人工栽培猕猴桃,目前栽培面积已发展到8667hm2,成为全国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县。自《植保技术与推广》2001年6期报道陕西省猕猴桃发生新病害——猕猴桃溃疡病以来,此病已成为本县生产中的常发病害。据本县植保站调查,2000年全县平均病园率45%,平均病株率16.65%,病指4.76;2001年平均病园率70%,平均病株率49.2%,病指20.3;2002年平均病园率65.6%,平均病株率11.3%,病指3.52。其中尤以2001年发病最为严重,全县发病面积约为6000hm2,重病园病株率达40%,最重者发病1~2a即可毁园。产量损失10%~15%,严重者达50%以…  相似文献   

4.
栾川县小麦腥黑穗病的发生为害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腥黑穗病在栾川县曾于20世纪60~70年代普遍发生.后经集中防除,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至90年代仅在一些偏远山区、经常自留种、串换种的地方有少量发生.然而,2008年小麦腥黑穗病却在栾川县部分乡镇偏重发生,全县累计发生面积415.3hm2左右.是近30年来最严重的一年.发生范围主要分布在栾川乡、庙子乡、潭头镇、秋扒乡、狮子庙乡、白土乡等地.其中以庙子乡新南村发生最为严重,病田率30%,一般地块病株率在20%-30%,严重地块病株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5.
辣椒白绢病(Sclerotium rolfsii Sacc.)是南方辣椒种植区的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近年来,永定县引进种植加工型小辣椒.2008年该病在小辣椒上严重发生.全县发病面积63.3 hm2,占小辣椒种植面积的41.3%,病田平均病株率19.3%(5.4%~41.5%),造成产量损失达35.65万kg.为更好控制该病在本县的发生为害.笔者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2004年,招远市苹果褐斑病大发生,发病面积1.5万hm2,占果园种植面积的90%以上.发病果园病株率100%,平均病叶率76.6%,平均病情指数49.4,严重的平均病叶率达95%以上,病情指数达81.7.有1.33万hm2因病提早落叶,9月下旬平均落叶率达55%,严重的8月中旬前即开始大量落叶,9月下旬落叶率达87%~100%.约有150 hm2果园因过早落叶而引起秋后再次开花.褐斑病的大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年的果品产量和质量,削弱了树势,而且对下年果树的生长发育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2009年郧县玉米种植面积1.6万hm2,是郧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大斑病发生面积7.33hm2,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的45.8%,大斑病造成的损失达到8000t,发生严重的地块病株率达到100%,病情指数达到90%以上,减产幅度达到60%以上.近年来,玉米大斑病逐年加重为害,已成为制约玉米生产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8.
王贺军 《植物保护》1988,14(4):55-55
1987年邯郸地区小麦黑穗病发生73.43万亩,其中腥黑穗病发生5500亩;邢台地区发生47.70万亩,其中秆黑粉占2.35万亩,个别地块损失严重。沙河市孔庄乡南沟村5500亩小麦全部发病,病株率在10%以  相似文献   

9.
麦凹胫跳甲[Chaetocnema hortensis(Geoffroy)]属于鞘翅目,叶甲科。我国北方地区都有发生。主要为害麦类作物。跳甲的发生与为害程度,与气候有一定的关糸。在干旱年份发生较多,为害较重;反之则轻。1998年以来,麦凹胫跳甲在湟中县小麦田大面积发生。1998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2.03万hm2,麦凹胫跳甲发生面积达1.26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62%。2000年又严重发生,全县发生面积0.87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47%,被害株率在25%以上,部分重发田块高达70%,平均减产40%。其中浅山旱地比川水地区(平川水浇地区)、脑山地区(高海拔、气候冷凉地区)的被害株率…  相似文献   

10.
玉米粗缩病(MRDV)20世纪80年代在思南县玉米作物上仅零星发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其发病面积逐年扩大 ,发病程度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据1996年调查 ,全县发病面积467hm2,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5.38 %。病株率4.6 %~9.4 %。1999年全县发病面积已上升到2467hm2 ,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28.46 % ,平均病株率24.87 % ,严重地块病株率达30.4 %。目前 ,全县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程度已成为玉米病害之首。1998年对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作了初步观察 ,1999年对病害的发生与前茬不同类型地…  相似文献   

11.
淮安市2004年玉米种植面积8.53万hm2,有30个左右的玉米品种,以农大108、澄海11号、郑单958、登海9号、白玉109、掖单4号为主体种植品种.2004年玉米粗缩病发生面积1.9万hm2,占种植面积的55.36%,其中春玉米40%面积发生粗缩病,病株率平均5.6%,夏玉米61.5%面积发生粗缩病,病株率平均15.9%.以农大108、登海11号、郑单958及西玉3号抗病性较好,而登海9号、白玉109、掖单4号、中科1号、浚单18号抗性很差,病株率最高达44.3%,由于品种结构、冬季气候、昆虫种群变化等原因,导致粗缩病逐渐上升为玉米的主要病害.因此,研究分析其发生动态、制定综合防治对策,对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保证玉米的优质高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1发生特点  玉米黑粉病过去在陕西省一直是零星发生,常年病株率1%~2%,基本不造成为害。2000年8月中旬以后突然在陕西关中的西安、咸阳和渭南局部地区的夏播玉米上暴发,全省发生面积10万~13万hm2,约占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的10%~13%。其中重发面积2万~3.3万hm2,一般发病株率5%~15%,严重发生田块发病株率30%~50%,局部田块高达50%以上。根据调查情况来看,该病发生特点:一是不同品种间发病差异明显,掖单19发病明显重于其他品种。二是不同栽培方式发病程度不同。连作、密植、水肥条件好、偏施氮肥的田块发病重,反之则轻…  相似文献   

13.
黄天明 《广西植保》2007,20(4):29-31
天等县地处桂西南。1965年就有玉米霜霉病的发生,面积约40多公顷。经1965、1966 2a调查,全县有3个乡镇5个村发生,面积60多公顷,可见20世纪60、70年代玉米霜霉病是本县夏、秋季玉米的重要病害,对玉米良种繁殖与制种威胁很大,在病区对粮食生产也造成重大损失。1966年向都镇中和村秋种玉米123·3ha,受害面积达55·4ha,占种植面积44·9%。发病轻的病株率1%~5%,一般重病田病株率10%~30%,少数40%左右,个别70%左右。其中坡庄屯有一块面积0·25ha左右的外省山西老农玉米高产样板田,因发病严重而翻犁重新播种,但第2次苗的病株率仍高达75%,最后仅收玉…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小麦黄矮病曾于 1 966、1 968、1 970、1 973、1 978、1 980和 1 987年先后大流行。 1 999年又一次大流行。渭北、陕北中度偏重流行 ,渭北东部塬区大流行 ,全省发病面积 3 2 .1万hm2 。发病范围之广 ,为害之重 ,为近 1 0a来所罕见。特大流行的合阳县病田率达1 0 0 %,病株率 95%以上 ,平均产量损失 2 9.5%,严重的损失 4 9.6%,为近 50a来少有。延安市发病面积 7万hm2 ,占小麦种植面积的 72 %。其中偏重流行面积 4 .2万hm2 ,特大流行 0 .2万hm2 ,翻种 0 .1万hm2 。渭南市发病面积 1 8.9万hm2 ,一般病田率 60 %,病株率 2 0 …  相似文献   

15.
解大明 《植物医生》2003,16(1):11-12
小麦白粉病近年来在思南县的发生程度已呈明显上升趋势 ,成为该地区对小麦产量构成较大威胁的主要病害。 2 0世纪 90年代初 ,小麦白粉病仅在一些感病品种上和常年发病的老病区发生。自 1996年以来 ,小麦白粉病在其他小麦品种上的发生程度不断加重。据我站历年资料反映 ,1992年全县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 0 .0 76万hm2 ,1998年发病面积上升到 0 .11万hm2 ,2 0 0 1年 3月下旬发病面积已达 0 .2 7万hm2 ,占全县小麦种植面积 36 .4 % ,2 0 0 2年 4月上旬发病面积 0 .5 3万hm2 ,占小麦种植面积 80 %。从 1992年到2 0 0 2年 10年间全县小麦白…  相似文献   

16.
受小麦抽穗扬花期暖湿天气的影响,2009年我县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发生面积2.83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97.3%,早熟品种病穗率一般在8%左右,迟熟、感病品种高达30%~40%,造成损失1636.3t,是2006年大发生以来发生最为严重的一年.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 ,我市番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1 999年种植面积达 1 .1万 hm2 ,预计今年将接近 1 .3万 hm2。同时 ,早疫病在番茄上发生为害也日趋严重 ,今年上半年我市番茄早疫病在发病高峰时病田率达 80 % ,病株率达 67% ,发生严重的田块病株率高达 1 0 0 %。1 症状及发病特点番茄苗期和大田都可以发病。主要为害叶片 ,茎和果实也可以发病。叶片最初出现水渍状暗绿色病斑 ,扩大后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 ,深褐色 ,上有突起的轮纹 ,病斑周围有一圈黄色的环带 ,在潮湿条件下病斑长出黑霉。发病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  相似文献   

18.
小麦根腐病Bipolarissororiniana (Sacc .)Shoem是近几年阜城县小麦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 2 0 0 0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 2 .4万hm2 ,此病发生 1 .3万hm2 ,病田率达 54% ,病田平均病株率达 61 % ,严重田块病株达1 0 0 %。小麦根腐病自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 ,能为害小麦植株的各个部位。苗期感病 ,芽鞘及根变褐腐烂 ,无效分蘖增多 ,丛生不长 ;成株期感病根冠或茎基部腐烂 ,引起茎基部折断而倒伏或形成“白穗” ,造成小麦减产。1 严重发生的原因根据调查分析 ,造成小麦根腐病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是小麦主栽…  相似文献   

19.
麦类检疫对象——毒麦和小麦腥黑穗病(部分省市补充检疫对象),近几年在南京地区发生越来越严重。江宁县、江浦县1984年进行全县毒麦普查,江宁县27个乡,乡乡发生毒麦,发生毒麦面积23.78万亩, 占小麦总面积40.21%,发生严重的田块,毒麦株率高达30%以上;江浦县发生毒麦面积2.65万亩,占小麦面积10.71%,全县11个乡,仅有一个乡未发现毒麦。1982年江宁县种  相似文献   

20.
受暖冬和早春气温回升快等因素影响,2002年岳池县小麦条锈病发病早,扩散蔓延快,全县发病面积7000hm2,占小麦播种面积的43.7%;防治面积6400hm2,防治后挽回损失470t,实际损失120t。12002年流行特点2002年小麦条锈病的流行特点:一是发病早。据2001年12月17日在小麦条锈病常发区3个乡(镇)的5个村,对298块麦田,共计面积15.8hm2的调查,发现发病田块2块,其发病中心平均病株率2.65%,平均病叶率0.78%,比2001年度始见期早58d,比大流行的1996年早6d,比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