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肖桂芳  任广辉 《水产养殖》2001,(2):18-18,23
1 彻底清塘消毒鱼种塘在冬季必须加以修整,并严格进行药物清塘消毒,常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00~150kg,或用漂白粉带水清塘,每亩用漂白粉11~13kg。2 夏花鱼种的消毒2.1 盐水消毒用2%~3%的食盐溶液浸洗10~15分种,杀灭鳃部的车轮虫、鳃隐鞭虫及预防草鱼的白头白嘴病和烂鳃病。2.2 漂白粉消毒每250kg水用药5g浸洗鱼种5~10分钟,主要作用是防治细菌性皮肤病和鳃病。2.3 硫酸铜消毒每250kg水用药4g,浸洗鱼种5~10分钟,主要作用是预防大部分寄生虫病。2.4 高锰酸钾消毒每250kg水用药5~10g,浸洗鱼种15~30分钟,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药液进行鱼体消毒,是投放鱼种时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是预防鱼病的有效措施。这里简介生产上常用的几种消毒药液的配制与应用方法。 1、漂白粉药液 按每100kg水用漂白粉1g的用药量配制而成。在10-15℃水温时,浸洗鱼体15-30分钟,可杀死鱼体上的致病菌,对预防细菌性赤皮病、烂鳃病有较好的作用。 2、硫酸酮药液 按每100kg水溶入0.8g硫酸酮的用药量配制而成。在15℃以下水温时浸洗鱼体20-30分钟,可杀死  相似文献   

3.
于滨 《内陆水产》2001,26(6):37-38
目前正是放养鱼种的季节,对鱼病应该有“防重于治”的意识,除了挑选体质健壮的鱼种外,还应该在放养时用药物对鱼体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附在鱼体皮肤及鳃部的病原体。最好是在消毒前认真做好病原体检查工作,针对病原体的不同种类,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消毒处理,以达到最佳效果,从而保证鱼种有较高的成活率。1 常用消毒药物的用法及注意事项1.1 漂白粉溶液制成有效氯含量为10克/米3的溶液,在水温10~15℃时,浸洗鱼体25分钟左右,在水温15~20℃时,浸洗鱼15~20分钟;夏花鱼种消毒应采用5克/米3的浓度消毒15~20分钟。此法对细菌、病…  相似文献   

4.
目前正是春放鱼种的良好季节,在投放鱼种时,应利用药物进行浸洗鱼体,杀死寄生在鱼鳃和体表上的寄生虫和病菌。这是积极预防鱼病,提高鱼种成活率,夺取高产高效塘的有效措施。现将鱼种消毒技术和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1、漂白溶液:每50公斤水加入漂白粉0.5克,水温10—15℃时,每次给5—7.5公斤鱼种浸浴20-25分钟,可防治细菌性皮肤  相似文献   

5.
《水利渔业》2008,28(1):8-8
1.鱼体消毒放养前将鱼体进行浸洗消毒。鱼体消毒是切断传染病源的重要途径,是控制和减少病原体传播的重要技术措施。一般在水温10~15℃时,用漂白粉15g/m^3或硫酸铜8g/m^3或高锰酸钾20g/m^3浸洗鱼种20—30min,或食盐10~20g/m^3浸洗3—5min,用以杀死鱼体皮肤和腮上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相似文献   

6.
李茜 《齐鲁渔业》2005,22(2):15-15
现将鱼种消毒技术和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 漂白粉溶液 每50kg水对入漂白粉0.5g,水温10-15℃时,每次给5.0-7.5 kg鱼种浸浴20-25分钟,可防治细菌性皮肤病和烂鳃病等。2 敌百虫溶液 每50kg水对入90%晶体敌百虫(先将敌百虫用热水溶解)0.25 g,每次浸洗鱼种  相似文献   

7.
对鱼体进行药液浸洗消毒,是投放鱼种苗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是预防鱼病的有效措施。现介绍几种常用的浸洗消毒液的配制与应用方法。1漂白粉药液按100 kg水用1 g漂白粉的用药量配制,即浓度为10×10-6的漂白粉溶液。在10-15℃水温时,浸洗鱼体  相似文献   

8.
鱼种消毒就是在鱼种放养前根据鱼的体质瘦弱、水温等情况,用各种药物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药液,通过采取浸洗鱼体、全池泼洒等措施,杀灭鱼体上附着的寄生虫、细菌等病原体,达到预防鱼病发生提高鱼种成活率的目的。鱼种消毒不但能提高放养鱼种的成活率而且是成鱼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否则,将会把病原体带入鱼池引起鱼病,严重时可导致鱼种大批死亡,乃至全池覆灭,所以鱼种放养的消毒工作尤为重要。 一、鱼种消毒大致可分为两种方法:浸洗法和泼洒法。 1.浸洗法,即放养前将鱼种浸在一定浓度的药液中,通过适当时间的药液浸洗,鱼体上的病原体被杀死,达到消毒目的。浸洗时间的长短,根据鱼的大  相似文献   

9.
王友含 《内陆水产》1997,22(2):16-16
鱼种在放养前对鱼体药浴处理,可有效防止疾病发生,常用消毒药物有:1.高锰酸钾药液10~20g/m3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0—30分钟,可杀灭体表及鳃上的细菌、原虫(形成胞囊的及抱子虫除外)和单殖吸虫等。高锰酸钾宜现配现用,且药液用水应选用含有机质较少的清水,背光进行药浴。2.漂白粉药液10~20g/m3漂白粉(含有效氯30%)水溶药浴10—30分钟,可杀灭体表及鳃上的细菌。3.食盐水药液30—40g/l食盐水溶液药浴10分钟,可杀灭体表及鳃上的一些细菌和原虫(形成胞囊的及粘抱子虫除外)。4.漂白粉和硫酸铜合剂药液每立方米水中放漂白粉…  相似文献   

10.
夏季气温高、微生物活跃,一旦在管理上不注意,极易造成鱼病流行。总结各地经验,可掌握以下五个方面:1 清。即清塘消毒。水深1米的池塘,每亩用生石灰125—150公斤,全池泼洒,以消灭传染原及病原体和增加钙质营养,调节酸碱度,改善鱼体环境。2 防。即搞好鱼病预防。要搞好鱼种、工具、食场、饲料的消毒。具体方法是:在放养前用10ppm的漂白粉对鱼种浸洗15分钟;木制工具  相似文献   

11.
三明市大田甲武平有一山谷型山塘,可养鱼水面25亩,以集雨为主,山涧水为辅,最高水深9米,平均水深4~5米,通过近年来精养管理,平均年产商品鱼超过2万千克,平均亩产超过800千克,年创利润4万多元。一、鱼种放养山塘养鱼鱼种的选择要求体质健壮、背部肌肉肥厚、尾柄肉质丰满;无病无伤,鳞片、鳍条完整;体色一致有光泽;游泳活泼、溯水性强;符合规格要求。鱼种放养前均采用药物浸洗法消毒后放养。一般选用食盐3%~5%浸浴5~10分钟,或硫酸铜8毫克/升与漂白粉10毫克/升分别溶解后合用浸洗鱼种15~30分钟,操作时注意鱼种活动情况和当日水温高低作适当调…  相似文献   

12.
鱼种消毒一般采取药物浸洗法,又称药浴法,用养殖户的话说就是用药水给鱼洗澡。常用于鱼种消毒的药物有漂白粉、硫酸铜、高锰酸钾等。漂白粉能防治细菌性鱼病,硫酸铜能预防原生动物寄生所引起的皮肤病或鳃病,高锰酸钾则可防治鱼鲺等。对于养殖户来说,细菌和原生动物一般都是肉眼难以分辨的,药浴消毒时,往往顾此失彼。经过多年实践经验证明,用漂白粉和硫酸铜合剂,给鱼种药浴效果非常好。既能防治细菌性鱼病,又能预防原生动物寄生引起的鱼病。用量为漂白粉10克/米3和硫酸铜8克/米3。先将漂白粉和硫酸铜分别溶化,然后再倒入浸…  相似文献   

13.
1.鱼种消毒:在鱼种放养之前,可用5%的食盐消毒,方法是在鱼塘边放上一个装有温度在15—20℃食盐水的容器,将鱼放入浸洗15—20分钟.2.防止泛池:每亩用食盐5—10公斤,用水溶化后搅匀遍洒全池。3.预防肠炎病:在5公斤饲料内加食盐200克和0.5公斤捣碎的大蒜头,在肠炎病流行季节到来之前,拌和好上食台投喂,连喂一个星期,预防效果明显.4.治疗鱼病:①水霉病。对苗、种水霉病,用0.4%的盐水浸洗10—15分钟或用食盐和小苏打的  相似文献   

14.
夏季气温高,微生物活跃,一旦在管理上不注意,极易造成鱼病流行。总结各地经验,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清。即清塘消毒。水深1m的池塘,每亩用生石灰125~150kg,全池泼洒。以消灭传染原、病原体及增加钙质营养,调节酸碱度,改善水体环境。 二、防。即搞好鱼病预防。要搞好鱼种、工具、食场、饲料的消毒。具体方法是:在放养前用10×10~(-6)的漂白粉对鱼种浸洗15分钟;木制工具用5%漂白粉洗刷或日光曝晒;网具用10×10~(-6)硫酸铜  相似文献   

15.
章剑 《齐鲁渔业》1999,16(5):16-17
1消毒措施1·1水体:h毒对土池通常用生石灰100~150X10'全池泼洒消毒,或用漂白粉20X10-'消毒。水泥池用漂白粉10X10-'消毒即可。用生石灰消毒后7天左右,漂白粉消毒后3~4天,放鳖入消毒池才是安全的。1·2"具消毒小型工具如小手网、面盆、水桶等,应用硫酸铜10X10-'溶液浸。d5~10分钟,方可杀灭各种病原体。大型用具和网具可在阳光下曝晒后再使用。1·3饲料消毒自行配制或购买的鳖用人工配合饲料使用时不用消毒。鲜活饲料如水蚤(鱼虫)、水蚯蚓、摇蚊幼虫、螺、蚌、蝇蛆等,先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在5%食盐水中浸洗5分钟,再用清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池塘养鱼追求高产的需要,鱼病防治工作在养殖过程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本人根据所学,结合实践,在鱼病防治工作中取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有关要点加以整理,供养殖户考。1把好消毒关1.1清塘每年冬天最好清除池塘过厚的淤泥,在放鱼种前10—15天进行药物清塘。干法清塘药物及用量一般为:每667m2用生石灰60—80kg,漂白粉4—5kg;带水清塘(水深1m)的用量分别为:生石灰125—150kg、漂白粉12—15kg(生石灰与漂白粉不能同时施用)。1.2鱼种消毒鱼种下塘前,要把好体检关,防止鱼种带病下塘,应根据鱼种的健康状况进行严格消…  相似文献   

17.
鱼种的消毒方法与操作技术鱼种的投放,除了根据池塘的水源、深度、面积、饲料基地及投资条件等,确定品种的选择、搭配比例和放养数量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不可忽视。即就是鱼种的消毒。所谓鱼种消毒,就是选用某种药物制成药液,浸洗鱼种,杀死鱼种体表附着的或已经感...  相似文献   

18.
李继光 《齐鲁渔业》2002,19(3):35-35
消毒可以有效灭杀鱼体及水体中滞留的多种病原,是增强鱼种免疫机能和体质,确保全苗、壮苗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l 鱼种浸洗消霉1.1 硫酸铜、漂白粉混配消毒 消毒时,按每立方米水体投入硫酸铜 8g、漂白粉 10g的比例将药料投入水中,充分搅拌,待溶化分解后将鱼种  相似文献   

19.
鱼种放养前,必须严格消毒。鱼种消毒采用药液浸洗法(或称药浴法)。消毒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操作要细致鱼种消毒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工作,操作时要仔细、熟练、轻快和正确,并由有多年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切不可盲目进行。2.药物使用要正确配药要用清水,不要用...  相似文献   

20.
陈淑玲 《齐鲁渔业》2007,24(1):44-44
鱼类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预防非常重要。若在鱼种放养前对鱼体进行药浴,就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1常用消毒药物1.1高锰酸钾药液可杀灭鱼体表及鳃上的细菌、原虫和单殖吸虫等,但不能杀死形成胞囊的孢子虫。药液应现配现用,具体做法是:选用含有机质较少的清水,用浓度为10~20×10~(-6)的高锰酸钾溶液背光药浴10~30分钟。1.2漂白粉药液可杀灭鱼体表及鳃上的细菌。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配制成浓度10~20×10~(-6)溶液药浴10~30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