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广优化梯田建设技术 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广优化梯田建设技术 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杨万宏,孙贵,杨国雄,王守俊(甘肃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兰州 730030)水平梯由建设优化技术(以下简称优化梯田),是指在总结吸收多年来水平梯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田区规划、田块设计、施工管理、土壤培...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坡耕地面积虽然仅占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3.15%,但其土壤流失量却占全省土壤流失总量的35%以上。对坡耕地实行梯田化改造,可以增加土壤水库库容,提高降雨径流的就地拦蓄入渗率,是旱作农田增产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对甘肃省梯田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土壤、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地形地貌等自然因子及农村人口密度等社会因子,把甘肃省梯田划分为黄土区(Ⅰ)、土石山区(Ⅱ)2个一级梯田类型区和陇东黄土高原区(Ⅰ_1)、陇中黄土丘陵区(Ⅰ_2)、陇南西礼徽成丘陵盆地区(Ⅰ_3)、甘南高原草原区(Ⅰ_4)、陇南土石山区(Ⅱ_1)、河西南部土石山区(Ⅱ_2)6个二级梯田类型区,全面掌握了不同分区梯田建设现状、现有坡耕地和低标准梯田的资源量。对各类型区梯田建设潜力和发展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甘肃省建设高标准梯田,提升耕地质量,确保粮食安全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定西县推广优化梯田效益显著史海滨(甘肃省定西县关川河流域治理指挥部743000)马忠孝(定西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总站)定西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每年输入黄河泥沙1800多万t。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该区域生态环境恶...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土保持》2010,(7):F0002-F0002
2010年6月9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在天水市召开全省梯田建设现场会议。副省长泽巴足出席会议并讲话,省长助理夏红民主持会议,省政府副秘书长石卫东等出席会议。会议总结了全省梯田建设的经验,全面分析了梯田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安排部署了2010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的梯田建设工作。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土保持》1994,(8):29-29
肖咀乡优化梯田建设成效与经验合水县水土保持工作站(745460)肖咀乡位于甘肃省合水县西南部,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全乡2018户,11838人,3892名劳动力,总耕地面积2356hm2,其中坡耕地977hm2,水平梯田1446hm2,人均耕地0.2...  相似文献   

6.
利用实测地形图进行梯田的优化设计刘世生(甘肃省陇南地区水保局.武都县746000)为了探索梯田优化设计的新方法、新路子,我们于1992年在成县抛沙镇广化村进行了梯田优化设计示范,尝试在实测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础上来完成梯田的优化设计。示范期间,通过外业...  相似文献   

7.
梯田土壤水肥蓄积与农作物产量的动态变化刘和斌,年永录(甘肃省农科院旱农所,兰州730070)修建梯田是坡地保持水土、培肥土壤、改造低产田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自1986年以来,甘肃省定西县高泉村坚持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每年新修梯田27hm2左右,到199...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水土保持梯田整治工程中的不足,研究提出了"前埂后沟+梯壁植草+反坡梯田"坡面工程优化配置技术,并对该技术的建设原理、技术要点进行了说明,最后结合建设实践,对该技术的蓄水保土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水土保持坡面综合整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从工程前期规划审批、施工进度控制、竣工检查验收、效益监测评价等环节远程宏观管理梯田工程,甘肃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联合陕西省通软软件科技公司、北京共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甘肃省梯田建设管理系统。介绍了梯田建设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阐述了其基本功能,展示了应用成效。该系统的开发应用解决了当前甘肃省梯田工程建设管理参与部门多、建设任务重、管理难度大的实际困难,推进了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数据化、系统化、网络化进程,提升了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秦州区依托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等项目,大力开展梯田建设,目前全区梯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农田面积累计达到3.18万hm2,人均0.09hm2。秦州区梯田建设的做法和经验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建立机修梯田长效机制,实现梯田建设机械化;注重建设规模,创建精品工程;创新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完善管理运行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强化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提高工程质量。提出了该区梯田建设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