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菇菌丝优化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研究不同营养因子与培养条件(pH值、温度)对草菇4个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无机盐为硫酸镁,植物生长素为萘乙酸,最适培养温度为30℃~35℃,最适pH值范围为7.0~11.0.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基组分为蔗糖20.0 g·L-1、蛋白胨5.0 g·L-1、硫酸镁1.5 g·L-1、萘乙酸5.0 mg·L-1、马铃薯200 g·L-1.  相似文献   

2.
对蛹虫草二级菌种液体发酵培养的菌丝体干重为重要指标,从温度、装液量、pH、培养基成分及用量比例方面对蛹虫草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筛选出其最适培养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液体发酵培养基各组分最佳用量为:蔗糖30 g·L-1、蛋白胨2.5 g·L-1、K2HPO41 g·L-1、MgSO40.1 g·L-1.该结果为后续...  相似文献   

3.
固体培养基上蛹虫草菌丝体生长情况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固体培养基对多个蛹虫草菌株的菌丝体进行培养,观察菌株差别、温度高低和培养基成分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4±1)℃培养的菌丝长势比较好;菌株间的菌丝萌发时间和萌发后的菌丝浓密程度差别较大;菌丝萌发后的一段时间内,菌落直径增长速度呈逐步加快的趋势;培养基间、菌株间的菌丝长满培养皿所需时间差异显著;PDA培养基中添加蛋白胨等附加成分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其中添加配比为蛋白胨3.00g·L-1、鸡蛋15.00g·L-1、KH2PO41.00g·L-1、MgSO41.00g·L-1和复合维生素0.04g·L-1的培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银丝草菇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其菌丝体液体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银丝草菇菌丝体生长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L-1、蔗糖10 g.L-1、酵母粉2.5 g.L-1、蛋白胨2 g.L-1、KH2PO4 2.5 g.L-1、MgSO4.7H2O 1.5 g.L-1、VB1 8 mg.L-1,pH自然。培养温度28℃,周期168 h,其菌丝体生物量可达11.54 g.L-1。  相似文献   

5.
采用L_9(3~4)正交设计方法筛选血耳菌丝体液体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以血耳Tremella sanguinea菌丝体的生物量为测量指标,对血耳菌丝体液体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血耳菌丝体液体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蔗糖7.5g·L-1、麦芽糖7.5g·L-1、麦麸7.5g·L-1、牛肉膏3.5g·L-1、MgSO4·7H2O0.5g·L-1、KH2PO41.5g·L-1、VBl4mg·L-1,pH自然。28℃培养96h,其生物量可达4.29g·L-1。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确定了变异菌株平菇泰山-20BY,探讨了在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 H值等条件下对变异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4℃~26℃,最适p H值为6~7,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L~(-1)、蛋白胨10 g·L~(-1)、KH_2PO_43 g·L~(-1)和Mg SO_40.5 g·L~(-1)。  相似文献   

7.
桑黄液体发酵培养基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桑黄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不同营养组成对桑黄菌丝生长的影响。以菌丝生物量和多糖产量为主要指标,对桑黄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出了桑黄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适氮源为麦麸,最佳碳氮比为20:1;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50g·L-1、麦麸50g·L-1、KH2PO42g·L-1、MgSO41g·L-1、VB1300μg·L-1、VB2400μg·L-1。  相似文献   

8.
从西藏林芝市觉木沟采集到一株野生蘑菇,编号为HGHZ01。为明确该菌株的分类学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结合形态特征及ITS序列聚类分析对其进行了鉴定,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了不同因素对该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的形态特征与灰白亚侧耳相符,与灰白亚侧耳ITS序列一致性达99%以上,并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一支,确定该菌株为灰白亚侧耳(Hohenbuehelia grisea),是西藏新纪录种。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株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果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最适pH为9,最适温度为25℃。正交试验表明,该菌株最佳生长条件组合为果糖20 g·L-1、酵母膏2 g·L-1、pH 9、温度25℃。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省临沧市蚁巢伞中分离获得的菌株0820-003为供试材料,根据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子鉴定分析,确定其分类学地位,并设计3种不同液体培养基,筛选其最佳液体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该菌株0820-003为小果蚁巢伞Termitomyces microcarpus (Berk.&Broome) R. Heim,在3种配方中,适合菌株0820-003生长的液体条件为配方C,即土豆200 g、葡萄糖20 g、酵母菌2 g、蛋白胨1 g、KH2PO41.0 g、MgSO41.0 g、维生素B110 mg,加水至1 000 mL,pH自然。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暗褐网柄牛肝菌母种配方,合理利用松针资源,以暗褐网柄牛肝菌为试验材料,松针浸出物为主要添加物之一,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合的方法,筛选出暗褐网柄牛肝菌的最佳母种培养基.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松针浸出液25 g·L-1、葡萄糖10 g·L-1、马铃薯100 g·L-1、蛋白胨2 g·L-1、琼脂粉16 g·...  相似文献   

11.
以新分离的蝉花(Cordyceps cicadae)CC1504为试材,通过真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确定菌株的分类学地位;利用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蝉花产纤溶酶的能力,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其液体发酵产纤溶酶的最适碳源和最适氮源;以正交实验优化菌株产纤溶酶的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ITS序列进化树分析确定了该菌株的分类地位为蝉花;该蝉花产纤溶酶的最适碳源为乳糖,产酶水平为248.95U·mL~(-1),其次是甘油,为198.94U·mL~(-1);蝉花产纤溶酶的最适氮源为蛋白胨,产酶水平可达240.68U·mL~(-1),其次是酵母膏,为89.23U·mL~(-1);获得的最佳培养基碳氮源组成为:乳糖10g·L~(-1)、蛋白胨10g·L~(-1)、酵母膏3g·L~(-1),可发酵获得的纤溶酶水平达262.05U·mL~(-1)。  相似文献   

12.
2株优良天麻共生蜜环菌生长条件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出2株昭通本地天麻共生蜜环菌(SNA03、SNA04)菌索生长的最佳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进行筛选,以生物量为考察指标。2株菌菌索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暗培养下菌索生长速度最快;单糖(葡萄糖)为2菌株生长的最佳碳源,有机氮中的酵母膏和蛋白胨为最佳氮源,最适无机元素为K2SO4(SNA03)和KH2PO4(SNA04),最适维生素为VB2;最佳营养条件组合为葡萄糖∶酵母膏∶K2SO4(SNA03)或KH2PO4(SNA04)∶VB2=15g·L-1∶3g·L-1∶2g·L-1∶0.005g·L-)1,氮源(酵母膏)是影响菌索生长的最主要因素。来自昭通的2株天麻共生蜜环菌对营养和环境条件的要求基本一致。最佳生长条件的确定,对昭通蜜环菌快速工业化制种及天麻的大规模生产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榆干侧耳菌丝培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研究了榆干侧耳菌丝的培养特性。结果表明,榆干侧耳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果糖、甘油与葡萄糖;蛋白胨、黄豆粉、酵母膏、玉米粉、麸皮为氮源均适合榆干侧耳生长;最适微量元素为MgSO4与MnSO4,CuSO4抑制菌丝的生长;VB1、VB2、VB6、VC、肌醇均适合榆于侧耳的生长;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5℃;最适pH7.83;适当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榆干侧耳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一株木薯渣野生型草菇菌株菌丝生长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株从木薯渣发酵堆上分离的野生型草菇菌株V木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营养因子、培养条件及木薯渣含量对该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型草菇V木菌丝生长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酵母粉,无机盐为MgSO4·7H2O,最适培养温度为30℃~35℃,最适初始pH值范围为6.0~8.0;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酵母膏4.0g/L,蔗糖10.0g/L,MgSO4·7H2O0.40g/L,马铃薯200.0g/L;利用木薯渣作为主料培养草菇菌丝选用50%~70%木薯渣含量较合适。  相似文献   

15.
真姬菇母种培养基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韶菊 《北方园艺》2010,(5):181-183
分别以PDA培养基和玉米粉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改变培养基中各成分的含量并确定真姬菇菌丝体生长需要的最适碳源物质和适宜氮量,测定真姬菇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适于真姬菇菌丝体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玉米粉2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MgSO41 g,KH2PO41 g,蛋白胨1 g。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比、无机盐及其浓度对白灵侧耳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灵侧耳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最适碳氮比为20:1;促进菌丝生长的最适KH2PO4、MgSO4浓度分别为0.3%、0.1%;最适NaCl、KCl、CaSO4·2H2O浓度均为0.5%;CaSO4·2H2O对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H3BO3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最小;ZnSO4·7H2O对白灵侧耳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适合虫草素积累的蛹虫草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蛹虫草液体发酵中适合虫草素积累的培养基和发酵培养条件,以半定量薄层色谱法为检测手段,以虫草素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选的方法,最终优选出的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15 g·L-1、葡萄糖20 g·L-1、磷酸二氢钾1 g·L-1、七水合硫酸镁0.5 g·L-1、维生素B110 mg·L-1、荼乙酸2 mg·L-1.优选出的培养条件为发酵液pH7,培养温度25℃,光照时间12h.  相似文献   

18.
以树舌发酵液提高离体小鼠肝组织的糖耗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碳源、氮源、生长因子、pH以及无机盐对树舌发酵液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的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并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树舌发酵液生长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5 g.L-1、甘露醇5 g.L-1、蛋白胨1 g.L-1、硫酸铵1g.L-1、硫酸亚铁0.5 g.L-1、氯化锌0.5 g.L-1、氯化钾0.5 g.L-1。树舌发酵液在28℃、150 r.min-1发酵培养5 d,发酵液糖耗量可高达到88.62%,明显高于未优化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优化试验分别对六妹羊肚菌的母种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的最佳母种培养基组合为可溶性淀粉20.0 g·L-1、蛋白胨5.0 g·L-1、KH2PO42.0 g·L-1、叶酸10.0 mg·L-1;最佳母种培养条件为透光率20.0%、pH 6.5、温度26.0℃.通过对母种培养基及培养条...  相似文献   

20.
采用平皿培养方式探索一株野生巨大口蘑菌株菌丝适宜生长条件.试验结果,该菌株的菌丝生长最适培养温度为30℃,培养基最适pH为6,碳源为果糖,氮源为牛肉膏或酵母膏,适宜维生素为VB2、VB6,无机盐 MgSO4、KH2PO4、KCl、CaCl2、ZnSO4、FeSO4对菌丝的生长均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