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槟榔是海南三大特色热作经济作物之一,是海南热带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海南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槟榔黄化病的严重发生,成为阻碍槟榔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海南槟榔黄化病的发生现状、发生原因及症状规律,进而针对性提出综合防控对策,以期帮助种植户更好地应对槟榔黄化病的发生,并稳定槟榔种植生产。  相似文献   

2.
槟榔是海南省第二大特色经济作物,黄化病已成为海南省槟榔生产中最大的限制因素,但对黄化病"该防"还是"该治"一直存在争议,造成传染性的黄化病仍在海南不断发生蔓延。本文对如何正确识别传染性的槟榔黄化病、防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正确的防控方法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期为更好的控制海南槟榔黄化病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海南槟榔黄化病发生情况初步调查及蔓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8个市县60个槟榔种植园的黄化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槟榔黄化病蔓延的原因,并就病害的防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海南在砍除病树防控槟榔黄化病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部分群众认识不够,行动不力,辨别病害技术水平低,部分地方抓砍除病树示范园工作的力度不够等问题。今后应广泛宣传,提高认识,推广辨别病害技术,抓示范点,以点带面,发动群众砍除槟榔黄化病树,保护海南槟榔产业。  相似文献   

5.
槟榔黄化病是一种由植原体引起、严重危害槟榔生产种植的毁灭性传染性病害,现正日益严重威胁海南槟榔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槟榔病理性黄化病是一种由植原体引起的病害,已严重影响海南槟榔产业的发展。利用定点定株采样法和巢式PCR方法,探讨季节变化与槟榔黄化植原体病原在叶片中的消长关系。结果表明,叶片内的槟榔黄化植原体含量周年发生消长,与温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海南槟榔黄化现象日趋严重,严重影响槟榔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作者通过田间实际调查,认为槟榔生理性黄化在海南也普遍发生,并分析了槟榔生理性黄化发生的原因,提出了槟榔生理性黄化的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8.
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海南槟榔黄化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海南槟榔黄化病。结果表明:槟榔黄化型黄化病病株样品分别用2组植原体(Phytoplasmas)通用引物(R16mF/R16mR2、R16mF2/R16R2和1067/1068)测定,均出现特异的Phytoplasmas DNA谱带,呈阳性结果;而健康植株相应组织样品(对照)和其它样品则均未出现上述谱带,呈阴性反应。因此,黄化型的槟榔黄化病病株组织内存在植原体,植原体是导致槟榔发生黄化型黄化病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9.
为摸清海南槟榔种植区发生的病虫害种类,对海南省屯昌县、琼中县、儋州市、乐东县、保亭县、定安县、琼海市、文昌市、万宁市、陵水县、三亚市等槟榔种植区的病虫害进行了系统调查与鉴定。结果表明,海南槟榔种植区的病害有8种,分别是黄化病、炭疽病、细菌性条斑病、芽腐病、烟煤病、藻斑病、地衣病和寒害,其中主要病害为黄化病、炭疽病和细菌性条斑病;害虫有15种,分别是红脉穗螟、椰心叶甲、红棕象甲、黑刺粉虱、螺旋粉虱、椰子坚蚜、考氏白盾蚧、椰圆蚧、褐圆蚧、角蜡蚧、基斑毒蛾、大蓑蛾、海南土白蚁以及未能鉴定到种的一种露尾甲和一种蛞蝓,其中主要害虫为红脉穗螟和椰心叶甲。针对槟榔主要病虫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槟榔病害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南省槟榔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9%(未计台湾省),槟榔业为海南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但其发展目前受到了黄化病等病害的影响。为此,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逐一列举了海南槟榔各主要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以期帮助做好病害防治工作,提高槟榔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海南省定安县翰林镇槟榔黄化病情及发展趋势;方法:规范设立调查点,随机采样和分子鉴定;结果:调查地区槟榔园染病率为22.22%,槟榔黄化病发病率为13.19%,病情指数为7.86;结论:2014年该镇槟榔染上黄化病,2016年该病传播界面已经越过了翰林镇向北边乡镇传播。海南槟榔黄化病扩展呈加速趋势。  相似文献   

12.
槟榔是海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对保证并提高槟榔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海南省槟榔黄化病重发,并呈继续恶化态势,致使海南槟榔的产量和品质下降。本文分析了槟榔黄化病的病因,根据其发病症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槟榔(Areca catectu L.)属棕榈科多年生药用植物,原产东南亚,在我国除台湾和海南外,云南、广西、广东和福建南部地区亦有种植。槟榔黄化病是由植原体(Phytoplasma)引起的一种慢性病害,现已遍及印度、中国等大部分槟榔生产国主产区,造成槟榔的大面积减产绝产以及大面积砍伐,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槟榔黄化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植物诱抗剂对槟榔黄化病的防控效果,选用5%氨基寡糖素水剂、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0.5%几丁聚糖水剂、8%宁南霉素水剂、0.5%葡聚烯糖可溶粉剂和2%香菇多糖水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种植物诱抗剂对槟榔黄化病均表现出一定的防控效果,其中8%宁南霉素水剂防效最高,末次药后60d和150d的防控效果分别为58.60%和61.08%,与其他药剂处理的防效差异显著,在槟榔生产中可作为防控黄化病的推荐药剂。  相似文献   

15.
杨海中 《农业科技通讯》2022,(5):312-313+317
近年来,海南琼中槟榔黄化症状普遍发生,严重影响槟榔产业健康发展。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田间调查监测,系统分析生产上导致“黄化”症状的原因,提出了防控策略,以期为槟榔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由槟榔黄化植原体(arecapalmyellowleafphytoplasma,AYLP)引起的黄化病和槟榔隐症病毒1(Areca palm velarivirus 1, APV1)引起的黄叶病毒病是危害槟榔树最严重的两种病害,对海南槟榔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建立快速的检测技术对于两种病害的预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多重PCR(Multiplex PCR)技术同时检测AYLP和APV1,即AYLP巢式PCR第一轮结束后,再使用一次多重PCR对两种病原同时进行扩增,最后进行电泳观察结果。结果显示,通过对多重PCR浓度体系和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在一个体系中成功扩增出AYLP和APV1,得到525和311 bp两条特异性大小条带。多重PCR检测与单一PCR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并且与单一PCR检测方法比较,多重PCR方法精简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显著降低了检测成本,为槟榔黄化病和黄叶病毒病的常规诊断提供了新方法。因此,该技术在AYLP和APV1常规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槟榔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由槟榔黄化病等引起的"黄化灾害"问题日趋严重,造成广大种植户丧失信心,严重制约了槟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准确甄别不同病害,于2018—2020年在万宁、琼海、文昌等市县进行了系统调查,共发现槟榔病害16种,将其中7种病害(黄化病、隐症病毒病、炭疽病、坏死环斑病毒病、坏死梭斑病毒病、细...  相似文献   

18.
海南槟榔产业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槟榔(Areca catechu Linn.),为我国四大南药之首,具有固齿杀菌、消积化食、消脚气及驱虫等功效.中国引种栽培槟榔约1500多年的历史.目前,海南槟榔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海南省东部、中部和南部山区200多万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本文通过阐述海南槟榔的生产情况、主要槟榔种类、产业经营情况,分析和提出了现阶段海南槟榔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相应对策,以期促进海南省槟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槟榔黄化病病原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化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槟榔生产种植的毁灭性传染性病害,目前主要在印度和我国槟榔主产区发生。本文从非生物与生物因素两方面对槟榔黄化病病原认识过程及检测方法进行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20.
海南槟榔产业格局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槟榔在海南有近千年种植的历史,是海南第二大经济作物,在海南广泛种植.海南槟榔产量约占中国大陆产量的99%.海南作为槟榔生产大省,却成为湖南槟榔产业的原料供应基地,本文主要应用SWOT分析方法,对海南槟榔湖南加工的产业格局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海南槟榔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