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乌塌菜     
章泳 《蔬菜》2006,(8):9-10
乌塌菜学名Brassicaca mpestris L.ssp.chinensis(L)Makino var.rosularis Tsenet Lee,别名塌菜、塌棵菜、塌地菘、太古菜、黑菜等,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是常规二倍体小白菜,英文名为savoy,原产中国,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乌塌菜叶色浓绿、叶片肥嫩,口感清新爽脆,可炒食、作汤、凉拌,色美味鲜,营养丰富。尤以秋栽一茬,经霜雪后,味更美而著名,被视为白菜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2.
在植物学分类上,乌塌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L.)Makino var. rosularis
Tsen et Lee〕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别名塌菜、塌棵菜、塌地菘、太古菜、黑菜等,
其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本文综述了我国乌塌菜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及主要种类、新
品种选育、育种技术、栽培技术、生理相关研究以及分子技术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研究成果,分析了目前
我国乌塌菜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乌塌菜别名黑菜、塌棵菜等,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以墨绿色叶片为产品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学名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L.)Makino var. rosularis Tsen et Lee ,英名采用中文音译为 Wuta-tsai,由此可见乌塌菜原产中国。乌塌菜由芸薹进化而来,其生物学特性与普通白菜接近,宋、明代的有关文献中已有记载。乌塌菜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能在春节前后收获,以经霜雪后味甜鲜美而著称。  相似文献   

4.
<正>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决定了品种的品质和育种单位、制种企业、制种户的利益。集中育苗、现代化和机械化等制种技术的改进和应用不仅可以确保生产出高产、优质的杂交种子,而且提高了制种户的收入,有助于实现制种的可持续发展。白菜类蔬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主要包括大白菜、普通白菜、乌塌菜、菜薹和薹菜等。  相似文献   

5.
白菜类蔬菜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以柔嫩的叶丛、叶球、嫩茎、花球供食用,它们分3个不同的种。白菜,叶片薄、绿色、无明显的蜡粉、叶缘波状,包括大白菜、小白菜、乌塌菜、菜薹、薹菜等;甘蓝,叶片厚、蓝绿色、有明显的蜡粉、叶缘波状,包括结球甘蓝、皱叶甘蓝、抱子甘蓝、球茎甘蓝、花椰菜、木立花椰菜、白花芥蓝等;芥菜,叶片薄、绿色、无明显的蜡粉、叶缘锯齿状,包括叶用芥菜、茎用芥菜等。在栽培学上,以绿叶为产品的小白菜、乌塌菜、菜薹、薹菜、芥蓝等也可划归绿叶菜类。  相似文献   

6.
<正>乌塌菜别名塌菜、黑菜、太古菜、瓢菜等,为二年生草本植物,以绿色叶片供食用,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淮河流域,生长期100d左右,生长适温10~20℃,耐寒力强,可耐-5℃低温,短时间-8℃也不会冻死,在江淮流域可自然越冬,在北方地区作为稀特蔬菜可利用简易保护设施栽培,经济效益较高。淮南市农科所从2006年开始,在新疆、陕西、辽宁等地推广种植乌塌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结合我们多年的推广种植经验,现将乌塌菜北  相似文献   

7.
菜薹和乌塌菜核不育位点基因频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薹(Brassi cacampestris ssp.chinensis var.utilis Tsen et Lee)和乌塌菜(B.campestris ssp.chinensis var.rosularis Tsen et Lee)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的两个变种,异花授粉,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由于迄今未能找到适宜的杂交制种手段,其杂种优势没有得到很好利用。因为菜薹和乌塌菜中缺乏好的雄性不育源,转育近缘的大白菜核不育基因,是选育其雄性不育系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8.
乌塌菜又名千叶菜,是我市秋冬季主要叶菜类品种之一,产品主要销往上海、苏州、无锡等大中城市,近年通过实施标准化栽培技术,提高了产品质量,出口量不断增加,生产效益较为显著,一般 667m2产值近4000元,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已稳定在万亩以上。现将出口乌塌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9.
淮南市农科院选育的紫色乌塌菜品种“NKHXW281”“NKHXW297”富含花青素。对比了这两个品种和传统黄心品种“淮南精品塌地乌(CK1)”和“淮南塌地乌8号(CK2)”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紫色乌塌菜在株高和开展度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富含可溶性糖、蛋白质等营养元素,而且含有大量花青素,满足了现代人对健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上海小八叶’乌塌菜在北方地区的抗冻性和露地越冬能力,采用抗冻性强的‘平度薹菜’与乌塌菜进行变种间杂交,以‘上海小八叶’乌塌菜为轮回亲本进行4代回交,从自交后代中选出抗冻性强的乌塌菜新品系‘5-15’和‘6-9’。本试验测定了新品系和亲本材料的露地越冬存活率、低温半致死温度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综合性能指数PI_(total),以期了解新品系的抗冻性及露地越冬性。试验结果表明,乌塌菜新品系的露地越冬成活率显著高于‘上海小八叶’,2年平均存活率分别达到83%(‘5-15’)和90%(‘6-9’),与父本‘平度薹菜’无显著差异。室内抗冻性鉴定结果显示,乌塌菜材料‘5-15’和‘6-9’和‘平度薹菜’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_(50)均达到-7℃以下,低于‘上海小八叶’;叶绿素荧光参数中的综合性能指数PI_(total)也反映出低温下乌塌菜材料‘5-15’和‘6-9’的光合性能要显著高于‘上海小八叶’。以上结果均表明乌塌菜新种质的抗冻性较其亲本‘上海小八叶’乌塌菜显著增强,通过对抗冻种质资源的杂交利用,可有效提高乌塌菜的越冬能力。  相似文献   

11.
白菜品种叶片色泽参数相关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维信  娄艳 《中国蔬菜》2011,1(4):35-38
用色差计和叶绿素仪对白菜亚种3个变种(普通白菜、乌塌菜和薹菜)19个品种的叶片颜色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对色泽参数进行了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间叶绿素含量及色泽参数差异显著;色泽比(h)和饱和度(C)与叶绿素含量呈一定相关性。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分为叶色较浅和叶色较深两类;绿秀、PAK、矮脚黄、塌地乌3号、精品塌地乌与日本品种夏帝、华冠、冬赏味颜色相近。用色差计检测白菜叶片颜色方法可行,并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时间短、无损伤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正>白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叶用蔬菜,包括大白菜和小白菜2个亚种。由芸薹假小尾孢(Pseudocercosporella capsellae)引起的白菜白斑病(White leaf spot)是一类常见世界性病害(PetrieVanterpool,1978),1887年首次在油菜上被报道(EllisEverhart,1887),还可为害十字花科的乌塌菜、菜薹、芜菁、萝卜、芥菜、甘蓝、花椰菜等(Inman et al.,1991)。  相似文献   

13.
寿县黄心乌     
寿县黄心乌属十字花科白菜类乌塌菜变种,亦称乌塌菜、乌菜、黑叶白菜等。黄心乌形状美观,品质优良,闻名省内外。该菜株型较小,一般单株重0.5-1公斤,植株半塌地,外叶墨绿,叶面呈均匀瘤状皱缩,叶柄白色,心叶黄色,紧抱。经霜雪后的黄心乌柔嫩多汁,体内糖份积累增多,质脆味甜,更为广大消费者所爱好:因此,古有“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今有“雪下白菜赛羊肉”之说。黄心乌耐寒性较强,是1-2月份的当家品种,到2-3月抽苔开花,一般亩产2000公斤左右,高产可达30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4.
紫菜薹在北京的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璐璐  王岩 《蔬菜》1991,(4):10-11
紫菜薹(Red tsai-tai)又叫红薹菜,红油菜薹等,其学名Brassica oampestrsi L. var. purpurea Bailey,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以采收柔嫩的花薹为商品。紫菜薹原产我国,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以湖北武汉和四川成都栽培较多,是武汉市的特色蔬菜,北京有少  相似文献   

15.
专用型薹用油菜品种介绍及市场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Brassica napus L.),又叫芸薹菜、苦菜,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所结菜籽为优良榨油原料。我国栽培的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为二年生作物。一般在秋季播种育苗,次年5月收获菜籽;春播秋收的一年生油菜主要分布在新疆西南地区、甘肃、青海和内蒙古等地。因油菜抽出花薹即油菜薹,口感脆嫩、略带苦味,风味独特,营养价值和食疗效果俱佳,堪称健康食品,逐渐为人们接受和喜爱。  相似文献   

16.
对江淮地区12个乌塌菜品种的形态特性、生长情况及产量等指标进行了观察比较和统计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合江淮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结果表明:“塌地乌2号”和“塌地乌8号”综合表现最佳,生长势强、株型美观、生长整齐、较耐抽薹、产量高,适宜在江淮流域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7.
以乌塌菜(“金牡丹”)、小青菜(“上海青”)、小白菜(“四季奶油小白菜”)3种叶类蔬菜为试材,采用水培试验法,研究了单Cd、单As、Cd-As复合污染水平对叶菜鲜质量、干质量耐受指数(TI,%)、重金属浓度和重金属转运系数(TF)的影响,以期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安全种植叶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单Cd污染、单As污染、Cd-As复合污染对供试叶菜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小青菜和乌塌菜为Cd和As耐受型叶菜,小白菜为Cd和As敏感型叶菜;乌塌菜和小青菜可食部位Cd显著性低于其它叶菜,3种叶菜地上部As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复合污染降低了乌塌菜地上部Cd浓度和根部的As浓度,但提高了小青菜和小白菜地上部Cd浓度;复合污染并没有影响供试叶菜的TF-Cd,但能显著性提升叶菜的TF-As。  相似文献   

18.
菜薹和薹菜均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的变种。起源于中国,由白菜易抽薹材料经长期选择和栽培驯化而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从日本、朝鲜等国引进了多种水菜进行适应性栽培.其中,京水菜Brassica juncea var.multisecta L. H.Bailay(又叫银丝菜、千筋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白菜亚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以柔嫩的嫩叶及白色叶柄供食)和壬生菜B.juncea var.(又叫玉丝菜、金丝芥,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以柔嫩的茎叶供食)两种水菜,因风味独特、营养丰富、适应性和抗性强,备受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20.
佼佼塌地菘     
“拨雪挑来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这是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在《冬日田园杂兴诗》中,盛赞塌地菘的名句。塌地菘,即“乌塌菜”,又名“塌菜”、“塌棵菜”,乃十字花科白菜的一个变种。“菘”即白菜的古称,因此清代吴其浚在《植物名实图考》中谓“塌地菘”是“黑叶白菜之类”,可见古人对植物的变种现象也早有认识。乌塌菜的品类甚多,按叶形及颜色,一般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