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发生的生态环境条件浅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有效地进行草地蝗虫的防治,必须摸清其生长和繁殖与生态环境条件的关系,研究表明,气温对草地蝗虫影响较为明显的是在蝗卵越冬期和孵化期。降水量太多不利于草地蝗虫的发育,但适量降水因有利蝗蝻出土可能会增加蝗虫基数。青海湖Ⅱ级湖成阶地和构造台地更有利于蝗虫的繁育,此外,土壤的温度,质地及水分和盐分含量对草地蝗虫的发生和繁育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草地蝗虫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由于受气候条件和周边地区蝗灾的影响,辽宁省一些地区的草场、农田多次遭受蝗虫侵害,且有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蝗虫种类除本地土蝗(黄颈小车蝗、星翅蝗等)外,首次出现了东亚飞蝗,密度均在每平方米30-100只,最高达到每平方米2000只以上。草地蝗虫来势猛、蔓延快,在很短时间内迅速扩  相似文献   

3.
肃南县草地蝗虫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蝗虫对肃南县草原危害较大,其发生的原因是草地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在掌握草原蝗虫发生和分布规律的情况下,结合防治经验,提出尽量减少化学防治,大力推行生物治蝗,并辅之开展化防与综合防治相结合,加强草地管理和建设,改善草地生态环境的治蝗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草地不同程度人为干扰对蝗虫发生动态的影响,为草原有害生物防制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5—8月,在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星火牧场、银浪牧场、红骥牧场分别设置轻度干扰、中度干扰、重度干扰的3个调查样地,调查样地蝗虫的种类、共有种、种群密度和种群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蝗虫种群密度调查采用样方法,使用昆虫立体罩网样方框进行调查;种类调查采用样方框法与扫网法相结合的方法。每周调查1次,共调查12次。[结果] 3个样地共有蝗虫11种,不同程度干扰下优势种均为中华稻蝗,共有种为中华稻蝗、毛足棒角蝗、宽翅曲背蝗、大垫尖翅蝗、白边雏蝗、中华剑角蝗、笨蝗、黄胫小车蝗;重度干扰、中度干扰和轻度干扰的草地,蝗虫种类数分别为9种、10种、10种。蝗虫种群总密度由大到小顺序为重度干扰(5.10头/m2)>中度干扰(4.66头/m2)>轻度干扰(3.37头/m2),差异显著(P<0.05);中华稻蝗、大垫尖翅蝗、宽翅曲背蝗、菱蝗、亚洲小车蝗种群密度在3种程度干扰草地差异显著(P<0.05)。5—8月,蝗虫种群密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草地重度干扰下蝗虫种群密度高峰期早于中度干扰和轻度干扰。[结论] 在3种人为干扰程度下,大庆市草地蝗虫优势种均为中华稻蝗;轻度干扰能够显著降低草地蝗虫种群密度,延后蝗虫数量高峰期的到达时间。  相似文献   

5.
高山草地蝗虫群落组成研究(简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鲁挺 《草业学报》2001,10(3):60-64
10种不同天然草地类型调查结果表明,蝗虫群落以雏蝗种类为主形成4种类型,雏蝗群落,雏蝗+痂蝗群落,雏蝗+闸蝗+蚁蝗群落,雏蝗+蚱群落。  相似文献   

6.
微孢子虫治蝗对草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微孢子虫治蝗是一项持续、低耗、无公害的生物治理蝗害措施,对保护草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内蒙古达茂旗草地蝗虫不同防治区昆虫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多样性研究,揭示了化学农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价了昆虫蜕皮抑制剂Cascade以及生物制剂微孢子虫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和意义;分析了主要优势种害虫和潜在的次要害虫,为组建草地蝗虫综合治理体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辽西地区气候干旱少雨、草地沙化退化严重,蝗虫灾害几乎年年发生,局部危害严重。天然草地蝗虫防治工作一直以来是草原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通常草地蝗虫大都采用化学药物喷洒防治,导致很多问题出现,如病虫害的抗药性、药物毒性残留、生态平衡被破坏等等,牧鸡治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生物治蝗方法,可有效控  相似文献   

8.
新疆地域辽阔,草地资源丰富,草原面积0.57亿hm2,可利用草原面积近0.47亿hm2,位居全国第三。由于新疆地处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为蝗虫的发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据1986~1991年新疆草原优势种蝗虫区域划分调查统计:新疆有蝗虫发生面积395.70万hm2,其中严重地区面积270.45万hm2,蝗虫发生面积占新疆草原可利用面积的8.5%。据区划调查鉴定,新疆约有蝗虫种类160余种,其中优势种蝗虫种类10多种,形成危害的蝗虫种类主要有意大利蝗、伪星翅蝗、黑腿星翅蝗、西伯利亚蝗、亚洲飞蝗、黑条小车蝗、戟纹蝗、小翅曲背蝗、宽须蚁蝗等,它们此起彼伏交替发生,严重影响着新疆畜牧业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构成,为草原蝗虫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多年来,新疆在草原蝗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的工作。本文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蝗虫综合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汇总,把牧鸡治蝗、牧鸭治蝗、人工招引粉红椋鸟控制蝗害、蝗虫微孢子虫治蝗、蝗虫痘病毒治蝗、绿僵菌控制蝗虫、印楝素治蝗等多种蝗虫生物防治技术与化学防治技术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蝗虫综合防治技术在新疆蝗虫防治中的防治效果和应用优缺点,对新疆草原蝗虫防治走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蝗虫微孢子虫病田间流行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龙  张卓然 《草地学报》1995,3(3):223-229
在内蒙古乌盟达茂旗蝗害常发区,应用蝗虫微孢子虫(NosemalocustaeCanning)后,主要优势种蝗虫,亚洲小车蝗(Oedaleusasiaticus)、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xpalpalis)、白边痂蝗(Bryodemaluctuosum)和皱膝蝗(Angaracrisspp.)等均可感染该病。应用后的当年,混合种群的感染率曲线是双峰型,后一峰值较高,表明该病原物可以自然流行于该地区内的蝗虫种群中。1993年分别对1988年、1989年、1991年和1992年应用蝗虫微孢子虫饵剂处理区进行定点取样调查结果表明:在应用蝗虫微抱子虫治蝗多年后的草场上,蝗虫种群中仍有蝗虫微孢子虫病存在,在有些年份可形成一定规模的流行。主要优势种蝗虫的平均感染率在应用后的不同年份中有差异。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蝗虫微孢子虫的应用剂量也是影响蝗虫微孢子虫病流行曲线变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1999年6月9日~17日,新疆老蝗区之一-哈密地区巴里坤县进行0.4%锐劲特飞机喷雾和5%锐劲特飞机撒播毒饵防治蝗虫的试验,通过试验我们认为,锐劲特是目前大面积治蝗的首选药物,治蝗效果显著,成本低,很适合新疆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11.
草地生态环境是草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综合草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评价的研究成果,提出按不同依据划分草地生态环境类型,阐述草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目的和原则,探讨和确定草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评价的质量标准和不同尺度上的评价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应林 《青海草业》2010,19(4):28-30,43
互助县地处青海东部农区,复杂的地理环境和草山管理权限的不明晰,使草地生态治理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就互助县草地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草地生态环境治理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国家高度重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加大人工种草力度,天然草场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但草原利用不合理,过量放牧,超载放牧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加重,在此背景下给草原鼠害的发生流行提供条件。草原鼠害是危害草地生态环境的主要害虫,一旦发生流行,不但会降低草原的载蓄量,使得优质牧草的显著下降,且还会造成草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进一步加重人、畜、草地之间的矛盾,影响草地畜牧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该文主要论述内蒙古亚克石市草原除害的防治现状,并提出草原鼠害防治的建设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草原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完整开放性的系统。近年,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草原畜牧养殖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但由于生产经营不合理,盲目扩大养殖规模,过度放牧超量放牧,造成草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草场生产能力逐渐变差,优质牧草数量锐减,有毒有害杂草丛生。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确保草原畜牧养殖产业和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可持续发展。该文深入探讨畜牧业发展对草原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出推动畜牧业发展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齐齐哈尔市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现状及草原生产能力的调查分析,指出盲目开荒、建设缓慢、管理不当、执法不严是造成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所以加大执法力度、落实承包责任制、加快摹建设速度才能使摹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草原产权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国的草原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的退化和破坏。其中,草原产权不明晰是一重要原因。通过探讨明晰草原产权对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4个机制,表明在明晰草原产权的条件下,可以形成:1.牧民自主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机制,做到政府想做而不易做的事;2.牧民集体的经济利益保护机制,排他性的产权可以使非集体经济成员不能占用草原,抑制官权在草原的“寻租”行为,有效的建立起草原资源市场;3.牧民集体内部的经济利益协调机制,我国牧区目前对承包合同执行得不够严格,使用权落实不利,应科学合理的进行草原的发包;4.利益主体的政治参与和对政府决策的纠错机制,明晰草原产权是形成利益主体政治参与的基础,同时,牧民也有能力参与社区环境保护决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青海湖区草地生态环境基本现状的调查,综合分析了该区草地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措施和对策,以促进该区草地生态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推进草地畜牧业稳步、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韩苗 《中国饲料》2021,(4):140-143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提升,假期出行旅游已成为国民重要的精神文明需求,但当前我国草原旅游业发展不够成熟,旅游活动增加对草原生态环境及牧草资源造成了一定影响,这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包含消极影响,本文通过以当前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环境承载能力为切入点,以草原生态系统一级牧草资源生长所需条件为前提,深入挖掘旅游活动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可能面临的破坏风险,从而找出草原生态环境及牧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与建议,为草原生态系统及牧草资源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破坏性开发活动的增加,青海草原荒漠化的问题日益严峻,目前,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农牧民的生活生产和经济发展,但是,草原荒漠化治理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难题。草原荒漠化治理的投融资能力以及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是解决青海省草原荒漠化,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本文初步分析了青海草原荒漠化的现状以及投融资环境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草原荒漠化治理投融资环境的机制框架。  相似文献   

20.
李周藏 《青海草业》2007,16(2):47-49,58
对兴海县草地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了加强退化草地治理,保护草地生态环境,以草定畜,加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