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稻负泥虫,在幼虫期被俗称为烟筒虫、截虫,在我国主要有两大发生区:一为东北稻区,另一为巾南部的贵州、云南、陕西、湖南、广西、广东、江西和浙江等省区,是水稻苗期主要害虫之一.多发生于新开荒的水直播稻田和丘陵山区的稻田,除为害水稻幼苘外,还为害稗草、茅草、碱草等杂草嫩芽.  相似文献   

2.
稻曲病主要为害水稻穗部的单个谷粒,一般情况下稻曲病的田间病株率在5%~15%;单穗病粒在10粒以下,产量损失3%~5%,严重时田间病株率可达40%以上,单穗病粒数多达10~30粒,可造成产量损失8.7%~45.7%.多菌灵、井冈霉素、异稻瘟净等药剂对稻曲病的防效可达83.7%以上.最佳用药时期为水稻破口前3天.  相似文献   

3.
核桃长足象甲又名核桃果象甲、核桃甲象虫。1997~1998年在湖北省长阳县部分核桃产区暴发成灾,减产50%,局部地方绝收。 核桃长足象甲寄主专一,只为害核桃。成虫、幼虫均能为害,以成虫为害最严重。幼虫只为害果实,取食果仁,造成早期落果。幼虫为害的果实,始终不变形。成虫啃食嫩叶、嫩梢及幼果果皮,不致造成大的为害。 核桃长足象甲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杂草间或表土内越冬。成虫4月中下旬开始活动,核桃萌芽后开始为害。5月初产卵于幼果上,每果产卵1粒。5月中旬为产卵盛期,卵期约10天,孵化后幼虫人果为害,5…  相似文献   

4.
稻瘟病是吉林省水稻的主要病害,各稻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流行年份一般可减产10%~20%,有的达40%~50%,严重的地块甚至颗粒无收,造成绝产。因此,加强防治水稻稻瘟是保证水稻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农业推广部门的高度重视。 应用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管理措施,但要掌握好如下几个重要技术环节。 1.要做到早期发现及时防治。目前防治水稻稻瘟病的药剂多属预防药剂,必须在病菌侵入水稻植株体内为害之前喷药,这样才能收到预期效果。进入7月上中旬是稻瘟  相似文献   

5.
稻蝗在我国分布面较广,种类较多,约有17种以上。其中,以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Thunb)在长江流域各稻区发生普遍。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玉米、高梁、麦类、甘蔗、大豆等。过去未见有关为害桑树的报道。但近几年来,笔者认为北碚蚕种场部分桑园发生较多。其为害特点是: 稻蝗以若虫和成虫咬食桑叶,受害轻的成熟叶表现为缺刻状,受害重的全部嫩叶几乎被吃光,仅留枝条和叶柄。夏伐后的桑园一旦被该虫为害,吃光一遍桑叶后再吃食另一遍,致使桑叶产量降低。 据笔者1995-1997年在北碚蚕种场康家坪桑园调查,…  相似文献   

6.
采用化学杀虫剂计算为害阈值的研究结果表明,三叶草籽象甲为害种子的阈值为10头/m~2;根瘤象甲为10头/m~2时,牧草损失5~9%。在猫尾草上,牧草育蝽为0.05-0.1头/茎,穗蝇使3~5的羽状花序(在孕穗期)开始受害时,就达到阈值。采用甲基对硫磷、地亚农、敌百虫等杀虫剂进行防治,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零日龄放鸭的研究及其在稻鸭共作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鸭共作是“亚洲共同的技术”,是一项卓越的、生态的、环保的水稻可持续生产技术,已经在亚洲的多个产稻国、我国的多个水稻产区应用推广。但现有的稻鸭共作技术,鸭苗仍需经保温育雏并提前驯水后才能放人稻田,鸭苗为7~14日龄。鸭苗从孵化场运至农家后要经保温育雏、驯水后才能放入稻田。  相似文献   

8.
稻鸭共作是“亚洲共同的技术”是一项卓越的、生态的、环保的水稻可持续生产技术,已经在亚洲的多个产稻国和我国的多个水稻产区应用推广。但现有的稻鸭共作技术,鸭苗仍需经保温育雏并提前驯水后才能放入稻田,鸭苗为7~14日龄。鸭苗从孵化场运至农家后要经保温育雏、驯水后才能放入稻田。这对于长期农牧分离、缺乏养鸭经验的稻农来说,是一件吃力而麻烦的事,不是鸭苗育雏的技术掌握不好、就是鸭苗的驯水未能做好,导致鸭苗体弱,放入稻田后成活率低,直接影响了稻鸭共作的成败。  相似文献   

9.
桑象虫(Baris deplanata Roeloffs)俗名桑象鼻虫、桑象甲、姬象虫,属鞘翅目,象鼻虫科,是一种体形较小,以成虫为害桑树冬芽及萌发后的嫩芽嫩叶的害虫,尤以夏伐后为害最甚,是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为减轻其为害,笔者对其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盘锦市大洼区荣兴镇开展稻鸭协同养殖的实践,证明采用稻鸭共育的方法种植水稻和养殖鸭类,不仅可以培养出健康、绿色环保的无公害优质稻田鸭,同时对于水稻种植也可以大大降低的化肥、农药、人工的成本,并且收获绿色,无公害的水稻,有效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本文重点研究采用稻鸭共育技术的关键技术环节,包括如何选择饲养水稻、鸭和种植水稻与稻鸭协同管理,为推广稻鸭共育技术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茶丽纹象甲的发生与测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丽纹象甲又名茶叶象甲、茶小黑象甲等,是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它除了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油茶、山茶、梨、桃、柑桔、洋槐、板栗、苹果、苎麻、辣蓼等多种林木和杂草。国内分布于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浙江、安徽、江苏等省(区)。省内已知婺源、德兴、乐平、修水、庐山、宜春、分宜、高安、万载、宁冈、上犹等县(区)有发生。国内以往对此虫的研究报道很少。本文报道该虫的发生、危害特  相似文献   

12.
在稻桑混栽地区水稻治虫慎用氯虫苯甲酰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氯虫苯甲酰胺是新开发的高效杀虫剂,对水稻鳞翅目害虫表现出速效性好和持效性长。家蚕和稻纵卷叶螟同属鳞翅目昆虫,为了探讨该药剂在稻桑混栽区水稻上使用对家蚕的安全性,2008年、2009年江苏省植保站组织海安县蚕桑站和东台市蚕桑技术指导管理中心进行了氯虫苯甲酰胺对家蚕的毒性试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稻鸭共作技术在我国水稻产区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开辟了水稻、水禽生产的新途径,是生产绿色、有机大米和鸭肉最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长期的农牧分离,我国水稻产区的农民对水禽特别是对鸭的育雏、养殖懂得很少,这给这一技术的推广带来一定的困难,江苏镇江水禽研究所从20  相似文献   

14.
稻鸭共作开辟了水稻水禽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现已在国内多个省市广泛开展起来。稻鸭共作,鸭是关键。从2000年起,镇江水禽研究所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适宜于稻鸭共作的役用鸭的选育。根据役用鸭选育的理论和目标,利用国内丰富的鸭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5.
蝗虫——一种待开发的蛋白饲料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蝗虫,俗称“蚂蚱”。它包括的种类很多,如竹蝗、棉蝗、东亚飞蝗。在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是中华稻蝗。每年5月上、中旬蝗虫的卵开始孵化,5月下旬迁入作物田中,食取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的秆颈和叶片。为害高峰期约在8月,一旦发生蝗灾,对作物产量影响很大,甚至会造成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6.
<正>天津宝坻区依托发展稻鱼、稻鳅、稻蟹和稻田甲鱼立体种养均收效显著。据介绍,稻田套养河蟹并不影响水稻的生长,反而对水稻增产具有促进作用,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正>水稻田杂草与水稻争水、争光、争肥、争地,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据测定,水稻每年因草害一般要减少收入10%左右,多的超过50%。杂草还可诱发病虫害,有的是多种病虫的中间寄主。1建三江管局水稻田常见禾本科杂草1.1稻稗一年生草本。水稻的伴生植物。叶片垂直生长、叶鞘呈青绿色、种子较大;无论其幼苗、成株及种子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从江县"稻-鱼-稻"高效综合种养技术,包括:稻田选择和设施、水稻品种选择和秧苗培育、水稻移栽定植、鱼种投放及日常饲养管理。测产表明:"稻-鱼-稻"高效综合种养模式下,每667 m2从江田鱼产量97.5 kg,头季稻产量528.5 kg,次生稻产量170 kg,经济产值7 204.8元,比单季"稻-鱼"种养模式增加850元,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9.
1994年在南京黑莓园里发现蓝卷象属Involvulus两个近似种 ,一种为黑莓小蓝毛象 (I planiuculusVoss) ,体被较多黑色绒毛 ;另一种为黑莓小蓝象甲 ,体形略小 ,体毛稀少 ,有强烈金属光泽 ,经日本森本桂教授鉴定 ,认为是新种 (种名待定 )。黑莓小蓝象甲对黑莓的危害十分严重。笔者对其发生为害习性、发生影响因素和防治方法等进行了研究。1 发生为害习性 寄主主要有蔷薇科蔷薇属 (如蔷薇、香水蔷薇、十姊妹和月季刺梨等 )、悬钩子属 (如茅莓、山莓、插田泡、蓬、光果悬钩子、掌叶覆盆子和黑莓等 )以及梨等 ,既是取…  相似文献   

20.
稻曲病是水稻抽穗扬花期极易感染的病害,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通常发病的田块减产10%-15%,严重的田块可达50%.另一方面,稻曲病病菌会严重污染粮食,人、畜食用后影响健康.掌握稻曲病的发病规律,弄清其发病原因,因地制宜采取防治措施,是减少水稻产量损失,提高水稻品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