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创新驱动的科研组织模式探索是新时期面临的新课题。结合实际,着眼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创新条件下科研组织模式的设计思路,以及创新科研组织模式的途径,并对初步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支撑.文章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阐述了其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优化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举措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省级农科院在科技创新体系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面向现代农业建设开展科技创新,省级农科院必须致力创新生态系统的打造、建立现代农业科研组织范式和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广东社会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高校不断涌现出具有应用前景的科技创新成果,为广东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传统的科研组织仍显陈旧,逐渐显现出根本性和结构性的缺陷,与国家协同创新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高校如何创新科研组织,促进学科、专业之间的融合,有效利用科技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研究阐述了广州地区高校科研组织创新的背景,通过对高校科研组织的解析,提出高校科研组织协同创新的几点建议,对高校建立科技创新协同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基于科技创新视角的广西农业组织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农业科学》2015,(5):81-85
通过调查广西农业产业经营组织、合作组织的状况,分析农业组织制度创新与农业生产、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科技创新视角的广西农业组织运行的新模式,即科研院校依托型、农技推广部门推动型、科技型企业引领型、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型等4种模式。最后提出建立和完善"三个体系、一个平台"的建议,即通过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构建新型科技培训体系以及完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等措施,充分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广西农业组织制度的创新。该研究可为科技支撑推进广西农业组织制度变革和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适应不同时期科技需求的科研组织方式创新是农业科研单位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核心与关键。文章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重点阐述了江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科技提出的新需求,以及在科研组织方式上采取的创新思路、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大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支持力度、组建卓越创新团队、强化质量效用导向、整合全省优势资源开展协同创新攻关等促进科研组织方式创新的对策,以期为全国其他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组织方式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对创新视阈下农业科研机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文章阐述了科研管理机制创新是激活科技创新活力的源泉,分析了当前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革现有用人制度、完善科研综合评价体系、策划重大成果集成、探索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等加强科研院所科研管理机制创新的建议,以期全面提升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协同创新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途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长期以来通过科研协作组的模式对协同创新进行了实践与探索。文章阐述了协同创新的内涵与模式构建,介绍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协作组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科研协作组在协同创新模式构建、项目申报、团队培养、平台搭建、成果产出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科研团队建立财务助理制度的实践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财政科技投入持续加大,财政管理改革不断深化,科研组织模式创新深入推进。特别是201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被批准实施以来,新形势下如何规范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及科研团队经费管理效能,成为该院许多研究所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该文结合工作实际,就科研团队内部建立实施财务助理制度,应对科研经费管理新挑战作了一些有益的实践与探索,并就如何实施好该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力量。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和主体,农业科研院所也应在科技创新方向、科技资源配置、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文章分析了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改革的必要性,探讨了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改革路径,并从创新科研组织形式和创新体制机制两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当前,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形成"互联网+X"创新发展模式。"互联网+科技管理"是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也是践行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文章从科技管理资源供给出发,通过整合单位批量科技管理资源,形成规范化结构数据,建设涵盖多类资源的综合性科研标准数据库,从而构建科研管理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然后基于数据库资源,开展了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构建了科研闭环系统,并探索了基于科研大数据决策支撑的科技管理服务创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单位的科技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为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生产类专业从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学校发展出发,坚持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和产学研互促共进的办学理念,将科研强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动物生产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和实践: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机构;整合校内外科教资源,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整合课内外创新创业活动,构建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激励与保障机制.系统构建了组织领导体系、支撑体系、科研训练体系和管理保障体系等“四系一体”的动物生产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2.
科技统计与科研管理创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章论述了科技统计的内容和任务,分析了科技统计对科研管理的作用:科技统计对科研管理的创新具有重要作用,是科技体制创新的依据,是科研管理的基础,是科技工作评价、考核的重要尺度,是科研管理创新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创新科研管理服务模式 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科学研究经过上百年的沉淀,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具有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基础。但一直以来,农业科技成果高产出、低转化的现象未能得到有效改善。如何创新高等农业院校科研管理服务模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农业高校科研可持续发展,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通过构建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建立基于网络化科技成果转化互动平台,组建高校科技服务公司等方法创新科研管理服务模式,对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高校科技创新开拓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4.
文章总结了"十一五"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加强重大科技成果培育的主要经验与措施,阐述了促进成果产出取得的成效,从明确科技创新方向、建立完善绩效评价制度、转变科研组织模式、开展高水平协同创新、加快发展基础研究等方面对进一步提升重大成果产出水平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科教单位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长期的创新实践中形成了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模式。文章对有关概念和文献进行了述评,结合调研,从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和创新路径不同维度,凝练梳理出3类10项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总结了其异同和特点,提出了坚持科研为生产服务的创新价值导向,将成果示范、转化作为"创新链"的重要环节,结合农业科技创新特点和规律开展创新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组织人事干部发挥群众工作法,深入了解科研一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对科技创新工程的了解与反馈情况,在组织结构创新、运行机制创新、人才引进创新等方面创新开展工作,使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技创新工程顺利高效推进。  相似文献   

17.
加强创新团队建设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创新团队是整合资源的有效组织形式,是科技创新和科研攻关的重要载体,是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的平台,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基础、关键和保障,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对策,如增强团队成员的团队意识、加强团队领军人才的培养、完善专门的团队绩效考评机制等,以期为进一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科研育人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校育人模式。科研育人能够促进高校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新时期做好科研育人工作要在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爱好,培养大学生矢志不渝的科研行为习惯,培养大学生科学严谨的学术作风等方面狠下功夫。科研育人要发挥主管部门、高等院校、高校教师及学生主体等方面作用,在强化意识、营造氛围、传授方法和科技创新知识普及等方面构建完整的科研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19.
实现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关键在于服务体系的可持续性。文章分析了重庆渝东北地区农业经济及其科技服务体系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市场为核心,以农民增收、农业增产为目标"的"科研-推广-生产-反馈-科研"农业科技服务双循环模式,并进一步提出该模式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0.
跨学科研究项目组织模式是目前形式灵活、成本较低的比较适合高校开展跨学科研究的组织模式,已经成为大学内部进行科研创新的重要形式。跨学科研究项目组织模式与其他跨学科科研组织模式或单学科研究项目组织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影响高校跨学科研究项目组织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五个方面,并从跨学科研究应与传统学科相辅相成;科研团队成员的协同创新;制定相对公平的评审程序;给予相应的制度保障;搭建跨学科横向科研项目的交流平台;建立有效的问题解决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