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为例,通过分析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运作三种模式,总结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在区域农业发展中的优势,农业科研单位要充分发挥自有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区域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文章结合我国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建设实际,从理论与实践上,论述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了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总结了目前农业技术推广评价在评价指标选取与研究视角2个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以此作为构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和借鉴。然后,基于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平衡计分卡思想,同时考虑农技推广机构与农户2个角度,以顾客、业绩、内部管理、学习与创新为4个维度,设置了推广对象满意度、推广效益等6个一级指标,农户满意度、涉农组织满意度等10个二级指标,龙头企业满意度、一般农户满意度等22个三级指标,并在最后提出了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农业院校拥有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农业科技信息优势,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力量。但受传统体制壁垒制约,农业院校有组织的技术推广与服务长期游离于政府主导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之外,其优势发挥缺乏长效机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宝鸡市人民政府探索推进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过程中,创建了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以大学科技力量为依托,布局在农产品集中产区,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体制壁垒,实现了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直接对接,效果明显。通过分析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形成的背景、运行机制模式及效果、存在问题等,揭示其中的规律和值得汲取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信息服务模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农村信息服务中,除去信息传播手段问题,更重要的是信息服务的质量。如何将有效的科技信息传到农民手中,使科技信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陕西省宝鸡市信息中心,创建的多元信息传播主体相结合的多种形式信息服务模式——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信息服务模式,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农户的信息需求,调动了农户的信息需求意识,提高了农户使用信息和利用的能力,使科技信息带动农民致富成为现实。本文就宝鸡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信息服务模式进行分析,认为该模式为我国农村信息服务解决“最后一公里”工程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建立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一种新的尝试,在现实的运作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程度、科技资源的禀赋以及农民接受水平的不同,政府主管部门在选择合适的运行模式时,应尽量做到因地、因时、因人合理制定相关政策,才能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四川农业大学现有农业信息传播体系—专家大院为个案,重点选择名山茶叶专家大院为例,找到了关于名山茶叶专家大院农业技术在农村、农户中推广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技成果只有通过转化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重要纽带。文章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开展的院县共建科技专家大院成果推广模式为例,阐述了其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保障体系建设及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简述了其在增强科技支撑作用、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完善支持院县共建科技专家大院建设的政策措施、建立多元化支持院县共建科技专家大院建设的投入机制等对策和思路,以期进一步加强院县共建科技专家大院建设。  相似文献   

9.
对改进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2004年6月下旬开始,笔者分别对部分试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了调研,调研重点是了解试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项目执行情况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通过调研,初步了解部分试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项目执行和园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些做法,以及项目执行所取得的成效。为进一步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的建设,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服务体系,改进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特向国家农业和科技管理部门的领导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专家依托大院深入农村,用自己的知识奉献农民,根据农民的需求服务农民,他们凭聪明才智、贡献精神和服务实效,使群众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和实惠。  相似文献   

11.
2月7日至8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喻大昭、高春保等研究员深入到襄阳、枣阳等湖北省小麦主产县市生产一线指导科技抗旱工作.与当地共建专家大院的驻点专家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一同参加了科技抗旱的田间地头分析工作。由于持续干旱,我国春季农作物生长普遍受到影响,特别是北方各省受灾尤为严重。最近,国家启动了一级抗旱应急响应,全面应对目前的抗旱保收工作。  相似文献   

12.
初步介绍了我国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几种主要模式,重点阐述了福州市晋安区农业专家大院的建设实践及主要成效,对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建设过程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专家大院型农业技术服务新体系,是2003年从陕西杨陵率先发展起来的,遂引起科技部、农业部等多家单位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我省德阳市于2004年在广汉建立了小麦专家大院、水稻专家大院,在中江建立了甜油桃专家大院,以及2005年建立的食用菌专家大院、水果专家大院、水产专家大院、畜牧专家大院等,2年间共建立了11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制定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调研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广西农业科技创新的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采用研讨法邀请专家召开专家座谈会,研讨、论证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框架结构与重点任务。【结果】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由农业科技研发体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成。重点任务是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研发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向基层转移聚集。【结论】总结提出的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与重点任务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可为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相关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制定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调研考察和问卷调查的疗法调查广西农业科技创新的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采用研讨法邀请专家召开专家座谈会,研讨、论证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框架结构与重点任务。【结果】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由农业科技研发体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成。重点任务是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研发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向基层转移聚集。【结论】总结提出的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与重点任务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可为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相关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构建天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的背景、目的、意义及现状,系统总结了其创新之处在于实现了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组织的集成,以项目为载体实现了专家和企业、农户实质性的结合,并从制定优惠政策、深化产学研联盟、完善运行机制及加强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业专家大院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战略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重大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总体目标、结构功能、建设重点和保障措施等战略构想.并就构建中国农业科技广西创新中心、试验站、企业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等创新体系内容进行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8.
滁州市滁菊科技示范专家大院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滁州市通过建立滁菊科技示范专家大院建成科技平台,有效地转化科研成果为生产力,实施了科技创新,打造出滁菊品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农业专家大院与农民进行科技对接的运行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福建漳州、四川乐山、湖南望城、黑龙江哈尔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为研究个例,分析了4种农业专家大院与农民进行科技对接的特点与成效。  相似文献   

20.
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宝鸡市农业部门在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中,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通过创建农业专家大院,充分发挥专家的智力优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技术推广,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