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团头鲂是一种野生的草食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淡水养殖品种。 60年代初我国科技工作者易伯鲁等对团头鲂的繁殖、饲养管理方法等进行了研究,证明团头鲂可以作为新的养殖对象。 80年代已在南方很多省、市大面积推广养殖,并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效果。北方地区池塘养殖团头鲂起步晚。 1991年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省科委“池塘主养团头鲂试验研究”科研项目,经过 4年的研究和多年的推广应用,已经摸索出一套适合北方寒冷地区池塘养殖团头鲂的高产技术,并已初具规模。池塘主养 1龄团头鲂鱼种可达 300千克 /667米 2以上,主养 2龄团头鲂鱼种和…  相似文献   

2.
池塘主养团头鲂鱼种高产技术为适应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的需要,我们于1990~1991年进行了“池塘主养团头鲂高产技术”试验。通过省级验收、鉴定,19.59亩水面,总净产鱼种13134kg,平均亩净产鱼种670.04kg,其中团头鲂亩净产397.5...  相似文献   

3.
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域中的团头鲂种质资源久已被沿湖诸县水产养殖界开发利用,并随鱼苗市场的发育,其养殖范围不断扩大。本文就我们在1995年和1996年进行的池塘主养和混养鄱阳湖团头鲂的试验情况作一总结。1养殖时间1996年3月20日至12月1日,历...  相似文献   

4.
马文辉 《水产养殖》2009,30(6):17-18
甘肃永靖县属高原地区,平均海拔2000m,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多年来池塘养殖主要以鲤鱼为主。近几年来,养殖效益连年下滑,而养殖团头鲂的成本低于鲤鱼,市场需求量大,成为替代鲤鱼的当家品种。而优质大规格团头鲂鱼种,严重短缺,外地调运成活率低,成本高,为了解决鱼种自给,于2007年进行了团头鲂鱼种池塘高密度养殖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团头鲂又称鳊鱼、鲂鱼、武昌鱼等,属鲤形目、鲤科,体呈菱形,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已成为水产品市场的畅销品种.滁州市福家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为安徽省省级水产良种场,以苗种繁育和团头鲂鱼种养殖为主,近年来由于养殖技术落后等原因,团头鲂鱼种培育单产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11年池塘养殖团头鲂鱼种均产量仅有340 kg667 m2,为充分发挥养殖水面的生产潜力,提高鱼种养殖产量和效益,2012年在滁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的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下,该公司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开展了池塘养殖团头鲂鱼种高产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高产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金梁 《科学养鱼》1994,(10):21-21
三角鲂与团头鲂养殖对比试验总结三角鲂和团头鲂是鲤科鳊亚科鲂属中的二种经济鱼类。团头鲂原产地是湖北省的梁子湖,1960年开始池塘养殖,1964年始在国内推广。三角鲂分布钱塘江中下游水系,以杭州、富阳、兰溪等地为多。三角纺池塘驯养工作在我省目前刚起步.为...  相似文献   

7.
孙长江 《内陆水产》1996,21(6):10-11
池塘主养团头鲂高产技术孙长江(山东省博兴县水利水产局256500)为改革团头鲂以往只作为搭配品种的传统养殖方式,改善水产品结构,大幅度提高水产品产量和效益,博兴县水利水产局承担并完成了滨州地区科委下达的“池塘主养团头鲂高产技术研究”课题。通过二年的努...  相似文献   

8.
团头鲂池塘养殖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团头鲂池塘养殖高产技术屈文俊,陈万光,祖恩普(河南省洛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471000)团头鲂是一种优良淡水养殖品种。在传统的养殖结构中,一般被搭配利用,生长潜力没有充分发挥,产量和效益也没有体现出来。1995年,洛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打破四头鲂传统养殖...  相似文献   

9.
池塘主养团头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团头鲂池塘养殖的产量和效益,1995年我们在杭州近郊玉皇渔场进行了池塘主养试验。在一只5467平方米(8.2亩)的池塘内,通过投喂团头鲂专用全价饲料和科学的饲养管理,经182天的投饲养殖,获平均规格为0.41公斤的团头鲂,每0.0667公顷(亩)产395公斤、获纯利润3031.31元,饲料系数达到1.8,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厦门市淡水养殖以养罗非鱼为主体,品种较为单一,为了调整养殖结构,丰富厦门市淡水养殖品种,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我们挑选了目前市场价格较好的彭泽鲫、团头鲂、建鲤、鲻鱼等进行池塘混养试验,并取得了初步结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团头鲂是北方地区池塘养殖的主要对象,市场需求量很大,为了保障供应,每年有相当部分种鱼和成鱼在池塘越冬.但北方地区冬季严寒,常发生越冬死鱼现象.所以规范化、廉价的、易操作的越冬技术相当重要.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团头鲂越冬技术,供广大养殖户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吴红英 《水产养殖》2009,30(7):26-27
团头鲂又称鳊鱼、鲂鱼、武昌鱼等,属鲤形目、鲤科,体呈菱形,为草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由于团头鲂食性广,养殖成本低,生长快,成活率、回捕率高等特点,已成为水产品市场的畅销品种。在池塘中主养团头鲂,掌握健康养殖技术,将取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三年累计试验面积17.75hm^2,其中池塘主养一龄团头鲂鱼种5.95hm^2,池塘主养二龄团头鲂鱼种9.83hm^2,池塘主养团头鲂成鱼1.37hm^2。一龄团头鲂,二龄团头鲂,鲂成鱼出池规格分别为19.6 ̄34g/尾,45.5 ̄76g/尾,224 ̄350g/尾。养殖成活率分别为96.6% ̄98%,93.5% ̄97.4%,74.5% ̄98%。平均每hm^2产量分别为4260 ̄5640kg,553  相似文献   

14.
团头鲂具有病害少、易捕捞、繁育简便、成活率高等特点,且因为其肉质鲜美,市场价格较高。已成为广大养殖户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我们于2010年在池塘采用配合投饵为主、辅以施肥的方法,进行池塘培育团头鲂鱼种高产试验,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经济的配合饵料饲养草鱼和团头鲂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和团头鲂是我国池塘养殖的主要品种,在传统养殖方法中,草鱼常作为主养对象,给以草类饲料,故成本低,饲养问题较易解决。但对于缺乏草类或草源不足的地区,养殖也有困难。团头鲂虽为优良品种,但仅作为养殖的搭配品种,因而限制了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杨成胜 《齐鲁渔业》2004,21(3):35-35
团头鲂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是市场上畅销的水产品。利用网箱养殖团头鲂,可以充分利用水域资源优势,提高团头鲂养殖的综合效益。在养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1955年我国渔业科技工作者开始科学移植驯化,现已成为我国主要养殖品种。团头鲂为草食性鱼类,也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在3龄以前生长较快,鱼病少。其肉味鲜美,含肉率77%以上,是食用鱼中的上品。市场销路好,发展潜力大,是调整养殖结构的优良品种。多采用池塘养殖方式。2001年我局与临沂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在岸堤水库进行网箱养殖团头鲂成鱼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团头鲂与白鲫池塘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保 《科学养鱼》2007,(8):20-20
白鲫又称大阪鲫,因其容易养殖,生长快,营养价值高,成为池塘养殖的优良品种。笔者于2006年在9.3亩池塘中以团头鲂、白鲫为主进行混养试验,取得了好成绩,现将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供养殖者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改变常规养殖对象经济效益连续滑坡的局面,进一步优化淡水养殖品种结构,于2010年7月7日引进团头鲂"浦江一号"进行池塘养殖试验。经过近一年多的养殖,取得较好的成效,现将苗种培育技术小结如下: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面积2334.5m2,平均水深1.1m,池塘东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以江苏苏南地区团头鲂池塘养殖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无锡宜兴地区、常州武进地区这两个团头鲂池塘主养区域,以单个池塘为研究对象,选择使用同一品牌饲料的4个代表不同团头鲂养殖模式的池塘,在同一个养殖年度内(2012年),依据其鱼种的放养模式、放养规格、放养密度、全年的饲料使用量、养殖周期结束时的渔获量等数据,从养殖鱼类的生长速度、增重量、经济价值增值量以及饲料效率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团头鲂池塘养殖模式下的团头鲂生长速度、饲料效率和经济效益,探讨团头鲂池塘养殖模式与养殖经济效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