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研究探索了红麻品种、播种期、收获期、肥料和密度等因子对造纸用红麻干茎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因子对红麻干茎产量与质量均有一定影响。如从4月30日至6月19日,每推迟10天播种,每亩减产干茎88.4公斤,且其细浆得率随之降低;从9月15日至10月15日,每推迟10天收获,每亩可增收干茎83~139公斤。研究还明确了每生产1吨红麻干茎需累积干物质1.288吨,需吸收 N13.2公斤、P_2O_53.402公斤、K_2O21.5公斤;在每亩留苗1~3万株范围内,红麻群体的增产作用大于麻株个体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产优质抗病强适应性广红麻新品种"中红麻1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红麻13号(原名"LC0301")系利用优良红麻材料(KB2×KB11)F1与KB11回交选育而成的一个集高产、抗病、抗倒、优质、适应性广于一体的纺织、多用途的红麻新品种,不早花、红茎、裂叶型.在2004-2006年全国红麻区域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251.31公斤/公项,比对照中红麻10号3653.33公斤/公项增产16.37%,居第二位,在常规品种中居首位.在生产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541.61公斤/公项,较对照3855.2公斤/公顷增产17.8%.表现出植株高大,皮厚,有效株数多,干茎产量和出麻率均高,抗病性强,纤维品质好.经农业部麻类纤维检测中心检测,纤维支数267支,强力316牛顿,优于对照品种.人工接菌炭疽病鉴定,病情指数为12.1,烂头率为0.8%,属于高抗类型.  相似文献   

3.
光钝感、高产红麻新品种福红航992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红航992系2003年以高产优质红麻新品种福红992种子为材料,通过宇航搭载进行航天育种,经5年9代连续选择,于2008年育成的光钝感、超高产红麻新品种.福红航992在海南冬季自然短日照条件下,播种后155天不现蕾开花,表现出极端光钝感特性.在安徽省2008年红麻联合区试中,福红航992平均干皮产量为每公顷5362.5公斤,比对照品种红引135增产21.6%,居所有参试品种第一位,于2009年通过了安徽省红麻新品种鉴定.福红航992等光钝感红麻新品种的推广,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红麻生产上的早花减产问题,扩大红麻在全球低纬度地区的推广,从而提高我国红麻的生产与综合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红麻13号(原名"LC0301")系利用优良红麻材料(KB2×KB11)F1与KB11回交选育而成的一个集高产、抗病、抗倒、优质、适应性广于一体的纺织、多用途的红麻新品种,不早花、红茎、裂叶型。在2004-2006年全国红麻区域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251.31公斤/公顷,比对照中红麻10号3653.33公斤/公顷增产16.37%,居第二位,在常规品种中居首位。在生产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541.61公斤/公顷,较对照3855.2公斤/公顷增产17.8%。表现出植株高大,皮厚,有效株数多,干茎产量和出麻率均高,抗病性强,纤维品质好。经农业部麻类纤维检测中心检测,纤维支数267支,强力316牛顿,优于对照品种。人工接菌炭疽病鉴定,病情指数为12.1,烂头率为0.8%,属于高抗类型。  相似文献   

5.
黄麻、红麻的剥皮沤洗,需首先将麻皮从麻茎上剥下,然后根据条件沤浸鲜皮或干皮。黄麻、红麻剥皮作业劳动强度大,季节性强,有一定技术要求,手工操作,工效低,每人每天剥鲜皮100~160公斤。因此剥制加工困难成为黄麻、红麻生产中的主要障碍。为解决此问题,解放后,麻区群众和科研单位创制了多种型式  相似文献   

6.
黄麻、红麻的剥皮沤洗,需首先将麻皮从麻茎上剥下,然后根据条件沤浸鲜皮或干皮。黄麻、红麻剥皮作业劳动强度大,季节性强,有一定技术要求,手工操作,工效低,每人每天剥鲜皮100-160公斤。因此剥制加工困难成为黄麻、红麻生产中的主要障碍。为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7.
红麻育苗移栽解决了我地5月下旬麦茬麻迟播低产的矛盾,保证了红麻150天左右生育期,促进了红麻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据盐亭县富驿区科技户7.54亩红麻移栽结果,平均亩产251.4公斤,比当地麦茬直播麻对照地块平均亩产148.3公斤增产69.6%。此外育苗移栽能节省用种量,一般亩用种0.75~1公斤,比直播用种量少  相似文献   

8.
实施红麻种子工程是红麻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本文概述了我国红麻种子市场现状,各地结合科研部门,加快了成果转化,通过建立良种繁育基地,采用三级良种繁育体系,确保种子质量,树立了自有的品牌.目前红麻种子市场已形成了中杂红系列、中红麻系列、红引135、湘红麻2号、粤丰1号、粤74-3,福红2号等红麻种子品牌,使红麻品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打破了过去以青皮3号为主的格局.并就实施红麻种子工程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浙江萧山市梅西乡有红麻面积8996亩,占总耕地面积70%以上。其中海涂围垦地植麻2227亩,占红麻面积的24.76%,全乡每年承担国家红麻合同任务340万公斤。1991年省市给我乡下达了“500公斤麻工程建设”的任务,要求红麻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乡政府决定将“500公斤麻方”办到围垦海涂地上。海涂围垦地离内地远达10多公里,交通不便,水利不配  相似文献   

10.
红麻育苗移栽解决了我地5月下旬麦茬麻迟播低产的矛盾,保证了红麻150天左右生育期,促进了红麻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据盐亭县富驿区科技户7.54亩红麻移栽结果,平均亩产251.4公斤,比当地麦茬直播麻对照地块平均亩产148.3公斤增产69.6%。此外育苗移栽能节省用种量,一般亩用种0.75~1公斤,比直播用种量少50%。  相似文献   

11.
高产优质造纸红麻品种的筛选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石林  刘伟杰 《作物研究》1994,8(1):33-36,41
本文对9个红麻品种的干茎产量,皮、骨、髓含量,化学成分,纸浆得率以及收获期、茎杆贮藏期与纸浆得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湘红麻2号的干茎产量最高,其次为青皮3号和湘红麻1号;湘红麻1号和湘红麻2号纸浆得率较高,纤维细胞长、胞壁薄、木质素和髓含量较低;青皮3号化学成分优良。3个品种均是较好的造纸用红麻品种。9月底至11月中旬,各品种干茎产量和纸浆得率随着收获期推迟而提高;得浆率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大庆市盐碱地种植红麻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我们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引进了红麻280×279和红麻360两个品系,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星火牧场开展引种及栽培试验.5月15日播种,平播密植,每个品系分别定苗30万株/hm<'2>争60万株/hm<'2>.试验结果表明,红麻在轻盐碱土种植,出苗整齐,田间长势繁茂,株高、茎粗、保苗株数、干茎产量、干麻皮产量分别达255.8-285.0cm和213.6-238.5cm、1.24-1.50cm和0.96-1.23cm、29.2-29.6万株/hm<'2>和54.2-56.7万株/hm<'2>、15.8-25.7t/hm<'2>和15.2-18.9t/hm<'2>、6.3-10.2t/hm<'2>和6.0-7.5t/hm<'2>.干皮出麻率为40%.同时对盐碱地红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比分析了麦茬红麻与春播红麻的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三要素吸收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麦茬红麻由于播种晚,千物质积累迟,纤维得不到充分发育,一般产量不高。但峰期积累强度大,又是麦茬红麻能够获得高产的重要生物学特性。同时,干物质分配给各组织器官的量,两者有明显的差异。对氮、磷、钾的吸收强度,麦茬红麻明显地超过了春播红麻,按生产100公斤纤维计算,前者多耗氮30%、磷40%、钾一倍左右。后期氮素营养水平高,是造成麦茬红麻经济指数不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是湖北省红麻主产县市之一。常年红麻种植面积6万亩左右(但近年来面积有所下降),单产一直在200公斤(熟麻,下同)上下徘徊。如1980~1997年全市种植红麻总面积为83.19万亩,总产169324吨,平均单产203.54公斤。为扭...  相似文献   

15.
中红麻 12 号(原名"SCS11-D4")系利用国外优良红麻种质(EV71×非洲红麻)F1与国内抗病特异育种材料SCS1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集高产、抗病、抗倒、优质、适应性广于一体的纺织、造纸用的红麻优良新品种,红茎、裂叶型、不早花.在 1999-2000 年全国红麻主产区的六省七点全国红麻区试中,平均纤维产量 3565.5kg/hm2,比对照红引 135 平均增产 17.9%.在新品系中居首位,在生产试验中较对照极显著增产,干茎产量 19009.5/hm2,较对照增产 18.6%,表现出植株高大.皮较厚,有效株数多,干茎产量和出麻率均高,抗病性强,纤维品质好.纤维品质经农业部麻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纤维支数270支,强力482牛顿,符合纺织要求.采用硫酸盐法制浆.SCS11-04 的平均干茎纸浆得率为 47.3%,高于对照.人工接菌炭疽病鉴定,病情指数为 31.9,烂头率为 7.9%,属于高抗类型.并于2006年已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16.
红麻是我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7—10万亩,最多时达15万亩。种植茬口以油菜茬和小麦茬为主,尤以油菜茬面积最大,占红麻种植面积的50%左右,但全市红麻平均单产一直在200公斤(熟麻,下同)上下徘徊。为挖掘红麻生产潜力,提高油菜茬红麻单位面积产量,近几年来,我们进行了油菜茬红麻高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杭州湾两岸麻区是全国红麻黄麻重点产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为45万亩左右,八十年代以来干麻皮单产已达400~450公斤。麻皮产量虽高,但仍不稳定,据计算,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三个十年中,平均亩产量的离散系数分别为  相似文献   

18.
我市红麻常年种植面积在7万亩左右,但单产长期在190公斤(熟麻,下同)上下徘徊,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红麻田杂草严重。据调查,危害红麻田的杂草主要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稗草、狗牙根、双穗雀稗等禾本科杂草,约占杂草总数的90%以上。近两年来,为消除草荒,在湖北省农牧厅棉麻处主持下,推广使用精稳杀得对红麻地杂草作了除草试验。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85~1986年对60个红麻品种(系)的干茎产量,皮、骨、髓比例和纤维形态等与造纸有关的性状进行了研究。初步结果表明,7804、917等品种的干茎产量和韧皮纤维含量较高、髓含量较低,纤维细胞较长,壁腔比较小,是较理想的造纸红麻品种。马里裂叶、201、7803、722、433、280等品种(系)的某些与造纸有关性状突出,可作为选育造纸用红麻新品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20.
实施红麻种子工程 促进红麻种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红麻种子工程是红麻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本文概述了我国红麻种子市场现状,各地结合科研部门,加快了成果转化,通过建立良种繁育基地,采用三级良种繁育体系,确保种子质量,树立了自有的品牌。目前红麻种子市场已形成了中杂红系列、中红麻系列、红引135、湘红麻2号、粤丰1号、粤74—3,福红2号等红麻种子品牌,使红麻品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打破了过去以青皮3号为主的格局。并就实施红麻种子工程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