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优质杂交稻两优2186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运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对优质两系稻两优2186移栽叶龄,插植密度,施N、P、K肥量等5项农艺措施进行研究。建立产量、净收入与5项农艺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农艺措施对产量和净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产量的作用主要是叶龄和施N量,对净收入的作用主要是叶龄和施P、K肥量。并经微机模拟筛选和综合分析,两优2186作为单季稻栽培时,其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措施是:4.0-4.5叶移栽、每公顷插24.0-25.5万丛、施纯N120-135kg、P2O536.0-69.8kg、K2O67.5-113.7kg。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新质源优质杂交稻"金农2优3号"高产栽培技术,运用最优设计,进行移栽秧龄、插植密度、施N量、施K量4项栽培措施试验研究,建立经济性状、产量与4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4项栽培措施对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密度和施N量能增加有效穗数,提高施K量对增加有效穗数有一定效果,延长秧龄有效穗数会有所降低,提高密度会降低每穗总粒数,提高施N量对增加每穗总粒数也有一定效果,提高施N量会降低结实率,各项措施对千粒重的影响较弱,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施N量密度施K量秧龄。经微机模拟,筛选出高产的技术措施范围:移栽秧龄为25~31d,密度为24. 3~30. 5万丛/hm~2,施纯N量127. 9~203. 1kg/hm~2,施K_2O 56. 5~196. 0kg/hm~2。  相似文献   

3.
运用最优设计,对杂交香稻泸优明占进行插植密度、施K量、施N量3项栽培措施的研究。通过建立产量和稻米品质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3项栽培措施对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项措施对产量和稻米品质都有不同程度影响。并经计算机模拟筛选出高产、低垩白粒率的优化措施:平均21.45万丛/hm2,施K2O 140.2 kg/hm2,施纯N 136.6 kg/hm2。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Ⅱ优沈98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最优设计,对杂交水稻Ⅱ优沈98进行插植密度、叶龄、施N肥量3项栽培技术措施试验,建立产量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项措施对产量都有影响,并经微机模拟筛选出综合高产的技术措施是:每亩插1.47万~1.75万丛,每亩施纯N10.3~12.9 kg,叶龄6.1~7.1叶移栽。  相似文献   

5.
运用最优设计,对Ⅱ优明86进行移栽叶龄、密度和施N量3项栽培措施研究。建立产量、净收入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栽培措施对产量、净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3项措施对产量、净收入都有影响。并经微机模拟筛选出高产高效的技术措施是:5.43~5.52叶移栽,每公顷插22.70~23.73万丛,施纯N量150.8~153.8kg。  相似文献   

6.
结合马铃薯原种生产实际,采用四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以对马铃薯原种产量形成影响较大的主要栽培措施为决策变量,建立了种植密度及N、P2O5、K2O的施用量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模拟寻优提出马铃薯原种单产最佳优化栽培措施的定量化指标。结果表明:4因子对马铃薯原种产量的影响大小程度为:种植密度>K2O>N>P2O5;该试验条件下的高产栽培农艺组合方案为:种植密度6 879~7 133穴/667m2,施N量4.59~6.28 kg/667m2,施P2O5量10.96~14.05 kg/667m2,施K2O量29.95~32.81 kg/667m2。  相似文献   

7.
杂交早稻金优2155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最优设计对杂交早稻金优2155进行密度、施N量和移栽叶龄3项栽培措施研究。建立产量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3项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龄和施N量2项措施的一次项和二次项对产量的作用都达极显著水平。密度与叶龄存在极显著的正互作效应,施N量与叶龄存在极显著的负互作效应。综合一次项、二次项、互作项的作用,3项措施对产量的作用是叶龄>施N量>密度。经微机模拟筛选出高产的栽培措施是:4.3~5.2叶移栽,每公顷插19.61万~26.13万丛,施纯N量140.1~182.6kg。据N、P、K、有机肥配施试验,增施N、P、K会不同程度增产,以N、P、K配施有利于高产。增施有机肥有利于水稻生长,会增加有效穗,但要相应减少化学N肥用量,防止N肥偏多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8.
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T优272产量与栽插密度、N、P2O5、K2O施用量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式。确立了T优272高产栽培的优化方案:在施有机肥1 500 kg/666.67 m2的条件下,移栽密度为1.48万~1.54万穴/666.67 m2,纯N施用量11.39~12.74 kg/666.67 m2,P2O5施用量10.45~11.83 kg/666.67 m2,K2O施用量7.98~10.02 kg/666.67 m2。  相似文献   

9.
奶花芸豆种植密度与施肥量优化组合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氮(N)、磷(P2O5)、钾(K2O)施用量对奶花芸豆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参数,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了产量函数模型,经计算机模拟寻优,筛选出了产量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在试验条件下,当奶花芸豆栽培密度为150000株/hm^2,施氮量300kg/hm^2,施磷量200kg/hm^2,施钾量45kg/hm^2组合时,产量可达到3833.4kg/hm^2。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种植密度、施N量、施P2O5量及施K2O量对普那菊苣鲜草产量的影响,为菊苣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2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普那菊苣秋种次年鲜草产量与种植密度及氮、磷、钾肥施用量4因子间的关系,建立普那菊苣鲜草产量与试验4因子间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解析、模拟寻优,提出普那菊苣高产综合农艺措施。[结果]普那菊苣鲜草产量≥206250kg/hm2的农艺措施:种植密度19.08万~20.54万株/hm2,每次刈割次日施纯N量82.60~97.25kg/hm2,底肥施P2O5量170.09~196.95kg/hm2,K2O量123.17~142.43kg/hm2。[结论]在普那菊苣高产栽培中,种植密度是影响鲜草产量的重要因素,其次是氮、钾肥施用量,再次是磷肥施用量,故应在合理密植、保证单位面积有足够株数的基础上,合理施用氮肥,并配合磷、钾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1.
杂交早稻汕优82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对杂交早稻汕优82进行移栽叶龄、密度、施氨、磷、钾肥用量5项农艺措施综合栽培技术研究。建立产量、净收入与5项农艺措施的回归模型,争析了农艺措施对产量和净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叶龄、密度和施氯量。5项农艺措施都会影响净收入。并经微机模拟筛选和综合分析,其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措施是2.5~5.0叶移栽,每公顷插32万~36万丛,施N93~184kg、P2O5 77~141kg、K2O93~169kg,在这范围内施氮量以取中等水平,磷、钾肥以取低水平的产量、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12.
刘珠 《农学学报》2020,10(2):45-49
为了探讨弱感光杂交稻‘元丰优86’高产栽培技术,运用最优设计,对其进行密度、施N量和施K量3项栽培措施研究,建立主要农艺性状、产量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3项栽培措施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施N量会延长全生育期;增加施K量会提高株高;提高密度会增加有效穗,增施K肥、N肥有效穗也会有所提高;提高密度和施N量都会减少每穗粒数;提高施N量结实率也会有所提高;对千粒重的影响微弱。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施N量和施K量。并经微机模拟筛选出高产的优化措施,每公顷插18.05万~24.56万丛,施K2O 64.3~116.7 kg,施纯N 76.9~137.9 kg。  相似文献   

13.
苏保 《福建农业学报》2009,24(5):443-446
运用最优回归设计,对大穗型杂交稻京福1优527进行密度和氮、磷、钾肥施用量4项栽培措施与产量、净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项措施对产量、净收入都有影响,经微机模拟筛选出高产高效的技术措施是每公顷插22万~32万丛,施肥量折算为N134.9~169.7kg、P2O542.0~71.3kg、K2O75.5~133.5kg。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优质两系杂交稻扬两优6号高产栽培技术,运用最优设计,进行移栽叶龄、密度、施N量三项栽培措施研究并建立产量与三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三项栽培措施都会影响产量.经微机模拟筛选出高产的技术措施是:6.6~7.5叶移栽,每公顷插17.2万~22.1万丛,施纯N量150.5~205.8 kg.  相似文献   

15.
运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对Ⅱ优航1号进行秧苗4叶期喷施多效唑浓度、移栽期、插植密度、施N量、施K量5项农艺措施进行研究。对Ⅱ优航1号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和各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穗数对产量作用最大,每穗粒数、结实率对产量的影响程度较低。建立产量与5项农艺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农艺措施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产量的影响主要是多效唑浓度、移栽期、密度、施N量。并经微机模拟,其高产栽培[措施是:多效唑浓度为718.7~783.1mg/kg,移栽期为7月10—12日,每公顷插25.52~26.78万丛,施纯N166.8~176.5kg、KO122.4~134.1kg。  相似文献   

16.
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4号高产栽培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案,研究黔油14号产量与栽培密度、施肥量(N、P、K)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间的数学模型,进而确立了黔油14号(黔杂96007)高产栽培合理密度和施肥量的优化方案是:密度10.84-12.4万株/hm^2;纯N施用量117.9-177.85kg/hm^2(即尿素256.32-386.64kg/hm^2);P2O5施用量152.16-171.84kg/hm^2(即过磷酸钙951-1074kg/hm^2);K2O施用量234.63-305.37kg/hm^2(即氯化钾391.05-508.95kg/hm^2)。其中N:P2O5:K2O的最佳比例为1:1:1.7。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依次是密度>磷肥>钾肥>氮肥。  相似文献   

17.
运用最优设计,对两系稻两优多系1号进行密度、秧龄、施N、K肥用量4项栽培措施研究。建立产量与4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项措施对产量都有影响。并经微机模拟筛选出综合高产的技术措施是:每公顷插14.8 ̄28.1万丛,秧龄32 ̄33d,施纯N96.9 ̄167.7kg,K2O147.5 ̄169.8kg。  相似文献   

18.
押运用最优设计,对美国黑甘薯进行密度、施N、P、K肥用量4项栽培措施研究。建立产量与4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项栽培措施都会影响产量。并经微机模拟筛选其高产的技术措施是:每公顷插5.7~7.1万株,施N125.7~219.9,P2O546.4~99.8,K2O95.1~203.1。  相似文献   

19.
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高丹草鲜草产量与种植密度(x1)、氮肥施用量(x2)、磷肥施用量(x3)、钾肥施用量(x4)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高丹草鲜草产量高于97 500.00 kg/hm2的栽培技术措施为:种植密度93 360~105 450株/hm2,施N量184.10~206.2 kg/hm2,施P2O5量165.83~194.18 kg/hm2,施K2O量96.23~109.69 kg/hm2.各因子对高丹草鲜草产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钾肥施用量>种植密度>磷肥施用量>氮肥施用量,说明,在该试验的土壤和生态条件下,钾肥施用量是决定高丹草鲜草产量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20.
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春播条件下研究黔苦2号苦荞籽粒产量与其播种量及N、P、K肥施用量间的关系.通过试验,建立了黔苦2号籽粒产量与主要农艺措施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解析和模拟寻优分析.结果表明:黔苦2号籽粒产量高于2800kg/hm2的优化栽培技术方案:播种量67.14~74.93 kg/hm2,施N量28.88~40.12 kg/hm2,施P2O5量179.11~210.89 kg/hm2,施K2O量43.94~61.06kg/hm2;试验4因子对籽粒产量影响的程度大小为播种量>施K2O量>施P2O5量>施N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