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局部湿地退化、湿地功能弱化问题,以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题,以建立资源数据信息库、实施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性修复、注重湿地生态环保问题整改、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监测等措施为抓手,探析了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安庆沿江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发挥安庆沿江湿地资源的优势和潜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遥感分析和实地调查等方法,深入分析了安庆沿江湿地资源的优势和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从调控湿地生态系统与周边陆域生态系统的耦合关系着手,提出了安庆沿江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对策:(1)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建立生态保障体系;(2)发展生态水产养殖业,优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3)开发湿地生态文化旅游,完善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3.
赵克礼  许红燕 《种子科技》2019,(14):136-137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越来越重视对自然的保护。湿地生态是地球中很重要的一个生态系统,也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资源。但是,由于人类对湿地生态的保护措施不到位,导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影响了自然环境,所以,相关人员必须要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来改善湿地生态,恢复自然环境。对湿地生态和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湿地生态和资源修复策略,以期能够保护自然环境,使人类和生物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存。  相似文献   

4.
宁夏平原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处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的宁夏平原,拥有湿地面积122988hm2,且类型多样。根据宁夏平原湿地资源的特征,分析了宁夏平原湿地存在被侵占缩小、污染严重、利用型式单一、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了合理规划,提高效益;保护生物多样性;利用氧化塘,处理污水;发展养殖、种植业;开发旅游等利于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生态学为指导思想,根据太行山区的生态系统特点,强调土地的综合性因素,提供了简明、整体、标准的生态系统分区方式。按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指标,利用GIS技术按照分区的原则,生成农业生态分区,并用生态电子地图和分区表的形式显示分区结果。用图的形式把自然实体的生物和环境特征抽象化、综合化、标准化和整体化表示出来,来指导资源的合理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国内湿地重金属污染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作为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稳定环境、物种基因保护及资源利用功能,被誉为自然之肾、生物基因库和人类摇篮。随着近年来湿地面临着面积萎缩、功能下降、污染日趋严重等危机,国内外学者对湿地保持着持续关注与研究,其中对湿地重金属的污染评价就是湿地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通过对国内十多年来有关重金属污染方面的报道进行整理分析,回顾总结了湖泊、河流、三角洲以及滨海等类型湿地的底泥、水体及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与迁移特征,重点对重金属的种类、空间分布以及分析方法等进行总结归纳。在众多研究成果中,对污染物评价的方法以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使用最多。  相似文献   

7.
大庆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策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湿地是大庆市最重要的自然环境之一。为了掌握该地区的生物资源,保护大庆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用,于2007年3月至2008年12月对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扎龙自然保护区珰奈段湿地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庆湿地现有植物469种,脊椎动物316种,无脊椎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价值。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和人为因素的干扰,其湿地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正受到较严重威胁。笔者在讨论大庆湿地生物多样性基础上,认为必须采取坚定的策略保护大庆湿地,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并对大庆湿地保护策略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湿地土壤生态功能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完善湿地土壤的理论研究,充分发挥湿地土壤的生态功能,笔者从湿地土壤的定义及生态特征入手,阐述了湿地土壤的生态功能,主要包括维持生物多样性功能、养分维持功能、碳储存功能、净化功能、水文调节功能以及指示功能等,并介绍了目前湿地土壤的研究现状,最后对未来湿地土壤生态功能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长沙市湿地资源是保障长沙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城市社区居民对湿地保护的认知及利用诉求,是探索兼顾社区利益的湿地生态保护与开发模式的基础。笔者从居民角度出发,探讨湿地资源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湿地旅游的可行性,为湿地保护和利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在湿地重要性认知方面,39.87%的居民认为重要;42.38%的居民认为对湿地植被有不严重的破坏现象;67.81%的居民认为城市扩展对湿地有较为明显影响;79.98%的受访者认为湿地保护无需保护措施;95.68%的居民认为湿地开发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影响;89.46%的居民愿意参与到当地的旅游开发中去,认为湿地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对于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开发模式、技术措施等问题尚存疑虑。总之,湿地资源保护与湿地旅游开发是1对可以调和的矛盾,但政策引导、科学规划与社区参与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0.
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崇明东滩湿地作为“上海后花园”,对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大量国内外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市场价值法、费用支出法、影子工程法、成果参照法等一系列生态经济学的评估方法对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崇明东滩湿地服务功能总价值为31.68亿元,其中比重最大的为物质生产价值和旅游、休闲价值,分别为10.93亿元和7.6亿元;按照价值量大小依次排列为降解污染物价值、气候调节价值、调洪蓄水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物种栖息地价值以及科研文化价值。对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可正确认识该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决策参考,以确保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工农业污染物和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以及人类对湖泊湿地环境的破坏,湖泊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通过对长江中游湖泊——龙感湖中心沉积物中湿地花粉与入湖营养盐关系的研究,发现湿地植被的破坏是入湖营养盐增加的重要原因。由于人类活动对湿地的破坏,减弱了湿地的生态功能,加速了湖泊生态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12.
福建滨海湿地生态气象监测方法及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福建滨海湿地分布区所属基本气象观测站1971-2009年的气象资料,采用平行观测方法进行小气候观测,通过气候分析,总结福建滨海湿地生态气象监测方法和指标体系,揭示光照、温度、降水量、大风等气象因子对湿地生态的利弊影响,为科学管理、趋利避害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福建滨海湿地生态气象监测方法简单可靠,指标体系完整科学;应用湿润指数(K)进行生态质量气象评价,能为生态建设科学决策服务。根据气象指标和植物生物量指标分析温度对红树林生育和闽江口互花米草生育的影响,为促进红树林发展、控制互花米草蔓延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对于福建滨海湿地生态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大庆湿地动态变化状况,基于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以2007年SPOT 5影像和Landsat TM遥感图像为基础数据源,结合1986年和2001年数据资料,分析了近20年大庆湿地面积的时空演变过程以及景观动态度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大庆湿地存在严重问题,面积萎缩、景观破碎化加剧、污染日益严重,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湿地资源是大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针对其现状,从建立稳定生态系统、保障生态用水、实行湿地修复工程和加大法律法规执行力度4个方面提出可行对策,为有效地保护大庆湿地资源、增强湿地功能提出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Through investigating wetland resources in Jinggu County, spatial distribution, type and area of wetland in Jinggu County, as well as its animal resources were fi gured out and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Major threats that the local wetland resources are faced with were summarized,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wetland resources were proposed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wetland resources in the county.  相似文献   

15.
陈钰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4):483-487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从保护和改善湿地生态环境入手,充分发挥湿地综合功能,探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对策,以促进湿地公园建设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立足于生态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与整合的背景,运用归纳法、演绎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城市旅游产业环境,提高湿地空间景观质量,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将促进湿地公园建设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使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协调发展,提升湿地公园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科学地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利于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实现湿地综合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In view of major confl icts between ecological conditions of scenic areas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s and approaches of six major water conservancy scenic areas were summarized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ng interaction mechanism, ecological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scenic areas, including reservoir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model, wetland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model, natural river and lak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model, city river and lak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model, irrigated area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model,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model. The research fruits are of instructive signif icance for th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scenic areas.  相似文献   

17.
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特征和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的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作为大绍兴城市中的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对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分析了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特征,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