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瑞华麦523系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郑麦9023与烟1604杂交,经8代系谱法选择育成的常规小麦新品种,2014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麦201407),属弱春性早熟小麦品种,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南部稻茬麦区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作晚茬种植。该文主要介绍了瑞华麦523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种植密度对瑞华麦520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瑞华麦520为供试材料,采用9个不同密度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对瑞华麦520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期获得瑞华麦520的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瑞华麦520的有效穗数呈上升趋势;穗粒数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且瑞华麦520的三值产价随着密度的增加,穗值呈现负相关的态势,粒值和重值均增加达到一定值后呈下降趋势。该试验得出瑞华麦520的最佳种植密度是基本苗为360万株/hm2,产量达8 686.9kg/hm2。  相似文献   

3.
瑞华麦523是由优质、早熟、抗赤霉病且综合性状较好的小麦品种郑麦9023和集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三者结合于一体半冬性小麦品种烟1604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赤霉病、迟播早熟小麦新品种,2017年5月通过国家级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70004。该文介绍了瑞华麦523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并提出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小麦品种瑞华麦523及其亲本郑麦9023和烟1604的PPO和1BL/1RS易位相关基因的遗传信息,旨在提高优质小麦品种选育的效率。【方法】利用小麦PPO活性基因的分子标记PPO18、PP0-B5、PPO16和PPO29及1BL/1RS易位的分子标记H20,检测小麦品种瑞华麦523及其亲本相关基因的等位变异及来源。【结果】小麦品种瑞华麦523在2AL染色体上PPO等位基因为PPO-A1a基因型,与亲本郑麦9023一样,为高活性PPO,不含亲本烟1604的低活性PPO;在2BL染色体上PPO等位基因为A型,与亲本一致,是高活性PPO;在2DL染色体上PPO等位基因为PPO-D1b基因型,与亲本郑麦9023一样,是一个高活性PPO,不含亲本烟1604的低活性PPO;利用分子标记H20检测表明,瑞华麦523和亲本郑麦9023一样,是一个非1BL/1RS易位系。【结论】瑞华麦523是一个具有高活性PPO、非1BL/1RS易位系的小麦品种,其小麦PPO和1BL/1RS易位相关基因主要来自母本郑麦9023,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和培育优质小麦新品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连云港市赣榆区不同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合连云港市赣榆区种植的小麦新品种,特进行了14个小麦新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淮麦1403、保麦330、华成麦1688、安农0711、淮麦35、西农822、连麦7号、连麦8号、紫麦19、淮麦4046、淮麦28、皖麦203、瑞华516均可在赣榆区推广种植;瑞华麦520产量较低,在赣榆区只能小范围种植。  相似文献   

6.
瑞华麦521是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和具有较好丰产性、抗逆性的小麦品种偃展4110进行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综合抗性好、高产稳产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于2017年12月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麦20170008),适宜在江苏省沿淮麦区及淮北麦区晚茬口种植。本文介绍了瑞华麦521的选育经过,概述了其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淮安市淮安区小麦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鉴定引进的14个小麦新品种(系)的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淮安区开展了小麦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镇麦12号、淮麦36、西农822、瑞华麦520等品种较当地大面积种植品种宁麦13具有一定的增产优势,且综合性状较好,可进一步示范种植。其中,镇麦12、淮麦36的丰产性、抗逆性均表现突出,在本地区可作为高产栽培或超高产栽培示范。  相似文献   

8.
苏种 《农家致富》2023,(11):40-41
<正>一、瑞华麦563瑞华麦563是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育成的半冬性小麦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北麦区种植。1.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半匍匐,叶色绿,抗寒性较好,拔节起身较早,分蘖力中等。株型较紧凑,蜡质重,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好,剑叶细长、挺,穗层较整齐,灌浆快,  相似文献   

9.
明确冀南麦区适期播种(10月12日)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可为指导当地小麦高产栽培提供技术依据。采用二因素(品种、密度)三水平试验设计,以当地主推小麦品种济麦22、邯6172和衡4444为试验材料,基本苗密度均设300万、375万和450万株/hm~2计3个水平,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干物重、有效分蘖成穗率、收获指数等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小麦品种产量受种植密度影响较大,其中,济麦22在种植密度为3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邯6172和衡4444均在种植密度为30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并分析了各品种最佳种植密度下形成高产的主要原因。另外,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使小麦在生长中后期形成较多的干物重、次生根条数和单株分蘖,且有效分蘖成穗率高,主茎穗长较长,有效小穗数多、无效小穗数少,容重和收获指数高。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瑞华968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该品种的植株农艺性状、生理特性、籽粒产量及相关要素的影响,以探究瑞华968的最佳种植密度,为提高单产和生产推广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瑞华968的株高、穗位、倒伏倒折率、空秆率呈上升趋势,而百粒体积和百粒重则下降,产量与净光合速率则呈现先升后降的抛物线变化趋势。当种植密度为在6.75万株/hm~2时,瑞华968产量最高为8 628.90kg/hm~2,为最佳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1.
在大田条件下,以大穗大粒型小麦新品种新麦35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5种不同种植密度,研究其对小麦产量和生理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下,小麦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当种植密度达到220株/m~2时,小麦产量最高,种植密度超过220株/m~2时,小麦产量急剧降低。由此可知,220株/m~2为小麦的最佳种植密度。220株/m~2处理下,小麦群体处于合理的状态,根系总量较多,地上部生长状况较好,因此小麦产量最高;而不同种植密度下,小麦叶绿素a、叶绿素b、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特性均随着小麦生育进程呈逐渐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淮麦33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种植中适合的播期和基本苗密度,于2021—2022年在当地开展不同播期与基本苗密度条件下小麦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播期与基本苗密度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10月5日-11月3日,随着播期的延迟,淮麦33的全生育期逐渐缩短,产量先增加后降低;在小麦基本苗150万~300万株/hm2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淮麦33的生育进程没有变化,全生育期一致,产量先增加后降低。根据试验结果判断,在宿州市泗县地区淮麦33在播期为10月19—26日、基本苗密度为210万~270万/hm2条件下,全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产量高,该播种期和种植密度适宜在淮麦33种植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瑞华麦520是由综合性状好、产量高的豫麦13(曾用名:郑州891)和高抗白粉病的黔丰1号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分蘖力强,丰产潜力大,稳产性好。2015年3月通过国家级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06,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地区早中茬种植。该文介绍了瑞华麦520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等,提出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北麦6号小麦品种不同密度及施肥量级对产量的影响,为北麦6号在兴安岭沿麓春小麦产业化带推广种植提供依据,在九三科学研究所试验区进行该项试验。  相似文献   

15.
瑞华麦218是由淮麦20/新麦18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本文阐述了瑞华麦218小麦的选育经过,介绍了其特征特性,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入了解安徽麦区软质小麦溶剂保持力(SRC)性状的基因型效应与不同种植区域环境效应的互作关系及稳定性,利用GGE双标图对种植于7个生态试点的12个大田推广软质小麦品种的蔗糖SRC、乳酸SRC、碳酸钠SRC和水SRC 4个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GGE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4个SRC性状的GGE变异值均大于50%,环境-基因型互作效应复杂。能较好区分蔗糖SRC和乳酸SRC的试点是濉溪,能较好区分碳酸钠SRC且具有强代表性的生态点是新马桥,能区分水SRC的生态点是阜阳。生态适应性和稳定性分析表明:蔗糖SRC值表现较稳定的品种包括华成863、龙科1109、荃麦725和涡麦99;乳酸SRC值稳定的品种有徽研912和瑞华麦516,碳酸钠SRC值稳定的品种包括徽研912和瑞华麦516,水SRC值表现较稳定的品种是华成863。  相似文献   

17.
鹤麦801最佳播种期与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鹤壁旱地对小麦品种鹤麦801播种期与密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期与密度对鹤麦801产量均有明显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该品种在鹤壁旱地种植的最佳播种期、最适宜的种植密度分别为10月1日、270万株/hm~2,在该播期和种植密度下产量最高,达7 642.9 kg/hm~2。播期×密度互作效应表明:早播、合理密植可获得较高产量;而在晚播情况下,增加种植密度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甘肃省通渭县把藜麦种植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的富民产业来大力发展.为进一步摸索出更为合理的种植密度,设置藜麦不同种植密度试验,探讨不同播种密度对藜麦产量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指导实际生产.研究结果表明,在陇中旱作区藜麦种植密度以667 m2种植4167株为宜,藜麦产量显著高于其余4个处理,较66...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小麦品质、提高小麦产量、增加粮食供应,该文详细介江苏省金湖县近年连续开展的小麦品种田间种植试验,以筛选出适合金湖县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为确定该县主推品种提供了依据,同时为农户了解不同小麦品种的特性、产量特征提供参考。从试验结果分析,金湖县可选择种植扬辐麦4号、宁麦13、扬麦25、淮麦30等春性弱春性品种,但要注意防治纹枯病和白粉病;华麦5号、华麦6号2个小麦品种表现较好,今后可进行小面积示范种植;皖麦606、苏麦10号、国红6号、镇麦10号、镇麦9号等品种,需继续进行试验;半冬性品种不适宜当地种植。  相似文献   

20.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籽粒产量与品质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江苏淮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的适宜播种期和种植密度,选用红皮高产强筋小麦品种镇麦168为试验材料,设置10月20日、10月30日、11月15日3个播期和1 hm21.80×106、2.25×106、2.70×106、3.30×106苗4个种植密度,研究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镇麦168的籽粒产量以适期(10月30日)播种最高,分别比早播(10月20日)和迟播(11月15日)增产8.51%和14.40%。种植密度为1hm22.70×106苗时,籽粒产量达最大值。镇麦168的穗数随播期的推迟而下降,但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均以适期播种最高,但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推迟播期可显著提高镇麦168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以及改善面团流变学特性,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增加种植密度会降低面团吸水率,增加弱化度。在本试验条件下,实现镇麦168优质与高产相结合的播期为10月30日,种植密度为1 hm22.70×106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