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甘葵1号为对照,对2家单位提供的2个向日葵新品种进行生产试验,进一步明确其在实际生产条件下的抗逆性和增产效果,为品种鉴定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生产试验结果表明,LSK14和安0610分别比对照甘葵1号增产17.90%和15.11%,其产量高、抗性强、综合性状表现好。今年已完成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程序,建议报审。  相似文献   

2.
以甘葵1号作对照,对2家单位提供的2个向日葵新品种进行生产试验,以进一步明确其在实际生产条件下的抗逆性和增产效果,为品种鉴定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LSK14和安0610分别较对照甘葵1号增产20.12%和19.86%,其产量高、抗性强、综合性状表现好。2016年已完成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试验程序,建议报审。  相似文献   

3.
以甘葵1号作对照,对2家单位提供的2个向日葵新品种进行生产试验,以进一步明确其在实际生产条件下的抗逆性和增产效果,为品种鉴定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LSK13和SH1234分别较对照甘葵1号增产18.41%、16.39%,其产量高、抗性强、综合性状表现好。2015年已完成全部试验程序,建议报审。  相似文献   

4.
《吉林农业科学》2017,(2):10-13
2015年黑龙江省食用向日葵区域试验,以甘葵1号为对照,对7家单位提供的11个向日葵新品种在5个试验点进行区域比较试验,鉴定不同向日葵品种在各主要产区的生育表现、丰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SH1082、LSK14、安0610和SH0152分别比对照增产12.69%、20.06%、21.14%和18.73%,综合性状表现好,菌核病抗性强于对照,今年已完成2年区域试验,建议明年晋升生产试验;CH9148、龙食杂4号、三瑞6号、LS3968、WZ9188和NB8618分别比对照增产17.46%、24.29%、16.72%、8.23%、7.24%和6.60%,综合性状表现好,今年是第1年区试,建议明年继试;NB003比对照减产0.04%,综合性状表现一般,建议明年继续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5.
1甘葵三号的来源甘葵三号(原代号9702)是由黑龙江省甘南县向日葵研究所育成,以黑龙江省地方品种黑老鸹嘴为母本,以该所选育的食用型品种85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成功的又一个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2004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的食用型向日葵,该品种主要特点是无分枝、稳产、高产、抗病虫害能力强,商品性好,适于炒货。通过2002~2003年2年全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5.85kg,比对照品种甘葵一号增产14%以上。该品种株高246cm,茎粗2.7cm,叶数33片左右,无分枝。花粉量大,亲和力好,结实率高,粒型锥形,百粒重17.7g;籽仁蛋…  相似文献   

6.
2016—2017年在山西省晋中市进行了广蜜1号蜜本类型南瓜适应性试验,对其单瓜质量、产量和品质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广蜜1号第1次采收露地生产2 a平均单瓜质量为4.35 kg,比对照蜜本南瓜增加27.9%;小拱棚生产2 a平均单瓜质量为4.7 kg,比对照增加36.2%。露地生产第1次采收2 a平均产量为39 315.7 kg/hm2,平均总产量(含未熟瓜)为54 374.2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55.6%和46.0%;小拱棚生产第1次采收2 a平均产量为36 856.5 kg/hm2,比对照增产46.8%。广蜜1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16年为5.8%~8.5%,2017年为11.3%~13.7%。综合结果表明,广蜜1号适宜在山西省晋中地区露地及小拱棚种植,试验结果可为蜜本类型南瓜在山西省晋中市及周边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龙食葵4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龙食葵4号是以育成的胞质雄性不育系LCMS2A为母本,同型恢复系R7-1为父本杂交育成。该杂交种生育日数106 d左右,全生育期活动积温2 075℃,叶片数30片,花盘直径24.0 cm,百粒重17.6 g,子仁率52.5%,子仁蛋白质含量33.62%。在黑龙江省生产试验中,籽实平均产量3 001.1 kg/hm2,较对照甘葵1号增产21.6%。适于黑龙江省一、二、三积温带的齐齐哈尔、大庆、绥化等市(县)种植,也适宜其他省(区)的同积温地区种植。同时,提出了龙食葵4号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青杂5号为甘蓝型春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具有高产、双低、高含油量和抗(耐)菌核病性较强等特点,区试中平均产量为3 789kg/hm2,比第一对照青杂1号增产8.58%,比第二对照青油14号(双低常规种)增产20.97%;在国家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 281.55 kg/hm2,比对照青杂1号增产10.12%,比对照青油14号增产22.17%。芥酸含量为0.25%,饼粕中硫甙含量为18.56μm o l/g,含油量45.23%,抗(耐)菌核病性明显强于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9.
李海慧  王旺华  庞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093-7093,7212
[目的]为大豆新品种嘉豆1号的推广及在今后大豆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介绍嘉豆1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适应性及栽培技术,探讨其增产潜力。[结果]嘉豆1号是以东农42为母本,以益嘉97-172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623.9 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8平均增产8.8%,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67.0 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8平均增产8.3%;蛋白质含量43.22%,脂肪含量19.88%,蛋白和脂肪含量之和63.10%。[结论]嘉豆1号是一个适应性广,蛋白、脂肪含量均较高的大豆新品种,生育日数118 d,需活动积温2 400℃。2012年由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一、种子选择 1.品种选择选择抗逆性强、丰产性好、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良品种,如甘葵1号、甘葵2号、甘葵3号等,或者适合当地栽培的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11.
禹祥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0):85-85,189
甘葵2号向日葵是优良的食用型品种,籽粒颜色美观,优质高产,近年来在依安县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品畅销省内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介绍了甘葵2号向日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用良种、选地选茬、整地施基肥、精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芝麻新品种漯12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有性杂交选育出的芝麻新品种漯 12 ,河南省区试平均产量 1110kg/hm2 ,比对照豫芝 4号增产6 .0 % ;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92 2 .5kg/hm2 ,比对照豫芝 4号增产 13.7% ,其稳产性优于对照豫芝 4号。抗枯萎病、茎点枯病、叶斑病 ;籽粒纯白 ,粗脂肪含量 5 8.34 % ,粗蛋白含量 17.5 1%。  相似文献   

13.
宁杂21号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宁A7为母本、恢复系05N336为父本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结果表明: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 099.00 kg/hm~2,比对照沪油15增产19.79%,平均产油量1 421.55 kg/hm~2,比对照沪油15增产26.10%;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828.85 kg/hm~2,比对照沪油15增产13.87%,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在长江下游国家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587.28 kg/hm~2,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8.09%,平均产油量1 168.65 kg/hm~2,比对照增产7.68%,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914.50 kg/hm~2,比对照增产8.85%,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宁杂21号优质高产、含油量高、抗(耐)病性强、综合性状好、株高适中、株型紧凑、角果较大,这些特性十分有利于油菜的机械收获。  相似文献   

14.
2014年甘肃省大豆品种(系)区域试验白银点的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有8个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其中6个表现较好,达到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的增产要求。以汾豆92折合产量最高,为2 283.3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72.2 kg/hm2,增产率8.16%;其次是汾豆93,折合产量为2 277.8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66.7 kg/hm2,增产率7.90%;0331位居第3,为2 272.2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61.1 kg/hm2,增产率7.63%;陇黄2号、GZ11-277均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5.26%;中黄4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4.21%。以上6个品种抗倒伏、抗病、综合性状优良,建议继续进行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进一步鉴定其丰产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食用向日葵新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黑龙江省栽培的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食用向日葵新品种,以甘葵1号为对照,对7家单位提供的11个向日葵新品种进行区域比较试验,鉴定不同向日葵品种在各主要产区的生育表现、丰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结果表明:有10个参试品种均比对照增产极显著,综合性状表现好,其中SH1082、LSK14、安0610、LS3968和SH0152已完成两年区试,建议晋升生产试验;CH9148、龙食杂4号、三瑞6号、NB8618和WZ9188是第一年区试,建议继续试验;NB003比对照减产极显著,菌核发病率高,综合性状表现不好,建议停试。  相似文献   

16.
在西吉县开展糜子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7个品种中,产量最高的是宁糜10号,为39 58.33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85.7%,其次是固糜1号,为3 694.44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73.3%,再次是宁糜11号,为2 916.67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36.8%。从产量结果看,参试的7个新品种中产量有5个品种均高于对照内糜5号,在农业生产中,应示范推广宁糜10号、固糜1号和宁糜11号3个品种,以进一步筛选和推广适宜的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17.
金运麦1号出叶快、分蘖早,长势旺盛,生长优势明显,具有耐迟播的优良特性。在参加浙江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全生育期175 d左右,与对照品种扬麦158(本地区推广品种中较早熟品种)相当;金运麦1号在2014—2015年度浙江省区试中,平均产量5 080.5 kg/hm~2,较对照品种扬麦158增产9.40%,增产点次率100.00%;2015—2016年度区试中,平均产量3 806.7 kg/hm~2,较对照品种扬麦158增产4.35%,增产点次率71.43%;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结果 ,平均产量5 016 kg/hm~2,较对照扬麦158增产6.80%,增产点次率100%;金运麦1号连续5年在江苏、浙江省的赤霉病接种保湿鉴定结果 ,均为中抗-抗(MR-R);各地初步试验(种)和小面积示范结果 ,浙江一般产量5 250 kg/hm~2左右;江苏一般产量6 000~6 750 kg/hm~2,高产地区及田块可达7 500 kg/hm~2左右;适合江淮下游稻麦两熟制地区种植,尤其适合本地区的中晚熟(直播)水稻茬选用。本文中阐述了金运麦1号的选育经过,总结了其特征特性,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宜威海地区生产种植的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的马铃薯新品种,引进了4个品种,以鲁引1号为对照,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薯5号产量最高,达到3 311.3 kg/亩,比对照增产24.11%,居第一位;其次是滕育1号,产量为2 985.6 kg/亩,比对照增产12.3%;第三位的是科薯6号品种,产量为2 852.9 kg/亩,比对照增产6.93%;春秋7号,产量为2 658.2 kg/亩,比对照减产0.37%。参试4个品种田间长势、抗病性、抗逆性优于对照,适宜在威海市栽培,尤其是中薯5号表现最为突出,可在威海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黔白3号由自交不亲和系K12-1-2-7-8-2和c21-2-3-5-2-1互为父母本杂交而成。其品比试验平均净菜产量为4 575.5 kg/667m2,比对照晋菜3号增产10.2%;区域试验平均净菜产量4 014.5 kg/667m2,比对照增产8.35%;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768.1 kg/667m2,比对照增产5.87%。田间测定霜霉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低5.15%和4.17。营养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粗蛋白、粗纤维等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经测定,结球紧实率及叶帮比较高,商品性佳,符合广大群众消费习惯,适于贵州大白菜产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吉亚5号是以高纤、抗逆性强的俄罗斯纤维亚麻L-1436号为母本,以优质、高产的自育品系02-25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经2a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出高纤、优质、抗病等优点。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原茎产量6109.8kg/hm2,比对照增产9.83%;全麻产量1400.17kg/hm2,比对照增产15.24%;全麻率29.02%,比对照提高1.16%;长麻产量928.81kg/hm2,比对照增产17.76%;长麻率19.24%,比对照提高1.16%;种子产量693.7kg/hm2,比对照增产6.96%。吉亚5号于2011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