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低产的鸡群需要选种,高产的鸡群同样也需要选种,如果不进行计划性地选种和选配,鸡种的优良品质无法保持和发展,甚至退化。只有经常地进行选种,才能使产蛋量维持较高水平。1依据鸡的外貌与生理特征进行选择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是选择效果不是十分有效,育种进度也较缓慢。主要选择内容有:体型外貌的观测、换羽情况和色素变换情况的检查等。1.1选种时间1.1.1初选一般在6~8周龄进行。选留羽毛生长迅速、体重不过大的个体作种用。1.1.2第二次选种是在育成期20~22周龄进行。选留品种特征明显、体型结构良好、身体健康的育成鸡作种用。1.1.3第三…  相似文献   

2.
1开产前的准备工作1.1公鸡的选种及公母合群1.1.1公鸡的选种公鸡的第二次选种一般在20~21周龄进行,除了考虑体重及骨架外,应对一些发育不良的个体进行剔除,如鸡嘴断喙不良、喙弯曲、扭转、颈部弯曲、拱背、胸骨发育不良、畸形腿、脚趾弯曲、掌部肿胀或细菌感染,胸肌和同群鸡相比明显发育不良者均应剔除。1.1.2公母合群建议公母合群在加光前进行,利用夜间时间在鸡舍内分点放置,这样可以减轻鸡群的啄斗。选种后的弱公鸡不能参加配种,否则会大大降低受精率。1.2产蛋箱的放置在加光前,完成各种疫苗的接种后(一般…  相似文献   

3.
祖代种鸡的选种通常分三次进行,即1日龄,6~7周龄和鸡群开始产蛋入舍时选择。11日龄选种时,大部分留下,只淘汰那些个体小、体型瘦弱和畸形的。26~7周龄时的选择是关键,此时种鸡的体重大小与其后代仔鸡的体重呈相当高的正相关,过了这个时间,这种相关就差多了,再按体重选择的意义就不太大了。故这次选种的重点是公鸡。这是因为如果公母鸡鸡群淘汰率相同的话,在下一代中得到的遗传增益基本相同,但淘汰母鸡不如淘汰公鸡合算。因此应给公鸡群明显加大选择压。选留的标准按体重的大小排队,也要重视鸡只胸部的饱满,肌肉的发育状况,腿…  相似文献   

4.
饲养种鸡是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取受精率和孵化率高的合格种蛋,以便由每只种母鸡提供更多的健壮初生雏鸡。为此,除了要求优良的品种,良好的饲养管理外,做好种鸡群疫病净化的综合性防制工作是关键,其主要包括鸡体净化和环境净化两部分。一.鸡体净化1.严格淘汰病弱鸡,培育健康鸡群。(1)初生雏鸡进入育雏室之前要严格挑选,凡脐带愈合不良、白痢、脐炎、瘫鸡、毛色不纯正、体重过小者全部淘汰。(2)千万不能在鸡舍旁设置病鸡隔离室或隔离栏,只要有一些机械性损伤就需隔离治疗。(3)7周龄育雏期结束,转入育成舍时,结合选种严格淘汰…  相似文献   

5.
纯系鸡的饲养是选种选育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和基础。饲养好纯系鸡能够保证鸡群正常生产性能的发挥,从而提供科学有效的育种数据,保证选种选育的准确性。本文综述了纯系鸡各阶段的饲养管理关键点,希望为读者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 选择种公火鸡不能首先决定饲养的只数,而不注意种鸡群的好坏及其发育情况是否优良。重要的是了解鸡群从1日龄开始的全部历史。从孵化开始的生产程序都能影响鸡群的健康。为了正确地统计饲养的只数与进行选种,要记录鸡群的死亡率。接种疫苗,疾病和环境条件的任何应激反应都将影响鸡群潜在性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7.
祖代种鸡的选种通常分三次进行,即1日龄,6-7周龄和鸡群开始产蛋人舍时选择。1 1日龄选种时,大部分留下,只淘汰那些个体小、体型瘦弱和畸形的。2 6—7周龄时的选择是关键,此  相似文献   

8.
1 VC在养鸡业中的应用1.1 提高鸡群的免疫力 在鸡群中进行免疫接种时,为了使鸡群产生最佳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并将非特异性免疫抑制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限度,可在用疫苗前2~3d添加VC,每吨饲料加100~150g。当鸡群发生传染性疫病时,添加VC也可以提高鸡群对传染病的抵抗力。1.2 缓和鸡群的应激反应 为缓和鸡群的应激反应,在热应激出现前24h,补充VC并在饲料中继续使用,直到热应激消除,其用量为每吨饲料150g,这在炎热的夏季是减少鸡群发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抓鸡和运输中,饲料和饮水中补充VC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应激。1.3 提高蛋壳…  相似文献   

9.
一不宜在蛋鸡产聋率上升期接种疫苗 这是因为蛋鸡开产后由于巨大的生理反应,机体变得十分脆弱,很容易感染疾病。如果此时接种疫苗,就会在鸡群本来很脆弱的机体上又叠加了一层比较强烈的应激反应,从而使鸡群的产蛋率降低甚至停产,从而降低蛋鸡饲养的经济效益。所以,对鸡群进行的所有免疫接种都应在开产前进行。鸡群开产后应需要进行必要的饲养管理。如果鸡群在产蛋期一旦发生疾病.  相似文献   

10.
影响鸡群生产性能发挥的主要因素有饲料、饲养环境、日常管理和鸡群保健等方面,饲料作为保证鸡只正常生长、生产营养需要的提供者。根据鸡群不同生长阶段营养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换料,是培育优秀后备鸡群,保证鸡群高产、稳产,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必项抓好以下几个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鸡传染性贫血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山东省12个地市58个鸡群传染性贫血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共检测了368份务清样品,蛋鸡群、肉鸡群和种鸡群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ELISA抗体检出率分别为91.7%、77.6%和84.78%,平均抗体阳性率为83.2%,结果表明近几年山东省鸡群中CAV感染相当普遍,而且蛋鸡和种鸡CAV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肉鸡群。  相似文献   

12.
选用267日龄的产蛋母鸡150只,分为三组,分别放在上、中、下三层鸡笼,采用同样的饲养管理制度。由于笼位的高低不一,使得三层鸡群在同一鸡舍内所接受的光照强度不一,导致鸡群产蛋不一致;上层鸡群产蛋率为84.50%,中层鸡群产蛋率为82.00%,下层鸡群产蛋率为73.66%。上层鸡群比中层鸡群产蛋率高2.50%(P<0.05),上层鸡群比下层鸡群产蛋率高10.84%(P<0.01),中层鸡群的产蛋率比下层鸡群高8.34%(P<0.01)。  相似文献   

13.
1 不宜在产蛋率上升期接种疫苗 蛋鸡开产后,机体变得十分脆弱,很容易感染疾病。如果此时接种疫苗,就会给鸡群造成强烈的应激反应,从而使鸡群产蛋率降低.甚至导致停产。对鸡群进行的免疫接种应在开产前进行,鸡群开产后只需进行必要的饲养管理、如果鸡群在产蛋期发生疾病,不要采用注射的方式治疗.最好采用饲料给药或饮水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4.
在养鸡生产中,为降低鸡群的培育成本,减少饲料消耗,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笔者曾多次采用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缩短群体更换周期,取得了较好的换羽效果和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体会报道如下,供同仁参考。一、选准强制换羽的时机1.当准备保留的鸡群产蛋率达不到50%~60%或约有10%的鸡开始自然换羽时,应考虑强制换羽。2.当鸡群由于受饲料更换、光照不足、疾病等各种应激因素造成产蛋量突然下降,数日未能回升时,可考虑强制换羽。3.当本地流行某些疾病,新的鸡群培育将要承担风险或困难,而又需要群体更换时,可进行强制换羽…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养鸡业已由家庭式个体养鸡逐渐走向集体化养鸡,使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更加重要和困难,新城疫是鸡的常见烈性传染病之一,要做好对此病的预防和控制,应对鸡群进行抗体监测,只有了解鸡群的抗体水平,才能决定鸡群是否需要再做疫苗接种。当鸡群抗体水平高时,鸡群对新城疫有抗病力,不需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养鸡规模越来越大。但再大的规模,一个鸡群也是由一只只鸡构成,个体之间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理想状态是对每个个体都实行最佳的饲养管理,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生产上只能按照大多数鸡只的需要来管理,这就需*在有成母鸡的培育中尽可能地缩小鸡群内的个体差异。1.鸡群整并化的意义达到育成母鸡体重和胫骨长度的整齐化,需要通过整齐有维有成期的努力,应该在性成熟时达到标准。(1)鸡群整齐一致可使性成熟同期化。在20周龄左右,体重大的开产早,体重小的开产晚。生产上一般把最初一只鸡产蛋到产蛋率达到50%所经历的天数作为…  相似文献   

17.
杂交育种是利用杂交的方法,相应地进行选种、选配和培育.以达到不同程度地改良肉鸽品种或创造新品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蛋鸡养殖过程中主要的疾病之一,由于该病毒血型多样化,致病毒力强弱不等,对鸡群生产性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也有所不同,而生殖型和肾型对鸡群生产性能有着严重的影响,往往会产生少数的假母鸡。降低产蛋率,因此在预防该病时应全方位考虑,尽可能地选择多价疫苗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9.
1 VC在养鸡业中的应用1.1 VC可提高鸡群的免疫力:在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时,为使鸡群产生最佳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并将非特异性免疫抑制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限度,可在使用疫苗前2~3d,在每吨饲料中添加VC100~150g。当鸡群已经发生传染病时,添加VC可以提高鸡群对传染病的抵抗力。1.2 VC可缓解鸡群的应激反应:为了缓解鸡群的应激反应,在应激(如运输、温度升高等)出现前24h,在每吨饲料中添加VC150g。1.3 VC可提高蛋壳的质量:饲料中缺少VC,产蛋鸡会产下软壳蛋和破损蛋。在每吨饲料中添加VC100g可大大改善蛋壳的质量。1.4 V…  相似文献   

20.
观察鸡群是鸡饲养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优秀的饲养管理人员通过观察鸡群可以了解到鸡群的健康状态,熟悉鸡群情况,及时发现鸡群的异常表现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保证鸡群的正常生长和生产。观察鸡群的水平可以反映出鸡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高低。那么,观察鸡群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1.饮水:检查饮水,注意饮水是否干净卫生.是否有污染.检查水槽、饮水器是否清洁,水流是否过大而外溢,水槽是否过陡而存不住水,水温是否正常等。2.饲料:采食量的变化是反映鸡群异常的最直接因素。在上完饲料后,鸡只一般都上槽抢着吃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