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推动我国生态文明的健康发展,在对高等林业院校优势特色林学学科建设的总体情况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分析总结了优势特色林学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同质化"现象遏制林学学科特色建设能力、"科研定力弱"遏制优势林学学科的建设能力等问题。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提出高等林业院校建构优势特色林学学科体系的策略:一是积极创新,优化资源配置。首先,围绕核心目标构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绩效考评体系,推进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绩效考评分类指标体系的建设,从而基于绩效考评结果确定林学学科资源配置的流向。其次,通过分类设置和管理学科带头人、拓展学科带头人负责制的内涵和外延等,强化学科带头人对林学学科资源配置的决策权。二是以实用为导向,打造特色科研平台,分类实施"社会支持型"优势林学学科建设模式,强化林学学科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三是勇于创新,通过建立柔性职称制度、围绕"实干""骨干"的标准创新地实施柔性职称制度、加强职称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等措施,不断完善优势特色人才团队培养机制。另一方面,提出高等林业院校建构优势特色林学学科建设支撑体系的思路:一是建设多元化人才体系,实施"借脑"战略,依托国家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平台打造高等林业院校个性化的人才引进政策,并充分挖掘政策潜力,敢于创新,在人才引进政策实施过程中强化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提升学科的学术实力;实施"培智"战略,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确定"一流林学师资队伍"建设标准,加快推进林学人才提级改造工程,以提升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建设由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支持的集聚化资金体系,通过加大与主管部门的沟通力度、进一步健全办学成本社会化分担机制等强化内生性筹资能力,通过严控债务性融资规模、扩大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积极吸收社会捐赠的各类办学经费、培育权益性融资规模等扩大外生性筹资规模。三是建设创新型学科组织体系,通过建立优势特色林学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优势特色林学学科建设实施小组、林学学科优势特色人才培养小组和林学学科前沿理论和技术探险小组等,打造"林学特区",从而突破"科层组织"的约束,实现以超常思维、跨越发展的思路重构林学学科建设范式;通过构建包括行政治理组织结构、功能组织结构、学术自治组织结构等3个维度的林学学科治理组织结构,逐步提高学科建设的科学性、有序性和高效性,从而促进林学学科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我国于2015年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吹响了中国冲刺高等教育强国的号角。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对林业工程学科的发展与建设进行了研究探讨。在对林业工程学科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是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基础、提高科研水平是打造一流学科的关键,从而为林业工程学科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同时,从一流的本科教学质量需以一流的师资团队为基础、一流的人才培养需以一流的教学思想为指导、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石、一流的科研成果是一流学科的主要指向、一流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水平是一流学科的重要标志等5个方面,提出林业工程学科建设的思路,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立足学科优势,发掘专业特色;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拓展人才培养的途径;凝练学科方向,加强标志性战略人才的培养;完善科研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3.
林业金融学是金融学与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交叉派生出来的一个新兴学科。在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下,加强林业金融学科建设不仅有利于解决林业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而且可以为林业和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林业金融学科专业人才。当前,林业金融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林业金融学科定位模糊,学科的核心内容和体系架构需要凝练;林业金融研究存在偏差,研究思路、重点和方法需要明确;林业金融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不够,需要进行跨学科的融合;对林业金融学科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科研平台和教材的建设有待加强。为此,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提出了林业金融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具体采取的措施包括明确学科发展的思路,确定阶段发展的目标;突出学科发展的特色,选准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提升学科综合实力,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提高林业金融人才的培养质量;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搭建学科科学研究平台等,以促进林业金融学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着力凝练学科研究方向 促进森林培育学科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浙江林学院森林培育学科建设的实践,阐述学科研究方向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通过采取积极引进,加强培养,构建高素质的学科队伍;创造条件,加快条件建设,打造高起点的科研创新服务平台;重视学科文化建设,营造创新和谐的学科发展氛围;有机整合,促进森林培育学科可持续发展;以及在竹林培育与利用、经济林培育与利用、林木生物技术与种质创新、生态公益林培育与区域生态安全等方面正确定位、凝练方向、提升科研水平等措施,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木材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为出发点,以“宽基础,重交叉,强实践,重创新”为原则,在广泛调研、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具有本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即积极发挥学科优势,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实验室与实习基地的建设,探索校企合作办学;建立健全人才质量评价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此推动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为了培养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实践。在学科建设上,加强教学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丰富学科内涵;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形成完备的人才梯队;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改革教学模式,推行研究型教学,加强师生互动,并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交流合作方式,促进产学研合作。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的科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人才队伍得到加强,教学平台条件得到改善,学科育人能力与水平显著增强,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显著提升,学生就业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浅议林业试验设计课程对林学学科建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两大基本任务。该文认为,林业试验设计课程提供了林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利于保障林业科研成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对提升林学学科的科学研究水平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林业试验设计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自觉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对林学学科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也推动了林学学科的建设。因此,该文提出,要通过更新教材、改善教学条件、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加强林业试验设计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森林经理学科面临的任务及其建设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林业发展永恒的主题。森林经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对加快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进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森林经理学科的建设尽管已经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但也面临着学科定位不明确、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学科体系不健全、与森林经理相关的研究项目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下滑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充分认识森林经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要以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以及在落实和管理中所需要的理论与技术为主线,构建和完善森林经理学科的体系;要建立学科内外部定期交流的机制,积极争取研究课题,求真务实,使森林经理学科建设由"心动"落实到"切实可行的行动"。  相似文献   

9.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结合学科发展的现状,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的发展建设进行了探索与思考:一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发展与建设要特色化,既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又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二是人才培养要国际化,应进一步加强中外合作办学,促进国际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个人素质;三是科研成果要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将学科建设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融合,用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服务;四是学科建设应着眼于全球化,搭建全球化的学科交流平台,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高质量的本科教育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立足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课程教学改革是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是大数据专业的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传统的课程教学中存在基础理论课程设置不合理、授课方式陈旧、教材建设滞后、实验条件不完善、校企联合环节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和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为满足社会对智能决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对理论基础、技术及多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多维能力培养模式为先导,以大数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科研元素融入教学各环节,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辅助教学资源和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理论教学上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采用科研专题化教学方式,并加强课程间融合和教学团队间的相互融合;实践教学上实现项目驱动的校企联合实训,实施科研任务化的课程设计;辅助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实现资源多样化和辅助教学资源的平台化共享;课程考核方式上细化平时考核,并加强期末考核的深度与广度。多维能力培养模式下的教学实践,全面提高了大数据专业...  相似文献   

11.
根据“卓越工程师”背景下的设计艺术学科的发展需要,结合东北林业大学教学条件和社会调研情况,确定了“家具与室内装饰工程材料”课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即“转变教育观念、实行校企合作、优化培养方案、强化能力素质、促进成人成才”。从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研究,探讨了我国室内与家具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的实现途径,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设计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专业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元,专业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作为高校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工商管理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人才需求差异化、专业门类细化、教育信息化等新形势。为了建设"人有我优"的特色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浙江农林大学从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学改革、建设复合的师资队伍等方面,开展了工商管理特色专业的建设。但是,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目前仍面临着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尚未真正形成、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挑战。因此,还需进一步加强工商管理特色专业的建设。一是要立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兼顾学校发展的优势和特色,进一步明确以培养适应先进制造业、绿色农林业、现代服务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二是要强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重视"行业+管理"和"科技+商业"两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三是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开发跨学院的复合型课程;强化由多类型实践构成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和形式,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四是要加强课程建设,重视课程群的建设,促进优质课程的共建共享,加强案例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以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五是要优化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复合型师资的引进力度,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六是要深化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共识与共赢;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共生型和"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定向培养模式的探索,推动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3.
福建农林大学以“立德树人”和“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遵循精品教材建设规律,以“理论先行、工程导向、以生为本”为宗旨,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了一体化的教材设计和教学设计,通过持续完善工程索道理论体系和出版递进式主教材,形成了“理论前沿化、工程案例化、需求差异化”的“工程索道”课程一体化教材建设思路。“工程索道”课程一体化教材的内容体系与建设措施包括:一撰写包括《架空索道理论与实践》《工程索道》《工程索道与悬索桥》和《工程索道》等新形态融媒体教材的递进式主教材,完善由“悬索基础理论—架空索道设计理论—索道装备设计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工程索道”等5大专题构成的课程理论体系,创一流的教学内容。二利用多渠道、多平台建设数字化资源,拓展网络学习资源,以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助推“工程索道”课程一体化教材建设,实现网络共享资源与纸质资源的交融;通过打造5个网络平台支撑“一流课程”建设,以一体化教材建设反哺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充分发挥工科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三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材,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包括:将典型案例纳入“工程索道”一体化教材,并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以实现教材、教学、科研、工程设计与社会服务的一体化融合;基于一体化教材,推动课程教学方式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本”转变,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教材建设一体化向人才培养一体化的有效过渡。“工程索道”课程一体化教材建设的创新与特色是:一创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线上与线下一体化和知识与技能一体化的“四个一体化”系列精品教材建设新模式;二打造5个网络平台,为金课建设和教学资源共享提供支撑。经实践证明,“工程索道”课程一体化教材在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开展产学研合作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林业学科结构优化调整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临知识经济时代,林业科学技术相互整合、渗透、交叉的趋势增强,较单一的学科已不能够独立地承担起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任;生态环境建设对林业提出从单一到综合治理的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林学领域学科与之相适应。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林学领域学科必然要把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与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学科实力增强的同时,放大学科的“功能”作用,形成适应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建设需要、特色突出、层次分布合理的林学领域学科体系。学科的“功能”作用如何放大…  相似文献   

15.
2017年在北京先后召开的“全国高校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发展创新研讨会”和“第一届京津冀农林院校生命科学教学研讨会”提出:更新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将科研思维培养融入实践教学,以课程教学创新作为提高生物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生物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加强新媒体教材建设,促进生物学专业人才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从而对新时代高等学校生物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试论现代林业建设背景下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中,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具有科技支撑、理论指导和人才培养等多重功能。首先,对现代林业建设的含义进行了界定,指出当前林业的功能与地位、林业的经营思想、林业发展的驱动力等都发生了变化。其次,在分析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性质和基本属性的基础上,提出应将该学科界定为应用经济学范畴。再次,阐述了在现代林业建设背景下林业经济研究领域的拓展、林业经济研究视角的丰富和林业经济研究命题的多样化等情况。最后,从加强教学和科研的2个视角,提出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队伍建设、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构建现代教学体系和科研体系的建议,以推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使之为现代林业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下滑之势。该文认为,学科建设作为高等学校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本建设,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密切相关。因此,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该文提出,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以林学强势特色学科为依托,加大研究生基础课程的比重,开设特色领域课程,鼓励交叉、新兴学科的发展;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方面,强化导师队伍的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学科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和老中青教师的集体优势;同时,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搭建研究生科研、学术交流的平台,以全面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新农科建设"安吉共识"的达成,为农林高等教育发展和农林人才培养提供了目标指向。作为新农科建设的一部分,新林科建设旨在通过改革创新重点解决林科人才培养和专业学科建设与国家需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高等农林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加强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以及新农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林业行业发展的需要。当前,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研学结合不够;人才培养方案与新农科建设和林业的新发展脱节等。为此,立足中国国情,顺应国际林业发展趋势,对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进行了调整,提出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林业人才为目标导向、实施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加强产教研融合、加大本科核心课程和"慕课"建设力度的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基于此,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在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和探索。一是重新修订林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理想信念、林业情怀、人文素养、理学素养、专业综合素质、审辩思维、创新创业、交流协作、全球视野和学习发展等10个方面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按照"遵循标准,整体优化;以人为本,分类培养;强化实践,注重创新;学科融合、协同育人"的原则,构建了"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综合实践+科研与创新实践"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二是通过优化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实施、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开设创新性综合实验等推进科教融合,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通过对林学本科专业实践课程结构和内容进行系统化设计,为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构建了由专业综合实习、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和特色拓展平台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中国林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林业经济管理活动多样化,利益主体愈加多元化。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林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与日俱增的重要性相比,其学科体系发展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从学科理论基础、研究内容体系和研究方法3个方面讨论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拓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立足国情提出以下观点:理论基础拓展的“三层融合”,即要融合林学及其相关的自然科学理论,融合公共管理学、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经济管理理论,融合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哲学、人类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内容向“四个方向”拓展,即锚定战略热点研究、开展多主体融合研究、深化多学科交叉研究和加强思政建设研究;拓展研究方法的“三个需要”,即需要形成问题意识,需要审慎使用、灵活融合质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以及需要向自然科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跨领域先进知识、技术与方法拓展。这些观点对于推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和促进“新农科”“新林科”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南林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前身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专业。近年来根据21世纪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改革的需要,紧密联系学校特色兴校的实际情况,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该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双赢的成果。回顾对林产化工这一林业院校传统专业的改革和建设历程,我们愈来愈深刻地感悟到,突出学校和行业特色,争创特色优势是学校兴旺发达之本,是学科、专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学校做大、做强必须长期坚持的办学理念。1研究新形势,领会学校“总体办学指导思想和学校定位”精神,深入调研国内其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