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玉林香蒜是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冬种主要的蔬菜品种之一,属于玉林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结合玉林香蒜的特点,从种植地的选择、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水肥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玉林香蒜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2.
张延清 《长江蔬菜》2016,(11):32-34
山东禹城市通过地膜大蒜、夏直播玉米轮作技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种植经济效益,该技术在当地利用已较为成熟,其他相似地区可以借鉴推广。大蒜种植主要是选用薹蒜兼用型品种、精细整地、蒜种处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地膜覆盖、加强冬前和春季管理、适时采收;玉米种植要精选种子、精细播种、各阶段重点管理、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3.
@@@@导读:大理州开展冬春早熟紫皮大蒜生产,应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选择适宜的早熟品种,提高蒜种冷处理质量;合理轮作,精细整地,作南北向平畦;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提高播种质量;适时灌水,以水调肥,以肥促苗;促控结合,提高独蒜率;综合防治病虫草害;适时采收,可获得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4.
《中国瓜菜》2019,(4):71-73
河南省大蒜种植区一般实行大蒜-玉米轮作制度,由于近年玉米价格较低,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为解决该问题,2014—2017年在中牟及周边地区推广早熟蒜-辣椒套作模式。采用早熟蒜-辣椒套作模式,可充分利用蒜区光照、水肥、土地资源,产品品质好,经济效益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对早熟蒜-辣椒套作模式进行了介绍,为河南蒜区早熟蒜与辣椒轮作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大理蒜上市早,品质好,备受消费者欢迎。但种植期低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白腐病发生,加上栽培管理措施不当等原因,导致病害发生和流行。采取田块选择及整理;蒜种选择及处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平衡施肥,适时灌水;及时防治病害等措施,可有效控制病害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6.
葛红梅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1):132-133
结合嫩江县实践,从优良品种选择、选瓣播种、深松整地、合理施肥、适时早播、实现大蒜播种机械化等方面详细介绍北方蒜豆套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金乡大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乡县是著名的"大蒜之乡"。现主要介绍了金乡大蒜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种前的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收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营口县钢都乡联合村一组蔬菜承包户张家兴同志,1985年秋在塑料薄膜日光温室300平方米面积上栽植蒜苗,收获两刀共收入8800元,除蒜种费用2800元外,净收入6000元,折亩收入13320元。他的主要做法是: 1.适时整地,施足底肥在温室内首先做成宽1~2米的畦(池)子,打好畦埂。也可用红砖搭成畦埂,然后施入充分腐熟的人粪尿、马粪或猪粪等混合的农家肥及化肥做底肥,用量每平方米施农家肥5~8公斤、尿素、磷酸二铵或复合肥0.13公斤,混合均匀施入田间,并适时翻地二三次,搂平后,铺过筛的新细河沙1厘米厚,以备栽蒜。 2.栽蒜首先要选用良种。他选用从山东南部引进的白皮大蒜。这种蒜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9.
针对正阳县大蒜生产现状、存在问题,结合当地生产条件,从品种、地块选择、施肥、种瓣处理、合理密植、地膜覆盖、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详细介绍实施地膜覆盖栽培的综合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0.
9~10月青蒜售价较高,在上海和苏南一带很受欢迎,但是蒜种要在6月才能收获,在自然条件下蒜种的休眠期长达2个多月,而且蒜种的发芽适宜温度为15~20℃.近2年总结出了一套早熟高效栽培技术,可使青蒜的始收期提前到9月初,每667m2收益达到9200元. 1 打破休眠、促进萌芽、适时播种 7月上旬将蒜种剥成单瓣,并将蒜瓣底部木质化部分去掉,以利透水透气,然后用20℃左右的凉水浸泡8h,再将蒜瓣放在漏眼的塑料蔬菜周转箱内.一般蒜种在箱内堆放高度为25~30cm,以利透水透气.而后将转周箱置于5~8℃的冷库中6天,以打破蒜种休眠期. 打破休眠后,将冷库的温度升至15~20℃,促进蒜种萌芽.每隔1~2天检查蒜种干湿度,15天后,蒜瓣开始长根发芽,此时即可播种.  相似文献   

11.
贵州白蒜属白皮类型大蒜中的大瓣品种,产地位于黔西北海拔1500m的毕节地区,故又称毕节大白蒜。其蒜头大,蒜皮白色,蒜瓣整齐,蒜味纯正浓郁,辛辣醇香,蒜苔粗壮脆嫩,外形正,品质佳。目前,贵州白蒜栽培面积达3万亩以上,主要分布在毕节市。贵州白蒜从60年代开始销往香港、新加坡等地,常年出口量达30多万公斤,约占贵州大蒜出口量的 2/3以上,是毕节市出口创汇的主要农副产品。 一、特征特性 贵州白蒜的蒜头为扁圆锥形,蒜皮和蒜瓣肉质均为白色,蒜头平均重35-45g.横径约6-7cm,一般为八瓣,故又称为“八牙蒜”,其植株高度为50cm以上(高山地区略低),叶片8-10张,叶宽2-3cm,叶色浓绿,生长直立,蒜苔长50-55cm,全生育期约270天,产量一般每亩300-400kg,最高可达750kg,蒜苔产量约100kg,套作条件下亩产150-250kg。贵州白蒜较早熟,有较强的抗寒能力,生食加工均相宜。 二、适时播种  相似文献   

12.
陕西洋县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以普陀紫皮大蒜作种,根据收获目的选择适合规格于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加强肥水管理,正确防治叶枯病、紫斑病、根腐病、葱蓟马、蚜虫、蒜蛆等病虫害,根据采收目的适时收获,按有机大蒜生产技术规程栽培的产品,商品性好,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中牟县大蒜产业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对中牟大蒜产业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优势和劣势,提出发展中牟县大蒜产业合理化建议,包括做好大蒜产供销信息监管工作、适度控制大蒜种植面积、推行大蒜标准化种植技术、适时推进中牟大蒜相关人才队伍建设、营造灵活环境引进大蒜深加工企业等。  相似文献   

14.
套种模式,可以提高土地复种指数,简化田间管理,节省用工,获得较好的效益。本文介绍了苍山大蒜套种籽用吊瓜种植模式,包括吊瓜管理技术和套种大蒜栽培技术,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金乡大蒜"、"中牟紫皮蒜"(对照)、"豫蒜一号"、"宋城白蒜"(对照)、"豫蒜二号"5个大蒜品种为试材,在河南中牟地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期选择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结果表明:"豫蒜一号"、"豫蒜二号"蒜薹产量分别为3 076、2 918kg/hm2,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宋城白蒜"、"中牟紫皮蒜";"豫蒜一号"、"豫蒜二号"蒜头产量分别为16 310、16 185kg/hm2,与对照品种"宋城白蒜"、"中牟紫皮蒜"达到极显著差异。"豫蒜一号"、"豫蒜二号"蒜头大、综合性状好,叶片蜡粉多,抗性强,适宜在河南中牟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善贵阳市大蒜生产管理粗放、种植方式参差不齐、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的现状,充分发挥大蒜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及蒜苗、蒜头产品市场需求旺盛的优势,总结出了贵阳地区大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重点包括选择优良品种,精细整地,科学施肥以及合理密植、适时播种、肥水管控、病虫害防治等,以期指导当地大蒜标准化生产,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  相似文献   

17.
大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品种选择 选用高产优质大蒜品种,如徐州白蒜、殷庄白蒜、青龙白蒜、苍山苔蒜等。  相似文献   

18.
熊飞 《蔬菜》2008,(10)
大蒜在生长中后期,顶芽萌发生长出许多细长的丛生叶,壮如马尾,农民俗称其为"马尾蒜"或"松毛蒜"、"吐丝蒜"、"吐须蒜".马尾蒜最后虽然也能抽生蒜薹、形成蒜头,但蒜薹个体很小,利用价值不大,蒜头多为畸形的多瓣蒜或散瓣蒜,商品率很低.因此,在大蒜生产中,过多的马尾蒜将严重影响最终的产量、品质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云顶早、二水早、成蒜早2号和成蒜早3号等4个早薹蒜品种产生气生鳞茎(天蒜)的特性,不同品种间产生天蒜的数量有差异,为27~36粒/株,天蒜的质量与留薹植株的茎粗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留天蒜不影响地下蒜头的分瓣,与划茎式采薹对照比较,留天蒜植株的地蒜单头质量增加30%。天蒜合理的播种密度为147万粒/hm2,留一季天蒜的增殖系数是常规蒜种的增殖系数的3.7倍,连续留2季,则增长到11倍。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云顶早、二水早、成蒜早2号和成蒜早3号等4个旱薹蒜品种产生气生鳞茎(天蒜)的特性,不同品种间产生天蒜的数量有差异,为27~36粒/株,天蒜的质量与留薹植株的茎粗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留天蒜不影响地下蒜头的分瓣,与划茎式采薹对照比较,留天蒜植株的地蒜单头质量增加30%.天蒜合理的播种密度为147万粒/hm2,留一季天蒜的增殖系数是常规蒜种的增殖系数的3.7倍,连续留2季,则增长到11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