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现状 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是辽宁省委、省政府为改变辽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促进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工程建设以围栏封育和补播改良为主要措施,着力恢复草原植被,提高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辽西北地区是辽宁省重要草原区,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国家和辽宁省委、省政府对该地区草原保护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先后开展了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退牧还草工程等项目。然而,草原生态环境"一边治理,一边破坏"的局势尚未根本扭转,违法开垦草原、非法占用草原等活动严重破坏了草原生态建设成果。为守护大美草原,辽宁省以法律法规为利刃的草原执法检查"绿剑行动"正在进行。上半年立  相似文献   

3.
1资源短缺及生态环境辽宁省的草地资源包括天然草地及人工草地,就其利用方式有放牧草和割草。辽宁省的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辽西北地区,东部山区、中部平原区面积小,数量少。辽宁省西部以及西北部的草地面积大,放牧地连片集中,多为平坦的草甸草原类。  相似文献   

4.
201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是目前影响较大的草原保护项目。该项目对退化草原进行禁牧封育,并以财政资金向农牧户兑付禁牧补助。为了探索草原奖补项目实施的效果,本研究以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为例,对其2011年和2016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情况做对比,调查该县项目实施前后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变化,包括草地植物多样性、草原植被盖度、草群高度、草地生产力等指标;利用遥感数据,建立NDVI模型反演宁县草原生产力及盖度变化情况,对其政策实施效果做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5.
正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辽宁省地处我国东北部农牧交错地区,科尔沁沙地南缘,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草原区之一,是守护京津冀的东部生态屏障。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调查,有可利用天然草原面积4858.8万亩,主要分布在辽西北地区的朝阳、阜新、锦州和葫芦岛4个市,其中,国家级半牧县6个、省级半牧县4个,草原面积占全省的80%以上。草原类型丰富,植被种类繁多,有很多珍稀和濒危物  相似文献   

6.
瑞香狼毒生物学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丽珠  王堃 《草地学报》2018,26(3):525-532
瑞香狼毒是我国天然草地重要的毒害草之一,其地理分布贯穿我国大部分草原地区,北自内蒙古高原东部、南至青藏高原西部和云贵高原,是一种分布范围极其广泛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年来,由于天然草地持续退化,瑞香狼毒在退化草地上的扩散日益严重,影响我国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安全。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我国学者在瑞香狼毒生物学、生态学以及化学防除效果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全面了解这种重要的毒害草,为瑞香狼毒的防除、维持草地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想  于红博  刘月璇  常帅 《草地学报》2022,30(1):196-204
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是表征草地生态系统数量特征的两个重要指标,深入探讨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变化,为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保护和生产力维持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锡林郭勒草原为研究对象,利用样方法对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三种草原类型的植被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不同草原类型植被的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变化及二者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荒漠草原沙漠化对土壤养分与植被根冠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通过对宁夏中北部荒漠草原不同沙漠化阶段草地土壤养分与植被生产力的研究,探讨土壤养分和植被根冠比对草地沙漠化的响应特征,以期为干旱与半干旱地区荒漠草原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荒漠草原沙漠化程度的增加,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呈现减小的趋势,但是轻度沙漠化阶段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均大于潜在沙漠化阶段。植物根冠比随着草地沙漠化程度加剧而减小,而重度沙漠化阶段植物根冠比比中度沙漠化阶段增加了36%;随着草地沙漠化程度的加剧,土壤有机碳、全磷、全氮、速效钾和速效氮含量均呈降低趋势;在草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养分的积累减弱导致土壤肥力降低,草地生产力下降。  相似文献   

9.
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是辽宁省委、省政府为改变辽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促进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工程建设以围栏封育和补播改良为主要措施,把科学建设、有效管理、合理利用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恢复草原植被,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川西北高原若尔盖县草地退化情况,分析了引起草地退化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促进川西北高原草地生态的良性循环和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辽西北地区是辽宁省主要草原区,拥有各类草原面积60多万平方公顷。近年来,由于受气候干旱、草原沙化退化等因素影响,蝗虫危害逐年加重,给农牧业生产带来了较大威胁。同时,辽西北地区又是辽宁省传统畜禽产区,养殖基础好,尤其养鸡数量多,饲养总量近亿只。笔者紧  相似文献   

12.
正坝上草原是河北省北方的绿色屏障,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张北县地处坝上,属于生态植被脆弱区,草场退化极为严重。近年来,由于干旱少雨等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加剧,如超载过牧、工业建设等,使草地植被退化严重,草原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急剧下降。为了使已退化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控制我省辽西北草地沙化势头,逐渐恢复草地植被,在2003年初,经过多方论证和实地考察,确定在彰武北部地区进行沙化天然草地围封和改良试验。这个试验项目以改善生态环境和有效利用草地为目的,探索沙地草地围封和草场改良的可行途径及相关配套技术,获得更好的改良辽西北沙化天然草地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掌握托克逊县草地资源与生态状况,科学评估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建立落实的生态效益及草畜平衡效果,充分合理利用天然草原,对天然草原植被生长状况、草原生产力及利用状况、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效益等方面开展高峰期草地生产力分析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沙化天然草地围封和改良试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控制我省辽西北草地沙化势头,逐渐恢复草地植被,在2005年初,经过多方论证和实地考察,确定在彰武北部地区进行沙化天然草地围封和改良试验。这个试验项目以改善生态环境和有效利用草地为目的,探索沙地草地围封和草场改良的可行途径及相关配套技术,获得更好的改良辽西北沙化天然草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天然草地不仅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且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绿色生态屏障。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的北部和西部地区的蒙新高原和青藏高原,在我国甘肃地区也分着大面积的天然草地。由于长期超载过牧、乱垦、乱挖、鼠虫危害,加之近几年来全球性气候变干、变暖,使其草地生态系统趋于逆向演替,有一半以上已经退化,其中1/4严重退化,草原面积不断萎缩,草地产草量不断下降,天然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力整体下降的局面尚未得到改善。对此,本文以甘肃省天祝为研究对象,对其天然草地的生产力及植被的组成进行研究,以期为甘肃天然草地的生态的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08年,辽宁省委、省政府从保护全省生态安全、促进全省尤其是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提出在辽西北沙化严重的5市10个半农半牧县(市)实施草原沙化治理工程.作为处于科尔沁沙地南部的、生态较为脆弱的、发生沙尘暴最多的、也是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主战场的彰武县,克服重重困难,抓住有利时机,率先实施了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在先行治理沙化草原3.4万亩示范工程的基础上,4年治理沙化草原28万亩.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推进辽宁"生态省"建设,加快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辽宁省委省政府决定于2009年至2011年实施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一期工程,先行治理沙化草原300万亩,以阻止科尔沁沙地南侵,遏制辽西北生态恶化趋势。辽宁草原部门遵循植被演替规律,结合以往实践经验,提出对沙化、退化和荒漠化草原实施围栏封育、补播改良为主的技术路线。各级地方政府和草原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科学实施、规范管理,工程开展仅3年,治理区植被盖度显著提高,初步打造出一条环科尔沁沙地南缘网状分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全球环境基金(GEF)赠款项目在特克斯县典型山地草甸草场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尝试,对草地进行综合改良恢复治理,增加草地生产力、减轻天然草地放牧压力,探索草原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保护草原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天然草地是陆地最大的植物生产层,在维持全球碳、氮平衡和水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碳、氮、磷元素的可利用性是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力动态变化的关键决定因素,其在土壤与植被间的循环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碳、氮、磷库在天然草地植被-土壤系统中的动态变化,对草原的合理利用和提高草原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预测草原发育的方向和趋势以及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和退化草地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