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苜蓿(Medicago sativa)中添加5%的糖蜜,并进行苜蓿大窖青贮和饲喂试验,研究以青贮苜蓿(试验组)替代相同干物质量(DM)的苜蓿干草(对照组)对奶牛生产性能、尿素氮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给奶牛饲喂苜蓿青贮饲料有利于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ry Matter Intake,DMI)、日产奶量和乳脂率,试验后期乳蛋白含量有所下降,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乳尿素氮(Milk Urea Nitrogen,MUN)及尿液尿素氮(Urinary Urea Nitrogen,UUN)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血浆尿素氮(Plasma Urea Nitrogen,BUN)先下降后上升,其中试验组MUN和BUN低于对照组(P0.05),UUN则高于对照组,在试验后期,试验组和对照组UUN分别为48.35和27.52 mmol·L-1,差异显著(P0.05);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含量均为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浆中总蛋白(Albumin,ALB)和葡萄糖(Glucose,GLU)含量试验组逐渐降低,且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胆固醇(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的含量试验组逐渐升高,对照组逐渐降低,在试验后期分别为3.64和2.82 mmol·L-1(P=0.059),差异最大。总之,饲喂苜蓿青贮饲料有利于改善奶牛的生产性能和机体代谢能力,由于美拉德反应的发生,试验后期降低了苜蓿青贮饲料营养物质在奶牛体内的代谢利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探索泌乳早期奶牛乳中脂蛋白比和尿素氮对产后日泌乳性能和疾病发生的影响。于江苏省某大型奶牛场选择产犊时间接近的头胎荷斯坦牛1 555头,于产犊后30d内采集乳样,测定日产奶量、乳成分和乳尿素氮(Milk Urea Nitrogen,MUN)含量,并收集试验牛只产后150d内各种疾病的发生情况,分析乳中脂蛋白比和尿素氮与产后测定日泌乳性能和疾病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牛只产犊后1个月内乳中脂蛋白比和尿素氮分别为(1.56±0.35)mg/dL和(9.83±2.53)mg/dL;乳中脂蛋白比和尿素氮含量对测定日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乳脂率、蛋白率、体细胞数、乳糖和总固体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脂蛋白比小于1的奶牛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和总固体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奶牛,同时乳中体细胞数和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类型奶牛(P0.05);乳中尿素氮含量大于15.00mg/dL的奶牛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总固体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类型的奶牛(P0.05),乳糖含量显著低于其它类型的奶牛(P0.05)。MUN与乳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和脂蛋白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日产奶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脂蛋白比与乳脂率、MUN和总固体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蛋白率、体细胞数和乳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脂蛋白比水平对产后150d内真胃移位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脂蛋白比对是否发生蹄病和真胃移位达到显著水平(P0.05)。奶牛泌乳早期乳中尿素氮和脂蛋白比是反映能量负平衡的关键指标,可作为预测产后泌乳性能和部分疾病发生的指标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3.
乳尿素氮(Milk Urea Nitrogen,MUN)是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工作中常规的测定指标之一,其浓度通常用于监测奶牛营养状况,反映日粮能氮平衡、繁殖性能以及环境中氮的排放量。MUN浓度因个体和日粮构成而异,同时受多种因素影响。准确的MUN遗传参数估计不仅能够提高牛场经济效益,而且能加快奶牛的遗传进展,为选育优质奶牛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国内外关于MUN的影响因素、遗传力以及与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产奶量、体细胞评分等性状的遗传相关进行了综述,以期为MUN的深入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荷斯坦牛乳尿素氮与乳成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产乳性能的高低受品种、营养、年龄、胎次、个体、管理水平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奶牛开展生产性能测定(DHI)显得尤为重要。而乳尿素氮(MUN)是牛奶中一种微量组分,其正常的浓度一般为10~16 mg/dL,可以依据乳尿素氮的浓度来调控奶牛的日粮营养水平,估测奶牛每日的尿氮排泄量,甚至总氮排泄量,可见其在奶牛的营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加上MUN的测定具有取样方便、对奶牛无  相似文献   

5.
奶牛生产中用到的尿素氮通常是指乳中尿素氮(MUN)或血液尿素氮(BUN),而尿素氮浓度的高低会对奶牛的健康产生一系列的影响.通过对尿素氮的监测,结合牛群改良计划(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中各种监测数据,可以对牛群的营养状况作出精确评价.同时,还可以为饲养方案提供正确合理的日粮结构,从而降低日粮成本.文中对BUN和MUN进行分析、监测,并阐述了二者的产生机制,比较乳中尿素氮和血液尿素氮的对应性,并结合乳蛋白变化分析奶牛日粮中营养蛋白和能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尿素氮测定仪对牛乳中尿素氮(简称乳尿素氮)进行测定,并对乳尿素氮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等关系进行了分析。乳尿素氮在奶牛营养方面反映了奶牛个体摄入的蛋白和能量的平衡情况,并且与奶牛泌乳、繁殖性能以及氮的排泄等有很大关系。乳尿素氮的测定具有取样方便、对奶牛无应激、测定结果稳定等优点,已逐渐成为DHI项目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荷斯坦牛乳中尿素氮(Milk Urea Nitrogen,MUN)含量变化规律,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江苏某大型奶牛场5008头中国荷斯坦奶牛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98 882条DHI测定日记录中的MUN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牛场MUN含量为(12.30±0.01)mg/dL,不同年度、测试季节、产犊季节、泌乳月和胎次对MUN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2013年MUN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三年;夏季测定的MUN含量较高,冬季较低;冬季产犊的奶牛乳中MUN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三个季节,夏秋两季产犊的MUN含量最低;第7、8泌乳月的MUN含量最高,第1个泌乳月的MUN含量最低,且差异显著;各胎次间MUN含量差异显著,其中第三胎的MUN含量最高,第一胎最低。该结果可指导牧场重点关注夏冬两季、泌乳前期及冬季产犊奶牛乳中的MUN含量。此外,各胎次间乳中的MUN含量也应区别对待,并根据变化趋势合理调整奶牛日粮配方,以期提高牧场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试验随机收集了8头处于泌乳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24h内的尿样和乳样,对我国奶牛尿液中尿素氮浓度的昼夜变化情况以及与乳中尿素氮浓度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奶牛个体在不同时间点的尿中尿素氮浓度差异较大,尿素氮浓度较高的奶牛这种差异更明显,单个时间点的尿中尿素氮浓度代表性较差,有必要收集全天尿液;全天平均乳尿素氮浓度与平均尿液中尿素氮浓度(R2=0.99)和尿液中尿素氮日排泄量(R2=0.97)密切相关(P<0.001),证明了尿素在体液中的扩散理论以及乳尿素氮估测尿氮观点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牛奶中乳尿素氮(MUN)作为反映奶牛蛋白质营养状态和评价蛋白质利用效率的生物学指标已经被国内外研究人员广泛认可。综述了乳尿素氮的定义、检测方法、产生机制,以及影响乳尿素氮的营养和非营养性因素,以期为奶牛养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泌乳奶牛牛奶尿素氮(MUN)和血液尿素氮(BUN)的群体规律,通过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获得MUN和乳成分指标预测BUN水平。本研究对2个规模化牧场的401头泌乳期荷斯坦牛进行测定,分别获得392条MUN和318条BUN记录。使用SPSS 26固定模型分析了胎次、泌乳阶段、牛场和血液类型对MUN和BUN的影响以及两性状的相关关系与差异;使用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对BUN有显著回归关系的乳成分指标,建立了BUN对各乳成分指标的回归方程。本研究中,MUN与BUN的均值分别为13.46、8.41 mg/dL;泌乳阶段与场区效应对MUN有显著影响,MUN在1个泌乳期中呈逐渐上升的趋势。MUN与BUN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各乳成分指标中,BUN对乳脂率(FP)、乳蛋白率(PP)、乳糖率(LP)和乳干物质(TS)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BUN=0.336MUN–3.689FP–3.903PP–3.996LP+3.959TS+2.832。本研究对常规获得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记录及其与奶牛BUN水平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为监测奶牛的氮利用及能氮平衡提供了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1.
在纽约州的四个种马场进行了马体内硒和维生素E浓度的测定.在三次采样中,马平均血硒浓度没有明显改变,而维生素E的浓度呈季节性波动.本次测定饲喂当地饲料的马平均血硒浓度为7.7微克/分升,饲喂商品饲料的马平均血硒浓度15.6微克/分升.确定了马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血硒浓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4. 还研究了口服和注射硒对血液硒浓度和血液GSH-px的作用.每日口服补充1.0毫克硒,血硒浓度高于患肌变性成年马及马驹的水平.妊娠后期母马注射补充硒的试验表明,只有有限的硒通过胎盘屏障.母马在妊娠和泌乳期注射补充硒,或马驹在出生后开始补充硒,马驹血硒水平高于患硒-维生素E缺乏症的马驹.  相似文献   

12.
泌乳早期乳中尿素氮含量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奶牛泌乳早期乳中尿素氮含量对产后繁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海丰奶牛场的头胎荷斯坦牛1932头,于产犊后30d内采集乳样,测定乳中尿素氮含量,并收集试验牛只产后繁殖资料,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乳中尿素氮对产后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牛只产犊后1个月内乳中尿素氮含量为9.22±2.78mg/dL;乳中尿素氮含量对个体情期受胎率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产后首次配种天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乳中尿素氮含量大于15mg/dL的奶牛产后第一次配种天数显著高于低于此数值的奶牛,且个体情期受胎率显著低于此数值低的奶牛。同时乳中尿素氮含量与个体情期受胎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据此认为,作为反映能氮平衡的关键指标,泌乳早期乳中尿素氮含量可作为预测奶牛产后繁殖性能的指标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3.
乳尿素氮的监测及与乳蛋白水平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南京某奶牛场中国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对象,应用酶解-水杨酸盐光度法与二乙酰一肟法2种检测方法对奶牛乳中尿素氮含量检测,发现该牛场高产牛乳尿素氮含量高于中产牛和低产牛,乳蛋白水平与乳尿素氮含量存在相关性。综合分析,该奶牛场奶牛乳蛋白水平高于3.0%时乳尿素氮浓度为14~16.5mg/dL,乳蛋白含量低于3.0%时乳尿素氮浓度为不高于14mg/dL。  相似文献   

14.
蛋白质摄入量对牛奶尿素氮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奶牛瘤胃降解蛋白(RDP)、瘤胃非降解蛋白(RUP)日摄入量和泌乳净能(NEL)日摄入量对牛奶尿素氮(Milk Urea Nitrogen,MUN)值直接影响的程度大小,结果是RUP摄入量的影响程度最大(P<0.001),RDP摄入量次之(P=0.001),NEL摄入量的影响最小(P=0.414)。NEL摄入量对MUN的影响主要是通过RDP和RUP的摄入量来对MUN产生间接影响。用RDP摄入量(X1)和RUP摄入量(X2)估测MUN(Y)的多元回归方程:Y=0.50×X1+0.65×X2-14.82(R2=0.92,P<0.001)  相似文献   

15.
选择2~4胎次泌乳中期的荷斯坦牛15头,配对分为3组,在7~9月进行60d的饲养试验,对照组使用基础日粮,两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烟酸800 mg/kg和烟酸铬10 mg/kg。结果表明:在持续高温天气下奶牛处于热应激状态。烟酸铬和烟酸均使奶牛体温上升幅度相对较小;烟酸铬还可以保持其呼吸率正常。二者均使产奶量下降幅度较小;烟酸铬组奶牛的乳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烟酸组(P<0.05);二者也使乳中挥发性脂肪酸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但对其他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二者都能够维持奶牛血清T3、T4、COR、PRL水平的基本恒定;均显著降低了尿素氮和胆固醇水平(P<0.05)。烟酸铬使奶牛的血液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百分比增加;烟酸仅使血液白细胞数增加。  相似文献   

16.
取样方法和时间对牛奶尿素氮及常规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比较了不同取样方法和取样时间对牛奶尿素氮和常规乳成分的影响。在北京三元某奶牛场随机选择30头年龄、胎次、泌乳天数、产奶量相近的泌乳荷斯坦奶牛,分别在每次上挤奶机前手工取样(前期取样)、流量计取样(标准取样)、挤奶结束后手工取样(后期取样)。每头奶牛每天取样9次,分别用红外法和二乙酰-肟试剂盒法测定牛奶常规乳成分及尿素氮。结果表明:在一次挤奶过程中,手工取样和流量计取样的乳成分有极显著差异(P0.01);一天中,早、中、晚3次流量计取样的乳脂、干物质和牛奶尿素氮的含量也有极显著差异(P0.01)。因此在一次挤奶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乳样代表性较差,DHI测定的奶样应该是流量计收集的全天乳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蒲公英和连翘提取物对隐性乳房炎奶牛生产性能以及血清抗氧化、免疫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植物提取物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取18头体况、泌乳期、泌乳量相近,且4个乳区混合乳样中体细胞数(SCC)>5×105/mL的经产荷斯坦奶牛,根据乳样中SCC相近原则,分为对照组(CON组)、蒲公英组(DAN组)和连翘组(FOR组)。对照组饲喂全混合型饲粮(TMR),蒲公英组饲喂TMR+蒲公英提取物,连翘组饲喂TMR+连翘提取物,蒲公英和连翘提取物添加剂量均为60 g/d。试验开始前1周内,奶牛均未进行过药物治疗,试验期45 d。试验期间每7 d采集1次乳样,测定乳成分和SCC;试验结束后采集乳样并测定牛髓过氧化物酶(MPO)、乳酸脱氢酶(LDH)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采集血液样品并测定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蒲公英和连翘提取物对隐性乳房炎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2)蒲公英和连翘组牛乳中LDH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蒲公英组牛乳中N...  相似文献   

18.
酮病奶牛乳液与血液中β-羟丁酸浓度的相关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观察新疆荷斯坦酮病奶牛乳液和血清中β一羟丁酸(BHBA)浓度的相关性。以40头新疆荷斯坦酮病奶牛为试验动物,用酮粉法和改良的水杨醛检测法对其乳样和血清进行检测,将检测为阳性样本按照产奶量和产犊胎次分为2组,每组分别检测乳液和血液中β一羟丁酸浓度,应用磷钨酸沉淀法对乳液进行脱蛋白处理,采用酶荧光法测定乳中β-羟丁酸浓度,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液中β-羟丁酸浓度。结果:酮病奶牛乳液中β-羟丁酸平均浓度为1.21±0.25 mmol/L;血液中β-羟丁酸平均浓度为2.19±0.35 mmol/L;二者的相关系数在0.7964~0.9105。表明随着产犊胎次的增加,酮病奶牛乳液中的BHBA浓度也逐渐升高,但血液中BHBA浓度变化不显著,其二者的相关系数较高;产奶量越高,乳样和血清中的BHBA含量也在逐渐增高,且二者的相关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19.
《饲料工业》2017,(17):30-33
试验随机选取23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通过实时监控外界环境温湿度,计算温湿度指数,确定奶牛热应激状态,测定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乳中活性蛋白,以研究热应激对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乳中活性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轻度热应激奶牛相比,中度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会极显著下降(P0.01),平均降低了20.06%;中度热应激奶牛乳脂率显著降低(P0.05),乳中尿素氮极显著升高(P0.01),体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中度热应激奶牛乳中血清蛋白显著升高(P0.05),α-乳白蛋白极显著升高(P0.01),但乳中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并无显著差异。因此,不同程度的热应激影响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乳成分和乳中活性蛋白。  相似文献   

20.
苹果酸和延胡索酸对奶牛产乳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苹果酸、延胡索酸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24头成年母牛根据胎次、产奶量、预产期相近原则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个试验组从产前21d开始分别添加苹果酸80g/d、延胡索酸140g/d。结果表明:添加苹果酸可使奶牛产奶量平均提高20.53%(P<0.01),延胡索酸组产奶量提高25.58%(P<0.01)。日粮中添加苹果酸和延胡索酸对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和乳中总固形物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苹果酸、延胡索酸对血浆葡萄糖、尿素氮、β-羟丁酸浓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奶牛日粮中添加80g/d苹果酸或140g/d延胡索酸具有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