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群霉菌毒素中毒危害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属真菌属,霉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高毒性代谢产物。据有关报道和调查分析,饲料原料及饲料受霉菌毒素污染率居高不下,猪群采食了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称为猪霉菌毒素中毒病。本病发生具有区域性、隐蔽性、不传染性、组织器官的损伤性及对各类疾病的易感性,最终导致猪群生产性能下降、繁殖障碍、免疫抑制,严重者可诱发其他传染病造成死亡,给养猪生产造成很大危害。为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控制霉菌毒素对猪群的危害,减少猪病的发生,提高养猪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
《北方牧业》2012,(15):26
<正>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普遍存在于管理不好的饲料原料中,毒素在谷物田间生长、收获、饲料加工、仓储及运输过程皆可产生。1霉菌毒素和危害在猪场现实管理过程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常被忽略。在很多时候当猪群发病后,患病猪经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死亡率上升。检疫机构的化验结果往往包括附红细胞体病、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者等疾病。我们不能否认这些疫病的存在,但检测项目中一般都没有包括霉菌毒素,因而规模化猪  相似文献   

3.
霉菌毒素对猪群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广泛,逐渐引起广大养猪同仁的重视,对饲料原料的严格品控和霉菌毒素处理剂的大量使用,使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得到一定的控制.由于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的严重程度不同,霉菌毒素处理剂的效果差异颇大,同时猪场一线人员对猪霉菌毒素中毒临床症状的认识不足,导致生产中猪群霉菌毒素中毒层出不穷,甚至在生长育肥阶段...  相似文献   

4.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是引发猪饲料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着猪的生长发育、母猪生产、繁殖性能以及仔猪的成活率,还可以引起免疫抑制,使猪的抵抗力下降,诱发多种疾病,甚至引起死亡。残留于猪肌肉、内脏中的霉菌毒素还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饲料霉菌毒素对养猪生产的危害应引起养殖者的重视。目前饲料检测到的毒素已超过350种,饲料中各种霉菌毒素之间有协同作用,猪采食了由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引发抵抗力下降,继而容易继发各种传染病。  相似文献   

5.
1霉菌毒素和危害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产生的有毒产物,普遍存在于管理不好的饲料原料中,毒素在谷物田间生长、收获、饲料加工、仓储及运输过程皆可产生。猪采食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后会造成生长缓慢、繁殖障碍和免疫力低下,诱发多种疾病,常造成大批  相似文献   

6.
霉菌的种类很多,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水及腐败的有机物中。其中不少毒素的毒性极强,猪在采食了带霉菌毒素的饲料后,会引起生产性能下降、种猪繁殖障碍、免疫的猪群抗体水平下降、免疫力下降等问题,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综述了霉菌毒素的危害及猪霉菌毒素中毒的临床症状和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霉菌毒素是谷物或饲料中某些霉菌生长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包括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麦角毒素、新月霉菌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等8种,均普遍存在于霉变的玉米和小麦等饲料原料中,在谷物的收获、加工、仓储及运输过程中皆可产生。猪采食带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后出现中毒,轻者会引起急性死亡、种猪繁殖障碍,免疫功能降低、饲料利用率降低、抗病力下降和生产性能下降等,重则引起猪死亡,给养猪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猪无名高热等危害严重的疾病的出现,是大家思考养殖业的公共卫生和饲料安全问题的时候了。猪无名高热发病原因很多,免疫力下降是猪发病的重要原因,已成大家的一个共识。大部分的饲料霉菌毒素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而且,饲料霉菌毒素不仅仅是造成本身中毒症状,同时还会诱发畜禽其他疾病,甚至出现新的综合症状疾病。饲养环境的压力和被忽视而隐藏的霉菌毒素危害交互作用,会有可能进一步导致更多的大规模性畜禽疾病的暴发,最终造成社会问题。所以,政府主管部门和饲料行业及养殖业必须对饲料中藏匿的“顽凶”——霉菌毒素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可行的措施,防止霉菌毒素的隐性危害变成养殖业和社会公共安全的灾难。所以,预防霉菌毒素的危害有明显的紧迫性和经济社会意义。专家强调指出,饲料霉菌毒素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安全问题,政府主管部门和饲料行业及养殖业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觉,对这类风险控制监管基本是空白。以饲料霉菌毒素控制标准为例,除了制定了黄霉毒素的标准外,其他饲料霉菌毒素尚无控制标准。目前发生的动物疫情,也给饲料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对涉及动物安全的风险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急需建立健全减少饲料霉菌毒素危害的综合、联动措施。特别是制定相关的饲料原料和产品的霉菌毒素卫生标准,建立主要霉菌毒素的安全预警预报技术,更是刻不容缓。[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在高温季节,高热多雨潮湿成为气候的主流特点,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75%~80%,饲料及原料的水分含量高于15%,饲料及原料放置期间就会产生大量的霉菌毒素。饲料是猪群生长和健康的基础,而生活中霉菌毒素时刻威胁着饲料质量安全,饲料霉变对猪群健康存在严重影响,使猪群生产性能下降,免疫力下降,猪病越来越复杂化,激发混感增多,猪病难以治疗,霉菌毒素对猪病影响逐渐成为猪病防控的聚焦点。  相似文献   

10.
<正>霉菌广泛存在于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因其污染饲料程度的不同和养殖场中综合防治措施的因素,其危害程度有轻有重。霉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的统称,其中对动物有严重伤害性。不同的霉菌毒素对动物造成的危害各异,各霉菌毒素之间具有相互协调作用。霉菌毒素进入动物机体后可长期蓄积,引发临床症状复杂难辨的慢性中毒,确诊霉菌毒素中毒病必须结合饲料史和实验室的霉菌毒素检测。1临床症状1.1急性中毒猪群按断乳仔猪、架子猪、育肥猪、种猪的先  相似文献   

11.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秋季节气温高、湿度大,饲料及其原料容易发霉变质,霉变饲料原料及成品饲料,不仅降低了饲料的营养价值,也影响了适口性,甚至引起猪中毒。常见的霉菌毒素有8种:串珠镰孢菌毒素、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赭曲霉毒素、桔霉素、麦角毒素),重要的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桔霉素和玉米赤霉烯酮。从饲料原料验收入库到成品饲料加工调制过程中,只要任何一个环节防霉措施不力,都有可能发生霉变。1霉菌毒素对饲料和猪的危害饲料原料与成品饲料在水分含量12%或以上,相对湿度80%~ 90%,温度在10℃~ 42℃都足  相似文献   

12.
警惕霉菌毒素导致猪场严重的经济损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3年以来,我国许多地区猪场发生了猪群霉菌毒素中毒。进入2005年秋季,山东、河北、河南、湖北、安徽、上海、江西、广东、福建、广西、湖南等省市的不少猪场,又发生了多起猪只采食带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后,生长育成猪出现被毛粗乱、生长发育停滞、饲料利用率下降、猪群发生皮炎肾病综合征(PD NS),怀孕母猪流产、产死胎和产仔数减少等繁殖障碍,公猪精子活力降低、精子数量减少,母猪出现假发情、不发情、配不上种、受胎率降低,免疫猪群抗体水平低下、抗病力下降等症状,给养猪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当前对猪群危害较大的霉菌毒素目前…  相似文献   

13.
作者综述了1992—2007年中国和亚太地区的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6种主要霉菌毒素的检出水平和分布特点.分析了危害我国饲料安全、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的主要霉菌毒素以及控制策略.得出如下结论: (1)由于霉菌的生长受温度和湿度影响.不同霉菌毒素的发生概率和污染水平具有显著的地域性。中国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超标率和检出水平最高的霉菌毒素是镰刀属霉菌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均属田间型毒素)。过去我们一直重视的黄曲霉毒素(仓储型毒素)超标率和检出水平均比较低。而来自东南亚地区的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黄曲霉毒素超标率和检出水平较高。而镰刀菌属毒素的超标率和检出水平则比较低。 (2)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多种霉菌毒素往往同时存在。由于不同毒素间具有协同作用,这将加剧毒素对动物的毒性作用和中毒症状的严重程度。霉菌毒素造成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和免疫机能抑制.导致动物患病甚至死亡.并能通过动物的肉、蛋、奶、内脏进入人类的食品链中,危害人类的健康。 (3)由于加工过程中霉菌毒素的浓缩效应,副产品原料.特别是玉米副产品如DDGS和玉米蛋白粉中.霉菌毒素的污染非常严重。 (4)与单一能量和蛋白饲料原料相比,配合饲料中的多种霉菌毒素的检测水平才是相对比较准确和客观的控制指标。 (5)由于我国饲料原料中超标率和检出水平最高的3种镰刀菌属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均为田间型毒素.因此预防霉菌毒索对动物危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在采购环节控制原料质量和饲料生产中使用有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养猪场(户)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养猪场(户)乳仔猪饲料、 种猪饲料、 中大猪饲料、 成品猪料及猪用玉米、 大麦、 麦麸、 豆粕等4种原料进行黄曲霉毒素B1、 呕吐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 伏马菌素、 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结果表明:云南省养猪生产一线的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普遍、 严重,2种霉菌毒素共存的现象无论在猪成品饲料中或玉米、 麦麸、 豆粕等常见典型饲料原料中均超过50%;云南大麦霉菌毒素污染较轻,安全性好,适宜推广使用.云南省养猪场(户)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强检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15.
黄曲霉素1993年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一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在当今养殖业生产中饲料发霉和霉菌毒素引起的动物中毒以及死亡所造成的危害仍然是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霉菌毒素会造成畜禽生产性能下降、疾病易感性提高,并通过残留在动物食品中而影响人类的健康。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霉菌毒素中毒,专家建议:预防重于治疗才能避免或减少危害。尤其是原材料入仓前应做好检测工作,避免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原料入仓,仓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做好防范。当畜禽出现采食量减少或拒食,饲料有“霉味”时,应提防动物霉菌毒素中毒,应立即更换新鲜饲料,以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青岛诺和诺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中国饲料及饲料原料受霉菌毒素污染的调查表明: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6种霉菌毒素在被检饲料和饲料原料中均普遍存在。在被检饲料和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并非主要的霉菌毒素,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甚为严重。因此,养殖者应充分认识饲料霉菌毒素的危害,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预防霉菌毒素的污染,以保护动物正常的健康、生产及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一)忽视霉变饲料一是有的饲料原料(如玉米)虽然购进时水分没有超标,但在其收割之前就遭霉变,这样的饲料中加防霉剂不起作用,忽视对已霉变饲料脱毒和解毒。二是忽视料槽和栏舍内地面霉料对猪的影响。三是饲料原料的霉菌毒素中容易被检测的是黄曲霉毒素,其他霉菌毒素(如玉米赤霉烯酮等)容易被忽视。霉菌毒素会使猪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降低机体免疫力,导致繁殖障碍,如发情紊乱、早期胚胎死亡、假孕、产后无乳等,高浓度的霉菌毒素可以引起猪的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18.
夏季高温多雨,当温度达到28℃、湿度达到80%时,经常会发生大量的饲料原料(玉米最常见)产生霉变.霉菌常寄生于含淀粉的饲料原料上,并在其内大量生长繁殖,产生并释放有毒物质,造成将近20%。30%的饲料被霉菌污染而浪费.从而影响畜禽的生产,为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猪霉菌毒素中毒的病例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能帮助养殖户认识霉菌毒素的危害.加强对霉菌毒素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9.
亚洲地区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霉菌毒素水平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毒素是动物饲料中具有危害性的成分,可导致畜禽多种难以判断的综合病症.霉菌毒素通常导致动物生产性能下降,免疫机能抑制,引起动物患病,进而通过动物的肉、奶和内脏进入人类的食品链中,危害人类健康.对这些易受环境和气候影响的天然毒素进行常规检查和实时监控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将有助于饲料生产企业做好控制动物体内霉菌毒素潜在问题的准备,饲料生产企业选择正确有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饲料中添加吸附剂吸附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或避免购买和使用来自问题地区的霉变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20.
引言在各种饲料中含有霉菌或真菌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在适宜霉菌生长的条件下,如饲料含水量高和高温、高湿等,霉菌和真菌就特别容易产生。并不是所有霉菌都是有害的,但通常在田野中或贮藏条件下生长的霉菌能产生毒素,因此必须被认为有潜在的危害。自从认识到日粮中的霉菌毒素可对家畜的健康造成危害后,人们进行了许多试验以图解释霉菌毒素引起生产性能下降的机制,或许在所有对猪、禽致病的霉菌毒素中,研究得最广泛的就是黄曲霉素了。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