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姜双林 《植物保护》2007,33(4):54-57
草间钻头蛛成蛛对苜蓿苔螨雌成螨的捕食功能反应属Holling-Ⅱ型,对苜蓿苔螨各螨态的控制能力从小到大依次为:成螨>若螨>幼螨。草间钻头蛛对苜蓿苔螨的寻找效应(S)随猎物(Nt)和天敌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草间钻头蛛的饥饿程度等因素均可引起功能反应参数的变化。草间钻头蛛成蛛喜食苜蓿苔螨的成螨和若螨,对幼螨的捕食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2.
稻田蜘蛛对弹尾虫的功能反应及选择作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作者在室内研究了拟环纹豹蛛和草间小黑蛛对弹尾虫的功能反应和选择作用。结果表明,两种蜘蛛对弹尾虫的功能反应均为Ⅱ型反应,并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拟环纹豹蛛对弹尾虫的功能反应明显强于草间小黑蛛,其对弹尾虫的控制作用(a/Th=39.758)是草间不黑蛛(13.031)的3倍左右。弹尾虫和白背飞虱共存时,两种蜘蛛的功能反应变为Ⅲ型反应,并对弹尾虫都具有明显的偏好性,弹尾虫的存在降低了两种蜘蛛对白背飞虱的捕食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拟长毛钝绥螨(Amblyseus pseudolongispinosus)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拟长毛钝绥螨若螨和雌成螨对朱砂叶螨各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即捕食量与猎物密度之间呈逆密度制约关系,功能反应曲线属HollingⅡ型;对猎物卵和幼若螨的控制能力最强;猎物的螨态、生境大小等因素均可起拟长毛钝绥螨功能反应参数的变化;拟长毛钝绥螨的自身密度对功能反应存在密度制约作用;拟长毛钝绥螨对朱砂叶螨卵和幼若螨是嗜食的,对成螨是非嗜食的.  相似文献   

4.
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明确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McGregor)国内种群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的控制潜力,应用功能反应、数值反应及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评价了该捕食螨对朱砂叶螨的控制能力。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的功能反应能很好地拟合Holling Ⅱ方程。在25℃,加州新小绥螨雌成螨对朱砂叶螨卵、幼螨、若螨和成螨的功能反应参数a/Th值分别为42.4195、81.6275、54.3044和17.9399,对朱砂叶螨幼螨、若螨和卵的控制力高于成螨。在19~31℃,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雌成螨日均捕食量和对猎物的控制能力a/Th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31℃时达最大值,分别为10.80头和29.5364。在28℃时,加州新小绥螨的净增殖率和内禀增长率分别为26.1522和0.2213。表明加州新小绥螨国内种群表现出重要的生物防治潜能。  相似文献   

5.
草间小黑蛛实验种群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观察草间小黑蛛实验种群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动态和捕食效应,组建 Logistic 发育速度模型和繁殖特征生命表。在建立实验种群生命表的基础上,测定草间小黑蛛实验种群的生命表参数、生殖指标参数和稳定年龄组配。通过草间小黑蛛对白背稻虱捕食量的观察,建立 Holling 功能反应模型和 Hassell-Varley 干扰反应模型。同时测定瞬时攻击率、处理时间、最大理论捕食量、干扰常数、搜寻常数。  相似文献   

6.
加州新小绥螨是世界商品化品种,近年在国内首次发现。本文在25℃,RH(80±5)%,光周期16L:8D的条件下研究了加州新小绥螨雌成螨对朱砂叶螨3种螨态(卵、幼螨及若螨)的捕食喜好性,并与拟长毛钝绥螨对朱砂叶螨的功能反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朱砂叶螨卵(Ci为-0.09)与幼螨(Ci为-0.07),加州新小绥螨更喜食若螨(Ci为0.06)。当朱砂叶螨卵密度高于20粒时或若螨密度高于15头时,加州新小绥螨的捕食量显著高于拟长毛钝绥螨。两种捕食螨对朱砂叶螨3种螨态的功能反应均为HollingⅡ型,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3种螨态控制能力(a'/Th值)均强于拟长毛钝绥螨。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卵、若螨的理论最大捕食量分别比拟长毛钝绥螨的高出35.0%、37.1%;对幼螨的理论最大捕食量仅比拟长毛钝绥螨低8.0%。  相似文献   

7.
东方钝绥螨对桔全爪螨和柏小爪螨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研究了东方钝绥螨对桔全爪螨和柏小爪螨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东方钝绥螨对两种害螨的功能反应都为Holling Ⅱ型;其自身密度对捕食率具有干扰作用,密度增高,捕食率下降;同时,对害螨螨态的取食具有选择性,其幼、若和成螨都最喜食害螨的幼若螨。  相似文献   

8.
斯氏钝绥螨对朱砂叶螨若螨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5个恒温条件下研究了斯氏钝绥螨Amblyseius swirskii(Athias-Henriot)不同螨态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若螨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供试温度下,斯氏钝绥螨不同螨态对朱砂叶螨若螨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 Ⅱ型.在相同猎物密度条件下,斯氏钝绥螨的捕食量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在16~28℃之间,随着温度升高斯氏钝绥螨对朱砂叶螨的捕食量增加、搜寻效应增强.斯氏钝绥螨的捕食作用存在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随着捕食者密度的增大,平均捕食量逐渐减少,捕食作用率也相应降低,捕食作用率与其自身密度的关系为E=0.330P-0.572.  相似文献   

9.
巴氏新小绥螨是一种商业化生产的捕食螨品种,可用腐食酪螨作为替代猎物生产。为研究替代猎物饲料的营养经由猎物传递后对巴氏新小绥螨的影响,本文以麦麸和麦麸加酵母(麦麸:酵母=10:3)2种基础饲料饲养腐食酪螨,并在温度(25±1)℃,相对湿度80%,光周期16L:8D的条件下,比较了以两者(腐食酪螨A:以麦麸饲养的腐食酪螨;腐食酪螨B:以麦麸加酵母饲养的腐食酪螨)饲喂的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个体大小及其对朱砂叶螨幼螨与西花蓟马初孵若虫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利用腐食酪螨A与B饲养的巴氏新小绥螨个体大小无显著差异,背板长度约为368μm,宽度约为200μm。其对朱砂叶螨幼螨及西花蓟马初孵若虫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模型,但饲喂腐食酪螨B的巴氏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幼螨及西花蓟马初孵若虫的捕食能力(a'/Th值)分别由262.537、9.731显著提高到279.726、12.483,理论最大捕食量分别提高2.48%、7.22%。  相似文献   

10.
真桑钝绥螨捕食朱砂叶螨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及捕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真桑钝绥螨Amblyseius makuwa Ehara防治害螨的可能性,本试验在(25±1)℃、RH 80%±5%、光周期16L:8D的条件下,组建了真桑钝绥螨以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为食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了真桑钝绥螨雌成螨对朱砂叶螨卵、若螨和雌成螨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真桑钝绥螨以朱砂叶螨为食,未成熟期发育历期分别为卵期1.90 d,幼螨期0.62 d,前若螨期0.82 d,后若螨期1.26 d。试验条件下真桑钝绥螨净增殖率为11.80,内禀增长率为0.175,世代平均周期为14.12 d,周限增长率为1.191,种群倍增时间为3.96 d,雌成螨日均产卵量为1.22粒,平均总产卵量为22.12粒。真桑钝绥螨对朱砂叶螨3个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拟合圆盘方程显示真桑钝绥螨对朱砂叶螨卵的捕食数量最大,其次为若螨和雌成螨,a/Th值分别为12.5162、5.8730和4.4009。综上研究结果,真桑钝绥螨具备优良天敌的基本特性,是朱砂叶螨的潜在天敌之一。  相似文献   

11.
金裳凤蝶与裳凤蝶的生物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裳凤蝶与裳凤蝶这两种形态相似的蝴蝶同是我国蝶类中体形最大的种类。其成虫体态优美、色彩艳丽,具有较主同的观赏价值,是一种较好的工艺品材料,若能得以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对今后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具有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With Beauveria bassiana Lu 700 as biocatalyst an ecologically beneficial process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R)-2-(4-hydroxyphenoxy) propionic acid. The fungal strain used in this process, B. bassiana Lu 700, is also a very suitable catalyst for the selective monohydroxylation of other aromatic carboxylic acids.  相似文献   

13.
多异瓢虫对豆无网长管蚜捕食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内测定了多异瓢虫成虫,各龄幼虫对豆无网长管蚜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多异瓢虫成虫及4龄幼虫对豆无网长管蚜有较强的捕食作用;多异瓢虫成虫及各龄幼虫对豆无网长管蚜密度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多异瓢虫成虫自身密度的功能反应能用Hassell数学模型较好地反映。  相似文献   

14.
柑橘衰退病、裂皮病和碎叶病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隔离网室内通过嫁接分别感染CTV、CEVd和CTLV的柑橘树皮为实验材料,建立了以oligo(dT)为反转录引物的RT-PCR检测体系,成功检测到在病毒RNA 3'末端带有ploy_(A)加尾的CTV和CTLV。实验过程中,发现不具有ploy_(A)加尾的环状类病毒CEVd,同样可以用oligo(dT)反转录的RT-PCR检测出来,通过测序分析,其同源性在96%以上,并发现在CEVd序列中有一个富含A的区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同时检测CTV、CEVd和CTLV的多重RT-PCR检测体系,该方法能为这3种病害的检测简化步骤、节省时间、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5.
迷宫漏斗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室内试验表明 ,迷宫漏斗蛛雌、雄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捕食功能反应均为HollingⅡ型反应 ,迷宫漏斗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控制能力雌蛛大于雄蛛。捕食量上限雌蛛为295.3头,雄蛛为120.7头 ,说明这种蜘蛛对假眼小绿叶蝉有很大控制潜力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中华草蛉发生消长及其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1983年在北京郊区观察,中华草蛉在自然温度下,一年可繁殖6代,以成虫在9月下旬进入越冬,来年8月中旬开始活动。平川农区6月中旬以前发生数量稀少,至7、8月间,出现两次成虫高峰。9月以后,田间取食及栖息条件急剧恶化,迫使成虫不断转移,数量骤减。当晚秋和早春平川草蛉数量低时,山区却在9—10月及来年3—4月出现两次显著高峰,说明山区是中华草蛉的主要越冬场所和平川地区来春虫口的重要来源,山区的栖息和取食条件较平川优越。有利于草蛉的越冬。春季平川地区草蛉数量很低,主要是由于越冬期间成虫大量死亡。因此,调整农区和山区植物相,提供更多的密源、花源植物,以减少越冬死亡率;并在春季作物上接种释放草蛉,扩大种群基数,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草蛉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验证20%氰戊菊酯水乳剂对甘蓝菜青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0%氰戊菊酯水乳剂对菜青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适宜剂量为6~8ga·i/667m2,持效期为7d以上。  相似文献   

18.
 形态学观测和寄生性研究结果表明,发生于我国河南省兰考县泡桐(Pauloumia sp.)和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豌豆(Pisum sativum)上的胞囊线虫均属于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eines);上述两种植物上的胞囊线虫均可侵染大豆,在根部形成有卵雌虫。而兰考和凉城两地大豆上的胞囊线虫群体可分别在泡桐成豌豆上良好繁殖。以上结果证明,泡桐和豌豆为大豆胞囊线虫的两种新寄主植物,其中,泡桐为大豆胞襄线虫侵染多年生乔木植物的首例报道。  相似文献   

19.
诱杀球对橘大实蝇诱捕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一种新型的橘大实蝇诱捕器,研究了不同颜色、直径的诱杀球和不同颜色的粘虫板对橘大实蝇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绿色诱杀球的诱杀数量显著大于黄色和黄绿色诱杀球(P0.05);诱杀球上橘大实蝇的诱集数量,随诱杀球直径的增大而显著增加,但在直径7cm以上时,诱杀球的诱集数量增速变缓,其中以直径7cm的绿色诱杀球生产成本和诱集效果最佳;诱杀球能显著提高黄板对橘大实蝇的诱集效果(P0.05)。  相似文献   

20.
阿克泰防治温室白粉虱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阿克泰防治温室白粉虱的技术要点进行了研究,阿克泰25%水分散粒剂2g/mu防治温室白粉虱具有很好的防效,防效可达95%,持效期长达15d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