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微生物农药是指使用细菌、真菌、病毒等活的生物体来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林生产的一种或几种有害生物的药剂。它具有对人畜安全,无农药残留,不产生抗药性,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正在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中。但是若保管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地走访及问卷调查,对贵州省8个主产茶县市的茶园农药市售及茶农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期找出茶叶农药残留的成因及降低农药残留的对策。结果表明:8个主产茶县市茶园农药市售及茶农使用的大体情况为:(1)10家农药销售店,茶园农药共计化学农药29种,微生物农药2种,植物源农药0种;(2)一些生态茶园多的茶区和经常举行茶叶质量安全生产培训的茶区,农药使用次数较其他茶区少;(3)80%的茶农购买农药时首先考虑的是防治效果。据分析,农药残留的原因主要有:(1)农药品种单一,销售人员、茶农缺乏病虫害防治知识;(2)茶农缺乏茶叶质量安全常识,参与农药使用技术培训少;(3)茶农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方式较为科学,但也存在着不适时、不对症用药等问题。相应地,可采取3个对策降低农药残留:(1)加强农药管理,增加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的销售和使用;(2)加强茶农茶叶质量安全生产培训;(3)提高茶农文化水平,引导茶农科学用药。  相似文献   

3.
贺州市2005年冬季蔬菜农药残留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监测分析当前贺州市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及农贸、批发市场中蔬菜有机磷、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情况,寻求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随机与定点抽样的方法采集贺州市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及农贸、批发市场中蔬菜样本120份,采用气相色谱和气质联谱法测定其中13种有机磷、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结果:蔬菜中农药残留检出率与超标率分别为16.67%和5.00%(按国家标准),其中,有机磷禁用农药超标数占总超标数的100%;结论:贺州市蔬菜农药残留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某些地区仍存在农药使用不规范、不科学及超范围用药的情况,应加强管理,有机磷禁用农药残留是导致贺州市蔬菜超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2005年1月1日,我国正式将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适用范围缩减到棉花、水稻、小麦、玉米等4种作物。除原药生产企业外。撤销其它企业含有5种高毒农药的制剂产品的登记证、生产批准证书和生产许可证。随着高毒农药的逐步禁用。我国农药残留问题是否就迎刃而解了呢?专家给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 目前,国内农药市场发育不成熟,竞争无序,“三乱”现象严重。价格战、广告战、促销战、概念战,狼烟四起,烽火连天。各厂家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农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刘剑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219-221
近年来,我国农药制造业发展出现了喜人的局面:农药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农药出口总量得到提升,农药生产技术水平逐年提高。但是农药行业仍存在小而分散、农药产品质量不高、研发能力弱等问题。可通过建立农药产业园、增加研发投入等手段来解决我国农药行业现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生物农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宝根 《中国农资》2000,(2):22-23,36
<正>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根据其来源大致可分为植物农药、微生物农药和抗生素等。 中国是一个农药生产大国,也是生物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由于生物农药具有对人畜的毒性较小、不污染环境以及病虫害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而受到青睐。从六十年代的“青虫菌”到现在的阿维菌素,我国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并取得了重大发展。据统计,到1998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农药是指使用细菌、真菌、病毒等活的生物体来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林生产的一种或几种有害生物的药剂。它具有对人畜安全,无农药残留,不产生抗药性,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正在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中。但是若保管和使用不当,会导致应用效果不佳。为提高微  相似文献   

9.
许多植物的根茎、叶、花、种子等不同部位含有杀灭害虫的成分,经工业化萃取后,制成不同的制剂,即可用作农药,称植物农药。作为绿色食品生产重要保证措施的植物农药,应用于农药生产尽管已有半个多世经的历史,但一直发展缓慢,乐观估计也不占农药市场的1%,我国仍是世界上生产和使用化学农药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必须加快发展植物农药,保障人类健康,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许多植物的根茎、叶、花、种子等不同部位含有杀灭害虫的成分,经工业化萃取后,制成不同的制剂,即可用作农药,称植物农药。作为绿色食品生产重要保证措施的植物农药,应用于农药生产尽管已有半个多世经的历史,但一直发展缓慢,乐观估计也不占农药市场的1%,我国仍是世界上生产和使用化学农药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必须加快发展植物农药,保障人类健康,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蔬菜生产“无公害”已是大势所趋,广大菜农对此已有深刻认识。但长期以来,菜农习惯使用的甲胺磷等5种高毒、高残留农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中已明令禁用。这里介绍5种禁用农药的替代农药。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我国化学农药存在的问题 农药在一个时期曾是热门话题,农药市场、农药价格、农药打假等都曾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我在这里就生产和流通方面谈几点看法。 一是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我国农药老品种多,杀虫剂多,高毒品种比例大;相反,除草剂、杀菌剂比例则很小。我国杀虫剂产量占农药总产量的70%以上,其  相似文献   

13.
<正>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会损害人体健康,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食物可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品种,增加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不按施药安全间隔期施药和收获等情况,均会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统计结果显示,农药残留量排在前3位的农产品分别是:黄瓜(含有4~13种不同农药残留)、草莓(含1~13种)、油菜(含1~12种)。此外,农药残留较多的农产品还有豇豆、洋葱、韭菜、西红柿、茄子、荷兰豆、扁豆、芥菜、小西红柿和菠菜等。  相似文献   

14.
<正>一看农药包装1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开封或渗漏。2是否印(贴)有标签,无标签的产品不要购买。3散装的农药因为生产、经营者随时都可能掺假,出现问题难以处理,无法保障产品质量。4谨慎购买连体包装、免费赠送、推荐混合使用等方式搭配销售的农药。例如:农药标签上声称为高效助剂,能提高防治效果,但不标明具体名称的,可能属于其他农药成分(如高毒、禁限用农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易产生危害。5同一包装箱内的产品包装规格应相同。  相似文献   

15.
<正> 农药连锁经营是21世纪全球经济的一种新业态,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拥有大量成熟的连锁企业和成功的运营经验。据统计,中国农药生产企业达2000多家,产量50万吨(折纯计算),我国农业生产每年需要农药26万吨,严重供大于求。如何把生产出来的农药送到农民手中,这是每个农药生产企业老总绞尽脑汁的事。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营销模式已  相似文献   

16.
<正>1买农药看清标签不要购买和使用标签模糊不清、证号不全、不用中文标明有效成分的农药。国内生产和进口国内分装的农药要有登记证号、生产批号和产品标准号;国外直接进口农药只有登记证号。  相似文献   

17.
2007我国禁用5种高毒农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明山 《新农业》2007,(1):47-47
从2007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禁止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使用,只保留部分产量用于出口.这是继1983年我国停止生产使用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后,又一次较大规模的农药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8.
<正> 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虽有许多诸如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但仍以化学防治为主。现代化农业不使用农药,很难达到高产稳产的要求。这在我国一些地区及农业先进国家如美国、日本可以找到明显的例证。但在生产实践中,往往出现农药使用效果不佳。当然,这其中不  相似文献   

19.
<正>从日前在南京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农药高层论坛暨首届中国绿色农药博览会上了解到,作为农药生产大省,江苏省的化学农药生产总量占全国1/4,出口量占全国1/3,原药生产企业130家,均居国内第一。然而,生物农药产量占江苏农药总产量的比例还不到1%,7家农药上市公司中没有一家真正涉足生物农药。在有些人看来,生物农药受自然因素影响大,易分解,防治范围窄,效果慢,而且成本较高。但是,生物农药符合现代农业的特征,对农产品和生态环境安全。江苏省农药检定所有关人士认为,很多植物源生物农药对害虫有抑制生长发育、控制种群等作用,害虫不易产生抗性;而作为生物杀虫剂的昆虫病毒,不污染环境、不易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20.
<正>众所周知,我国农药产业的禁毒、排毒工作力度在不断加大。特别是近几年,国家有关部门紧锣密鼓地相继出台了对一些高毒、高残留、高风险农药停产、停用或限用的强制措施,对有毒副作用的有机溶剂制定并颁布了使用最高限量的行业标准。我国农药登记再评审实施时间不长,却卓有成效。2013年12月9日,农业部发布第2032号公告,对甲磺隆等7种农药采取禁限用管理措施,就是很好的例证。业界对此颇有微词,担心农药行业不堪政策重压,有些业主甚至抱怨自己"生不逢时"和"入错了行"。然而,加速淘汰高毒、高残留、高风险农药品种,这是必须的。我国农药工业经历了两次大调整,从而也完成了两次创业。1983年,我国果断决定并宣布,自当年4月1日起,停止六六六、滴滴涕的生产和使用。这是中国农药工业的第一次大调整。农业部、工信部等有关部门宣布,从2007年1月1日起,停止生产和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及磷胺等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