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刈割干扰下天然打草场植物群落呈现出的消长状态,试验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天然打草场不同植物群落物种组成、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生物量等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刈割干扰下,羊草+杂草类群落中物种总数略低于贝加尔针茅+羊草群落;羊草+杂类草群落的密度和盖度均显著高于贝加尔针茅+羊草群落(P0.05);羊草+杂类草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贝加尔针茅+羊草群落(P0.05);羊草+杂类草群落的现存量和枯落物量均显著高于贝加尔针茅+羊草群落(P0.05)。说明刈割干扰对羊草+杂类草群落的影响小于对贝加尔针茅+羊草群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肇东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势平坦,呈平原景观.土壤为黑钙土,亦有较大面积的草甸、沼泽土,盐碱土等.自然植被南以芦苇、芦苇+香蒲+笞草等类型构成草本沼泽类;北以羊草、羊草+杂类草等类型构成草甸草原类.全市土地面积650万亩.草原面积157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136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90%.其中采草场46万亩,放牧草场90万亩.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强草原建设,提高草场生产力,1981年我们同荷兰进行了草原改良合作试验,搞了一项天然草场施肥试验。主要观察施肥对改善草场植被、提高产草量和质量的响影,便于我们从多方面摸索改良天然草原的途径。一、试验区基本情况天然草场试验区位于我省西部,白城地区牧草良种场界内的天然草场,原始植被以中旱生根茎禾草为主的羊草草甸草  相似文献   

4.
1982年—1983年,我们在黑龙江杜蒙南部(包括绿色草原牧场和敖林西伯公社),分布面积最大的羊草杂类草场,山杏针茅杂类草场、针茅丛生禾草场和野古草杂类草场进行了草场植物群落营养状况和合理载畜量的研究。同时,对羊草草原,又进行了草原退化与恢复的观察。羊群营养状况和载畜量经我们观测,羊草杂类草场,绿色生物量为950.0—1150.0斤/亩,采食绿色生物量为570.0—690.0斤/亩,采食干物质为  相似文献   

5.
青冈县地处松嫩平原,从1987年起我们在22300亩退化草场上,进行了草木樨与羊草混播改良退化草场的初试和中试,效果很好,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初试 1987年5月份,我们在柞冈乡退化草场上进行了初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选择长山放牧场,面积2000亩。草场属于草甸草原类,生长着羊草及杂类草。碱斑面积占整个草场面积的  相似文献   

6.
1983年7月对我市草场生产状况进行了调查得知,利用(割草场)与未利用的草地,在植被类型、地域、水源、水质及气候等要素均一致,但二者生产状况有所不同。情况如下: 草地类型:为沼泽甸类,沼泽土根茎禾草组,小叶章+塔头苔草+杂类草型。水源充足靠天然降水,有塔头,属季节性积水。割草场群落植物有:小叶章、塔头苔草,地瓜苗、短瓣金莲花、腾唐松草、箭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牧草的生长条件,使退化草原更新复壮,多年来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了改良更新草原的工作。下面根据我们的经验,将几种改良方法作以比较。一、翻耙更新在羊草杂类草草场上,翻耙后丛生型直根型植物被消灭,而根茎型禾草如羊草等则生长更加旺盛。利用这种方法改良退化草原,方法简便,效果明显。其具体技术要点是: 1.选择适宜的草场类型一般以羊草杂类草;针茅羊草;羊草野古草等类型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松嫩草场实行划区轮牧的增产效果以及注射激素、去势、剪毛对放牧牛羊的影响,进行了此项试验。试验地位于低平地,草场类型为草甸草原类——多年生根茎禾草组——羊草、杂类草型。土壤为碳酸盐草甸土。草层平均高度35厘米,植被总盖度为78%,羊草占45.6%,每公顷产干草2200千克。试验围栏内总面积70公顷,分成8个辐射状小区,每个小区8.53公顷,设有食盐、饮用水、添加剂箱、防蚊虻油滚等设施。中心面积1.87公顷。1986和1987年春,试验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垂穗披碱草+杂类草型草场围栏封育禁牧的效果调查分析,围栏可明显提高垂穗披碱草型草场的产草量和植被高度、盖度、密度,使草地植被得到恢复,同时可有效的改善草原生态系统,促进草群自然更新,随着围栏期限的延长,改善效果越加明显,整个草地生态系统逐步趋于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演替系列羊草密度和生长特性,试验采用单位面积取样法对西甸子草原和扎龙湿地干湿交替带羊草群落、羊草+朝鲜碱茅群落、羊草+芦苇群落、羊草+杂类草群落和杂类草群落羊草的密度、高度以及生殖株的数量、高度等构件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羊草种群的密度随生育期的进程逐渐增加,4月份为羊草的返青期,密度小,生长速度也慢;5—6月份为羊草地下芽库的主要输出时期和营养生长期;7月份达到最大值。扎龙湿地干湿交替带羊草的密度高于盐碱化的草甸草原,并且生长速度快、高度高,生殖株所占的比例大。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姜家甸草场是松嫩草原中最优良的草场之一,具有草质优良、产草量高、毒害草少的特点。羊草群落是该草场最具代表性的群落,多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部分羊草群落退化演替为羊草-糙隐子草群落、羊草-碱蒿群落、羊草-寸草苔群落、羊草-虎尾草群落、羊草-星星草群落、碱蓬群落、角碱蓬群落等群落类型。封育、松土、施肥、补播建立半人工草地,退耕还草建立高产人工草地,种植星星草、虎尾草耐盐碱牧草是恢复草场植被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垂穗披碱草+杂类草型草场围栏封育禁牧的效果调查分析,围栏可明显提高垂穗披碱草型草场的产草量和植被高度、盖度、密度,使草地植被得到恢复,同时可有效的改善草原生态系统,促进草群自然更新,随着囤栏期限的延长,改善效果越加明显,整个草地生态系统逐步趋于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基于长期定位控制试验,研究了割一年休一年刈割制度对羊草草原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演替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82~1998年期间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显著下降,而且与根茎型禾草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灌木半灌木和根茎型禾草与高大丛生禾草和矮丛生禾草呈不显著负相关,根茎型禾草和矮丛生禾草与杂类草呈负相关;1998~2014年期间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没有显著上升,而且与高大丛生禾草、矮丛生禾草和杂类草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根茎型禾草与高大丛生禾草和杂类草呈不显著负相关。刈割对羊草典型草原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的作用不仅受刈割制度的影响,还要受刈割年份及演替阶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998年6月至1998年10月对海原县南部的南华山马场,北部的兴仁坎头山,兴隆乡和兴仁乡人工草地进行测产。 1.2 天然草场测草点现状 1.2.1 南华山柴山沟测草点:属山地草甸草原,植被以铁杆蒿+异穗苔+杂类草为主,植被总盖度94%左右,海拔2400 m,年降雨量570 mm,土壤为山地灰褐土,富有弹性,有腐殖质层,轻度侵蚀,局部有明显片状剥蚀,草场上鼢鼠堆积的小丘密布,有矮灌丛,轻度退化,终年放牧。 1.2.2 南华山大石头掌测草点:属干草原,植被以大针茅+铁杆蒿+短花针茅为主,植被总盖度73%左右,海拔2390 m,降雨量540 mm,土壤为山地灰褐土,地面有少量裸露,本型草场鼢鼠活动频繁,小丘旁毒草丛生,重度退化,终年放牧。  相似文献   

15.
草原是草食家畜赖以生存的场所,通过放牧采食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最经济形式。阐明放牧牲畜对草场植被的影响,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很重要。就此,本文进行研究探讨。一、基本情况研究地点为安达市先锋牧场红星分场的放牧场。北靠明沈公路,以畜舍为中心向南放牧奶牛540头,采取自由满天星的放牧生产方式。地势平坦,为羊草十杂类草草场,以羊草为优势种。近两年连续发生洪涝灾害,而本年代初则严重干旱。  相似文献   

16.
过度放牧对羊草杂类草群落种的构成和现存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韩文军  春亮  侯向阳 《草业科学》2009,26(9):195-199
主要分析了典型草原区的羊草Leymus chinensis杂类草草甸草原的土壤及植物群落随放牧强度梯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放牧压力的增大,表层土壤密度显著性增加,而表层土壤水分变化不明显。重度放牧区地上现存生物量高于中度放牧区,低于轻度放牧区。轻度放牧区的现存生物量与中度放牧区和重度放牧区,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演替序列为:羊草草原+杂类草→羊草+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寸草苔Carex duriuscula→糙隐子草+大针茅Stipa grandis+米氏冰草Agropyron michhnoi→糙隐子草+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冷蒿Artemisia frigida。因此,退化草原的植物组成取决于利用方式和强度,同时受生境条件的制约。其典型草原区的羊草杂类草草甸草原的演替序列介于典型草原与草甸草原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7.
大庆地区属松嫩平原,主要草场有羊草(Aneurolepidium Chincnse)、杂类草、线叶菊(Filifolium Sibiricum)、狼针草(Stipabaicalensis)、野古草(Arundinellahirta)和虎尾草(Chlorisvirgata)草场六种类型,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74.5%,是放牧、采草的主要基地。因此探讨这六种草场的饲草生产能力,对于该地区草原的合理开发利用、改良建设和畜牧业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姜家甸草场是松嫩草原中最优良的草场之一,具有草质优良、产草量高、毒害草少的特点。羊草Anerolpidium chinense群落是该草场最具代表性的群落,多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部分羊草群落退化演替为羊草-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群落、羊草-碱蒿Artemisia anethifolia群落、羊草.寸草苔Carex duiuscula群落、羊草-虎尾草Carex duiuscula群落、羊草.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群落、碱蓬Suaedaglauca群落、角碱蓬Suaeda comiculata群落等群落类型。封育、松土、施肥、补播建立半人工草地,退耕还草建立高产人工草地,种植星星草、虎尾草耐盐碱牧草是恢复草场植被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松土补播就是把草地进行松土,再在原草群中播种一些优良牧草,以提高草群产量的品质的改良方法.松土补播可有效保留原植被,在原生植被不变的情况下,辅以播种适合的牧草品种,达到改良草场的目的。本试验利用轻重耙耙地补播的方式进行草场改良。1试验材料松土机械采用农用齿耙、圆盘耙、镇压器。试验草种为草木樨、披碱草。2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松嫩平原西部的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达呼店镇,面积213km2,试验地块属草甸草原类,植被类型为萎陵菜+羊草+杂类草,平均植被高度13cm,盖度40%,产草量380.55kg/km2,土壤类型为草甸土,pH值7.5,为重度退化草场。试验区地势平坦开阔,略有起伏,属大陆性中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季多风、少雨;夏季雨多、炎热;秋季温差大、多早霜;冬季严寒少雪。年平均降水量为415.5ram,年平均气温3.2℃,年蒸发量为1483mm,年有效积温2700℃,平均无霜期136d,年平均日照为2867h。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地区,植被为温带草甸草原。构成草原的主要草类常见的有羊草、贝加尔针茅草、线叶菊杂类草等。其中以羊草分布较广,面积较大,且草质肥美,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