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编辑同志: 发放劳动保护用品,是国家为确保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一种管理措施,这种措施不仅会强化安全生产作业,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劳动者的体贴和关怀。但是,当前在林区劳动保护用品的生产、管理和发放上,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弊端。由于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的不合理或违反上级规定不使用而造成的伤亡事故时有发生,既给国家造成了损失,也为生产人员带来痛苦.对此,广大职工意见纷纷,影响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在现实条件下,应如何搞好劳动保护用品的加工与使用,促进企业振兴?笔者对一些单位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认为应注重抓好下列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企事业单位要  相似文献   

2.
大杨树林业局乌鲁布铁经营林场实行营林生产专业承包责任制,将育苗、整地、造林、幼林抚育等主要生产项目承包到户、承包到人。充分调动了职工生产积极性,挖掘了企业潜力,有利于管理,节约了劳力,增强了职工主人翁责任感,有利于各项计划的完成。一举多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纵观人类全部管理的历史,可以得知,不论是管理实践的深化,还是管理理论的发展,管理的主体是人,人是管理要素中最关键、最主要的因素。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必须牢固树立人才为重,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在提高人的素质,搞好人的管理上下功夫。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始终起着决定性作用c在生产力的诸因素中,劳动者即人是首要的、决定的因素,因为生产工具的制造、操作和改进以及劳动对象的利用和革新,都是通过劳动者实现的,没有劳动者的劳动…  相似文献   

4.
在省属林业企业的管理中,采用激励机制用各种有效方法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努力完成任务,实现企业的目标。实行激励机制的根本目的是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其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体现自身的价值。 物质激励。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发放奖金、福利等,是  相似文献   

5.
在省属林业企业的管理中,采用激励机制用各种有效方法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努力完成任务,实现企业的目标.实行激励机制的根本目的是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其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体现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收入分配一直是投资者和企业广大职工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采用适当分配原则,使分配更趋于公平合理,将直接影响投资者和职工多方利益,并且影响到职工情绪的稳定和积极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改革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是体现按劳分配原则、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主要手段,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一环。因为当今企业管理的特点是由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的动力机制是人的精神和物质需求的满足,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研究企业内部分配的科学管理。“按劳分配”我们已讲了三十多年,然而至今在企业内部一直没有得到认真地贯彻落实,在职工的工资分配中仍然存在着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平均主义倾向。这种平均主义的“大锅饭”,  相似文献   

8.
山区国营林场承包后,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改善了企业的生产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等已为人们所见.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就此我想作  相似文献   

9.
勘察设计院人才密集,要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首先要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其次要满足职工的正当要求,三是要正确运用激励因素。本文就符合勘察设计活动规律的激励管理进行初步探讨。1 国外需求理论和激励理论的启示国外企业,从原来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过程中,一些学  相似文献   

10.
关于黑龙江省森工林区职工贫困成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我省森工林区职工贫困成因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取决于劳动者素质较低,劳动生产率和产业化程度不高,也是林业“两危”至今没有彻底摆脱的关键所在;其次要改变观念,解决政企不分,企业办社会等问题,要减轻企业的负担使之轻装上阵,林区职工摆脱贫困是指日可待的。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劳动生产率指的是人们在劳动生产中的效率,即劳动者劳动生产的成果与相应的劳动消耗的比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反应着劳动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创造使用价值的多少。社会的发展,物质产品的增加,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所以,正如列宁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结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一个企业也是一样,要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努力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广南县十里桥林场建于一九五九年。全场有职工55人,其中女职工22人,共经营着66.765亩山林。多年来,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这个场的林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今年七月初,在上级林业部门的帮助下,全场职工认真学习了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州有关政策。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家庭承包经营是富国富民的好政策,也是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好办法。大家表示要响应中央的  相似文献   

13.
司志超 《云南林业》2003,24(3):9-10
1998年启动的天然林保护工程,结束了云南森工企业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格局,使省属重点森工企业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管理向由所在县林业部门管理转变。森工企业停止木材生产后,如何培植后续产业,解决企业和职工的出路,是新时期我省森工企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广南县清水江林业局在转换经营机制中,将国有土地承包给职工,创办家庭生态林场的做法,是一个经营机制创新的大胆尝试。他们的做法值得推广。一、基本情况广南县清水江林业局原隶属于省属国有重点森工企业清水江林业局。天保工程实施后,根据省委、省政府对重点国有森工企业实行属地管理的…  相似文献   

14.
浅谈如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禹立民一个企业要有好的效益,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决策得当;二是职工要有很高的积极性。那么怎样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呢?笔者认为:一、要使职工有一定的风险压力意识。一定的风险压力,可以使职工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迫使他们充分发...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们六户苗圃的育苗生产实行了承包,不仅促进丁苗圃生产的发展,职工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我们的主要作法是:一、落实生产责任制,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通过对中央(84)1号文件和内蒙古林业厅关于国营场、站、圃改革十条规定的学习,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了一套工人大包干,干部岗位责任制的承包方法。  相似文献   

16.
更新造林是东北国有林区营林工作的核心。目前,东北国有林区营林工作的许多方面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影响着林业的发展。一、存在的问题1.营林生产成本偏低,职工收入低,作业条件差,职工无积极性,影响生产进度和质量。一是营林生产成本给的不足,生产单位去掉苗木费、包装、运输等必要费用,剩下的钱已无法执行生产劳动定额,致使职工收入太少,严重影响了一线营林职工的积极性。二是由于多年造林,地块离林场(所)址越来越远,许多职工不但要带饭,而且多数骑摩托车,纯收入大大减少,许多人宁可以前栽的不要钱了也不干了。三是致富路…  相似文献   

17.
林业企业激励机制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对于调动企业全体职工的积极性起着关键的作用。从企业管理角度看,激励也是一种投资,投资的回报便是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建立一个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的激励机制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林业企业是全国林业生产的主要基地,如何通过改革,把全国林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林业企业和广大林业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把林业企业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有充分活力的社  相似文献   

19.
周萍 《新疆林业》2001,(1):12-13
林业企业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 ,面临着重大的改革。为实现自治区林业局关于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结构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 ,推行场务公开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所谓场务公开是指涉及企业经营管理者、职工切身利益、干部廉洁自律等重大问题 ,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这一基本载体和其他形式 ,向全体职工公开并接受群众监督的一种企业民主监督制度。它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而是一个从发动和依靠广大职工知场情、参场政、管场事、监场行、促场兴的过程 ;它不是企业经营者或者企业劳动者单方面的行为 ,而是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双向沟通 ,…  相似文献   

20.
目标管理是实行科学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用于确定一个部门或单位及各成员的目标(任务),制订工作规划,确定考核奖励制度,进而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使之对制定的目标全力以赴地去实现。这种力法可广泛用于各生产科研企事业单位或管理部门。在科技情报体制改革中,我所试行了目标管理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体会如下:一、目标的确定目标的确定是实行这种管理方法的关键。研究所的目标应该是研究所基本任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