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牧草在农牧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将转基因生物源农药引入牧草的研究越来越多。从3个方面综述了转基因牧草在农药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第一,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良牧草品种,从而提高牧草的抗病性、抗虫害以及耐除草剂性能;第二,将有关药用蛋白的基因导入牧草中,得到转基因药用牧草,如免疫牧草、治疗牧草、诊断牧草等,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研制出成熟的牧草反应器;第三,牧草品种多,其基因资源十分丰富,从牧草中发掘优良基因资源,用于其他作物的转基因研究,也正在成为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牧草作为草食动物饲料的重要组成,是保证获得高效养殖的关键物质保障。在不同地段、不同时段适当调整牧草种植模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全年牧草料均衡供应。因此,优良牧草种植模式的科学配置在南方牧草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结合牧草生产实际情况,就不同地段与不同时段的牧草种植模式进行分析,为不同区域推广牧草种植模式,以及南方牧草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新思路。进一步介绍了热带、亚热带主要的优良牧草品种,对其优良的生长特性以及种植特点进行了概述,同时结合相关研究,对其生长性能以及营养价值进行评价,为牧草种植模式调整提供参考。在我国华南地区,禾本科牧草应采用单一种植模式,结合牧草—早稻—晚稻进行草田轮作,而豆科牧草则应采用果(林)草间作模式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  相似文献   

3.
应用乌鲁木齐市牧业气象试验站2004-2009年的气象和牧草资料,对位于天山北坡中山带的5种天然牧草生长发育和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牧草平均返青期在4月15日,豆科牧草开花期、枯黄期比其他牧草早6~20 d;牧草产量和高度变化在整个生育期间呈单峰曲线;几种牧草对总产量的贡献率大小顺序为:老芒麦>早熟禾>草原老鹳...  相似文献   

4.
国内牧草育种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宁夏牧草育种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国内牧草育种研究的现状,总结了国内牧草育种研究的主要特点.国内牧草育种是在对传统牧草育种改进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工程技术、低剂量CO60幅射和太空诱变育种并结合抗逆性育种的综合现代化育种.总结目前国内牧草育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并结合宁夏生态条件和育种现状,提出对宁夏牧草育种的建议,宁夏在加快现代化牧草育种的同时,应当结合本区的生态及草产业发展现状,注重抗逆牧草新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5.
高寒天然草地牧草产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青海省兴海县天然草地产草量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了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因素,定量分析了天然草地牧草产量与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高寒草地天然牧草产量变化的总体特征为波动中呈显著上升趋势,牧草产量以每年183.21 kg/hm2的速度上升。牧草产量前后5年对比分析,前5年牧草平均产量较多年平均值低646.4 kg/hm2,后5年平均牧草产量较多年平均值高646.4 kg/hm2,前后5年牧草产量平均值相差1 292.8 kg/hm2。在影响因子中,降水量与牧草产量之间的关系最密切,降水量是高寒草地牧草产量形成的限制因子。在水分条件充足的情况下,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工牧草品种很多,其中一年内可以多次收获的牧草占有很大比重。目前我国对牧草全生育期需水特性研究成果较多,但对刈割条件牧草需水特性研究的却很少。刈割改变了牧草的生育过程,同样改变了牧草的需水规律。在实际制定牧草灌溉计划及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通常采用的牧草需水量估算方法由于没有考虑刈割对牧草作物系的影响,使随季节而变化的需水量值都存在着超估现象,严重影响着灌溉计划和精确程度和水利工程的设计规模。本文以呼和浩特地区首信和苏丹草两种牧草为例,通过对全生育期和刈割条件下的需水规律及需水量的试验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论述广刈割条件牧草的需水特性和刈割对牧草作物系数的影响,旨在为估算刈割条件下牧草需水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栽培牧草适生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栽培牧草对发展畜牧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牧草生长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将牧草分为耐寒型牧草、耐冷型牧草、喜温型牧草三种类型。以牧草对水分条件的要求程度,将其分为旱生牧草、中生牧草、湿生牧草三类。对陕西省不同区域人工栽培牧草的气候适宜程度,采用综合指标法.将其划分为长城沿线风沙滩地耐寒旱生牧草生长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耐寒旱中生牧草生长区、关中川原耐冷中生牧草生长区和秦巴山地耐冷中湿生牧草生长区、汉中安康盆地喜温中生牧草生长区等五个气候适生区。  相似文献   

8.
本文指出了在黑龙江发展人工牧草产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在黑龙江发展人工牧草产业的有利条件和优势,以及制约黑龙江省发展人工牧草产业的问题,提出了在黑龙江发展人工牧草产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狼尾草属牧草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重要牧草,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是当地养牛业的重要饲草之一。青贮是狼尾草属牧草主要的利用方式之一,有利于狼尾草属牧草季节性均衡供应和提高其利用效率。本文对目前狼尾草属牧草常用的青贮技术进行综述,分析了各种狼尾草属牧草青贮技术的优缺点,并提出了狼尾草属牧草青贮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狼尾草属牧草畜牧利用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鄂西地区主要牧草营养品质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鄂西山区牧草的营养价值,通过化学分析法研究了8种新鲜牧草和干贮牧草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含量和磷/钙.结果表明,新鲜牧草和青贮饲料营养品质优于干贮牧草(或饲料)的营养品质.在新鲜牧草中,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红三叶(Trifolium pretense L.)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 L.)营养合理,品质最佳;在干贮牧草(或饲料)中,干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叶营养品质较高.鄂西地区畜牧生产应以新鲜牧草和青贮饲料为主,干贮牧草(或饲料)作为适当补充.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河南肉制品产业的发展历程,叙述了河南省肉制品产业的现状,以期能全面认识该产业的现状,然后对河南省肉制品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实现河南肉制品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性发展,为河南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河南省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河南省不同产区小麦籽粒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的时空差异,明确不同产区进一步提高小麦籽粒产量的主攻方向.[方法]选用河南省小麦固定监测站点实地监测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选择最优模型,绘制2017—2020年河南省4个小麦生产区产量与产量构成要素空间分布图,分析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在不同小麦产区的差异及其相...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研究国内农村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河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及《河南统计年鉴2008》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层次聚类法,准确、全面、有效的实现了对河南省农村信息化水平的评价。该评价对于全面掌握河南省农村信息化基本情况,研究制订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和科学决策,更好地推进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农业水资源脆弱性时空特征及障碍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力脆弱性3个层面构建农业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线性加权综合法测算了2001—2016年河南省农业水资源脆弱性,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了影响脆弱性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01—2016年河南省郑州等9市农业水资源脆弱性呈减小态势,开封等9市呈增大态势,脆弱性增速差异显著;脆弱性演变趋势可分为先升后降、先降后升、波动上升和波动下降4种类型;河南省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空间分布集聚特征明显,脆弱度排序为豫北豫东豫南豫中豫西;河南省农业水资源脆弱性主要受到人为脆弱性和承载力脆弱性的影响,且主要障碍因子存在差异。因此,应积极加强对水资源系统人为干预,通过加大农业资金投入、优化农田水利建设水平、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等,以实现河南省农业生产与水资源利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洁 《现代农业科技》2023,(7):149-152+158
本文基于河南省的气象及自然地理数据,构建综合评估体系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河南省致灾因子危险性等级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的带状递减趋势;河南省的承灾体暴露程度呈现出分层特点;河南省的防灾减灾能力总体上比较薄弱,多数区域的防灾减灾能力处于中等以下水平;河南省洪涝灾害敏感性整体较分散,郑州市以及河南省东北地区洪涝灾害敏感性较强;河南省洪涝灾害风险等级地区面积为中等风险区>较高风险区>较低风险区>高风险区>低风险区。本文区划结果与河南省实际洪涝受灾情况吻合,对河南省各级政府开展预防洪涝灾害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多酚类HPLC指纹图谱在产区识别中的应用,通过提取条件的优化对河南24份烟叶样品的多酚类物质进行HPLC指纹图谱构建,建立了反映河南烟叶特征的多酚类物质地理标识。选取河南、湖南、陕西和云南4个省份得24份样品对建立的地理标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河南产区样品地理标识相似度较高,而其他产区样品与河南地理标识的相似度较低,从而将河南烟叶准确快速的鉴别出来;将4个产区样品进行聚类分析,河南产区烟叶与其他产区得到有效分离,分析结果与相似度计算软件中的基本一致,表明河南烤烟多酚类HPLC地理标识的建立对样品进行产区判别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对烟叶的客观评价和企业采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及推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河南省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水平进行测度,分析了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探讨了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机制。  相似文献   

18.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猪肉在河南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目前,河南的猪肉供应链管理各 个环节之间是动态的、松散的,上中下游企业之间的物流、资金流、商流和信息流存在的不畅通现象,阻碍着河南猪 肉行业的快速发展。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出河南猪肉市场存在“生猪养殖方式落后、猪肉质量安全存在隐患、 猪肉价格剧烈波动、饲料质量安全存在问题、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诸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剖析其产生的原因,提 出利用物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改善和构建新型的猪肉供应链管理模式,最后分析该模式在河南省猪肉供应链管理中 的效用,以提升河南省猪肉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河南省畜牧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9.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湿地保护已被纳入森林河南生态建设十年规划。本文阐述了当前河南省湿地资源现状,分析了河南省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河南省湿地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河南浓香型烟叶致香物质及风格成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南烟区是我国浓香型烟叶的主要产区之一,但近年来存在着浓香型风格弱化的问题。从烤烟致香物质产生的主要途径出发,比较了河南与其他烟区烤烟致香物质及风格的差异,综述了省内各烟区的生态环境和烟叶致香物质及风格状况,指出气候和土壤生态的特异是形成河南浓香型烟叶风格的重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恢复并发展河南浓香型烟叶生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