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白洋茶(Camellia japonica CV. albo—plena Lodd.),是嫁接云南山茶花的优良砧木之一,具有亲和力强、成活率高、生长势好等特点。以往扦插时,基质多用红土和腐叶土的混合物,生根缓慢(通常要达半年以上),成活率只在50—60%之间,培养3—4年方可成为砧木。1981年,我们采用新的综合技术管理措施,于温室内繁殖白洋茶,不仅生根快(两个月  相似文献   

2.
新疆阿魏种苗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新疆阿魏种苗繁育技术多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新疆阿魏种子特性和种苗繁育技术.新疆阿魏种子具有种胚生理后熟现象,种子置于相对湿度50%~60%沙子中,4℃条件处理40~50 d,种子萌发率达60%以上.大田育苗,入冬前播种较利于种子萌发,种苗第2年移栽成活率较高,移栽后高温季节适当浇灌有利于提高保苗率.通过此技术可实现新疆阿魏种苗的规范化生产,为新疆阿魏的产业化栽培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茶子孵芽法     
嵊县囘山公社茶場,是在1958年公社化后建成的。全县茶园面积1250亩,其中有一部分一年生的茶苗已長得一尺左右,生長健壯。茶苗能获得成活率高生長快,是与采取了茶籽孵芽法分不开的。1958年茶場从公社領来茶籽4000斤,不飽滿的茶籽,占着相当一部分,为适应发展新茶园的需要,达到发芽齐发芽率高,便采取用谷子孵芽法  相似文献   

4.
茶叶系統的采購站、工厂都要經常审評茶叶。在旺季期間,每日审評次数往往是几十次甚至达百次以上,每天几十杯成百杯的茶水被当成废物倒掉,如果將这些茶水利用起來制成墨水,是一种很好的节約。而且制成的墨水价格低廉,一公斤茶汁墨水只合4—5角,远远低于市售的其他各种墨水阶格。在当前文化革命的高潮中,可以廉价供应广大农村的需要,因此配制茶汁墨水是有很大价值的。  相似文献   

5.
茶区喜讯     
朱委员长的故乡办起茶场朱委员长故乡——四川仪陇县马鞍公社琳瑯管理区过去没有茶树,今春新建茶场一个,育南云大叶茶种九亩,现在茶苗生长嫩绿,最高达的1.5足(市尺)以上,目前正栽植,预计明年秋季可开始生产。全场50多工人今年开垦土地260多亩,土深挖二尺以上,同时准备了足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蜡梅繁殖方法是:冬季沙藏种子,早春混沙堆放催芽,然后条播或穴播,次年春进行切接。这种方法出芽率70%左右,次年得可嫁接苗约60%(地径0.7厘米),成活率不足50%。近几年,我们采用早采种、随播种、早春离体靠接、及时打顶等方法,不仅使出芽率和嫁接成活率都达87%以上,而且使成型出圃时间由原来2~3年缩短为1年半。具体方法如下。一、实生苗培育在河南,蜡梅种子7月中旬成熟,成熟的种子种皮坚硬,透水性差。如果采后直播,至9月底方能出芽,入冬封顶  相似文献   

7.
盛产“霍紅”的主要产区之一——諸佛菴公社的姜家冲今年春茶获得丰产。三十七亩采叶茶园,春茶一季产量就超过了去年全年产量。58年春茶2041.10斤,全年产量4375斤12兩;59年春茶产量6600斤比58年春茶增产223.3%,比58年全年增产50.8%;質量上也有提高,58年一級茶占37%,均价1.35元,59年一級茶占50%,均价达1.36元。为什么能一季超全年呢?  相似文献   

8.
宜都工业区(原宜昌專区)是宜紅茶的主要产区,解放十年来,茶叶生产有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58年全区茶叶总产量达到34,659担,比解放前历史上最高产量的1936年的31,400担,增加了10.38%。同时,在制茶工具推广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到58年止,全区已經推广了揉茶机1,182台,其中水力揉茶机达到197台,全区95%以上的紅茶使用了机器揉捻。  相似文献   

9.
猪笼草目前规模化种植的种苗来源主要是组培苗,至于它的繁殖,除组培外,资料介绍多以枝条扦插为主,这种方法不但牺牲了母株且生根难,成苗时间长。据观察,从扦插成活到长出有观赏价值的叶笼,要一年半以上的时间,若采用分株繁殖,则只需1年左右就可以。分株繁殖种苗的增长倍数大,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0.
6种景观大树嫁接及有关技术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培育高价值景观大树,连续6年对红花檵木、红花紫薇、小叶女贞、台湾小叶榆、红枫、茶花等6个景观树种进行嫁接试验,从砧木大树移植、嫁接方法、管护技术、艺术造型等4个方面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客土高培等有关技术措施可有效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至92%以上。定向定植并辅助物理固定措施可有效防止砧木大树脱水性爆皮。嫁接口采用特制铁钉固定并加以保鲜膜覆盖等管护技术可提高大树嫁接成活率至86%以上。木质支撑引导树枝有利于加速接穗树枝顺势形成更高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茶树种植方式主要是单,双行条植,每亩约2500~5000株。这种茶园成园慢,一般五,六年后才能投产,十几年以后才能高产。新近有人推广密植免耕的茶园,采用宽幅多条密植方式,一般行距4.5尺3行,5尺4行,6尺5行,密度每亩达20,000株以上。这种茶园在深耕,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只要管理跟上,二、三年茶园就会郁闭,从而做到一年种、二年采,三年亩产超双百,达到速成丰产的目的。但根据浙江漕桥茶场试验,一、二  相似文献   

12.
长毛红山茶物种在天柱自然分布特征及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毛红山茶在天柱的自然分布、物种的生长形质指标及多种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长毛红山茶在天然状态下零星、散生或小块于针阔混交林中。在其分布的林分里,处于被压林层中,在森林群落中物种呈现出负向演替趋势。长毛红山茶花期长达120d左右,盛花期持续80d左右,观赏价值高。其种子不易保存,实生繁育宜随采随播可提高种子发芽率。长毛红山茶芽苗砧嫁接成活率达80%左右,是当前迁地保护与资源扩繁的一项可行技术方法。通过大树换冠嫁接,第3年即具有一定数量的花朵供观赏。长毛红山茶在经典描述中其花瓣为6片,本研究在同株及株间其花瓣均发现有5、6、7片共存现象,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商榷。  相似文献   

13.
茶花的芽苗砧嫁接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快。繁殖系数高,适于大规模发展生产等优点,尤其是稀有名贵品种更能提高接穗利用率。茶花芽苗嫁接成活率可达90%以上,一芽可接一株,管理方便,省工省时,其具体方法如下: 一、芽苗接的培育:所谓芽苗接,就是利用种子发芽后刚开始放叶的芽苗作砧木进行嫁接。芽苗砧的材料可选用油茶或红花油茶种子进行培育,因红花油  相似文献   

14.
甘蔗脱毒健康组培裸根苗大田移栽成活生长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减少组培苗苗圃培育时间,延长种苗大田生长时间,提高单位面积产蔗量,提高种苗繁育速度,促进健康种苗的繁育与推广,为甘蔗脱毒健康组培裸根苗直接移栽大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以新台糖22号茎尖脱毒健康组培丛栽苗为材料,比较移栽前不同水肥炼苗条件、移栽时间、移栽方式及移栽后的光照条件等对单株裸根苗大田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移栽前对丛栽苗进行控水控肥炼苗10天左右,裸根苗大田移栽成活达89.5%,与对照达极显著水平,蔗苗成活后其长势优于对照;丛栽苗分单株后移栽时间越快成活率越高,一般不超过4小时为宜;移栽深度2-3cm为宜,过浅成活率下降,过深分蘖苗数减少或没有分蘖苗;利用遮光率为70%以上的遮荫网遮光,成活率可达95.8%-97.2%;春季移栽、仿水稻栽培插秧式移栽等利于甘蔗裸根苗的成活;【结论】在丛栽苗圃中培育健壮、抗逆能力强的组培苗,移栽过程中加强水分、光照管理,甘蔗脱毒健康组培裸根苗可直接进行大田移栽。  相似文献   

15.
第二个五年計划期內,我省茶叶生产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將大量发展新茶园,由于发展任务大,种苗的供应就更显得紧張,甚至是供不应求。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必須进行普遍地留养茶子,采茶时做到不損伤不采掉茶果,保証把茶子留养成熟,防止嫩采,并保証顆粒还家,粒粒做种节約用种。在收購上做到全部由国家收購。用种子播种是发展新茶园的基本办法,但單靠这一个办法还远远不能完  相似文献   

16.
再生茶秧     
再生茶秧,是嵊縣通源鄉松明培村五一高級社,1957年試驗成功的先进經驗。过去对培育茶秧方面,(一般过兩个春,叫双春秧)利用率低,農民們反映,要發展茶叶,茶秧問題頂难解决,有的地区,野生茶苗沒得掏,背着飯包到十几里路以外的高山去尋找。又因求量不求質,加上管理粗放,野生茶苗种得多死得多,成活率僅20—30%。茶秧只能利用1次,再生茶秧是运用茶秧的第2次,甚至3—4次,就是說提高茶秧利用率2倍到3—4倍。再生茶秧的产生,系该社原有約一分地的双春秧,1957年3月下旬,开始移栽后,地上部分(即茶秧)移种,8月中旬成活力已达98%以上。地下部分(即地下根)又生出茂盛的再生茶秧。他們的掏法,是先將根部周圍泥土掘去2—3寸(市寸,下同),然后在离地2寸左右的地方,用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可可无性良种繁育,以优良可可种质为接穗,可可实生苗为砧木进行嫁接试验,比较芽接、劈接、枝接、腹接4种嫁接方式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嫁接方式间成活率呈极显著差异,腹接法嫁接成活率最高,达95%以上;采用芽接法,在不同时期进行嫁接,4月份和10月份为可可嫁接适宜时期;砧木直径对嫁接成活率和新芽生长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嫁接成活率与砧木直径在一定程度上呈线性正相关;不同种质接穗嫁接成活率呈极显著差异,砧穗亲和性高的组合嫁接成活率达90%以上,亲和性低的组合成活率不到50%。  相似文献   

18.
三.朱顶红的繁殖方法 1.播种朱顶红易结实,花后蒴果50~60天即可成熟,每果有种子100粒左右。宜在果皮转黄后采收,采后经3~5天的后熟期,再剥出种子。种子不宜暴晒与贮藏,应随即播种。在18~20℃的温度条件下约10天发芽。播种床冬季应增加保温措施,使小苗不落叶,至翌春4月种苗可具4~6片叶,同时鳞茎周径可达3~9厘米。一般再培养2年左右,鳞茎达15厘米以上即可开花。但播种繁殖易发生变异,且优良杂交新种很少结籽,故采用营养繁殖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9.
龙井茶区的茶农說:“若要茶叶产量高,品質好,采好茶叶第一条。”采扎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当年的产量,而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今后的長期增产。龙井茶采扎的特点是:“开采早,采期長,采扎次数多,采扎方法比較合理”,春茶留魚叶采,夏茶留一片新叶采,新茶园和台刈茶园实行打头养叢,还有“双手采,提手采”的既快又好的采茶經驗。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新化县先进农茶社现有茶园1,038亩,位于资江北岸丘阜地带,地势平坦,土地成片,土质为红壤,自然条件很好。但是,由于茶园缺蔸缺行率达39.1%,1956—1957年冬该社进行了有计划的大面积补植缺蔸缺行工作,共补植茶园660亩;计128,913蔸,用去茶籽4,174斤,实生茶苗16,500栋,压条苗5,000株,成活率都很高,实生苗和压条苗达98%,56年冬和57年春种籽直播的茶苗,成活率为80%以上。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