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勇 《海鲜世界》2000,(4):20-21
本文综合阐述了国内外关于虾蟹类、鱼类、爬行类等水产养殖动物配合饲料动植物蛋白源适宜比例的研究成果,并概要论述了水产养殖动物营养特点及其与食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农药对水产动物污染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凡 《水产科学》2007,26(11):640-642
农药通过抑制昆虫乙酰胆碱酯酶或脑细胞微管蛋白聚合等方式来达到除虫效果,对害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用在水产动物病虫害防治上,常用有机磷农药试剂来杀灭体外寄生虫等敌害生物,效果明显。另一方面,在稻田养殖方面农作物农药的应用危害了水域环境,也对鱼类直接或间接造成危害。当水产动物接触一定量农药后,通常通过检测农药在水产动物体内的残留来判断水产动物受农药污染的程度,所以对植物中农药残留量测定的研究报道较多。但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农药污染对水产动物生物标志物影响的研究。生物标志物为生物有机体接触某种外源毒物后,…  相似文献   

3.
夏冬 《科学养鱼》2001,(11):3-4
随着我国特种水产品养殖的发展,特别是养殖规模及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其病害发生的种类越来越多,危害也越来越大,病害防治已成为我国特种水产品养殖的关键。由于水产动物生活在水中,养殖水体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水产动物能否健康快速生长,水环境的优劣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目前,主要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一般都是由水质不良引起的。下面我们将简单介绍一下常用环境改良剂及消毒剂。一、卤素类一二氯异氰尿酸钠又名优氯净,白色结晶状粉末,有氯臭,含有效氯56%~64%,性状稳定,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有效氯含量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特别是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水域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以及水生动物种质与种苗质量、饲料营养等方面的问题,使得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发生率也逐渐上升,每年因水产养殖动物疾病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要在100亿元以上,因此,水产动物的疾病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疾病的传统方法都是通过大量使用抗生素、化学药品、农药类等来实现的。虽然它们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同时也会带来病原体对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2002年3月5日,农业部颁发了《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文件,规定18类品种的原料药及单方、复方制剂产品于2002年5月15日起一律停止经营和使用,3类品种的原料药及单方、复方制剂产品不准以抗应激、提高饲料报酬、促进生长为目的在食品动物饲养过程中使用。根据这些药物的性质及在水产养殖上的用途,大体上可将禁用药物分为3类:  相似文献   

6.
目前氟喹诺酮类药物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中普遍使用的高效抗感染药物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概述了国内外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包括检测方法、模型研究、药物动力学(吸收、分布和消除)、生物利用度和残留消除规律等的研究情况,并总结分析了生理差异、药理、环境等各种因素对其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残留消除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科学养鱼》2004,(6):73-73
“应激”是动物的一种非常常见的生理状态,它是动物机体对外界环境或身体内部产生异常刺激时做出的各种生理应答反应的总和。这是动物的本能反应,处于应激状态的动物往往不能正常生长和繁殖。水产动物包括鱼类、虾蟹类和贝类都会产生应激反应。与畜禽类不同的是水产动物所受到的异常刺激是多种因素同时存在,主要是刺激因素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8.
水产动物中许多物种的生长速度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本文综述了鱼类、龟鳖类和虾蟹类等水产动物生长性别差异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鱼类生长性别差异的机理,旨在为水产动物单性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投药的标准量 1.根据水产动物重量计算标准用药量 虽然在水产动物养殖的实际生产中,计算标准用药量有各种方法,但是,只有根据水产动物的体重计算标准用药量,才是正确的方法。这是因为在现代水产动物养殖生产中,为了获得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国际上农药液态制剂正朝着安全性强、环保、价格低廉的水基型制剂方向发展,以水为基质的制剂正逐步取代乳油制剂。为此,春达药业积极开展前沿技术研究,经过几年的攻关研究,终于创新性地研制出"水产养殖用阿维菌素水乳剂",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一、水产养殖用阿维菌素水乳剂阿维菌素是由链霉菌产生的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物,对水产养殖动物锚头鳋、中华鳋、纤毛虫、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